初学佛法的人以为出离心就是远离自己的家人远离人群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修行,其实真正的出离是从自己的贪嗔痴念里出离,能从自己的贪嗔痴念出离,才是真正的出离心,否则,即使你身在寂静处,心也无法在寂静处安住。
对于佛法的修持,一定要安住在对上师三宝信心里,要知道信心是学佛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坚实的走向解脱与成就之路。同时你们要发愿利乐一切有情,这也是诸佛菩萨以及历代传承上师的心愿,每个金刚乘的弟子都要发这样的愿,为众生的解脱而修行佛法。
不要因为自相续里生起的烦恼而失去对佛法的正知正见,要知道消除无明烦恼,正是要依靠佛法的力量才能究竟圆满的。
有人学佛后就大谈空性、法身成就等很高深的道理,反而让不了解佛法的人,觉得学佛离自己太遥远了。其实,把佛法的运用在生活里,比如待人宽宏大量、乐善好 施、上孝下顺等,这看似没有什么高深境界里,你却践行了慈悲喜舍的菩提心,如果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学佛的好处,那你何尝不也是在利益众生。
双手合十,掌心要空,意为手持摩尼宝,双手放在头顶,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清净自己的身体所造的恶业;双手放在喉间,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清净自己的口业;双手放 在心口,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清净自己的意业。然后五体投地磕大头,双手在头顶合掌顶礼后起身。这样礼拜诸佛菩萨,不仅是一种恭敬,也是修行。
真正的快乐,不是享受别人给你带来的快乐,而是能帮助被各种烦恼困扰的人们解脱烦恼。
修学佛法,没有虔诚心则佛法无法象日月般的照耀,没有恭敬心则如游戏一样无法契入佛法。
上师瑜伽(上师相应)是修行一切密法的基础,也是最后证悟圆满的必由之径,所有的证量只有在与上师身口意契为一体后才能获得圆满的悉地。
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普贤上师言教》
你的菩提心不会因为烦恼而放弃,这就是金刚乘。
如果因缘和合你遇到了具德上师,得到了殊胜的法和窍诀,但如果对上师没有圆满的如佛一般信心,也很难说能证悟圆满。也就是说,你的成就大小,将取决于你对 上师的信心如何,以及上师的加持能否融入你的身口意里,否则,即是你熟读经典也无法现量证悟圆满。
一时的嗔恚空耗几多时光,一个笑容能灿烂多少角落,生活中何不多给自己和别人一些阳光的那一面。一样的生活,活在不一样的心境里,即是你的阴晴圆缺,何不让自己的心圆满起来。
此生与此世界所生起的所有痛苦,皆是由于只希望一己得到快乐。——寂天菩萨
所有的不完美,就在你追求完美的执着中体现出来的。
心里有阳光走到哪里都会有温暖,生活之路再坎坷,只要理想还在,快乐也在。
有时无论你的心如何沉重,都要笑着让你爱的人觉得生活其实很美好。
风可以搅动水,情绪能扰乱心。也许风我们无法左右,但情绪我们可以调伏。
你祈请过度母吗,如果没有,现在就念一遍绿度母心咒:嗡达列都达列德耶梭哈!度母就象观音菩萨一样的救苦救难。
你的困境是你走向解脱的原则之路,原则之路就是无论你面临多大的困难,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事。
有些路你不是走了一生一世,有些人与你不只是今生今世的因缘,珍惜,关爱,不要彼此伤害,因为有一天你会发现,没有你世界还会繁华,失去了友情,你会倍感孤独。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地震中遇难的人数已达九百多人,许多建筑造成损坏 ,西藏地区也受到了影响。世间无常,珍惜佛 法。请大家为尼泊尔地震的亡者念诵观音心咒: 嗡玛尼呗美吽!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德瓦舍!文武百尊心咒:嗡阿吽波德咨达 玛哈斯卡 加纳大都阿 嗡热 乐热乐 吽久吽! 同时,为活着的人们念诵普巴金刚心咒:嗡班则格热 格拉亚 萨沃薄南 瓦吽帕德!药师佛心咒: 达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喇杂萨目 嘎德梭哈。 愿逝者往生,活着的人们远离怖畏与苦难!
