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天台宗(法华宗)天台宗简明教程第三十四课 天台禅宗观

第三十四课 天台禅宗观


达摩祖师所传的中国禅宗称为“教外别传”,天台宗法门则为“教内真传”。一者不立文字,贵在直指而圆活应用;一者赅罗教海,妙在圆解而圆融观修,都是禀承佛祖之道而衍化利生之门,是同源而异流,虽异形而同归。

志磐大师以台宗子孙的身份在《佛祖统纪》卷二十论禅宗说: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至矣哉,斯吾宗观心之妙旨也!谓之教外别传者,岂果外此为教哉?诚由此道以心为宗,离言说相,故强为此方便之谈耳!不然,何以出示《楞伽》,令览教照心耶?何以言:大乘入道,藉教悟宗邪?为此同宗,撰达摩禅宗志。”

志磐认为天台与禅是完全一致的,根据台宗整个修证圆旨,与禅宗所传的种种方便,概其台禅的相同点有以下数观:

一、同源观 天台宗慧文大师因龙树二论而悟证,禅宗则由龙树历传二十八代至达摩,所以法脉是同源的。

二、同理观 同以实相妙心为理性之本,以彻见无生不二之旨为宗。台宗大开圆解,即禅宗之彻悟,所悟之理是同的。

三、同行观 台宗以教而指心,说通达于心通;禅宗以心而传心,心通后而达于言。一以《法华》为印证之本,一以《楞伽》为印心之籍,其不思议的观行则是一致的。

四、互证观 禅无教则易落暗证,未悟谓悟,为害天下,故须教来正之;教无禅,则易落于文字义理,不知真空,徒具形式,故须禅来透脱。唐末永嘉大师精研台教,阅《维摩经》悟后,仍去曹溪印证,后著《证道歌》,名闻天下,即是其例。

五、方便观 教下的台宗有许多止观前后的方便,以其次第与圆融无碍,而摄持整个佛门的接引之用,因此差别门头善巧无量。宗下的禅宗因不立文字,觉在当机,故唯应机而施,直接指授,重在除妄显真,调伏身心,使令悟入妙心,所以更无剩法予人。

六、弘扬观 教理若不弘扬于世,禅门必无大才。因为没有透过教下的熏陶,真理性的智慧必然不高,虽然有个别人宿根开发,合于禅机,但如果没有普遍教法的弘扬,其禅机也必然不适合于大众,其言其行也难于圆活。所以透过教观的高层而悟入禅的妙机,再以圆活的妙用应于时代,则禅宗方有可能再度弘扬天下。

七、无法观 禅者佛心,教者佛言,祖师者传佛心、佛言于天下众生,俾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了妄即真,恢显本来。因此,禅宗者,离佛心外别无所传,故宗即无宗;天台者,离佛言外,则无言之可言,故教亦非教。无宗无教,当体无念,行人于无念心中,了悟一切法本来如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一心清净,更无所求,则不但教亡于言,宗也无可传了!

八、妙行观 无论宗与教的祖师均解行相应,个个悟透无宗无教之旨,心中了然无滞,更无人法之痕迹,以无悲之大悲,行无行之大行故。妙心之中,分别众生因缘根机,或于宗中,或于教中,开设门庭,善说法要,方便利乐,无非是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舍迷就悟,识得自家宝藏,不再沦丧苦海。因此,识得此中道理,真是赞叹祖师慈悲为人处,同时也了得自心妙行处,以弘法利生为已任者,如无此见地,岂可为人师表?法不孤起,起必由人,达人无人,妙行无碍矣!

以上八观以论台禅的不二,而此不二不必远推宗派史迹与教典异论,唯须于一心中悟入,则能无碍于彼此,即天台而圆融禅宗,更不必舍台宗而别求禅悟,无法之法斯为妙法!

练习题:

1. 禅宗与天台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2. 禅宗与天台在内容上有那些一致?

3. 比较地说明同源与同理的意义。

4. 同行观与互证观有什么内在的函义?

5. 举例说明方便观的实际作用?

6. 台宗在弘扬时是否也可离教而直指?

7. 无法观的真义是什么?

8. 妙行观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9. 如何领悟台禅的不二?

思考题:

1. 以台宗教观的悟解融合禅宗时是否消除了宗派之间一种隔离?

深入观察无法观与妙行观,使自心悟达如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