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瑜伽师地论讲记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4)

│未二十四、顶现乌瑟腻沙舌覆面轮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

在「别广诸相」这一科,分二十七科,就是说明三十二相的业因的差别。现在是第二十四科「顶现乌瑟腻沙舌覆面轮」。

「于离杀等」,佛陀的乌瑟腻沙相,佛陀的肉髻相和舌覆面轮相是由什么样的业因成就的呢?「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能够自己主动地发心秉受这五种学处。秉受以后,又能护持不违犯。「亦劝他受」,也劝他人受持这五种学处。

 

《披寻记》一六三七页: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等者:〈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此亦名为永断五支。此五处所,名离杀等五种学处。受、谓摄受。护、谓防护。〈决择分〉中说:有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差别应知。(陵本五十三卷四页)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等者:〈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这个爱烦恼、见烦恼都已经断掉了。「不能习近五种处所」,这个阿罗汉苾刍他不能去亲近这五个地方。「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他不能故意地这样思惟,思惟什么呢?想去杀害诸众生命,不能思惟这件事,更何况做这件事呢?「二者、不能不与而取」,阿罗汉苾刍他不能够,对方没有施与他,他就会拿人家的东西的。「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阿罗汉不能做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语」,知道这件事,去说谎话,阿罗汉不能这样子。「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这个阿罗汉苾刍他不能够贮蓄,不能够积蓄和受用诸欲的资具。诸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这五欲一定要有资具才能够受用这个欲,而阿罗汉他不能够贮蓄这些诸欲的资具,都不能。这是「(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说的。「此亦名为永断五支」,这五种学处又名为永断这五种事情。「此五处所,名离杀等五种学处」,这五种处所是应该学习的地方。

「受、谓摄受。护、谓防护」,前面说是「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这个受和护怎么解释呢?「受、谓摄受」,这个受就是把它取过来,放在心里面,那么就叫做受。「护、谓防护」,就是保护他不要失掉了,就是受了戒以后要保护清净,不敢违犯的意思。「〈决择分〉中说:有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差别应知」,「摄受律仪」,就是你受戒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有向上的意愿,你要受这五种学处,领受这五种学处来升进自己的品德,这叫做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呢,防是保护的意思,保护自己所受的律仪,不要污染了,不要失掉了,不要破坏了。所以一个是受,一个是护的意思。「(陵本五十三卷四页)」。

 

修悲心故;于大法受能正行故;由此感得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其舌广薄普覆面轮。

「修悲心故」,现在说这里三十二相的业因,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他所学习的法门,不是阿罗汉。那么这位菩萨,他是「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为什么要这样子呢?「修悲心故」,菩萨是修慈悲心,所以自己也不做这个伤害众生的事,也劝他人不做伤害众生的事,是自己的慈悲心的一种行为,就是为了慈悲而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话这些事情。「于大法受能正行故」,前边这五种事情呢,是灭除恶,灭恶,「于大法受」,应该是生善。生什么善呢?什么叫做大法呢?就是与大悲心,与菩提心相应的六波罗密法门,叫做大法。如果没有菩提心而修六法,那不算大法。而这位菩萨他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他能够秉受六波罗密,所以叫做「于大法受」。受了以后,他又能够去实践,「能正行故」,能如法地去修学六波罗密法门。那么前面那句话是灭恶,这句话是生善。「由此感得其顶上现乌瑟腻沙」,由于他能够灭恶生善,能够持戒,能够修六波罗密,所以由此业因感得他的顶上面现出来一个肉髻相。「其舌广薄普覆面轮」,同时他的舌比一般人不同,佛舌能广而又薄,广大到什么程度呢?能普覆他的面轮;他的面也是圆的,所以称为轮。

 

《披寻记》一六三七页:

修悲心故等者:此修悲心,释前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由修悲心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菩萨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名大法受。共自他利,名能正行。此释前说能自受护亦劝他受。

「修悲心故等者:此修悲心,释前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这是解释前面那句话的意思。「由修悲心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那些邪行能伤害众生,而这位菩萨修悲心不伤害众生,所以「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所以要学习这五种学处。

「菩萨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名大法受」,这是解释这个大法受是什么意思?菩萨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是不能名为菩萨的。所以发心了,「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他发无上菩提心了,是无上菩提的根本;就是由根本而能建立无上菩提。这个发菩提心应该具足三义:一个是菩提心,上求菩提的意思;还有个大悲心,救护众生的意思;第三是无我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罗密的智慧。具足这三心,名为菩提心,所以这个三心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这个发心是无上菩提的根本,而无上菩提是大悲心的等流,就是它展转地增上,就圆满了无上菩提。如果是但有大悲心,三心不具足,只有大悲心,没有菩提心,也没有般若的无我慧,那不能说是大悲的等流,不能那么说,那就是不具足了,就不是菩萨了。这就叫做大法受。发无上菩提心能够广度众生,这里面就是有大法受了。

「共自他利,名能正行」,这个能正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共自他利」,就指自己学习六波罗密,也劝他人修六波罗密;自己修六波罗密来利益众生,所以自己有利益,也利益了他人,那么这叫做能正行。如果只是自利而不能利他,那不是菩萨道。「此释前说能自受护亦劝他受」,这个「能正行」也和前面那个「能自受护亦劝他受」是相契合的。有如是功德呢,就成就了顶上现乌瑟腻沙、其舌广薄普覆面轮。

 

