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瑜伽师地论讲记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 (5)

子三、十力(分四科)    丑一、征

云何如来十力?

这是菩萨地,标示品类这里面的第三科、后建立摄。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标、第二科列、第三科解释。解释里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显,分十科。第一科诸相随好,第二科,四一切种清净,这两科都说过了。现在是第三科是十力。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如来十力?」怎么叫作佛陀的十种智慧力?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就是列出来十种力。

 

丑二、列    

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自业智力。三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胜劣智力。五者、种种胜解智力。六者、种种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随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尽智力。

这是列出来十种智力的名称。下面第三科是指。

 

丑三、指 

如是十种如来智力,当知广如十力经说。

这是指到《十力经》有解释。下面第四科,这里有解释这个十力的意义。分两科,第一科是别显。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名如来

 

丑四、释(分二科)     寅一、别显(分二科)    卯一、释名如来   

当知此中诸有所言所说所宣,一切如实皆无虚妄;故名如来。

「当知此中」,我们要知道这里面说的如来的含意是什么?就是「诸有所言所说所宣」,就是佛陀所宣说的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作「如来」,这个「如来」的义这么解释。但是这个地方,「所言、所说、所宣」分三句话来说,应该怎么解释呢?就是说经、律、论好了。所言就是素怛缆,就是契经。所说就是毗奈耶,佛所说的毗奈耶。所宣就是佛所说的阿毗达磨论。这三种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作「如来」。这「如来」两个字,就是佛陀成就了大智慧,他觉悟了「诸法如」,后来又由大悲心,从「如」中来,来到世俗的世界来教化众生,教化众生,为众生所说的都是真实不虚,所以叫作「如来」。这「如来」的解释很多,这一段文这里约真实不虚来解释「如来」。这是第一科。

第二科,释其十力,来解释佛的十种智慧。分十科,第一科是处非处智力,又分两科,第一科,别释名,别释这「处非处」这个名字。分两科,第一科,辨处非处,什么叫作「处」,什么叫作「非处」。又分两科,第一科先解释「处」。

卯二、释其十力(分十科)  辰一、处非处智力(分二科)

巳一、别释名(分二科)   午一、辨处非处(分二科)    未一、处

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实转因,是名为处;亦名建立、亦名为依、亦名为起。

先解释这个「处」。这「净不净果」,「净」就是清净,清净的果报和不清净的果报,就是善业所得的果报名之为净,恶业所得的果报叫作不净。这两种果报从什么地方来的呢?「非不平等」,不是从不平等的地方来的。什么叫作平等?什么叫作不平等呢?就是善果由善因来的就叫作平等。如果是罪恶的果报从善因来,那就是不平等了。但是没有这个不平等的道理,是「非不平等」,不是从不平等的地方来的。「如实转因」,它是从那个真实是它的生起之因;譬如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不是从大梵天那里来的,若是从大梵天来的,那就是不平等了。「如实转因」,这个「转」是生起的意思,就是事实上是真实是它的因,叫作「如实转因」,如实生起之因。「是名为处」,这就叫作「处」,就是从这里现起的。

「亦名建立」,这个「处」也叫作建立的意思,就是从这里建立的,这清净的果报和可爱的果报,从什么地方建立呢?从善法建立。这不可爱的果报从罪恶建立的。这就叫作「处」。「亦名为依」,这个「依」就是依托,也就是依靠,依靠它才建立这样的果报的,没有它作依托,这件事不能成就。所以善因为善果的依止处,这恶因为恶果的依止处,所以叫作「依」。「亦名为起」,「起」就是生起,这善的果报从善因生起的,罪恶的果报从恶因生起的,这就叫作「处」。

 

《披寻记》一六四一页:

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实转因者:净不净业能感净不净果,如是因果非不平等。即以此因为依处故,如实智生。由是说言如实转因。若诸如来应正等觉,如实了知能正宣说,名处智力。

「净不净果非不平等如实转因者」,这一段文怎么讲呢?是「净不净业能感净不净果」,说清净的思想活动、不清净的思想活动,能招感清净的果报、不清净的果报。「如是因果非不平等」,这样的因果这就是平等了,不是不平等。「即以此因为依处故」,「即以此因」就是这样的善因或者恶因,为净果不净果的依止处。「如实智生」,你这如实的智慧就是从这里现起的;如果说是大梵天能建立一切因果,若有这样的认识,那就不是真实的智慧了,它和事实不相合。「由是说言如实转因」,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叫作「如实转因」,它是真实的生起之因。「若诸如来应正等觉,如实了知能正宣说,名处智力」,佛陀能够真实的了知世出世间因果的道理,所以「能正宣说」,能正确的宣说这件事,所以叫作「处智力」。

 

未二、非处

净不净果不平等因,与上相违,是名非处。

前面这个「处智」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非处」。「净不净果」这两种果报,如果你认为是不平等的因现起的,就是与前面说的道理是相违反的了,那就叫作「非处」,就是不合道理。

 

《披寻记》一六四一页:

净不净果不平等因等者:若执非因以为是因,是名不平等因。即以此因为依处故,颠倒智生,不如实转。由是说言与上相违。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于此非处如实了知能正宣说,名非处智力。

「净不净果不平等因等者:若执非因以为是因」,如果你这个人的思想,你固执不是这件事的因,你认为就是这件事的因,「是名不平等因」,就是不合道理。在印度,佛在世的时候,也就认为是梵天是万法的因,你受苦的果报是梵天叫你受的,不是你自己的行动招感的。当然这种说法不合道理,「是名不平等因」。「即以此因为依处故,颠倒智生」,就是因为你认为不平等因为一切法的依止处,那你这样的智慧因此而生起,「不如实转」,你这个智慧不符合事实,和事实不相符合。这「转」是现起。「由是说言与上相违」,因为这样的意思和前面说的相违、相矛盾。「若诸如来应正等觉,于此非处如实了知能正宣说,名非处智力。」这是《披寻记》解释完了。

 