如果你过去做了很多善行,却因此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那你也会变得我慢心很重,而渐渐不再关心别人感受,所以,善业恶业都是业,你不要执着在里面。你要发起四无量心,要在如何消除我执利益众生上有所思考。
不要对生活有太高的要求,这样你很难做到随缘;不要对人生有太多的期许,这样你会疲于奔波;不要对别人有太多的依赖,这样你很难懂得理解;不要对无常抱有幻想,这样你才能珍惜时光。
如果你遇到宽容的人,他们不会计较你所带来的伤害;如果你遇到懂得包容的人,他们会忽视你的缺点;如果你遇到爱你的人,他们会为你付出一切。但如果你以为这是你应得的,你又将失去这一切。不要因为自己走在出世间的路上,就忽视了世间的人情世故,而没有感恩众生的心。
《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意思是说,一滴水融入大海,只要在大海没有穷尽之前,融入的这 滴水也不会穷尽。如果你能把所做善业时时回向菩提,在你没有成就菩提之前,这些功德也不会穷尽的。
生命总是无常,它能牵动着你的心,除非你心已安住,否则解脱遥遥无期。
哪里的月亮都是一样的圆,所不同的只是阴晴圆缺的时间。
如来芽尊者曾说过:“我无论看见世间如何高贵、如何权威、如何富裕、如何俊美之人,也不会生起羡慕之心,而注重前辈高僧大德的事迹,这就是因为自己的相续 中生起了少许无常观的缘故。我除了无常以外也再没有其他更殊胜的教言传授给别人。”
在修证佛法最深奥的境界时,所有的障难魔扰都会十分猖狂地来加以阻挠,所以,我们不应该随意泄露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在自己尚未完全证悟圆满之前,切莫让人了解你所修证的佛法境界及密意。
我们日日夜夜拥有的、充满分别念的念头障蔽了佛性,正如同天空中的太阳暂时被云朵覆盖。由于短暂经过的无明云朵,我们因而未认识佛性。
时间是一条生命的河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珍惜时间也是珍惜生命,把人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用些在实修佛法和行持菩提心上,这才是不空耗自己的暇满人身。
有的人学佛前与家人相处的还算好,但学佛后与家里人反而不那么融洽了,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要反思自己,是否因为学佛有功德而看别人满身都是业障,如果这样只能说你的平等心还不够。菩提心包含了无缘之慈,同体大悲。
忍辱好比是辽阔平静的海洋,是外界无法伤害到你的真正殊胜苦行,熟练这种种痛苦悲忍之法是极其必要的。——龙钦巴尊者
今生的显现如今日的白昼,中有的显现似今夜的梦境,来世的显现像明日般面临,从现在开始应该精勤修行正法。——龙钦巴尊者
亲朋挚友的亲疏与否堪比稚童的游戏,没必要用你贪嗔之火去使其越发炽盛。抛弃那些毫无意义的争斗与仇恨,从现在开始调伏你自己的心最是重要。——龙钦巴尊者
善法如同明亮璀璨的皋日,光明是那样异常地稀有;法界中永恒不灭的悲心,在此显现了无数的化身;诸佛的事业化身者们集中起来以慈悲之眼凝望众生。——龙钦巴尊者
有人问:“什么样的弟子可得到大圆满?” 龙钦巴尊者答:“有闻思、有智慧的弟子总是喜欢在二取分别上面思维,属于思维转道用。爱禅坐的弟子特别执著打坐的境界,执著空性,这些人都修不出大圆满 来。只有对上师有无比信心的弟子,他们的内心自然而然能够得到大圆满的境界。
不知足的富裕其实就和贫穷没有什么差别,吝啬的心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知足是世间最殊胜的富裕,只要有一点便会感到安乐。——龙钦巴尊者
布施善行就像是大地下面蕴涵的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种种对境都是供养的殊胜福田,尽力去精进布施吧。——龙钦巴尊者
即便三戒守护得一尘不染,但若对三界没有生厌离心,仍然是轮回之因。即使三门勤勤恳恳地奉行善法,但若不懂将善根回向圆满菩提,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念一扫而光。----阿底峡尊者教言
不要总活在别人的原谅中,而对自己豪无自律;也不要沉耽于生活的坎坷里,而不宽容他人。把握好自己的心情,就是把握好你的生活方式和要走的路。
有时你的心态就是你命运,你的心里有什么,你的命运就有什么。
贪嗔痴念犹如绳索般束缚着你自在的心,亦如雾霾般遮蔽着你自性的光明。
对所有的众生,要生起父母的想法,对一切众生,要象儿女一样疼爱;应该常常面带笑容,心具慈悲,远离愤恨;说真实语,无关的话语说得多了,就会产生错误,应该要懂得节制。——阿底峡尊者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要象关心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去关心别的老人。让我们为关爱老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尽自己的一份力。
