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法相宗(唯识宗)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7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07

2006年3月27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我们这个学习,要学的这部论典《百法明门论》,文字虽然不多,但是内涵很丰富,尤其在我们修行上来说特别地重要,因为我们整个佛法的修行,最终是要落实到我们的心上。在《六祖坛经》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不识自心,学法无益”,(应为:“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的心,你学习佛法,你是不会得到什么利益的。同样地,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不能把它落实心行上,我们学得再多对我们也是不会有帮助的,因为那只是一大堆道理。

那么,唯识宗的这一部《百法明门论》的论典,就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心。在佛教里边关于讲到心,有二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讲真心、讲如来藏、讲佛性,他所建立的一套修行的方法,主要就是通过顿悟。这个顿悟的东西听起来就是来劲了,顿悟的结果是什么?顿悟就要成佛了,所以叫顿悟成佛。可是这个问题就是在于,就是顿悟不了,何况顿悟还未必成佛。因为顿悟还要渐修,见道以后还要修道。那么,我们中国的传统的修行基本上走的是顿悟的路线,所以很多人喜欢禅宗,“我喜欢顿悟”,为什么?直截了当,没有什么葛藤。学禅的人把学教当作是葛藤。可是,你要顿悟,你要悟什么?你所要悟的这个心,在你现在的凡夫心的心行的上层面,你能不能触及?你所要悟的心,你明心的这个心,你所要见性的这个心,它是什么样子?你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见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打坐就是坐,坐在那里干什么?稀里糊涂。

那么,在佛教里边另一个系统就是讲妄心,着重讲妄心,那么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这个唯识。当然,唯识事实上也并不单纯讲妄心,比如像真谛讲翻译的唯识,它不但讲妄心,也讲真心,而且讲到真心和妄心它的这种和合的关系,也就是从我们杂染的凡夫心,如何抵达我们的清净的心。在这个过程介绍得非常清楚。但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以玄奘翻译得这一套唯识的系统,它的着重点是讲妄心,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是非常亲切的事情,是非常容易了解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心行的基础就是妄心。

我们每天都是生活在妄心里面,你不能说:我不了解妄心。除非你从来对自己的心从来就没有观照,如果你作过观察,你就会很清楚。所以,唯识讲的心,除了像第七识、第八识我们不容易意识到以外,前六识以及大多数的心所,我们都是可以意识到的。学佛的整个过程无非也就是调整,调整我们的心。用唯识的话来说,就是“转依”,还有一句话叫作“转识成智”。就是要转去杂染的识,把杂染的识给舍掉,然后要转成,就是成就清净的智慧。你怎么把杂染的识舍掉?什么是杂染的识?为什么要舍掉?我觉得学佛最难的问题不是在于见性,学佛最难的问题是在于如何摆脱凡夫心,如何瓦解凡夫心,这是我们学佛修行最难的问题。我们每天都是在被凡夫心、妄心推动着、左右着。修行,我们很多法门修起来修不相应,没有办法跟正念相应,没有办法跟空性相应,没有办法跟等觉智慧相应,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凡夫心。我们没有办法摆脱凡夫心,因为我们总是被凡夫心给控制着,所以让我们很辛苦,其实整个世界上的人都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凡夫心,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心。我们到底有哪一些心?有哪一些善的心,有哪一些不善的心。我们须要了解。我们还须要了解我们的心跟这个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其实我们须要了解的很多东西,我们通过学习《百法明门论》,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所以,《百法明门论》这一部论典虽然很简单,但很重要。这个世亲菩萨把这一部论叫作《百法明门论》。明门,明就是智慧,门就是进入智慧之门。就是帮助我们进入智慧之门的一部论典。所以,这部论很重要。你们大家都要把它背下来。这个《百法明门论》才几个字,以后才好对照。每天的起心动念到底是哪一种心心所,好对号入座。你要不背下来,怎么对照?