午二、明智力性(分二科)    未一、智(分四科)    申一、标如实   

远离一切增上慢智,说名如实。

下面是第二科,明智力性。前面解释处非处,这下面解释这个「力」,这个「力」是什么道理?「力」是指佛的智慧有力量。分两科,第一科,解释智。又分四科,第一科,标如实。

「远离一切增上慢智」,远离了对一切法的理解有增上慢、这样的智慧,「增上慢」,就是你所理解的和事实不相符合,有所增加,或者是损减了,那都叫作「增上慢智」。这个「增上慢」,有一点差别,就是他所理解的他不知道是错误的,认为是正确的,但事实上是错了,这叫作增上慢智。如果知道自己说的是不对的,那叫妄语。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所以他说的话不是妄语,但是和事实不符合这叫增上慢。就是他没有智慧,他认为他有智慧,这是增上慢了。「说名如实」,现在佛陀远离一切增上慢的智慧,所以叫作「如实」,就是能契合真实。这是第一科,标这个「如实」,这个智慧是真实的。下面第二科,释离慢。

 

 

申二、释离慢

若一切智、若无滞智、若清净智,当知说名远离一切增上慢智。

这是解释这个离慢。前面是标出来远离慢,这下面解释这个离慢。怎么叫作离慢呢?若是你有一切的智慧,你又有无滞智,你又有清净智,你具足这三种智慧了,「当知说名远离一切增上慢智」,这是论文,看下面《披寻记》的解释。

 

《披寻记》一六四一页:

若一切智等者: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名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义如〈菩提分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一页)

「若一切智等者:于一切界」,这个「界」也有很多种解释,现在就用这一种解释,这个界有器世界、也有有情世界、有法界、有调伏界、有调伏方便界,这就包括了一切的差别的事情。这是「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事有有为的事、有无为的事。「一切品」,有善、有恶、有无记的品类的差别。「一切时」,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这叫「一切时」。「智无碍转」,你能通达这一切界、通达一切事、通达一切品、通达一切时,在这里面没有障碍的活动,这叫「一切智」。「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暂作意时」,就是很短的时间,你心里面去思惟观察,叫「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就是普遍遍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能无障碍的、迅速的就通达了,没有滞碍,在这里面没有一点障碍。说「这地方我不懂」,没有这回事情。这一句话,主要是说他迅速。「暂作意时遍于一切无碍速疾无滞智转,不由数数作意思惟」,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去作意,要动其心去思惟那件事。「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就是心里一动就能普遍的明白一切法。这叫作「无滞智」。「一切烦恼并诸习气毕竟断故,名清净智」,这是解释什么叫作清净智,清净是对染污说的,什么是染污呢?就是烦恼,就是贪瞋痴这些烦恼,一切的烦恼。「并诸习气」,这习气是烦恼的种子。你烦恼一动的时候,在内心里面就造成一种相似的力量,所以叫作习气。这烦恼和烦恼的习气「毕尽断故」,究竟的消灭了,名清净的智慧。「如〈菩提分品〉说。(陵本三十八卷一页)」,这一段文是从三十八卷一页引来的,不是《披寻记》的作者自己说的。

 

申三、指诸句   

如是一切智等诸句,当知如前最极无上菩提品记。

下面第三科。这前面是解释这个智慧,分四科,现在是第三科。「如是一切智等诸句」,这三种智慧,当知如前面「最极无上菩提品」,就是在〈菩提品〉有记,在那里有解释。

 

申四、释次第   

数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

这是第四科,又解释它的次第。这处非处智力,十种智慧,它最在前,它的次第。「数之次第」,这处非处智力在十个数目的次第的排列上看,它是「最居其首」,它居在前面,所以叫作「第一」。

 

未二、力  

以无上故;

下面是第二科,解释这个力。前面是解释这个智,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第二 科,解释这个力。「以无上故」,佛的这个智慧力是最极圆满的了,没有能够超过他的,所以「无上故」。

 

《披寻记》一六四一页:

以无上故者:义显于大众中正师子吼,故名无上。此即初义释名为力。

「以无上故者:义显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这无上这句话的义,表示什么呢?于大众之中正师子吼,就是佛陀很郑重的如师子吼似的,「故名无上」,所以叫作最殊胜的智慧。「此即初义释名为力」,这是第一个解释。

 

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说名为力。

「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佛的智慧力为什么会那么殊胜呢?就是「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这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是很多的,「一切种」,很多种类的饶益众生的事情,但是在佛这方面有这样的功能,「具相应故」全面的能合众生的利益相应,这是佛的智慧。「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佛这样子来饶益一切众生,有一些魔怨不高兴这件事,来障碍佛陀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件事佛陀怎么样呢?「毕竟胜伏」,佛能够究竟的超越了一切魔怨的大威力,能超过他们的威力,「说名为力」,这个力是这样意思。这样「以无上故」,这句话是总说,下面这两句是别说的,这就叫作「力」。「魔怨」,魔是佛法的怨,他不高兴佛度化众生,所以与佛法为怨,所以叫作魔怨。

 

《披寻记》一六四二页:

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者:饶益有情有十一相,名一切种。如〈戒品〉饶益有情戒说应知。

「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者:饶益有情有十一」种「相」貌的,「名一切种」。「如〈戒品〉饶益有情戒说应知。」这我们说过了。

 

巳二、总显义(分二科)  午一、释众德(分五科)    未一、名大涅盘

摄受如实圆证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现行,自在转故;说名成就最上涅盘。以无上故;说名为大。

下面第二科,总显义。前面是别释名,这处非处智力这个名字已经解释完了,现在再总起来显示处非处智力的大意。分两科,第一科释众德,分五科,第一科,名大涅盘。

「摄受如实圆证因故」,佛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智慧呢?「摄受」就是成就,成就如实圆证因故,就如实的圆证这样智慧的因了,所以得这样智慧的果。这智慧不是自然有的,是佛陀无量劫来作种种功德的因,现在得这样的果。这因成就了,圆满的证悟了大智慧的因了,所以有这样的智慧。「如其所欲皆能现行,自在转故」,就是有这样的智慧,有什么作用呢?就如佛陀所欲的、所想要成就的事情,皆能现行自在转故,就能表现出来这个行动,很自在的成就所计划的事情。「说名成就最上涅盘」,前面是说摄受如实圆证因,是说得如是智慧的因成就了。有如是因成就这样的果,这个果成就以后有什么作用呢?「如其所欲皆能现行,自在转故」,这是智慧发生作用的相貌。「说名成就最上涅盘,以无上故,说名为大」,佛能够有这样自在的作用,所以就是成就了最上的涅盘。在经论里面说,阿罗汉也可以得涅盘,第八地菩萨以上,要想入涅盘也是可以的,但是功德都不圆满。现在佛所成就的是最殊胜的涅盘,最圆满的涅盘。「以无上故」,为什么称佛的涅盘是最上呢?因为他是最殊胜的,没有其他的人能高过佛的,说名为大,所以叫大涅盘。这是解这个名字。

