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定则寿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智者的快乐如水,仁者的快乐如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南怀瑾先生断句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推dao过去把“乐”译为“喜爱”的说法。他认为,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南先生的说法不错,不过我们认为,古人虽然把“乐”说成“喜欢”,但是意思还是取它的比喻意义的,如朱熹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

  智者和仁者都已经是有境界的人,但是智者不如仁者。因为智者的性格既然像水一样流动,虽然活泼,富有朝气,但是总是“动”的话就没有深度和广度,就进入不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就好像一个小孩一样,如果永远长不大,永远活泼,也就会永远不懂事。而仁者不是这样,仁者深入到了生命的本体,生命的本体是如如不动的,所以仁者就显得宁静、安祥,永远没有浮躁,也就没有一切烦恼了。所以,智者虽然快乐,但他的快乐不是永恒的,仁者的快乐则是永恒的。

  “仁者寿”来源于他的静,据一个资料统计,运动健将和奥运会冠军得主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普通人,人是要动的,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动得太多了也是不行的,所以说“仁者寿”。

  要达到仁者的境界,就要学习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使心集中到一点而不散乱。佛教早期小乘佛教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等。

  当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禅宗泰斗虚云(1840—1959),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年高一百二十岁才去世,真正的“仁者寿”了。其入定功夫不同寻常。

  据《虚云和尚年谱》记载,虚云六十二岁时在终南山修行,在煮芋头的时候,偶然入定,一定十八天,等他的道友过来才把他叫醒。十八天就那么坐着,不吃不喝,普通的人不可想象,但是虚云由于入定了,一切能量都不再消费,故十八天仿佛就在一瞬之间。

  生命能够经常在禅定之中,就能够对外界不动心,就能够使心静下来,产生清净心,从而也就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了。有大定力的高僧,不仅可以高寿,而且还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死,想什么时候离开人间,他就预先安排后事,然后安详而去。

  论语禅:

  由静入动易,由动入静难。

上一篇:井有仁焉
下一篇:求神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