未二十五、音若频迦声如天鼓

常修谛语、爱语、时语、及以法语;由是因缘,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

「常修谛语、爱语、时语、及以法语」,这下面是第二十五科「音若频迦声如天鼓」。「常修谛语」,这位菩萨他的声音像频迦声音,像天鼓似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德相呢?「常修谛语」,这位菩萨他常说真实语,他不说谎话。「爱语」,常是由慈悲心发出来的这种语言,就叫做爱语。就是说出来的语言是对于对方是有利益的,所以叫做爱语。有的人说:「我不说谎话,我说真实语。」但是这句话说出来对对方有害,你想没想?这个话应不应该说呢?所以说真实语是对,但是对对方要有利益,你若说这样的语言叫爱语。「时语」,这句话是对,但是这个时间要看一看,这个时间对不对?这句话是对人有利益,但是现在不应该说;你若说,那还是有过失的。「及以法语」,这个法语就是有胜义的语言,就是佛菩萨说的法语。这个很多很多的烦恼多数是因为说话引起的,这个说话……,现在说佛的三十二相里面,也是因为谛语、爱语、时语、法语而成就的,可见这个说话还是很厉害的,很重要的。

「由是因缘,得大梵音」,菩萨是因为常修谛语、爱语、时语、法语,由是因缘,所以他成就了大梵音,特别清净庄严的音声。「言辞哀雅」,他说出来的语言是非常哀雅。这个哀,他这个音声发出来,你就感觉到他有慈悲心,所以叫做哀。那个音特别地庄严,所以叫做雅。「能悦众意」,能使令听见的人心情快乐,心情喜悦。「譬若羯罗频迦之音」,这个菩萨的大梵音就像羯罗频迦鸟的那种妙音声似的,非常地美妙。「其声雷震,犹如天鼓」,这个佛的音声虽然美,但是还是很雄壮的,像打雷似的,好像天鼓似的。这样这里面说了三个譬喻:一个羯罗频迦音,一个雷音,一个天鼓,用三个音来譬喻佛的音声的美妙。

 

未二十六、其目绀青睫如牛王   

普于世间恒常修习慈心悲哀,如父如母;由此感得其目绀青,睫如牛王。

「普于世间恒常修习慈心悲哀,如父如母」,这是第二十六「其目绀青睫如牛王」。佛的相有这样的相,为什么有这样的相呢?「普于世间」,佛的大悲心普遍地对于世间上的众生,「恒常修习慈心」,常常修习怎么样对他好,让他能得到利益,这就叫做慈心。「悲哀」,怎么能够消除他的苦恼,有这样的心情。「如父如母」,就像父亲、母亲对儿女那样的关心。「由此感得其目绀青」,由这样清净的业,成就了佛的目是绀青的,「睫如牛王」似的。

 

未二十七、毫相光白螺文右旋

于有德者如实赞叹称扬其美;由此感得眉间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

「于有德者如实赞叹称扬其美」,这是第二十七科,就是最后一科「毫相光白螺文右旋」。怎么样会成就这样的相呢?于有德的人,「如实赞叹称扬其美」,这个有德这句话应该是明白了,就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在〈声闻地〉一开始那个地方曾经说到,什么叫做德呢?就是信、戒、闻、舍、慧。说是这个佛教徒,这个出家人,或者是个在家居士,他信佛了,信佛和不信佛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对于佛法有信,他还受戒,能持戒清净。信、戒,闻,还能学习佛法。信、戒、闻,舍,他还有慈悲心能够帮助别人解除困难。还有慧,他能明白苦集灭道的道理。这个出家人有信、戒、闻、舍、慧,这就是有德。这个在家居士信佛了,那有什么不同呢?你信佛以后和不信佛有什么不同?就是有信、有戒、有闻、舍、慧,所以这叫做有德。「如实赞叹称扬其美」,如果你想要得到白毫相,螺文右旋这样的相,你应该做这件事:对于有善根、有道德的人,你真实地赞叹他,说他好。这个人有什么好?他有信、戒、闻、舍、慧,或者是有信、进、念、定、慧,说这个人有戒定慧的功德;你赞叹他,「称扬其美」。你这样赞叹,你将来就「由此感得眉间毫相」,由于你有栽培这样的善法了,你将来的眉间就有白毫相。眉间有个毫,那个毫是什么样子呢?「其色光白」,它是有颜色的,还有光明,而是白色的。「螺文右旋」,那个白毫它不是直直地在那里,它是向右旋的,像那个螺似的;海那个螺是右旋,那个白毫也是右旋的。

 

巳三、结由净戒(分二科)    午一、总感一切   

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诸菩萨毁犯净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况能感大丈夫相。

这下面是第三科「结由净戒」。这个解释三十二相的业因,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又分三科,第一科「总说因缘」,第二科是「别广诸相」,第三科是「结由净戒」,科是这么来的。

「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都是一样的。怎么叫做一样呢?「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这三十二相都是由持戒清净为它的因缘而能成就的。这个佛法当然说深了,要用很多很多话来表示;如果简单说呢,就是说因。佛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你常常和人说话,你都说什么话?」佛说:「我说因缘。」就是什么事情有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事情就有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因缘,就是你自己去创造就会出现这件事;你若不做,不做就没有这件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至得无上菩提也是有因缘的。「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这些善法、这些功德都是以持戒清净为因缘而成就的。不管哪一个相,三十二相哪一相,都是要持戒清净才能成就的。「何以故」,什么理由这样子呢?若诸菩萨毁犯了清净戒,尚不能得下贱的人身,连下贱的人身都得不到,「何况能感大丈夫相」呢?你若破了戒,就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持戒是三十二相的因,平等无差别的因缘。这是「结由净戒」,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感一切」。下面第二科是「说摄顶相」。

 

午二、说摄顶相 

当知此中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离此,更无别可得故。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