 

《披寻记》一六四二页:

摄受如实圆证因故等者:〈决择分〉说:若圣弟子将入无余涅盘界时,所有一切善及无记诸法种子皆被损害。(陵本五十一卷十八页)如来涅盘、当知不尔。一切善法种子不被损害,是名摄受如实圆证之因。及能转得内缘自在,名如所欲自在而转。如是说名成就最上涅盘。以无上故,名大涅盘。

「摄受如实圆证因故等者:〈决择分〉说」,现在是本地分,下面才是〈决择分〉。「若圣弟子将入无余涅盘界时」,「若圣弟子」,这句话可以作两个解释,就是佛是圣,这个人是佛的弟子,所以叫圣弟子。或者说佛这个弟子已经得阿罗汉了,所以称之为圣,圣弟子。「将入无余涅盘界时」,他将要契入无余涅盘的时候。这涅盘有两种,一个是有余涅盘,一个是无余涅盘,就是他是证入不生不灭了,但是还有色受想行识的存在,那么叫作有余。现在这位阿罗汉他要入无余涅盘,就是灭掉了色受想行识的时候,叫作「无余」。将入无余涅盘的时候,将入无余涅盘的世界的时候,「所有一切善及无记诸法种子皆被损害」,他内心里面所有一切的善法,就是他久远以来在佛法里面栽培的善法,成就的戒定慧,这一切善法。「及无记诸法」,就是不属于善也不属于恶。这些诸法的种子「皆被损害」,都被阿罗汉要入涅盘的那一念心消灭了,这里面没有说「恶」,那「恶」就是他得阿罗汉的时候已经消灭爱见烦恼的恶。「(陵本五十一卷十八页)」,这几句话是那上的。

「如来涅盘、当知不尔」,若圣弟子,阿罗汉入涅盘的时候,有这样的情形。若佛陀本人「当知不尔」,佛陀不是这样子。「一切善法种子不被损害,是名摄受如实圆证之因。及能转得内缘自在」,「一切善法种子」,佛陀发无上菩提心之后,在佛法中栽培的善法的种子,「不被损害」,不被佛证入涅盘的时候所伤害,它还继续的存在。「是名摄受如实圆证之因」,这摄受如实圆证之因这句话就是这么意思,就是没有损害。这阿罗汉入无余涅盘的时候,所有有为的一切法完全消灭了,就是入于不生不灭了。所以从唯识宗的立场,阿罗汉入无余涅盘以后,就永久是这样子了,不可能再发无上菩提心广度众生了,不可能再作这件事了。这是唯识学派的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名摄受如实圆证之因」,就是从发无上菩提心以后,所成就的一切善法,完全还存在而没有失坏。「及能转得内缘自在」,他所成就的无量功德善法都存在,另外还有什么事情呢?「能转得内缘自在」,就是你前一剎那没有成佛的时候,那功德还没有圆满,一剎那间成佛的时候,就是「转得内缘自在」,「转得」是进一步,进一步的成就了「内缘自在」,「内」就是心,心的大自在的境界。「名如所欲自在而转」,这「如其所欲皆能现行自在而转」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如是说名成就最上涅盘」,前面这两个意思总起来,这叫作「成就最上涅盘」。「以无上故,名大涅盘。」

 

未二、名仙尊位   

八支圣道所证得故;远离一切灾患畏故;名仙尊位。

下面第二科,叫作仙尊位。前面第一科是大涅盘。下面第二科,名仙尊位。「八支圣道所证得故」,佛陀的最上涅盘是怎么成就的呢?是「八支圣道所证得故」,就是三十七道品那个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支圣道所成就的。成就了八支圣道以后,「远离一切灾患畏故」,能远离一切灾患、一切恐怖,完全消灭了,所以得到大自在。「名仙尊位」,这时候就名之为仙尊位。这仙尊位就表示八支圣道成就了,远离一切灾患畏,所以叫作仙尊位。

这是第二个名字,下面第三科,名自知。

 

未三、名自知   

能自了知自所证故;说名自知。

这是第三科。佛陀得了无上菩提之后,他自己了知他自己所成就的境界,说名叫作「自知」。譬如说我们现在若用功的时候,忽然间有一点进步了,但是自己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是不能自知,这个智慧不够。到佛陀成佛的时候,佛也不需要去找一个人来印证一下,「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没这回事情。所以叫做「说名自知」,所以这件事,这也是智慧非常圆满的时候才有这个境界的。下面第四科,名转梵轮。

 

未四、名转梵轮   

既自证已,由哀愍心,广为有情等开示故;名转梵轮。何以故?谓诸如来有是增语,说名为梵,亦名寂静、亦名清凉。最初能转,从此已后余复为余,如是展转梵所推运,周旋一切有情众中,故名梵轮。

「既自证已,由哀愍心,广为有情等开示故;名转梵轮」,佛陀既然自己圆证大涅盘以后。「由哀愍心」,就是哀愍众生的苦,所以要利益众生。怎么利益众生呢?「广为有情等开示故」,就是广大的为一切有情平等的开示离苦得乐的法门,这就叫作转梵轮。「转梵轮」,就是由哀愍心,广为有情等开示故,叫「转梵轮」。前面是说佛陀自己得大涅盘,远离一切灾患畏,能自了知自所证,这是自己的功德圆满。「转梵轮」是普度众生的意思了。这下面解释理由。「何以故?」什么理由这么说呢?「谓诸如来有是增语,说名为梵」,这「梵」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谓诸如来」,谓一切的佛,他有这么一句话,有这么一个名字。这「增语」,一切法是没有名字的,现在给它立个名字是增加的,增加上一句话,所以叫做「增语」。「说名为梵」,「梵」说中国话就是清净的意思。「亦名寂静」,这也是,谓诸如来有是增语「亦名寂静」、「亦名清凉」。因为「寂静」的意思,是对烦恼说的,有烦恼的人心里面不寂静,心里面动乱。佛陀心里没有烦恼了,所以心里是寂静的。「亦名清凉」,众生心里有烦恼就是热恼,现在没有烦恼了就清凉自在。这是佛陀有这样的名字。

