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中观宗中观宗简介中观宗 第一节 略史

八宗概要

第一章 中观宗

周叔迦居士 著


第一节 略 史

中观宗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一派,传到中国来成为三论师或三论宗。约当佛灭后第七百年时,就是中国东汉中叶,公元二世纪初,龙树菩萨最初在印度依据大乘诸经,特别是《般若经》,建立了中观学派。“中”是中道。“观”是观智。这派哲学要求每人运用智慧于一切事物中,从两个敌对方面来观察中道,体认中道,所以称为中观。所以称为中道有四种含义:一是对偏中,因为大小乘学人有种种断常等偏执。为对此偏执,所以要显示中道。二是尽偏中,大小乘学人如除尽一切断常等偏执,中道自然显现。三绝待中,中是与偏相待的,偏病若除,也就无所谓中了。此中道本非偏非中,而为众生强名为中。四成假中,说非有非无之中正是为成立有无之所以然,所以立中正是为了成假。中观宗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缘起和性空是事物的两个敌对方面。所谓缘起,是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由内在的因和外在的缘和合而生,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没有永恒的,不变的事物本体。因和缘是变化不停的,因此事物也是刹那生灭不住的。透过缘起的现象来观察事物的本体,这只是一切言说所不能表达、一切思维所不能考虑的空性而已。缘起的道理是“俗谛”,性空的道理是“真谛”。体会俗谛的智慧是“权智”,体会真谛的智慧是“实智”。中观宗就是叫人以二智运用二谛的方法而观察中道。龙树所建立的中观学派,经其弟子数传以后,发展为佛护(公元470--540)的应成派和清辩(公元490--570)的自续派。“应成”和“自续”都是指这两派在敌对辩论时采用因明方法的特征。

中观学派的思想是随着佛教开始传来时,首先传人中国的。最初是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以后其再传弟子支谦又于孙吴再译为《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康僧会与之同时,也在孙吴三译为《吴品经》五卷。于是空虚无为的理论得到知识界的推崇。曹魏时朱士行便由于讲说《道行》,叹其译理不尽,誓志捐身,往西域求取大品。至西晋竺法护于太始八年(272)间译出《新道行经》十卷。太康七年(286)译出《光赞般若》(大品)十五卷。朱士行从于阗求得的大品也于惠帝元康元年(292)由无罗叉和竺叔兰共译为《放光般若》三十卷。于是读诵、讲说、书写无不以般若经为宗。但是其时佛法未畅,真理尚昧。讲般若者在东晋时有六家七宗之殊,支敏度的心无宗以为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主张空心不空境。支道林的即色宗,以为“色不自色”,“即色而空”,以为概念不符于本质。于道邃的缘会宗,以为“缘会故有,缘散故无”,是强调缘起生灭的道理。于法开的识含宗,以为“有皆于梦中所见”,“倒惑谢灭,三界都空”,强调了迷悟的区别。释道安的本无宗,主张“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主张即有而空。竺法汰的玄妙宗,一名本无异宗,以为“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主张无在有先,有在无后。竺道壹的幻化宗,主张“诸法如幻”、“心神不空”,主张心神为真谛。七宗之中以释道安为善得经旨,余宗各有所偏。自东汉以至东晋之末,这二百年间是般若师的时期。

自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401)到长安,先后译出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的《百论》以及其他重要经典,而后有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命家的三论师。罗什门下有四圣(僧肇、道生、道融、僧睿)、十哲(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昙影、慧严、慧观、僧碧、道常、道标)之誉。十哲之中僧肇、僧睿、僧碧是弘化长安;道生、慧严、慧观是敷教建业;昙影、道标栖隐山岩;道融讲说彭城。当时的理论基础虽以二谛为宗,但所讨论多偏重于真谛,如关于法性、实相、法身的理论,兼及于涅檠、佛性等。都是各抒独特之见,未有统一的体系。至于名数的解释,多依《成实》,或采数论(《阿毗昙心论》)。这种风气贯彻于宋齐乃至梁代。在此一百年间是三论师的时期。

当刘宋末年有辽东人法度由北方来到建业。明僧绍住在摄山,待以国师之礼。僧绍卒时,遗嘱舍住宅为栖霞精舍,请度居住。法度的弟子僧朗也是辽东人,《华严》、三论最所命家。继承法度,领导栖霞寺。梁武帝曾派学士十人到山中从学三论。僧朗的弟子僧诠,玄旨所明,唯存中观,遁迹幽林,禅味相得。僧诠弟子有法朗、慧布、玄辩、慧勇,称为四友。朗从僧诠餐受《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并《华严》、《大品》等。慧勇平生讲《华严》,《涅槃》、《方等》、《大集》,《大品》各二十遍,《智论》、《中》、《百》、《十二门论》各三十五遍。慧布号为得意布,常乐坐禅,誓不讲说。尝北游与慧可、慧思、邈禅师等论义。后居栖霞,为众开滞,理思幽彻。玄辩所述义体与法朗理趣不同,法朗讥之为“中假师”。唐初有慧均僧正作《四论玄义》,述法朗义,当是法朗的门人。上述之法度这一系统,为一脉相承,所谓古三论宗,约当梁陈以至隋唐之际,为时约一百二三十年左右。

法朗的弟子吉藏,本是安息人,祖父移居南海。他本人却是生在金陵。七岁从摄山法朗出家,依随二十余年,法朗卒后,他迁居会稽嘉祥寺。曾到天台从天台宗的灌顶大师学,不久到长安。在长安偏于坐禅,颇有所悟,他的著作现在流传的有二十余部。除三论疏外,《维摩》、《法华》各有三部注解。从这三部注解里可以看出他的学说变迁,最初宗禀兴皇(法朗居兴皇寺);其后受天台宗的影响有而所转变;最后经过成熟独成一宗。因此吉藏的学派称为新三论宗。他的弟子高向丽人慧灌于武德八年(625)到了日本,在日本建立了三论宗。慧灌传弟子福亮(原中国吴县人),亮传在俗儿子智藏,又从日本来唐,从吉藏受学而返回日本。智藏的弟子道慈又于大足元年(701)人唐从吉藏的再传弟子元康研究三论。元康注有《肇论注》二卷。此外三论宗的学者有名的有吉藏的弟子智凯和硕法师。硕法师的著作今存的有《三论游义》一卷。其后传承不详。乾元中(758—759)澄观曾诣金陵玄壁传关河三论,大概也是摄山一系,此后便无所闻。新三论宗自初唐以至中唐,约一百五十余年而歇。

 

上一篇:中观宗 第二节 诸法实相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