那么,这个《百法明门论》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就是讲无我,一切法无我。这是第一个重点。那么,这个无我,主要就是通过百法的分析,揭示了无我的道理。

第二,就是讲唯识,诸法唯识。就是我们所缘的一切境界都是识显现的,没有离开我们的识,没有离开我们的心。那么,这一点在《百法明门论》讲得比较简单,真正讲得比较详细的是《唯识三十论》。你看,《唯识三十论》后来演绎成《成唯识论》。《成唯识论》它的重点就是成立唯识,就是帮助我们从理论上全面地、深入地去认识唯识无境的道理。

那么第三个重点就是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整个妄心的系统,也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那么,对这个八识五十一心所的说明,也正是我们学习《百法明门论》的重点。关于对心识的分析,这是整个佛法的重点,从阿含经到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的论典,以及到法相唯识的《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磨杂集论》、《大乘五蕴论》,一直到《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关于对法相的分析,对我们心和心所的分析,各部论典都把它作一个重要的内容来介绍。可见学习佛法、了解我们的心,这是学习佛法的重点,这也是学习佛法的核心。所以,我们在讲道次第论的时候曾经说过:佛法的重点在哪里?不是在书上,佛法的重要是在我们的心。所以,我觉得百法的这个内容确实蛮重要。

我们上一次上课的时候讲到了:“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这是佛法对宇宙中一切法所作的分类,所作的一种分类,所作的一种归纳。宇宙中,在这个宇宙里边的现象到底有多少?宇宙中的法有多少?无量无边。是不是无量无边?但是我们的佛陀很有智慧,他可以用几个简单的法相就可以把它归纳无疑。《百法明门论》的这种归纳的方式它还是属于一种比较详细的归纳。比如说像早期比较简单的归纳:有为法、无为法。你看,一切法不外乎就是这二种。就是有生灭变化的和没有生灭变化的,你看:还有没有这二种以外的法?没有。有漏法和无漏法,就是有烦恼、有缺陷的世界和没有烦恼、没有缺陷的世界,那就是凡夫的世界和圣贤的世界。啊,还有没有第三种世界?非凡夫非圣贤?没有。还有呢,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归纳法,这个三科,这个在早期的阿含圣典里边和阿毗达磨、部派佛教里边,基本上用的是三科的归纳法。

那么,我们现在讲的百法,百法是属于一种比较详细的归纳法,一切法生成一百种。在这一百种法里边一共把它分为五种类型,这个五种类型,第一个就是心法,第二种就是心所法。其实心所法和心法应该说它都是属于心法的范畴,但是,心法和心所法它又有什么不同呢?心法,就像主人,它称为心王,它就像主人一样。心所法呢,它就像个人一样。就像一个国家,国家有君主。就像一个家庭,尤其是过去的家庭,有一个家主。在一个国家里边有君主,那么君主的行动是不是一个人行动?不是的。它肯定有很多侍从、文武百官,还有忠臣奸臣。他们是辅助君王完成各种活动,完成各种行动。那么,在我们心灵的世界里边也是一样,它有心王,也有心所。心所是辅助是心王来完成各种人生的活动。

那么,第三就是色法。如果我们说心法和心所这是属于精神的范畴,那么色法就是物质的范畴。其实我们这个世界,科学、哲学的归纳也有二元的归纳法。这个二元的归纳法就是精神和物质,那在佛法里边就是色法和心法。这是第三类

第四类就是心不相应行法,除了色法和心法以外,那么还有一些带有一点规律性的东西,还有建立在心法和色法的基础上,它既不是色法本身,也不是心法,非色非心,那么在佛教又把它们列为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是相对心相应而言。比如说像心所法是心相应。心不相应行法这一类法主要就是指的是,如像运动、速度、时间、究竟、生老病死……这本身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可是它跟物质、跟精神,它又有关系,是不是?比如说运动,它不能离开物质或者离开精神,但是,它也不是精神以外的东西,但是,它也不是精神或者就是物质本身。所以,这一类法在佛教里边把它叫做心不相应行法。