「最初能转,从此已后余复为余,如是展转梵所推运,周旋一切有情众中,故名梵轮。」这个梵轮就是为众生宣说佛法。「最初能转」,佛是最初能转梵轮的,一开始是由佛陀才能为众生说法的。「从此以后余复为余」,从佛陀转法轮之后,听佛说法的人修学圣道,也得圣道了,有佛、有阿罗汉、也有大菩萨,再加上辟支佛也可以。「从此以后余复为余」,其他的人,像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也能够随顺佛陀,学习佛陀为众生转法轮,所以余复为余。「如是展转梵所推运」,就是这样子展转,一代一代的佛陀的弟子得圣道的人继续的说法,继续为众生转法轮。这都是展转的「梵所推运」,这个「梵」都是要成就圣道的人,佛是「梵」,佛的弟子得圣道也名为「梵」,就是相续不断的来推运,来推动佛法的运转。「周旋一切有情众中」,周遍的活动在一切有情众中。「故名」叫作「梵轮」。这是第四科,下面第五科,名师子吼。

 

 

未五、名师子吼

自显堕在最上施设无上大师圆满摄故;能说彼道对治一切余邪道故;于道怨敌异论现前无怯弱故;为欲胜伏一切他论,宣扬广大无上论故;名大众中正师子吼。

这下面第五科,叫作师子吼。「自显堕在最上施设」,佛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也显示自己是系属于,「堕」是系属于。「最上施设」,这一切的名言都是安立的,所以叫作施设。但是现在这里说的施设是最殊胜的,就是「无上大师」,佛是最殊胜的大师。「圆满摄故」,佛一切的功德圆满了,所以是最上大师,属于这一类的。「能说彼道对治一切余邪道故」,佛能够自己成就了这样的无上菩提,也能宣说彼无上菩提道来对治其余的邪道,就是来转化其余的邪道,使令他们也能成为正知正见的圣者。「于道怨敌异论现前无怯弱故」,佛陀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于道怨敌」,是道的怨敌,不同于佛法的正知正见的这些异论者,这些邪知邪见的人现前的时候,佛是没有怯弱的。「为欲胜伏一切他论,宣扬广大无上论故」,因为佛陀在这个世界上宣扬梵轮,宣扬佛法,同时也有其他的,与佛为怨为敌的异论者,也在这里宣扬邪知邪见,所以佛一定要降伏这些人,「为欲胜伏一切他论」,宣扬佛陀的广大无上的梵轮。故「名大众中正师子吼」。这是第五科,名师子吼。

 

午二、明略摄(分二科)    未一、第一义   

以要言之,当知此中显发辩了施设开示,自利行满,利他行满,自利利他圆满不共。

前面这五科是第一科释众德,解释佛众多的功德。下面第二科,明略摄,就是把那个众德的要义再重新说一遍。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义,就是分两个意思讲,现在说第一个意思。

「以要言之,当知此中显发辩了」,前面说了五科,说得太多了,现在把它简要的再重新说,「当知此中显发辩了施设开示」,这里前面这五段文,其中的要义就是「显发辩了」,显发佛的大意来辩了其义。「显发」就是标出来这个大意,然后再把它说明白,叫辩了。「施设开示」,施设就是假借名言,把那个大意,把它安立出来,施设名言,然后根据这个名言开示其义。「当知此中显发辩了施设开示」,显发辩了约义说,施设开示约名说,名和义还不能分开。「自利行满」,前面的要义是什么呢?就是自利行满,利他行满,自利利他圆满不共,这三样意思。显发辩了自利行满、利他行满、自利利他圆满不共,施设开示自利行满、利他行满、自利利他圆满不共。「自利行满」,就是佛自己由因至果得无上菩提,这样的德行圆满了。「利他行满」,佛为众生说法转大法轮,转梵轮,是利益众生的德行圆满了。这两种德行总合起来,就是自利利他功德都圆满了,是不共于其他的修行人的。

《披寻记》一六四二页:

以要言之等者:此中结显前说三种略义,自利行满,结显经说成就最上涅盘。利他行满,结显经说能转梵轮。自利利他圆满不共,结显经说于大众中正师子吼。

「以要言之等者」这一段文,「此中结显前说三种略义」,这里面就是把前面的文结束,结束的文里面显示出来前文所说的三种略义,就是三种要义。那三种呢?一个「自利行满,结显经说成就最上涅盘」,这自利行满这一句话,就是结束显示前面经说的「成就最上涅盘」,就是这一句话,成就最上涅盘就表示佛的自利行满,这个意思。「利他行满,结显经说能转梵轮」,这里说利他行满这句话,就是结束这一段文,显示经里面说的「能转梵轮」那句话。「能转梵轮」那句话就是利他行满,是这个意思。「自利利他圆满不共」这句话,「结显经说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这句话。就是前面那一大段文,分成三个义作结束,这个意思。

这是第一义,下面第二义。

 

未二、第二义

复有异门。此中略义,谓所应得胜方便。此胜方便,一切众会随所乐欲,或天或人一切皆从我所获得此胜方便。

前面是第一义,复有不同于前面的文句的。「此中略义,谓所应得胜方便」,这里面的要义是什么呢?就是所应获得的胜方便,就是表示这件事。这所应得的胜方便,就是得大涅盘的胜方便。什么方法能得大涅盘呢?就是你若得到胜方便,就能得大涅盘了,所以想要得大涅盘你要先得到胜方便,这胜方便是我们应该成就的,这个意思。「谓所应得胜方便」,就是殊胜的方法,是这个意思。那应该就是八正道了。「此胜方便,一切众会随所乐欲」,这个胜妙的方便法门,「一切众会」,不管是相信佛教的众会,其他的也应该在内。「随所乐欲」,随他所欢喜的,或者他是天,或者他是人。「一切皆从我所获得此胜方便」,一切的众会不管是天上的、是人间的,都要从佛这里才能得到这个胜妙的方便,其他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做胜方便的。这是胜方便。

 

如病除愈,当知此显自知已得大安隐处。如彼疾病除愈方便,当知此显转于梵轮。如遮一切邪医,自称显已决定能愈众疾,当知此显于大众中正师子吼。

「如病除愈」,这里说个譬喻,说人有病,你要去看医生吃药,才能把这个病治疗好了,「如病除愈」。「当知此显自知已得大安隐处」,这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切众会皆要从佛这里得到胜方便,这话什么意思?「当知此显自知已得大安隐处」,这表示佛陀他自己知道他已经成就了大涅盘了,所以他才有这个胜方便。「如彼疾病除愈方便」,就像那个人有病,但是他现在已经吃药病好了,他有这个除病的方便,「当知此显转于梵轮」。「如彼疾病除愈方便」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当知此显示佛陀能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意思,转于梵轮,能转大法轮的意思。「如遮一切邪医,自称显已决定能愈众疾,当知此显于大众中正师子吼」,「如遮一切邪医」,也就像这个医,有的是他是正医,也有的是邪医,这正医能遮一切邪医,除灭一切邪医。「自称显已」,自己对别人宣布「我是好医生」,显示自己。「决定能愈众疾」,能够治好一切众生的病,佛陀说佛法也是这样意思。「当知此显于大众中正师子吼」的意思。这样分这三段。