「当知此中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我们应该知道此中这个顶上的肉髻相,在佛的头顶上现出来乌瑟腻沙,就是现出个髻相。「及以如来无见顶相」,我们常常听说佛也有无见顶相,现在这三十二相里没有说呢?现在这里说了。这个肉髻相是「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合而为一;说肉髻相,那里就已经说了无见顶相了。「离此,更无别可得故」,离开了这个乌瑟腻沙的肉髻相,更没有别的地方说那是无见顶相;就这里就是无见顶相,它们是一体的。「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如是」,就是指前文。「且说」,姑且这么解释。能感三十二相的业因,每一相都是有各式各样的业因成就的。这上面说个「似」,这个「相似」是什么意思?就是业因和业果相似。你为人服务、跑腿,跑来跑去,你这个腿就庄严,是的。你拿个生果供佛,那你的手就会庄严;你若用手打人,你的手就不庄严了。那是相似的,果是相似的。「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这样子详细说完了。

 

卯二、略说善修(分二科)    辰一、别辨相(分三科)    巳一、标

复次略说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有四种善修事业,当知能感一切相好。

这下面是第二科「略说善修」。这个「诸相随好」分两科,第一科是「果摄」,第二科是「因摄」。「因摄」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出由业因」。「出由业因」里面分两科,第一科「广相似业」,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略说善修」。这一科是略说,有广略不同。说了一遍,又再说一遍,就是重说了,但是有广略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略说在家出家二分菩萨」,这个菩萨有两种不同,两种分别:一个是在家菩萨,一个是出家菩萨。这个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有两种不同:一个是凡,一个是圣。在家和出家是不一样。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菩萨,但是有凡圣之别。若是已经入圣位的菩萨呢,那他是观察众生的根性和众生的因缘,「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如果这位法身菩萨现在家相,那是不可思议境界。说这位法身菩萨他现出家相,那也是不可思议境界。若是凡位的菩萨,那就是另一回事。现在说这二分菩萨,这两种不同的菩萨。「所有四种善修事业」,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不管是凡圣,都是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密的,所修的事业有四种不同。在家也是四种,出家也是四种,四种的善修事业。修这四种善修事业,这四种是有什么好处呢?「当知能感一切相好」,你要知道,善修这四种事业,就能够成就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

 

《披寻记》一六三八页:

四种善修事业者:谓诸菩萨于六波罗密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无罪修作,是名四种善修事业。如〈分品〉释应知。(陵本四十七卷六页)

「四种善修事业者:谓诸菩萨于六波罗密多决定修作」,他决定要修六波罗密多,任何的魔怨不能障碍的。「委悉修作」,「委悉修作」就是周遍详细的修作。「恒常修作」,不是今天修作,就修了三天以后就不修了,不是,是常常地修六波罗密的。「无罪修作」,修六波罗密的时候没有过失,完全是清净、有功德的。「是名四种善修事业。如〈分品〉释应知」,前面有个〈分品〉有解释这件事,「(陵本四十七卷六页)」。

这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决定修作」。

 

巳二释(分四科)    午一、决定修作

谓于此中决定修作,能感足下善安住相。

谓于此四善修事业里边,这个决定修作是什么意思?就是决定要做这件事,有什么障碍因缘不能障碍,「我决定要做这件事。」这个不容易!说是「你这里太冷,我就不去了!」那就是障碍了。「决定修作」,你若是有决定意,你修六波罗密的时候,「能感足下善安住相」,你就能成就佛的那个足下的善安住相,就能成就这个功德。

 

午二、委悉修作   

委悉修作,能感足下千辐轮相、立手摩膝、手足网缦、身皮细滑、于其身上七处皆满、肩善圆满、髆间充实、身分洪直、其舌广薄。

「委悉修作,能感足下千辐轮相」,这是第二科「委悉修作」,就是做这个功德的时候,做得很细致,不是粗枝大叶的,很详细地安排好了,然后去做这个功德。这样子呢,「能感足下千辐轮相、立手摩膝相、手足网缦相、身皮细滑相、于其身上七处皆满」,皆圆满相。「肩善圆满、髆间充实、身分洪直、其舌广薄」,能得到这么多的相。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恒常修作」。

 

 

午三、恒常修作

恒常修作,感纤长指、足跟趺长、身不偻曲、其身圆满如诺瞿陀、其齿无隙。

「恒常修作」,恒常地修作六波罗密的话呢,「感纤长指」这个相、「足跟趺长」,这是一相、「身不偻曲」的相、「其身圆满如诺瞿陀」树的相、「其齿无隙」的相,这样的功德。这是第三科,第四科「无罪修作」,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午四、无罪修作(分二科)    未一、标   

无罪修作,能感余相。

就是三十二相除掉前面说的,其余的诸相,都能成就。

这是第一科「标」,第二科解释,分八科,第一科是「于诸有情无损加行」。

 

未二、释(分八科)    申一、于诸有情无损加行

当知此中于诸有情无损加行,由此能感手足细软,身皮细滑。

「当知此中于诸有情无损加行」,「加行」,就是你的身口意努力地做这件事,叫做加行。但是加行,对人有损的加行,或对人有利益的加行。现在这里说「此中于诸有情无损加行」,不要伤害别人。不要伤害别人,就是慈悲的意思。「由此能感手足细软」,由于你常常地有慈悲心,你身口意一动,你就顾虑到对别人不要有伤害,这样子你就能感到、能成就「手足细软,身皮细滑」,能得到这样的相。

 

申二、于善加行次第应时

于诸善中次第加行,应时加行,由此感得瑿泥耶[跳-兆+专]。

「于诸善中次第加行」,这是第二科「于善加行次第应时」。做这件事是有功德的,但是你要知道次第,要知道时间,这个时间是对的;这个时间不对,你不应该做。要有次第。于诸善中次第地、努力地做这件事,还要「应时」,要时间也是对的,「应时加行」。「由此感得瑿泥耶[跳-兆+专]」,你就感得这个相。下面第三科是「欢喜净心现行诸善」。

