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云:“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此论所说两大类法要是“甚深空性法,广大福德法”。就“深见”而言,此论以应成派的不共理论抉择空性来进入《根本中观论》及《般若经》等经论;就“广行”而言,以随顺众生的方式,讲述了名言谛(世俗谛)及大乘五道十地的功德。若依不败尊者之科判来分析,则讲述了“凡夫三法,圣地十法,无学果地一法”。此论十一(十地及佛地)地中,前有菩提三因,中有菩提道次第,后有菩提果度生广行,从组织看,该论依于《华严经·十地品》。龙树论师曾著《十住毗婆沙论》释此《华严经·十地品》,然汉地所译,仅有释布施、持戒的初地、二地之文,所缺道次第,今此《入中论》法尊法师汉译本正好补足之。且龙树论师所造论中,既说中观见,又指示修行次第之论书,现在可见的,只有《集经论》、《法界赞》、《宝鬘论》,然或文字译得不畅,或偈颂失义,或过分简单,都难见大乘中观派所主张二轨(甚深见、广大行)圆具的闻修体系。在汉地于讲述大乘五道的中观典籍中,几乎见不到内义外义同时指示、深见广行圆满指陈、而像《入中论》这样精微圆满而清晰简约的作品,填补了这一缺憾,从此解决了学人们求中观内义无法入门、而入深见道失于次第的困难。
《入中论》特别发挥“如何悟入中道实相,如何现证中观正见”的内容,是第六地,其余诸地只略说修行次第,所以研究本论,中心在第六地,难点也在第六地。六地菩萨以般若为主修法门,悟的也是比较圆满的般若;般若的所见,实际上就是“以无我智(为工具)契入诸法实相,契入诸法的毕竟空性(atyanta-śūnyatā)”。如《大般若经》,反复论说空、无所有、不可得的深义,乃至六百卷之多。以般若的本质看,当然是以开显空相为最究竟,但在弥勒菩萨看来,般若说的是三智、四加行、五道乃至一切大乘次第,所以依此造了《现观庄严论》,用来解释他人显境中般若智所现的修行次第。而中观学人则不满足于修行次第,认为就他人显境以诠释他空时,可安立修行次第,而就内中观《根本中观论》之主旨而言,仍需就自我显境而证悟的无遮空性为主要诠释对象。因自宗学人于他人显境中的修行次第没有怀疑,无不接受,何需疑议次第而疏荒空理呢?况且,如若因不学修空性见而有所偏,则必定反滞于修行次第的拓展。因此才需特别关注空性,以纠正一般学人见地的误差,俾由文字而契实相,藉假胜义而臻真胜义,借比量定解而证瑜伽现量的定解(ngesshes定,决定,定解)。月称论师自著的《入中论疏》解释原颂,全文六卷,便以四品(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抉择中观见,广述无实体而有作用的要旨,此论卷六曰:“智者达空即解脱,解脱生死必须要通达性空见乃得成办,若离缘起空性正观,未得无自性之甚深智慧,尚不能得声缘解脱,况论成佛度众生?”故而此论于六地中广为质难,详辩空性正见。
《入中论》虽重空性正见,亦不偏废修行次第,将深见、广行善巧分布于菩萨修行十一地的次第中。地地有发心、地地有行证、地地有果相,以每一度的因心为“用”,各度的行解为“相”,各度的果觉为“体”。
《入中论疏》六卷文字,含备三转*轮及大小密乘多种教体。龙树论师百余种著作之精华遍列其中。并由统摄性空与如来藏两大法系,而使中观与唯识二宗得到终极融合。向上直标了义大中观“不可思议法门(不二法门)”,向下开显世俗分二谛而胜义不分二谛的众生方便门。时下一些学者为编学位文字,借考据方法断章取义,私心猎奇撕碎佛说而一味妄谈性空与如来藏不同,夸张彼此的差异,这种现象,不败尊者早有明言:“认为中观与唯识二宗无法融通的法门并不深奥了义。”而以空性与如来藏光明(prabhasvara)彼此矛盾的观点则更显浅薄。《入中论》不是奢求融通、妄言比附者所能轻易测度的论典,所述大中观与如来藏不二的正理,乃是亲证佛心称意合情、自然顺佛*轮而安佛法住法位的应时应人之说。
月称论师以灭法非有无、不许自相续、名言不许有自相、声缘二乘亦证法无我、执实是烦恼障的诸大论题,论证必须随顺世间名言且于名言中应许有暂时外境,以深见道从根本回应了广行道。各别安立深见或广行道时,都予对方唯一支持而成为互相最有力量的增上助伴,确定了彼此的唯一而不可选择性。由此而使深见入微如秋毫,广行无量如虚空,互为推助全无滞碍。渥德尔在《印度佛教史》中,称《入中论》是中世纪宗派发展以后,中观派根据龙树理论写出的最后决定性的著作。