 

《披寻记》一六四三页:

复有异门等者:此中更显三种略义,名有异门。究竟自义所应证法,名所应得。能得彼法决定胜道,名胜方便。此胜方便皆由如来现等觉已,能正宣说令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由是说言一切皆从我所获得。如是总显前说三种略义,下更分别,如文可悉。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隐处,即前所说成就最上涅盘应知。

「复有异门等者:此中更显三种略义」,再重新显示这三种要义,「名有异门」,有异门是这个意思。「究竟自义所应证法,名所应得」,「究竟自义」,「究竟」是圆满的,圆满的自己的第一义,「所应证」,所应成就的涅盘法,「名所应得」。就是涅盘法是所应得。「能得彼法决定胜道,名胜方便」,能成就涅盘的那个法门,那是决定胜道,决定能胜利的,不是说作这件事不决定,不是的。「决定胜道」叫作胜方便,那就是八正道。「此胜方便皆由如来现等觉已,能正宣说」,此殊胜的法门就是八正道,皆由如来现等觉已,他得无上菩提以后,「能正宣说」,才能够无错误的、很正确的为一切众生宣说此八正道。「令圣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离」,使令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这一切想要得圣道的人,「皆乘此法」完全要依赖此法才能出离大苦海,「由是说言一切皆从我所获得」,所以这么说。「如是总显前说三种略义,下更分别」下面更说出来,「如文」可以知道了,也就是这一段文「如病除愈,当知此显自知已得大安隐处」这以下这文。「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隐处,即前所说成就最上涅盘」,最上涅盘就是安隐处。这是第二义。

这是分两段文重新解释这略摄,分两段文解释。这是处非处智力到这里解释完了。下面是第二科,自业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业。分七科,第一科是时分摄。

 

辰二、自业智力(分二科)    巳一、别辨业(分七科)    午一、时分摄   

若有诸业已作、已增、已灭,名为过去。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亦非正作,而是当作;名为未来。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而是正作、正造、正为;名为现在。

这下面说自业智力。就是先解释别辨这个业,什么叫作「业」?先约时间来说这个业。「若有诸业」,假设这个人他有很多的业力,业力就是由内心里面有所希求,然后为了完成自己的希望,而有所行动,你这样子作过了就有了业,时时作,那么你的业力就很多了。从佛法的开示上看,从无始以来我们就这样作,所以这个业力是很多的。

我们佛教、佛法里面,这件事就和世间上所读的书有一点差别,就是佛说你心动了以后你表现在语言上,表现在行动上,在时间上看剎那剎那过去了,但是它还造成了一个力量,在你心里面保存下来,这件事。这是佛教里常常要说这件事的,世间上的书上面说得不明显,譬如说你作医生,你也是读书,你就成就了一种知识,这个知识会发生作用,实在这也是业力;可是没有像佛法说得那么明白,佛法说的,这下文就看出来。

「若有诸业已作」,这件事你已经这样作了,你心里面有个目的,有个想法,然后你就采取行动这样作,作了以后,表面上好像没有什么事,但是下面第二「已增」,这个「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作业的时候,通过你的身口意,通过你的身口意的时候,在时间上是过去了,但是你心里面还保存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它将来还会发生作用,将来你还是要再继续作。譬如说你欢喜作恶事,这事情已经作了,在你心里面保持下来。当然你作恶事也好、作善事也好,你心里欢喜才能作,你不欢喜你不可能会作;当然也有不欢喜非作不可,就是另外有力量压迫你,不作不可以,这样情形是另外一回事。现在说的「已作、已增、已灭」,是说你欢喜,你欢喜作这件事。你作恶事也好,作善事也好,在你心里面留存了一个力量。因为你欢喜的关系,这力量一发作的时候,还要再作,这就是作了又作,作了又作,所以叫作「增」,就会越来越多,「已增」。这个「已灭」是什么意思呢?他有了这样业的因,将来会得果报的,会得果报,果报消失了就结束了,所以叫作「已灭」,是这个意思。我们一般的人若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只能知道「已作」,或者知道「已灭」,但是不知道「增」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现在这里说我们作的业,是已作、已增、已灭,这件事过去了,过去的事情。但是过去又不完全过去,因为熏习的种子还在你心里头,它还要发生作用的。

「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若有的业还是有,但是并不是已经作,你没有作也没有增,当然也没有灭。「亦非正作」,也不是现在正作。「而是当作」,将来还是要作的,不可能不作,「名为未来」,这样就是属于未来的事情。「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前面这两段,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现在是第三段是说现在,若有诸业,或者是善业、或者是恶业,「非是已作、已增、已灭」,不是过去的,「而是正作、正造、正为」,而是现在正在作这件事,这就是现在了。这「正造」是什么意思呢?这件事还没作完,还继续作。这样说这造业,「正作」是已经作好了,「正造」还没作好还要继续作,分这么两种,都叫作「正为」,正作也叫正为,正造也叫正为。「名为现在」,这是现在造的业。

这是时分摄,就是分作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属于这三类,属于这三分。下面第二科是品类摄。

 

午二、品类摄

如是诸业品类差别,复有三种。所谓身业、语业、意业。

前面说这有过去的、有未来的、有现在的业,但是品类上还有差别的,有多少差别呢?有三种差别。什么呢?所谓身业、语业、意业。就是,你表现在行动上,那就是身业,表现在语言上那就是语业,也可能没有表现在身,也没有表现在语,只是内心,那就是意业。但是有身业、有语业,也一定有意业,一定是要有心的。这品类分这么三种。

 

