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南传佛教法师文集玛欣德尊者入出息念 第六节、确定所缘

第六节、确定所缘


置念于面前——让心念安置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的呼吸上。这里的“面前”是指业处。什么是业处呢?
业处,巴利语kammaññhàna。kamma,古代依梵语karma音译成羯摩,巴利语为kamma,意为业,也即是工作、造作的意思。kammaññhàna的ñhàna有几种意思,可以是理由、原因、道理,以及场所、地方、住处、状态等意思,在这里作场所、地方解。因此,kammaññhàna直译为业处,意思是工作的地方。什么的工作呢?心的工作!心在什么地方工作呢?在鼻孔出口处这一带工作,鼻孔出口处这一带的呼吸就是我们心工作的地方。
一般上来说,业处也可以理解为平时所说的法门。法门,巴利语dhammapariyàya,即禅修的方法。
在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业处有三种意思:
1、禅修方法——通过专注呼吸藉以培育定力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业处。在此,业处即是修行的法门。
2、呼吸本身——呼吸本身就是业处。因为心是取呼吸为工作的对象,把心专注在呼吸上,就是我们的业处。说到要专注业处就是指专注自己的呼吸。
3、鼻头一带区域——当我们说在业处专注呼吸时,即是说在接触点这一带区域专注呼吸。鼻头、人中这一带区域也可以叫做业处。
因此,业处有三种理解方法:第一种是指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第二是指呼吸本身;第三是指呼吸进出的这一带区域。

当我们做好了身心的准备之后,就可以在鼻头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不过,气息的入出口处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在觉知呼吸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感觉到左鼻端这边的呼吸会明显一点,那就在左鼻端这边,没关系,只要能够感知到呼吸就行;如果在右鼻端这边可以感觉到呼吸,没关系,就在这边去觉知;有些人在整个鼻头一带都可以感觉到,没关系,都可以;有些人在人中这个地方,也就是嘴唇到鼻头中间这一段可以感知到呼吸,也没关系,很好;有些人在嘴唇上方可以感觉到呼吸,没关系,都可以;有些人在整个鼻头的这一带区域都可以感知到呼吸,那也很好。因为每个人的气息强弱程度不同,或者每个人对气息的敏感度不同,所以无论是在嘴唇上方也好,在鼻孔出口处也好,在人中也好,只要能够感觉到呼吸,就在那里觉知呼吸。

    有些人认为没必要在接触点一带区域专注呼吸,他们说只是知道呼吸就够了。这种方法到底正不正确呢?为什么要在鼻头接触点一带专注入出息呢?
    《清净道论》中说:
    ßPhuññhaphuññhokàse pana satiü ñhapetvà bhàventasseva bhàvanà sampajjati.û(Vm.1.223)
    “只有将念放置在[鼻头]接触点的地方修习者,才能成就[入出息念的]修习。”
    在这里强调,修习入出息念必须将正念安置在鼻头接触点这一带区域来专注呼吸。
    同时,《清净道论》又提到,有三样东西是很重要的: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不知三法者,修习无所得;
    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缘,
    知此三法者,修习有所得。”(Vm.1.227)
哪三法呢?
1、相;
2、入息;
3、出息。
    这三法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清净道论》接着解释:
    “比库将念置于鼻头(nàsikagge)或口相(mukha- nimitte)而坐着,不作意来与去的入息,但不是不知来与去的入息,也了知精勤及完成努力,成就殊胜。”(Vm.1.227)
    在这里,入息就是我们的吸气,出息就是我们的呼气,相(遍作相)就是鼻头或上唇这一带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将正念安住在鼻头或上唇这一带区域觉知入息和出息。如果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才可以修习入出息念,培育定力才能够成功。
《清净道论》又说到的:
    ßTàhi ca pana satipa¤¤àhi samannàgatena bhikkhunà na te assàsapassàsà a¤¤atra pakatiphuññhokàsà pariyesitabbà.û (Vm.1.230)
    “另外,具足了念与慧的比库,不应在自然触处之外去寻求其入出息。”
所以,修习入出息念的正确方法是:不应离开鼻头接触点一带区域去觉知入出息。