 

申三、欢喜净心现行诸善    

深生欢喜,极光净心现行诸善,由此感得常光一寻、身皮金色、其齿鲜白、眉间白毫。

「深生欢喜,极光净心现行诸善」,就是你做这件善事的时候,你从心里面有欢喜的意思,深深地生欢喜,不是说表面上欢喜,是心里面深深地感觉到欢喜。「极光净心」,这个心里面非常清净、光明,里面没有邪恶的动机,要这样才可以。这时候用这样的心情去做诸善事,「现行诸善」。「由此感得常光一寻」,由于你有这样的功德,所以你成佛的时候,你身体各方面都有光明,发出来光明,有一寻那么大。「身皮金色」,要有这样的相、「其齿鲜白」的相、还有「眉间白毫」相。

 

申四、无依修善覆藏己德

不依称誉声颂修善,覆藏己德,由此能感势峰藏密。

这是第四科「无依修善覆藏己德」。「不依称誉声颂修善」,我不是为了别人赞叹我,我去做善事;我做善事有人赞叹我,为了别人赞叹我,我去做善事,不要这样子,「不依称誉声颂」。这个「称誉」就是称扬赞叹,这个称扬赞叹有时发出声音来,或者没有发出声音,但是写出来文章,作一首诗来赞叹你,所以叫做颂。「不依称誉声颂修善,覆藏己德」,自己有功德的时候,隐藏起来,不贪求别人赞叹这件事。「由此能感势峰藏密」,你有这样的功德,就会得到马阴藏相。

 

申五、所修善根回向菩提   

所修善根回向菩提,由此感得身毛上分,具四十齿皆悉齐平,于诸味中,得最上味,其顶上现乌瑟腻沙。

「所修善根回向菩提,由此感得身毛上分,具四十齿皆悉齐平」,这是第五科「所修善根回向菩提」。这个所修的善根,我所创造的信、戒、闻、舍、慧。信、戒、闻、舍、慧,其实这五样有深有浅,也可以包括很深很深的修行的事情。这个「根」这个意思,就是根以能生为义,根也有一个坚固的意思;坚固的意思叫做根,还是能生的意思。你在春天你种上谷的时候,它就能生出芽来,逐渐地根梗枝叶都生出来。那么我们前一生栽培善根的时候,有可能有人作障碍,但是它无效,障碍你也不能,你还是栽培善根了,所以那个善根表示有坚固的意思。可是今生遇见因缘了,前生栽培的善根又发生作用,又继续栽培善根了,所以有能生之义,这样展转地逐渐逐渐地广大无量。

但是这上面说「回向菩提」,这个「回向」我是讲过的,现在我想再讲一下。这个回是转,迥者转也,迥转。向是方向,什么方向?就是你的意愿,你有意愿。一般社会上的人,他们没有学习佛法,也不相信佛法,哪有回向这件事?但是他也有回向。因为他心里面念念希望发财,希望有五欲的享受,他心里面这样想,就是回向了。他也可能做了很多的善事,做了很多善事的时候,他心里面贪着五欲,就是回向了。那么现在是说我们佛教徒,佛教徒回向,迥者转也,转变你原来贪着五欲的回向,转变一下。你要向哪里呢?要向于菩提。向于菩提,这个我们中国佛教,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一说到回向菩提就是无上菩提,我们是这样意思。但是从经论上看呢,不全是这样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都叫做菩提。这个菩提就是已经得了圣道的那个清净的智慧,叫菩提。阿罗汉的智慧、辟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都叫做菩提。现在是「回向菩提」,就是我们拿一杯水恭敬地供养佛,或者是其他的功德,回向菩提,「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那叫做回向菩提。回向菩提,若这样回向,那么将来我们没有五欲了,我们没有世间的享受,都没有了?也不是这样子,也还是能得世间的五欲的。因为得无上菩提,一定经过得到世间上的义利的,初开始一定是这样子。就是先要在人间的富贵,或者是到天上去享天福,一定是经过这一个阶段的,所以还是有世间的大福德境界的。

「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你若这样做的时候,「由此感得身毛上分」,就是你得的这个果报的身体,那个毛它不向下垂,它向上,那个毛头向上,「感得身毛上分」。这个「所修善根回向菩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举心动念都有关系。你举心动念的时候,你若动了贪瞋痴,那个毛就向下了,它就不向上。你常常遇见任何人,不管对方是怎么个态度,你常常用慈悲心面向他,面对那件事、那个人的态度,那你就毛向上。你想要陷害别人,要占别人的便宜,那就要向下了。这个回向菩提这句话,说我们做一样功德的时候,我回向菩提。当然也是,也自然会有这个作用。但是平常其他的事情,你也应该不要违犯了向菩提的这个意愿。你常常用慈悲心面对一切人,你常用般若波罗密的智慧面对一切人,那就不可思议,这是不可思议的。「由此感得身毛上分」。「具四十齿皆悉齐平」,具足四十颗牙齿,那个齿都是平的。「于诸味中,得最上味,其顶上现乌瑟腻沙」,你会得到这样的功德。

 