午三、分位加行摄(分二科)    未一、分位   

法受分别,复有四种。如前广说。谓有法受,得现世乐,后苦异熟,乃至广说。

这是第三科,分位加行摄,分两科,第一科说分位。「法受分别复有四种」,这个是说你造了业会得果报,得果报你就要受这个果报;受这果报,我们通常说「我受」,我造业我受果报,你造业你受果报,我不造业我不受果报。现在不说「我」,说「法」,没有我嘛!只是有色受想行识的法,只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法,这个法来接受你以前业的果报,所以叫法受。法受的分别「复有四种」不同,如前面已经说了。前面在声闻地有说过。「谓有法受,得现世乐,后苦异熟」,谓有的事情你在受的时候,得现世乐,现在感觉到不错,你感觉到满意,「后苦异熟」,后来就不是乐了,就是苦恼的果报了。「乃至广说」,这得现世乐后苦异熟这件事应该再详细说,但是这里就不说了。

 

未二、加行 

又此诸业现法当来,有益无益,加行差别,如应当知。

这是第二科,加行。前面说分位,分位就是在时间上、在苦乐上有差别。现在第二科是加行。「又此诸业现法当来,有益无益」,又此你的身业、语业、意业,或者是善业、恶业,「现法当来有益无益」,或者是现在有利益、或者无利益。或者是当来;或者是你现在造了业,将来得到好处叫「有益」,或者没得到好处叫「无益」。就是「现法」也有有益、无益的差别,「当来」也有有益、无益的差别。「加行差别,如应当知」,你得的果报有有益、无益的差别,你在造这个业的时候,「加行」,就是你身语意努力作这个业的时候,也是有差别的。如其所应你应该知道。这里没有详细说。

 

《披寻记》一六四三页:

法受分别等者:谓有法受现在受乐,于当来世受苦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苦,于当来世受乐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乐,于当来世受乐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苦,于当来世受苦异熟;如是名为四种法受。由此诸业或有此世能为利益非于他世,或有他世能为利益非于此世,或有此世及于他世俱为利益,或有此世及于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为四种加行差别。义如〈自他利品〉中说应知。(陵本三十五卷十九页)

「法受分别等者:谓有法受现在受乐,于当来世受苦异熟」,这里详细解释,谓有的法受,现在你作这件事,你得到一些满意的感觉,觉受。「于当来世受苦异熟,将来的时候可不是了,跑到三恶道去了,受苦异熟。「或有法受现在受苦,于当来世受乐异熟」,有的是这样,有的事情你现在感觉到很辛苦,于当来世你可是受乐果报,这是又不同了。「或有法受现在受乐,于当来世受乐异熟」,或者你作的这种事情,你现在也感觉到满意,于当来世也受到满意的果报,有的是这样子。「或有法受现在受苦,于当来世受苦异熟」,现在和当来都是受苦恼的感觉。「如是名为四种法受」。「由此诸业或有此世能为利益非于他世」,这指下面的加行差别。「由此诸业或有此世」,就是现在世能对你有利益,「非于他世」,将来就不见得有利益。「或有他世能为利益非于此世」,将来你会得到满意的果报,「非于此世」,不是现在世。「或有此世及于他世俱为利益」,都是有利益的。「或有此世及于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为四种加行差别。义如〈自他利品〉中说应知」,自他利品在那里呢?就是(陵本三十五卷十九页)那里已经说过了。

下面第四科,是方所摄。

 

午四、方所摄   

若所造业,依此方所;是名为处。

「若所造业」,若所造的业,「依此方所」,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造的,「是名为处」,那这就叫作「处」。造业的地方也有关系。佛在世的时候,有个比丘他就到佛这里来说,他说:「我今天在一个阿兰若处住,我去用功,感觉到很奇怪。」说什么事情奇怪呢?说:「我在这个树下坐,心里面就是不寂静,到另外一个树下坐,心就寂静了,都是阿兰若处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的感觉不一样呢?」佛说:「你前多少生作国王,在那个树下放逸,所以你今生静坐就不行,另外那个树,你没在那放逸,所以那儿静坐就好。」所以「依此方所是名为处」,也是有关系的。这是第四科。第五科,依处摄。

 

午五、依处摄   

若所造业,以有情数非有情数为所依事;是名为事。

若你所造的这个业,这个时候你是「以有情数」,属于这个范围造的业,或者是非有情数去造业的,这就叫作「事」,就不一样,也是有差别的。

 

午六、因缘摄   

若所造业,以不善根或以善根为因缘起;是名为因。

这是第六科,因缘摄。若所造的业,以不善根,「不善根」就是贪瞋痴是不善根,你以贪瞋痴来造这个业,那就是不善根。或以善根为因缘起,或者是不贪不瞋不痴,或者是信进念定慧,用这样的因缘去造业,「为因缘起」,那就是善根为因缘起,「是名为因」。

 

午七、过患功德摄

若所造业,感爱非爱过失功德相应诸果;是名异熟。

下面第七科,过患功德摄。若所造的这个业,将来感受不可爱果,有过失。或者是所造业感受的是功德,没有过失,是功德相应诸果。这就是或者是善或者恶的果报不同,是名叫作「异熟」,异熟就是果报。

 

巳二、结略义

如是略说一切时分,一切品类,一切分位加行差别,一切方所,一切依处,一切因缘,一切过患及与功德。于此一切种类差别,皆如实知;是名如来自业智力。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下面第二科,结略义。前面别辨业,一共是七科,现在是结略义。如是略说,一切时分的不同,一切品类的不同,一切分位加行的差别,一切方所的不同,一切依处,一切因缘,一切过患及与功德的差别。「于此一切种类差别,皆如实知」,就是众生造业的时候,有这么多的种类的差别,佛陀都能真实的了知,没有错误的了知,「是名自业智力」。「除此,无有若过若增」,除了上面所说的,不能再超过这个,也不能再增加什么。

 

《披寻记》一六四四页:

如是略说一切时分等者:前说过去未来现在,是名一切时分。身语意业,是名一切品类。法受分别,及与诸业加行差别,是名一切分位加行差别。余易了知。

 

辰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分二科)   巳一、说静虑等(分二科)

午一、别释种类(分二科)   未一、静虑解脱   

有四静虑有八解脱。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这是第三科,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分两科。第一科,说静虑等,又分两科,第一科别释种类。又分两科,第一科,静虑解脱。

「有四静虑有八解脱」。这个静虑是离欲的事情;在众生的世界,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众生的世界就是这三个世界,现在说四静虑是色界的功德,色界的功德大略的分别就是这四种差别、四种静虑。以世间上的人肯修四静虑的人我感觉不多。「有八解脱」,四静虑通于佛教徒,也通于非佛教徒,都有可能去学习这种业力。这「八解脱」,这是佛教徒了,佛教徒就是已经成就色界的四静虑,也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这样的人相信佛法以后,修八解脱;解脱四静虑、四空定的系缚;解脱四静虑、四空定的污染,得阿罗汉道。这个是这样情形。