还有一点很重要,是每位禅修者都必须清楚的,那就是只应专注呼吸本身!
呼吸本身不就是呼吸嘛,为什么还需要强调呢?在这里可以做个试验。如果我们尝试去分析呼吸的话,将能够发现呼吸里面有很多法。举个例子来说,假如现在让你去注意吸气时的凉,可不可以?可以的!你将能发现鼻头或人中这一带有凉凉的感觉。假如让你去留意呼气是暖的,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道理,去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畅、推动等都是可以的。
在呼吸里面有很多法,这些法我们可以用四大来分析。假如禅修者注意自己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等,那么他是在注意地大,而不是在注意呼吸。为什么?因为软、滑、轻是地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流畅、流动,那么他是在注意水大,因为流动是水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冷、暖,那么他是在注意火大,因为热、冷是火大的特相。假如注意呼吸的推动、支持、力度,那么他是在注意风大,因为推动、支持是风大的特相。这些都不是呼吸本身!
据说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把呼吸从鼻头经过喉咙,再经过心脏,一直引进丹田或引进肚脐,又从这里再引出来,他其实是在注意气息的流动。《清净道论》在讲到“随逐”时提及,并不是说鼻端是初,心脏是中,肚脐是后,随息不是这样的随,而是只让心念在鼻头接触点一带随着呼吸,这才称为随逐。假如跟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出到体外,这时水大的流动相会变得明显,那就成了注意水大。
因此,呼吸里面有很多法,如果要分析呼吸的话,可以分析出它的软、滑、轻、流动、热、冷、推动等,然而,这些只是呼吸里面所具备的四大的特相而已,都不是呼吸本身。在修习入出息念时,我们不应当去注意四大的这些特相,只应当觉知呼吸本身就行。

那么,我们把心放在人中一带,借助皮肤的感觉来修习入出息念可不可以?不可以!假如专注这里感觉的话,那专注的是触所缘。因为皮肤属于身根,身根的所缘是触所缘。触所缘有三种:第一种是地界;第二种是火界;第三种是风界。
我们的身体可以感受到坚硬、柔软,同时,粗糙、细滑、重量、轻盈等都是地界的特相,它们属于触所缘,是通过身体来感觉的。身体所触知的是触所缘。
现在天气很热,我们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热。如果把手伸进水里面会感觉到凉。因此,身体可以感觉到冷和热,冷和热是火界,也属于触所缘。
如果有人拍了你一下,或者不小心撞到桌子,你会感觉到撞击,这是风界,因为撞击、推动属于风大。
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触知三种所缘:地、火、风。假如我们在人中这里觉知暖、冷、麻、轻柔等,那只是在练习这里皮肤的感觉,而不是在修习入出息念。虽然说修习入出息念很简单,只需注意自己的呼吸就可以,但是因为呼吸里面有太多的法,一不小心就会走弯路、找错对象。所以,在此就采用阿毗达摩的分析法来解释。

    入出息念,顾名思义即是将正念安住于呼吸。那么,呼吸属于什么呢?呼吸属于法所缘。它不是颜色所缘,不是声音所缘,不是香(气味)所缘,不是味所缘,也不是触所缘,它是法所缘。为什么呢?因为呼吸是概念法(pa¤¤atti,施设法,假名),概念法只属于法所缘。呼吸不是眼门的所缘,不是用眼睛去看呼吸,不是用耳朵听呼吸,不是用鼻子嗅呼吸,不是用舌头尝呼吸,也不是用身体触知呼吸,而是用我们的心去觉知呼吸。为什么呢?因为意门所对应的所缘是法所缘。概念法属于法所缘,而呼吸是概念法,它只是意门的所缘。所以,我们经常强调要用心去觉知呼吸,就是这样的意思。
    有一种错误的方法是叫大家“看呼吸”,用眼睛去看呼吸,或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由于鼻子离眼睛很近,使人往往不自觉地会用眼睛去看呼吸。假如禅修者在看呼吸的时候叫他张开眼睛,他的眼睛就会像“斗鸡眼”(对眼)一样,是不是?看呼吸是坏习惯!看久了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鼻梁发紧、眉头酸胀、额头绷紧、头部僵硬等等。因此,不要用脑去想呼吸,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应用心去觉知呼吸。