申六、修善无厌无劣加行   

修善无厌无劣加行,由此感得其身上分如师子王、颔如师子。

这是第六科「修善无厌无劣加行」。修善的时候,你不要厌烦,「我已经修了嘛!怎么还要修?」佛在世的时候,佛到一个婆罗门那里去乞食,头一天去也到那里乞食,第二天还去,第三天还去,那个婆罗门心里想:「我也不歉你的债,怎么天天来乞食?」他嘴没说,心里面这样想。佛是说一个偈颂,说是这个农夫去种田的时候,常常下雨,那么你就丰收了;说我天天来向你乞食,使令你多福。说了很多话,那个人心里想:「哎呀!这个沙门有神通,知道我的心事。」立刻很欢喜地把佛的钵拿回来,到屋子里面去盛些美好的饮食供养佛。佛说:「我因为说几句话,你才给我饮食,这个饮食我不受,不接受!」不接受,这个怎么办法呢?这个饮食放到那儿去?说:「你可以放在那个草地,或者放无虫的水里面去。」他就这样办,就放在无虫的水里面,水里面就滚起来了。「唉呀!这个人神通这么大。」他立刻就放下,随佛去出家去,到庙上去出家去了。出家了,佛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就现出个比丘相来。修行没有多久,得阿罗汉。所以是「修善无厌」,不要厌烦,「我头一天修了,我今天不要再修了!」不厌烦。「无劣加行」,劣是没有力量,没有力量的加行,没有这个劣的加行,都是特别努力地、很诚恳地、用力地去用功修学善法。你这样子做功德呢,「由此感得其身上分」像师子王似的,就特别地勇猛,这样子。「颔如师子」,你这个地方就像师子那个样子。

 

申七、利诸有情平等瞻视   

于诸有情以利益心平等瞻视,得齿齐平、目绀青色、睫如牛王。

「于诸有情以利益心平等瞻视」,这是第七「利诸有情平等瞻视」。这位菩萨他对于一切有情都是就像刚才说的,用慈悲心来看这个众生,就是「利益」,慈能与乐,利益心。「平等瞻视」,众生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的境界,有人是善良,有人是暴恶的,各式各样的,但是菩萨是平等心来看他们。因为是这样子的关系,「得齿齐平」,这个菩萨将来成佛的时候,他这个牙齿是齐平的。「目绀青色、睫如牛王」,有这样的相。

 

申八、于下劣善不生喜足   

于下劣善不生喜足,起胜加行,由此因缘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

「于下劣善不生喜足,起胜加行,由此因缘得大梵音」,这是第八科「于下劣善不生喜足」。对于没有特别用诚心修的善法,心里不欢喜,不欢喜这样子,所以「起胜加行」,就是特别地诚恳去发起特别有力量的善法,做这种善法。当然这是由于学习佛法,你在佛法里不断地学习,你的智慧逐渐就会增长。若有般若波罗密的智慧,那个善法是特别殊胜了。「由此因缘得大梵音」,得到佛的那个大梵音声。「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你这样子修学善法,得到这样的功德。

 

巳三、结

如是四种善修事业,能得菩萨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殊胜清净。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这四种的善修事业能感得菩萨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是「殊胜清净」,特别地殊胜;就是胜过其余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修三十二相业的人,比他们得到功德特别清净。

 

辰二、总建立(分三科)    巳一、依地辨(分五科)    午一、种性地   

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

「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这下面明「总建立」,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略说善修」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别辨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建立」。「总建立」又分三科,第一科是「依地辨」。分五科,第一科是「种性地」。

「当知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随好,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唯有种子依身而住」,菩萨若在种性地中,就是他还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还没有遇见佛法,他只是在阿赖耶识里面有佛性就是了。这个时候「唯有种子依身而住」,就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种子依止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而住,住在那里。

 

午二、胜解行地

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始能修彼能得方便。

 这是第二科「胜解行地」。「菩萨若在胜解行地」,就是他遇见三宝了,发无上菩提心了;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密,这时候叫胜解行地。到这个时候,「始能修彼能得方便」,才有智慧能够修彼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业因,就是六波罗密。这是「胜解行地」,下面第三科「净意乐地」。

 

午三、净意乐地   

菩萨若在清净增上意乐地中,乃名为得。

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在胜解行地上也一大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内修六波罗密、广度众生,到了这一天早晨起来静坐的时候,一下子得无生法忍了,这时候就是清净增上意乐地,就是心清净了,特别地有大悲心,有般若波罗密,所以叫增上意乐地。「乃名为得」,这个时候就得了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这种果报。这是净胜意乐地,这时候叫做「得」。下面第四科「诸余上地」。

 

午四、诸余上地   

菩萨若在诸余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

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不会停止的,他继续地精进修六波罗密,他就由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乃至到第十地。若在诸余的上地,「如是相好转胜清净」,展转殊胜,更为清净。

 

午五、如来地   

若在如来到究竟地,当知相好善净无上。

「若在如来到究竟地」,这是第五科;若在如来的时候就是究竟地了,究竟圆满的地方了。「当知相好善净无上」,他所成就的相好庄严是善净无上,他那个清净庄严是没有人比他更好的了。

 

巳二、明废立

如是诸相是有色故,劣中胜品诸有情类易了知故,虽有一切不共佛法,皆得名为大丈夫相;唯立此为大丈夫相。

「如是诸相是有色故」,这是第二科「明废立」。前面第一科是「依地辨」,现在是「明废立」。

「如是诸相是有色故」,这个相都是在色上讲的,有形相,在色上讲的,「是有色故」。「劣中胜品诸有情类易了知故」,你成就的功德,有劣、有中、有胜的差别,那么诸有情遇见你的时候,就容易明白你现在的相好是怎么情形,容易明白的。「虽有一切不共佛法,皆得名为大丈夫相」,虽然一百四十法都是佛所有的特别的功德。「皆得名为大丈夫相」,一百四十法都可以名为大丈夫相的。「唯立此为大丈夫相」,以「有色故,劣中胜品诸有情类易了知故」,因为这个理由,唯立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这是大丈夫相。其他的那是心法,心法表面上不知道的,所以就没有立名为大丈夫相;事实上也是大丈夫相。这是「明废立」,这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这是大丈夫相,这是立;其他的不立名为大丈夫相,叫做废。