「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如果一个人感觉欲界的事情;欲界的事情在欲界的人来说,那是非有不可的事情,你说这造房子这个业,这不能不作嘛!一定要住在房子里嘛!这个事情非作不可。但是思想不同的人,他不欢喜作这一行,不去作这一行。他要去修禅定,修四静虑或者修八解脱,按这个方法去用功修行。「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他修四静虑成功了,修八解脱这个法门他也成功了。成功以后「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由于他成功了这四静虑,由于他成功了八解脱,他心有堪能,他心有能力,他身体不要动,就是心一动,这事情就作好了。就会有这种事情。像我们没能够修禅定的人,我们要动作的时候,要动身发语,心要动,然后动身发语这件事才能作好。说是吃饭的时候,要盛饭,你还要动手,不能说我坐在那里就把饭盛好了,这事办不到。你的心没有力量。但是四静虑和八解脱成功的人,他心有堪能,他心有力量,就表面上不用动他就能作事情,心有堪能。

「心得自在」,他的心有力量,外面的事情不能威胁他,他心是自在的。你说是天气冷,这个寒能逼迫他,非要有暖气不可,我们一般人是这样子。但是成就四静虑八解脱的人,世间上的事情不能威胁他的,他心得自在,他想要怎么的就怎么的。我们说是要走路、要出门,要从门走,把门开开才能走。但是这种得四静虑得八解脱的人,到处都是门。

有个故事,我们简单说。在《高僧传》上有一个法进禅师,我以前讲过这个故事。是隋文帝的儿子叫蜀王秀,他的小太太有病了,请什么样的医生都治不好。后来听说一个道士有本事能治病,请来也治不好。后来又听说这个法进禅师很有道行,请他来治病。这个王他也有他的自在力,就派人去请去,这个法进法师不来。又派有身份的人去请也不来。后来这个王自己亲自去请的时候他才来,来的时候他的意思是请法师坐车到他家去给他太太治病,他说「我不坐车 ,你先走好了」,让王自己先走。等王到家,这个法进禅师已经到他家了。法进禅师到他家的时候,他也没有给她什么药吃,他就到那儿去看一看,他这妃子就出汗了,出汗病就好了。然后这位禅师回去的时候,这个王看他走的时候,他脚不沾地,他脚不踩在地上,在虚空里走。

说「心有堪能,心得自在」,这个得圣道的人是这样子,是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随他欢喜的事情他就能成就的,就是这样子。这个法进禅师的传上还提到一件事,提到这件事和《楞严经》所说的是相同。什么事呢?就是他在他的庙的后山上坐禅,但是上山上砍柴的人,或者是牧牛、牧羊的人,也看见他坐禅,但是这一天没看见他坐禅,但是看见他的坐位上面有水在那里,没看见这位禅师。看见水就捡了一个石头就放在水里头了。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嘛!人就走了。等到这个法进禅师他出定以后,就感觉身体不舒服。那个传上说得略。我这么想他一入定他就知道了,知道什么原因身体不舒服。他就到乡村去和那些白天到山上去砍柴、牧牛羊的人,和他说:「你们今天作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了?」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我们看见你平常坐禅的那个地方有水在那里,我们放了一块石头在那里头。」说:「好!明天你再看见水的时候,把石头拿出来」,不过我看到这里我想:「那你自己入定自己拿出来就好了嘛!」但他没这么作。第二天这些放牛砍柴的人就到那里,又是有水,就把那个石头拿出来。拿出来以后,这个法师出定以后就没事了。这个是什么事情呢?就是我们这下面说「随所乐事、皆能成办」。

 

未二、等持等至(分三科)    申一、标名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而入定时,当知说名等持等至。

这是第二科,等持等至。第一科是别释种类,分两科,第一科是静虑解脱,这是第一科,就是有四静虑有八解脱,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我感觉,一天把这一段文念三遍,念三遍你就会精进一点。到禅堂静坐,我一定要去静坐。因为这件事作成功了,有意思。「随所乐事皆能成办」,这件事不是很好吗?我们没有禅定不成功的人,「随所乐事皆能成办」,不行,你办不到。

现在这下面「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这是第二科,等持等至。分三科,第一科标名。「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这怎么讲?就拿这个法进禅师,这是《高僧传》上的,那他修禅定的所缘境就是以水为所缘境,水是色法,色类。有的是以地为所缘境,地、水、有火作所缘境、有风,地水火风,青黄赤白,这都是色类。色类差别三摩地,各式各样的差别为所缘境,就是要努力。

你没有所缘境,你不可以修禅定的。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你数数忆念所缘境,它就容易得定,它就不散乱。不散乱就容易得定。你若是忆念所缘境的时候,心就在所缘境这里安住不动,你不念就跑了,不念就没有所缘境了,没有所缘境是不能得定的。说我们出家人要剃光头,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叫出家。其实这个事不是重要事,若是你的心常在戒定慧上用功,这件事重要。说我拜谁作师父,其实也都不重要,你就是要用功,常在戒定慧上用功,这是重要的。可是出家呢,你的思想就是出家人的思想,你若不出家,你就常是在家人的思想,你不能改变。不会说「我不出家;我是出家人」,不会的,不会那样。

所以这个「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这倒不是说我们外边的形相,是说你内心的思想,你在修禅定的时候,是各式各样的色类为所缘境,你就有差别的。你要努力。但是我们人多数执着心很重,「我也不是出家人,我何必那么认真呢?」用功修行的时候,若出家了,那你就认真了吗?当然也不一样。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从刚才这个法进禅师这件事,我们知道,你要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你用水作所缘境,你的身体都不见了。这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有这个程度。但是你那个所缘境还在那里。譬如我们现在心里想火,以火作所缘境,但是别人不看见火,还看见你身体在这里,为什么这样?就是你的定力不够。而这个法进禅师,我们看见他就是水在那里,他这个境界最低限度到未到地定了,身体不见了,只看见所缘境在那里。这和唯识的道理是一致的,就是那个水是心变现的。说我们现在这屋里头有火,但屋里没有火,就是我们的心力不够啊!他现在到这个程度了,他能将这个水现出来了。他若以火为所缘境,火也会现出来,就是不一样了。若用火,火就是光明,以光明为所缘境,他就现出光明来,这一定要到未到地定以上,到初禅以上,这境界就会现。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而入定的时候,「当知说明等持等至」,那个时候可以或者说叫「等持」,或者说叫「等至」,就是这样子。我们看《俱舍论》上说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也可以说叫「等持」,也可以叫「等至」。但是若说空、无相、无愿名为三摩地,那就不同了,那就和四静虑,四空定又不一样了。那就「等持」不是「等至」了,有点差别。