快乐不快乐与你的得失多少无关,而是看你的心量有多大,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头,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在于他能圆融的广度。
当你翻越山颠你看到了更远的地方,当你的思虑静止你看到了当下。但若散乱了自己的心性,你就无法凝神远望,当你放纵自己的言行,就无法摄住六根觉照当下。
其实生活并不复杂,但想多了就复杂了;修行佛法并不简单,放下贪嗔痴就简单了;想要了脱生死并不容易,但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就容易了;善待人你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嗔恨人你会失去快乐。
不是烦恼无尽,而是人们执着的欲望无休;不是众生没有智慧,而是落在断常的知见里;不是每一次机会都能心想事成,把握错了方向就是徒劳的努力;一捧沙粒虽然也是无数,但却成不了海滩;若不把世间的福报回向菩提,福报也能使你迷失在如尘的幻象中。
生活就是一种修行,人们各自体会着喜怒哀乐和生死无常的变迁;你的自身也是一个道场,在没有我执时圆融一切;根本上师就象一座坛城,无论你来了或者去了都已在上师的关照中。
在没有获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要依止圣者善知识; 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是需要闻法的,所以,要听闻上师的教授; 仅仅了解佛法,是不能获得佛果的,所以,光了解不行,要修持。 ——阿底峡尊者
因果的显现不仅在于你能看见的物质上的生灭,也在于你内心价值观念的取舍,不要只看外面世界对你的影响,也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是否已经种下了善因,你的言行是否已远离恶业,吉祥自在。
有些伤害来自于你内心的妄想,有些得失本就是一阵烟云。如果你没有对生死有绝对的把握,就要思考无常的过患,一切成就的基础是利益众生的胸怀,消除轮回的途径就是实修佛法,莫要在消除我执上犹豫不决,于心性的直指上莫忘祈请上师加持。
殊胜的法不是一学就能明了,甚深的窍诀不是得到了你就能起修,高高的山峰你要奋力攀越,散乱了心性你时时要懂得收摄。
当你遭受痛苦的时候,你要想想别人的痛苦;当你欢歌笑舞的时候,也可以想想别人的欢乐。很多时候人们都会专注自己的心境,而放大了觉受里的幻象,痛苦也许 人人都有,但快乐未必人人都会得到,所以,人不要太过自我,你所经历过的事也如云烟一般,一有执着即落凡尘的痛苦中。
所有的修行都是在修自己的心,从一个处处想要利己之念,转为一个时时利他之心,你能因此而成就自己的菩提心,也能因此进一步消除我执,直悟空性。
一切都是因缘,所以,你不能太过计较;事事都有因果,所以,你不要太过执着。
想在修行佛法的路上少走弯路,就要在生活中有出离心,在修法上有菩提心。如果你没有出离心,就会深陷世间法得与失的迷雾中,如果没有菩提心,你就不能在利益众生上走的更远。
圆满的心愿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成就无上大圆满,以及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发心。
嫉恨别人的结果是让自己的心不舒服,恼害别人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意接近你,刻意掩饰自己过错的结果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其实,做人做事都是在修行,修自己的心看住自己的念头,种善因得善果。
这世间没有什么是永远属于你的,所以你要珍惜现在的拥有;这世间没有人不曾在六道轮转过,所以想要获得解脱无须回到过去;吉祥如意是一种祝福,当你想送给 别人任何时间都不晚;大圆满是成就菩提之路,当你启程时不必多想,你已在圆满之中。
有时人们会把傲慢当成自信,而使自心难以驾驭,又常把无知当做率性,而使自己缺乏理智,谦让不是妥协而是不去争强好胜,慎言不是语言匮乏,而是不去自扰他心,尊重你生命中的朋友,这是一个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最好的忏悔就是以前的过失和错误不再犯了。
学佛修行要懂得从因地上修,所谓因地起修,就是要在你当下的起心动念和言行里,返观你会将自己和他人趋向何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