 

巳三、释得名   

又即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说名随好。

这是第三科,释得名;「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极殊妙令端严故」,这里得名为大丈夫相。「又即如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由所依性能任持故」,由所依性就是身体嘛,三十二相、八十随好,都是依着身体而建立的啊!由所依的身体能任持、能摄持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任持故,所以叫做三十二大丈夫相。「由极殊妙令端严故」,由这八十种相极殊妙,使令身体端正、庄严故,「说名随好」,所以这个地方得名为三十二大丈夫相。下面第二科,略简福聚。

 

寅二、料简福聚(分二科)  卯一、略举能感(分六科)  辰一、一毛孔处

又于此中以要言之: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

这是第二科,就是诸相随好;分两科,一个是果摄、一个因摄。在因摄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出由业因,由业因而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啊;这第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笫二科,略简福聚,就是再详细地说明,福德聚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列举能感,能招感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功德。分六科,第一科是一毛孔处。

「又于此中以要言之」,就是又在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里面,简要地来说,「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就是除掉了佛,其余一切有情的福聚,总加起来,与这么多的福聚相等的福聚。「尔所福聚」,尔所就是那么多,那么多的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的相好。这就是如来一毛孔处的福聚,能等于一切众生的福聚,是相等的,这样境界!

 

《披寻记》一六三九页:

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者:感人天生一切有情自体福德因缘,是名一切有情福聚。今说如有情量所有福聚,名彼量等尔所福聚。

「一切有情福聚量等尔所福聚者:感人天生一切有情自体福德因缘」,这上面说一切有情,就是约人天说的。一切有情的自体福德因缘,他的果报就是他的身体。「是名一切有情福聚,今说如有情量所有福聚」,有情与有情,那么多有情的数量的福德,所有的福聚,「名彼量等尔所福聚」,这是这么解释。

 

辰二、一种随好

乃至一切所有毛孔,随入福聚,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种随好。

这下面第二科,一种随好;前面是一毛孔处,这是一种随好。「乃至一切所有毛孔」,如来的一个毛孔的福聚,要那么多的福聚才成就佛的一个毛孔的德相。现在说佛所有一切的毛孔的那么多的福聚,「随入」在一个大「福聚」里面。就是总加起来,成为一个大福聚。一个毛孔、一个毛孔,那么多的毛孔的福聚,总加起来算是一个大福聚,随入一个大福聚,「尔所福聚,能感如来一种随好」,就是那么多的毛孔的福聚,能成就佛的一个随好。这随好的功德有多大啊!

 

《披寻记》一六三九页:

一切所有毛孔随入福聚者:此中毛孔,谓于如来。前说一切有情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今即以彼有情福聚,增说乃至如来一切所有毛孔,是名随入福聚。

「一切所有毛孔随入福聚者:此中毛孔,谓于如来。前说一切有情福聚,能感如来一毛孔处,今即以彼有情福聚,增说乃至如来一切所有毛孔」,都加起来,「是名随入福聚」。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一丈夫相。

 

辰三、一丈夫相

乃至一切所有随好,随入福聚,增至百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相中一相。

「乃至一切所有随好,随入福聚,增至百倍尔所福聚」,现在再说三十二大丈夫相的福聚,乃至一切所有随好,就是佛的一个随好、两个随好到八十随好、一切随好、那么多随好,总结起来成一个福聚。「增至百倍」,这个福聚再增长到一百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相中」的「一相」,能成就佛的三十二相里面的一相。这是第三科,第四科是眉间白毫。

 

辰四、眉间白毫

乃至一切所有诸相随入福聚,除白毫相、乌瑟腻沙,增至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眉间白毫。

「乃至一切所有诸相随入福聚」,那么多的相的福聚,入在一起成一个大福聚,「除白毫相、乌瑟腻沙」,白毫相和乌瑟腻沙的这两个相不在内,那就是三十相了。「增至千倍」这么多相的福聚,再增加到一千倍,「尔所福聚」,那么多的福聚,「能感如来眉间白毫」,眉间白毫不得了哦,它要更大的福聚才能成就白毫相。这是第四科。

 

辰五、无见顶相

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百千倍尔所福聚,能感如来其顶上现乌瑟腻沙无见顶相。

现在第五科,无见顶相。「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百千倍」,现在说那三十相的福聚,再加上白毫相的福聚,加在一起;加了以后,再增至百千倍。「尔所福聚」,那么多的福聚,「能感如来其顶上现乌瑟腻沙无见顶相」,能够成就这个相。这个无见顶相乌瑟腻沙相,不得了!

 

辰六、大法螺相   

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俱胝百千倍数尔所福聚,能感如来诸相随好所不摄余大法螺相。由此法螺,随如来欲,发大音声,普能遍告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所化有情。

「乃至白毫随入福聚,增至俱胝百千倍数尔所福聚,能感如来诸相随好所不摄,余大法螺相」,最后还有这一个相。这是第六大法螺相。前面那么多的福聚,现在说白毫相的福聚,也加在那个大福聚里面,还要增加到俱胝百千倍数;那么多的福聚能感如来诸相随好「所不摄」的,那里面没有说,什么呢?「余大法螺相」,有这个相!