 

这个时间是平等的,你也是这么多时间,我也是这么多时间,但是你若精进修禅定,你就有成就。我也是这个时间,我懈怠我就是一无所成的。若是从年轻的时候肯努力静坐,到老的时候还能用功。若是你年轻的时候不用功,老的时候才用功,那就差一点。这是按现在的情形来观察这件事,若把过去生的事情也加在现在来看,这事不可思议,他过去生用过功,今年一百岁了照样可以用功,因为过去的善根在现在能发生作用,所以年老的人不要听我这句话心里面不舒服。所以用功的时候,你看这上面说,这句话「随所乐事,皆能成办」,看这句话多好!说现在飞机场过境的时候飞机场很严,你要检查,说我也没有非法的事情,但是麻烦。若是你得了禅定,我根本不坐飞机,你一入定,我要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你看那有多好!但这件事,有的人已经成功了,但是我们还没开始工作,还没开始修定,为什么呢?就是我们自己有问题啊!

禅宗有个故事,一个维那,这名字记不清础了。好像那个时候,禅宗修禅的出家人,晚间还是持午的、还不吃饭的。不吃饭,但是晚间坐禅辛苦,就想要吃东西,没有东西吃嘛!那维那说,「有办法,我会给你东西吃。」等到晚间坐禅结束了,回到寮房去,就看每一个地方都有锅巴,每个人就吃这锅巴,这样子。后来在厨房里工作的这些人,天天这锅巴没有了,就向方丈和尚报告这件事。方丈和尚他一入定,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一天呢,他一入定他知道谁作这个事,他就起来了,维那也在那儿坐着嘛!他就把他的身体拿下来放在禅凳底下了。等到这个事情做完了的时候,这个维那已经把锅巴……这件事他也没有详细说,但是应该知道,等到一止静的时候,禅堂把门都关起来,窗户也是关的呀!另外有墙壁,你能过去吗?但是那个维那他能过去,他就是从墙壁走过去了。从禅堂到厨房多少道墙啊!他都无障碍,他到那儿能把锅巴偷出来,锅巴也是物质嘛!墙都无障碍的,他能把它送到寮房去,然后再回到禅堂里,又是在那儿坐禅了。但是这一天方丈和尚知道这件事,方丈和尚自己就下座,就把维那的身体拿下来放到禅凳底下。等到这维那去偷锅巴的事作完了回来的时候,就看不见他的身体了,「我呢?我在那儿?」有点儿声音。这时候方丈和尚说:「你在禅凳的下面」,他就会从禅凳底下出来,然后坐下来。

这件事,我们不说别的,他这个人的功夫到这个程度。就是他坐那里呢,也就是这句话「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得成办」,能去偷锅巴,能作这件事。我们从神通上这些事情看出来,如果你到了未到地定,到了色界初禅,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你得到未到地定,我想这件事,在文字上只是说:「得了未到地定,然后得初禅容易,不难」,什么理由不难?为什么容易得初禅?道理是在那里?就是你得未到地定,你很容易入定,入定的时候,心里没有事情,心里就能明静而住。和我们现在连欲界定都没成就的人不同,我们欲界定都没成就的人坐在那里不是腿疼就是头疼,再不然就是心里面有妄想,不能寂静住,所以你要一下子坐两个钟头困难,都困难。

他若得到未到地定,没有这回事,他感觉很容易,他就是坐几个钟头,心里没有事情,还是寂静住,所以他容易得初禅,他从这里继续坐,他就容易得初禅。从这个道理说,如果你得了欲界定的第九心住,这个等持,你得了等持,得未到地定也容易,因为心里面寂静住,他也是容易啊!若把这件事作成功了,还了得啊!那个时候,你修我空观,修法空观也容易,很容易得无生法忍。

我们以前曾经说过这件事,这是《大智度论》上说的,就是在北印度坐禅容易成功,容易得禅定。我们这里不是北印度,但是这个地方也是有一点冷,我们离城市不是那么近,你要到城市不是那么容易,也有一点容易修禅定的这种因缘,容易得禅定的因缘,可以努力的多静坐。努力的多静坐,你成功了,这事不可思议。其他的事情都是小的事情,说是我师父那个庙要我回去经理,把大殿修好它,当然这个事也是好,修大殿也是好。但是你若是能在这里,不要分身,不要去打那个妄想,你好好静坐成功了,修大殿很容易,你不需要化缘,你就说:「大殿出来」,就出来了,它容易,作什么都容易。你现在作事情难,作事情不容易。

所以这一段文:「有四静虑有八解脱,即由如是静虑解脱,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随所乐事,皆能成办。」你找一个毛笔字写得好的人,把这几个字写出来,放在你床头上,天天看这句话,你会精进。精进的时候,就有成功的希望。我们中国古代,南北朝的时候,有些高僧修禅定有成功,有神通的境界。后来,六祖以后,这禅宗的人多起来,坐禅的人也多,也有些人有点成就。但是可惜,他们不学习《瑜伽师地论》,对禅的方法不是太明白,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若随彼彼色类差别三摩地相」而入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作「等持」,也叫作「等至」。这个「等持、等至」,「等持」我们是讲过的,「等」是平等的意思,平等是对不平等说的,什么叫作不平等?就是我们现在的心里状况就是,有的时候妄想,有的时候要昏沉、睡觉了,有的时候打妄想,这就是不平等。现在怎么样叫平等呢?也不昏沉,也不妄想,也不掉举,也不昏沉,这叫作「等」。而这个「等」怎么来呢?由「持」来,你要摄持你的心,叫它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乱,就是得定了,所以这个「等持」,其实就是定,得定了。

这个「等至」,这个「至」就是长时的修行,达到「等」的境界了,其实也是定,这么意思。不过详细的分别,这个「等持」通于散乱,我们没得定的人,我们也可能一剎那,几剎那安住这里不动,那也可以名之为「等持」。「等至」,那就不同于这个,一定是得到色界四禅了,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四空定,这时候才叫「等至」,也通于无想定。「等持」不通于无想定。就是这样差别,都是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