《入中论》以搭乘菩提道次第为论身,严密善巧、圆满无间地诠释深见、广行二种道,建树起见、行之间水涨船高、互相支持、无间相生的修行体系。以这样的善巧结构,直接趋入龙树中观六论(《根本中观论》、《回诤论》、《精研论》、《空七十论》、《六十正理论》、《名言成立论》),间接趋入《大般若经》及密宗的大清净,成熟地建树了印度佛教中后期的中观应成派。
《入中论》特别发挥“如何悟入中道实相,如何现证中观正见”的内容,是第六地,其余诸地只略说修行次第,所以研究本论,中心在第六地,难点也在第六地。六地菩萨以般若为主修法门,悟的也是比较圆满的般若;般若的所见,实际上就是“以无我智(为工具)契入诸法实相,契入诸法的毕竟空性(atyanta-śūnyatā)”。如《大般若经》,反复论说空、无所有、不可得的深义,乃至六百卷之多。以般若的本质看,当然是以开显空相为最究竟,但在弥勒菩萨看来,般若说的是三智、四加行、五道乃至一切大乘次第,所以依此造了《现观庄严论》,用来解释他人显境中般若智所现的修行次第。而中观学人则不满足于修行次第,认为就他人显境以诠释他空时,可安立修行次第,而就内中观《根本中观论》之主旨而言,仍需就自我显境而证悟的无遮空性为主要诠释对象。因自宗学人于他人显境中的修行次第没有怀疑,无不接受,何需疑议次第而疏荒空理呢?况且,如若因不学修空性见而有所偏,则必定反滞于修行次第的拓展。因此才需特别关注空性,以纠正一般学人见地的误差,俾由文字而契实相,藉假胜义而臻真胜义,借比量定解而证瑜伽现量的定解(ngesshes定,决定,定解)。月称论师自著的《入中论疏》解释原颂,全文六卷,便以四品(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抉择中观见,广述无实体而有作用的要旨,此论卷六曰:“智者达空即解脱,解脱生死必须要通达性空见乃得成办,若离缘起空性正观,未得无自性之甚深智慧,尚不能得声缘解脱,况论成佛度众生?”故而此论于六地中广为质难,详辩空性正见。
《入中论》虽重空性正见,亦不偏废修行次第,将深见、广行善巧分布于菩萨修行十一地的次第中。地地有发心、地地有行证、地地有果相,以每一度的因心为“用”,各度的行解为“相”,各度的果觉为“体”。
《入中论疏》六卷文字,含备三转*轮及大小密乘多种教体。龙树论师百余种著作之精华遍列其中。并由统摄性空与如来藏两大法系,而使中观与唯识二宗得到终极融合。向上直标了义大中观“不可思议法门(不二法门)”,向下开显世俗分二谛而胜义不分二谛的众生方便门。时下一些学者为编学位文字,借考据方法断章取义,私心猎奇撕碎佛说而一味妄谈性空与如来藏不同,夸张彼此的差异,这种现象,不败尊者早有明言:“认为中观与唯识二宗无法融通的法门并不深奥了义。”而以空性与如来藏光明(prabhasvara)彼此矛盾的观点则更显浅薄。《入中论》不是奢求融通、妄言比附者所能轻易测度的论典,所述大中观与如来藏不二的正理,乃是亲证佛心称意合情、自然顺佛*轮而安佛法住法位的应时应人之说。
月称论师以灭法非有无、不许自相续、名言不许有自相、声缘二乘亦证法无我、执实是烦恼障的诸大论题,论证必须随顺世间名言且于名言中应许有暂时外境,以深见道从根本回应了广行道。各别安立深见或广行道时,都予对方唯一支持而成为互相最有力量的增上助伴,确定了彼此的唯一而不可选择性。由此而使深见入微如秋毫,广行无量如虚空,互为推助全无滞碍。渥德尔在《印度佛教史》中,称《入中论》是中世纪宗派发展以后,中观派根据龙树理论写出的最后决定性的著作。
《入中论》以搭乘菩提道次第为论身,严密善巧、圆满无间地诠释深见、广行二种道,建树起见、行之间水涨船高、互相支持、无间相生的修行体系。以这样的善巧结构,直接趋入龙树中观六论(《根本中观论》、《回诤论》、《精研论》、《空七十论》、《六十正理论》、《名言成立论》),间接趋入《大般若经》及密宗的大清净,成熟地建树了印度佛教中后期的中观应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