「由此法螺,随如来欲,发大音声,普能遍告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所化有情」,这个法螺相,这上面说「随如来欲」,随如来的慈悲心,要发大音声的时候,「普能遍告无边无际诸世界中所化有情」,为这么多的有情说法的那个音声相,就叫做大法螺相。那这应该是在佛的喉咙里面吧,这个大法螺相在佛的喉咙里面!这上面说的和妙音声相不同,和那个不一样。

 

卯二、总显圆满   

如是无量福德资粮修证圆满,能感如来不可思议无上无等遍一切种最极圆满所摄自体。

这是第二科,总显圆满。「如是无量福德资粮修证圆满」,前面说的总结起来,无量的福德的资粮修证圆满的时候,「能感如来不可思议、无上」,没有高过它的;「无等」,也没有与它平等的。「遍一切种最极圆满所摄自体」,佛的这个身体,就是这么多的功德所成就的。

 

寅三、释名无量(分三科)    卯一、标

又此能感诸相随好无量善业,当知略由三因缘故,说名无量。

这是第三科,释名无量。前面是略简福聚,就是因摄那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出由业因;第二科略简福聚,就是刚才说的;现在「释名无量」,解释名字的无量。这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此能感诸相随好无量善业」,相随好是所成就的,无量善业是能成就的;无量善业是能感的,诸相随好是所感的。这无量善业,「当知略由三因缘故,说名无量」,有三个理由这个善业名为无量。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卯二、释(分三科)   辰一、时无量   

谓经于三无数大劫无间修习,乃圆证故;名时无量。

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时无量。「谓经于三无数大劫无间修习,乃圆证故」,这么多的福德、这么多的善业,要经过三无数大劫不间断的修习,才能够圆满的成就。「名时无量」,这就叫做时无量,由时无量成就这个功德的。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

 

辰二、意乐无量   

于诸有情无量利益安乐意乐,增上缘力所集成故;名为妙善意乐无量。

这是第二科,这位大菩萨「于诸有情」有「无量」无边的「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有这两种意乐。这位大菩萨心非常好,总是要利益别人、要安乐人,令人得安乐。「增上缘力」,由这个无量的利益意乐、无量的安乐意乐,它强大的力量「所集成故」,这个善法是由这两种意乐成就的,「名为妙善意乐无量」。这么多的功德,我们一时间是做不来,但是学习「不论对方怎么样,你要保持内心里面有利益意乐、有安乐意乐」,我们试一试,用这样的修行法门来修行,常是对任何人,都是有利益意乐、有安乐意乐。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品无量。

 

辰三、品无量   

无量善业差别品类所集成故;名品无量。

「无量善业差别品类所集成故;名品无量」,能感诸相随好无量的善业,这无量的善业里边是怎么回事儿?里边「差别品类」,里边有不同的品类。譬如说布施是一类、持戒又是一类,乃至禅、般若又是一类;或者是你在人间做功德、在天上做功德,或是对父母做功德、对不是父母做功德,这样子去看呢,品类是很多很多的。那么多的品类的善法「所集成故」,那无量的善业是这么样儿成就的!所以叫做「品」无量。

这样说呢,有三种无量:时无量,是在时间上说;意乐无量是在内心说;品无量是在所做的善法来说。意乐无量、品无量,就是一个心、一个行;再加上时间就是三个无量。下面第三科,结束。

 

卯三、结

故言无量福德资粮修习圆证,能起如来诸相随好。

「故言无量福德资粮修习圆证,能起如来诸相随好」,成就的。

 

子二、四一切种清净(分三科)    丑一、征  

云何如来四一切种清净?

前边是诸相随好,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四一切种清净。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征。「云何如来四一切种清净?」如来有四种一切种清净,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列。

 

丑二、列   

一者、一切种所依清净。二者、一切种所缘清净。三者、一切种心清净。四者、一切种智清净。

「一者、一切种所依清净。二者、一切种所缘清净。三者、一切种心清净。四者、一切种智清净」,这是佛的四种不共法。这是列出来名字,下面第三科,解释。

 

丑三、释(分四科)    寅一、所依清净

云何一切种所依清净?谓一切烦恼品粗重并诸习气,于自所依无余永灭;又于自体,如自所欲取住舍中,自在而转;是名一切种所依清净。

分四科,第一科,所依清净。「云何一切种所依清净?」这个是问;下面回答。这个一切种所依,当然「一切种所依」都是心,无论什么都不能离开心,但是这里面详细分成四类,这「一切种所依」,所依就是身体;一切种作用、一切种功德、一切种利益众生的依止,都是要依靠佛的身体才能出现的。所依清净就是佛的身体清净。

这是指什么说的呢?「谓一切烦恼品粗重并诸习气」,清净就是对污染说的,污染的这些事情取消、除灭了,就清净了。什么是污染呢?一切烦恼品粗重。这个烦恼啊,就是一个烦恼障、一个所知障;这两种都是污染的。在《俱舍论》上的分别:这些障碍啊,一种是污染的,就是烦恼品粗重;另一个是不染污的,就是所知障。所知障是圣人的烦恼、烦恼障是凡夫有这个烦恼。这个烦恼品粗重就是一个爱烦恼和见烦恼,它的粗重就是烦恼的种子和烦恼的现行;烦恼的现行没有了,但是烦恼的种子还在,那还是不清净,所以一定要把烦恼的粗重的种子消灭了,才清净。粗重的意思是没有堪能性叫做粗重,你若有这样的烦恼,你就不能修学善法,所以叫做粗重。这是一切烦恼品麤重。