    当我们能够正确地辨识入出息念的所缘之后,就只是专注在呼吸本身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自然的,我们也应当用很自然的心去觉知很自然的呼吸,不要造作、不要想象。呼吸是怎么样的相状,我们就怎么样去觉知它。
    只应当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尝试去改变它。如果呼吸很柔和、很缓慢,甚至有时发现很难觉察到呼吸,这个时候也不要去改变呼吸,不要刻意用深呼吸让它变得明显。同样的,有一些禅修者刚坐下来的时候,感觉呼吸比较急促,他想控制呼吸,拉长呼吸,甚至憋气,憋得脸红耳赤。实在没必要!不要改变呼吸!请记得:呼吸要自然,因为呼吸自然,我们的心才能自然,才能如实地觉知呼吸。
    因此,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不要去造作呼吸,我们的心应顺其自然,呼吸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去觉知。而且,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每个人的呼吸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呼吸会急促点,有的人呼吸会绵长点;有的人左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右鼻孔呼吸明显;有的人今天在这边呼吸明显,明天又那边明显;有的人今天呼吸的感觉明显,而明天又不明显……虽然同样是呼吸,但是每个人的都不尽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不尽相同,这些跟生理状况等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尝试去改变呼吸,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心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只应在鼻端这一带区域觉知呼吸。
应当如何在鼻头这一带觉知呼吸呢?对此,《清净道论》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守门人的譬喻。
一个守门人在看守着城门,他的职责是检查到达城门的人。已经进到城里的人不是他的职责,已经走出城外的人也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只是守好岗位,检查经过城门的每一个人。同样的,当我们专注呼吸的时候,只是觉知经过鼻头或者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够了。吸进体内的呼吸不是我们的责任,呼出体外的气息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个区域上的呼吸。
还有另外一个是锯木的譬喻。犹如有一个人在锯木头,假如他去留意锯子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话,那么,他的头将一直在不断地摇,可能摇不了多久就晕倒了。他应当只是注意触到木头那一段的锯子,不断地拉锯,就可以轻松、省事地把木头锯断。
觉知呼吸也是这样,不用跟随着呼吸进出。呼吸是动的,好像锯子;接触点一带是静的,比喻是木头。锯木时没必要注意锯子的来回,只是注意跟木头接触那一段的锯子。同样的,我们专注呼吸也是,只要在人中接触点这一带区域去觉知呼吸就够了。
《清净道论》还举了个荡秋千的譬喻。一个跛脚的人与妻子玩秋千,他推动秋千之后,只需坐在秋千的柱子下。他没必要从这头推到那头,再从那头推到这头。因此,我们要用这些譬喻里面所阐明的道理,来觉知鼻头一带的呼吸。

同时,也要留意别做“愚蠢的看门人”!有一则笑话讲到:有个财主雇了个佣人,说:“我今天要出门去,你要好好地把门看好。”“是的,主人!”佣人满口答应。财主放心地走了。等财主离开不久,外面来了个戏班、马戏团,在门外锣鼓喧天,围了一大群观众。佣人心里痒痒的很想去观看,但是他想着主人叮嘱,不能去看呀,主人吩咐我要看好门。然而,他灵机一动:“哎呀!主人叫我看门,我把门拆了背着去看不就行了嘛。”他很高兴地照做了,结果小偷就把财主的家洗劫一空。财主回来之后,愤怒地责备佣人:“我叫你看门,你为什么不好好地看门?!”佣人说:“主人,我确实依照您的话去做了。看,我把门都看好了,这门不是还好好的!”
不要做这种愚蠢的看门人!我们强调:觉知这一带的呼吸。但是却有些人会自作聪明地去注意这一带皮肤的触觉,这就像那个佣人一样。在《如实知见》、《智慧之光》等帕奥禅师的著述中,强调的是“触点上的气息。”接触点是定语,气息才是主语!

    还有一点也必须注意:当禅修者的定力提升之后,甚至在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的时候,身心很容易会产生舒服、愉悦、轻安的感觉,而且那种感受是很殊胜的。如果他的心被这些殊胜的感受吸引住,去注意这些觉受,那么他就偏离了自己的禅修业处。须知注意觉受是不可能证入禅那的!因为感受属于五蕴中的受蕴,是究竟法,不是概念法。因此,在修习止业处的时候要记得:无论任何阶段都不要去注意觉受!

    有一些人(主要是华人)在禅修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感觉所谓“气冲顶门”或者“气聚胸口”等,更有一小撮人喜欢在禅修时糅合诸如“气功”、“气脉”、“导气”、“采气”、“气场”之类的。什么是“气”?在哪一部经典中看到佛陀曾教导“气”?!所谓的“气”是中医和道教的观念,跟佛陀的教法没有瓜葛。个别华人有“气”的概念,禅修时就会出现这些心理障碍,缅甸人没有“气”的观念,就没有这些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禅修时感到头胀、胸闷等是四大不调,这跟心态、姿势等有关,不是所谓的“气”。请不要把外学的东西混杂进佛教中来![ 笔者曾经遇到一位因为相信所谓的“气”而引发心理障碍、情绪失常的禅修者。后来通过否定这种观念、调整心态等的方法,才使他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