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质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很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很虚伪。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然后才是君子。”

  文与质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但又不能有所偏废。

  “质”是质朴,即是人类先天的本性,人类先天的本性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但是人的质朴并非愚昧,不是倒退。人在现代社会要生存,需要有智慧和知识,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文”是人类不断进化而积累起来的人文文化,它已经经过人类的加工和修饰,是人类文明的积累,没有它就没有文明社会。但是一味强调它,繁于文采,言词华丽,看起来很斯文,实际是酸溜溜的,人就会变得很虚伪而不诚实。

  《朱熹集注》:“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所以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既要保持先天质朴的本性,纯洁无邪,又要加强后天人文的培养,做一个文明的人,这样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君子。

  朱熹所说,诚然。虽然文和质都很重要,但是“质”更重,如果质胜过了文,就好像甘甜的东西仍旧可以与其他调味融合,白色的布仍旧可以染上其他颜色。如果是文超过了质,那么就会忘本变质了。即使有更多的文,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与其繁于文采,言词华丽,还不如保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质朴。“赤子之心”就是婴儿的心,刚刚出生的婴儿没有沾染社会的一切恶习,所以是纯正而天真无邪的。这个人的后天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让他沾染了后天的恶习,还不如什么都不教育他更好。

  过分的“文”就会虚伪,人就会变质。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遇见老和尚旧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他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要怎样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客人把这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这小和尚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越学越会。客人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行礼问好。师父看见,奇怪极了,问起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小和尚说出经过,这个师父气坏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给你这一搞就搞坏了,我二十几年来的心血白费了。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参!老和尚的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对,也不对,对的地方是让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孩子不沾染社会恶习。不对的地方,是这孩子还需要后天的培养,需要把做人的道理、修行的方法教给他。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圣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几乎不能遇到,连孔子都说他不是生而知之,何况其他人呢?所以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澫益禅师《论语禅解》:“‘质’如树茎、‘文’如花叶,还有一个树根。由有树根,故使茎枝、花叶皆是一团生机。‘彬彬’者,生机焕彩也。”树根我们可以理解为“质”与“文”的本体,因为本体是佛,本体是仁,所以质和文才相得益彰。如果离开了本体,“质”与“文”都不存在。如果有了本体,应该先有树干,才有花叶,所以“质”比“文”更重要。可没有了花叶,树干和树根都会枯死,所以后天的培养也很重要。

  论语禅:

  回归本性,才能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