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写作,相信并追求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远没有满足,教人永远没有疲倦,此外我还有什么本事呢?”
孔子“述而不作”,就是他只口头讲述,并不去希望著书立说而留名,因为他无我。不仅孔子如此,圣人都是如此。
释迦牟尼从来没有写过一部著作,他教育弟子都是口耳相传,他不是把经书写在纸上,而是把经书写在学生们的心里。圣人“述而不作”,那是圣人的思想境界,他没有名利,也不想保留著作权,但是若真的没有书籍,他的思想就不能传下来。所以,圣人的弟子都担当了写作的任务,把老师一生的言行记录下来,以启后昆,这是所有圣人的弟子都会做的的一件工作。所以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们的三次结集,从而汇成了三藏十二部浩瀚的经典,今天的《大藏经》就是这样来的。
从另外一个意义来看,真正的“道”不是言语能够表达的,这就是释迦牟尼最后在灵山一会,拈花示众。他不讲话,只把天人供养的花拈起来,举示大众。这时候,在会的人很多,天上的、人间的,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有摩诃迦叶尊者会心微笑相应。佛立即宣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于摩诃迦叶。”从此开创了禅宗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金刚经》是禅宗的宝典,它所阐述就是无相的道理,故经中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像一只船,是渡往彼岸的,如果停在船上,不去彼岸,不管此船如何豪华,都没有什么作用。
梵语“释迦牟尼”,中文是“能仁寂默”的意思。“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一静默的禅者。“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都是静默。
孔子说“述而不作”,其情状与释迦牟尼相似,他自己“述而不作”,但是他的弟子编辑了《论语》,以及后来的儒家书籍,仍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无论圣人说不说法,“道”在那里是不变的。所以孔子常说自己没有什么创造,他只是相信并追求古代的东西,只是讲解古圣先贤的见解。释迦牟尼佛亦如此,佛经常常说过去如此成佛,现在如此成佛,将来如此成佛。成佛都是这样一个“道”,没有两个“道”,如果有两个“道”,就不是真正的“道”。
正因为“道”的本体是不变的,所以孔子说我仅仅是记住古圣先贤的东西,学习永远没有满足,教人永远没有疲倦,此外我还有什么本事呢?”天才在于勤奋,孔子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于世的,所以才能给我们每一个人作榜样。
孔子还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告诉人们,不要自认为自己是天才,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发愤努力而得来的,没有不经过努力就能成就的天才。即使是“上智”仍旧是他过去努力得来的结果。孔子从来是以常人的身份出现的,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天才,也没有说过自己有什么特异功能。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孔子说“窃比于我老彭”,老彭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老子一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我们认为应该是指老子和彭祖。
据《史记》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着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在这里飘飘欲仙,都要成为世外高人了,他也不想留什么东西在世上,可是遇到了关令尹喜,一定要他留一点东西才肯放行,所以也没有办法,就留下了《老子》五千言。
彭祖,是道教神仙之一。传说姓篯名铿,帝颛顼之玄孙。历夏至殷末,年八百余岁,封于彭城,是为彭祖。常服水桂、云母粉、麋角散,老而有少容。又常闭气内息,危坐拭目。摩搦身体,服气起行,气行体中。又擅房中术。后周游四方,晚入蜀,抵武阳,留家于彭亡山,而后仙去。彭祖已经是世外高人,虽然好道,但是也没留书在世间。
论语禅:
“道”在心,不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