「并诸习气」,在后文来看:这个习气应该是指所知障说的。但是在烦恼障上说呢,也可以说习气,就是它不是种子、习气不是种子,是什么呢?就是在你的心里面有烦恼,久了,你的身口意上就有烦恼的气氛,不是种子。这样子讲习气呢,那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啊在凡夫的时候,他的烦恼…就是凡夫境界嘛,虽然得阿罗汉道以后,但是你身口意还有那个气氛,这是一种现行的境界。譬如说有的瞋心特别重的人,得阿罗汉的时候还有这个习气;还有瞋心的习气,有这样的境界啊!有的阿罗汉前生在涅盘法上有点罪、有点过失││五百世做牛,这一生做人的时候,他还有牛的习气,有这种事情,但这不是种子,有贪心的习气、有瞋心的习气、各式各样的习气。这样讲呢,这还是属于烦恼障;看后文呢,又好像不全是指这个,就是还有所知障。那就是所知障的种子叫习气,那是阿罗汉所不能断的。所以说「一切烦恼品粗重并诸习气」。就是一切烦恼品的种子和所知障的种子,「于自所依无余永灭」,在他自己的身体,其实就是他的心!「无余永灭」,没有剩余的全部的消灭了,所以叫做清净,就是这样意思。

可是下边又这么说:「又于自体,如自所欲取住舍中,自在而转」,又于自体,又是他的身体嘛。那么前面已经说了自所依,这儿又说有自所依,就是自体啊。这个自体啊,「如自所欲」,随顺他自己所欢喜的。「取住舍中」,他现在啊,愿意到人间来成佛,他就能做到!所以叫做取。他到人间││愿意做一个比丘,他就到人间来做一个比丘!他心里怎么想都能做得到,所以叫「随所欲取」;他都能做得到。

这个「住」,他若是在人间成佛也好、若是在人间做一个出家人也好,他愿意住一万岁就可以住一万岁;说是我愿意住一千岁那么就住一千岁,那个「住」随他的意,随意自在。「舍」,我到这个时候││「我活五百岁,就要弃舍这个生命,我要走了!」,他也能自在的就走了。这和凡夫不同,凡夫这个业报不是随你欢喜的。「所欲取住舍中,自在而转」,没有压力,他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看呢「又于自体,如自所欲取住舍中,自在而转」,那是他的化身,这是化身了。这个若是化身的话,前面就应该是受用身,就是他的果报、报身。那这样子那就是佛的境界,佛的那个圆满报身,就是受用身。受用身呢,当然烦恼障、所知障完全清除了;所以是清净。由这个于自所依的受用身,化现出来的变化身,都是大自在的境界,「是名一切种所依清净」,这个意思这么讲哦!

 

寅二、所缘清净     

云何一切种所缘清净?谓于种种若化、若变、若所显现,一切所缘皆自在转;是名一切种所缘清净。

「云何一切种所缘清净?」,这是第二个清净,就是一切种所缘清净;就是所缘的境界,很广大、无边,名之为一切种。也是清净的,怎么叫做清净呢?「谓于种种若化、若变、若所显现」,这个所缘清净是怎么个情形呢?就是佛自己,他教化众生的时候,他有种种的变化。这「化」是什么意思呢?无而忽有;根本没有这件事,那它是化现出来的这个境界,这是化。「变」呢,是有这东西,但是把它变化了;在已经有的境界上,把它转变了一下,那叫做变!「化」和「变」不一样。所化的、所变的这是他的所缘。「若所显现」,还有第三个不同。「一切所缘皆自在转」,他所缘的是化、变和显现,都随心自在,「是名一切种所缘清净」。

 

《披寻记》一六四○页:

若化若变若所显现者:若化若变,此说神境智通所缘。若所显现,此说所余一切智通所缘应知。

「若化若变若所显现者:若化若变,此说神境智通所缘」,六种神通的神境智通,神境智通能变化││神境智通所缘的境界。「若所显现,此说所余一切智通所缘应知」,说天眼通所看见的,显现在天眼里面,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些显现的境界也是所缘;这一部份叫做显现。这样子说,「谓于种种若化、若变、若所显现,一切所缘皆自在转;是名一切种所缘清净」。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

 

寅三、心清净 

云何一切种心清净?谓如前说,一切心粗重永灭离故;又于心中一切种善根皆积集故;是名一切种心清净。

「云何一切种心清净?谓如前说」,这一切种心清净是指什么说的呢?谓如前面说的,「一切心」里面的「粗重」,「永灭离故」;就是前面说的烦恼障的粗重、所知障的习气、所知障的种子,永久地消灭了。心里面没有这些粗重了。「又于心中一切种善根皆积集故」,就是从三大阿僧祇劫来,修行六波罗密所积集的善根,都集在心里面。「是名一切种心清净」,这心清净这么讲。这样子说呢,一切种心清净,这是染污的种子永灭离故,说「心清净」。又无量劫来所栽培的无漏的善根、有清净的善根,积集在心里面,这也是心清净││清净的善法。「是名一切种心清净」。

 

寅四、智清净   

云何一切种智清净?谓如前说,一切无明品粗重永灭离故;又遍一切所知境中,智无障碍,智自在转;是名一切种智清净。

「云何一切种智清净?谓如前说,一切无明品粗重永灭离故」,这一切无明品粗重,前边一切烦恼品粗重,烦恼品粗重呢,这是枝末无明,爱见烦恼是枝末无明。这个所知障的习气、粗重,是根本无明。加起来还都是无明,这无明的种子就叫做无明品粗重。「永灭离故」,都消灭了、永久地消灭了!所以就叫做一切种智清净;灭除无明就是智慧嘛││智慧清净。

「又遍一切所知境中,智无障碍,智自在转」,一切所知的境界里面,那当然这个是佛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啊,有无量无边的法门,这是佛的智慧所知境。无量无边众生的根性,也是佛的智慧所知境,还有其它的种种的所知境。「智无障碍」,佛的智慧在所知境上转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得大自在的,「是名一切种智清净」。这是把第二科,四一切种清净解释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