然后就是无为法,第五种就是无为法。第五种无为法。那么,前面的四种: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这个四种法在佛教里边把它称为有为法。有为,什么叫有为?为,就是造作的。有造作的。为什么是造作的?因为它是缘起的,就是具有条件,是条件产生的,所以它是有造作的。因为它是有造作的,所以,同时它是有生灭。所以,有为法是缘起的、有造作的、有生灭的法。那我们现在讲的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缘起的、有生灭、有造作的范畴。那么,第五种就是无为法。无为,“无”是相对“有”而言。有为是有生灭,那么无为就是没有生灭了。有为,是缘起的,那么无为就是非缘起的。有为是有造作的,无为那么就是没有造作的了。

那么,接下来有五句话是说明这个五类法之间的关系,它们的之间在宇宙人生中的地位和关系。你别看这才五句话,把这宇宙人生的一切的问题和关系都给说得非常精要,都是文约义丰。虽然文字简单,这里面包含的内容那真是无量无边。我们看这个论主,看世亲菩萨是多么有智慧,五句话把这个宇宙中的一切关系,把宇宙中一切现象的关系揭露无遗。

“一切最胜故”,这个“一切最胜故”它是指的是心王。心王在一切法里边,在宇宙人生的一切法里边,它是最殊胜的。它的殊胜表现在哪里?它的最胜,就是力量最大,我们可以说它的力量最大,它是最特殊的,它特殊在哪里?我们发现在这个一切法里边,唯有心的作用,心是具有能动、能造、能分别。心的特色就在于它能动、能造、能分别。

能动,心是具有能动性的。这个能动性,物质是没有的,物质的世界是没有(能动性)的,物质是没有能动性。你看我们眼睛看到颜色,耳朵听到声音,就是说物质是没有能动性,唯有心它是具有能动性。这是其它法所没有的。

第二是能造,能造就是能够造作一切,心是能够造作一切。成佛作祖还是下地狱、当畜牲,都是由谁决定的?都是由心造的。十法界都是我们的一心所造。“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说十法界都是一心造出来的,成佛是靠这个心去成,下地狱也是心造作出来的。你看人类的五千年文明怎么来的?靠什么?靠心造出来的。所以,一切都离不开心的作用,都是由心所造作的。而心能够造的这种作用,是物质所没有的。物质也是心造出来的。所以,心是“一切最胜故”。

那么,关于讲到这个心,其实心的这个概念,在佛教里边它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像唯识讲的这个心,它比较偏向于缘起的心。像我们前面讲的心,在讲心的这个定义的时候,它的定义是,一个是缘虑的作用,就是缘虑分别的作用;那还有,心有积集的意思。心就是一个积累,心是我们生命的积累,每一种心……心其实……心的形成也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积累,所以它是积集意。所以,心是具有缘起和缘虑的内涵。那么唯识讲的这个心,基本上是比较向于显现这个心的缘起性。也就是每一种心的产生,其实它是代表着我们生命的一个经验的积累。我们每一种心的形成,事实上都是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形成的。那么,前面的生活的经验是导致后边的这种心念相续的因缘。那么,佛教里边讲到心,还有一重含义,就是:具有中心、本质,比如佛教里边讲的,讲觉性,讲自性清净心,它更倾向于心的本质这个层面去说的。

但我们现在唯识宗讲的心,就是它比较侧重于前者而非后者,主要是从心的缘起性,心的这种具有缘虑、思量、分别的这个特征来显示心的特点、心的内涵。佛教唯识宗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主要是讲心具有缘虑和缘起的这些特征上来说明心。那么,说明心在这个八识,在我们这个宇宙人生里边,它的力量最强大,这个力量最强大,是不是说心的作用就是比心所的力量就更强大呢?我们要考虑一个这样的问题。因为前面讲到心王,接下来就要讲到心所,那么正常的情况下,心王的力量……心王是主人,是以它为主的,但是不是心王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边,它始终都能够扮演着这个主人的角色呢?心所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边,是不是它从来都扮演着随从的角色?是不是这样?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像一个国家里边,国王应该是主人,他应该是权力最大,他应该是最权威,那么这些忠臣、奸臣、臣下他一定要听从君主的。但是很多时候,这个臣下他的权力如果过大的话,国王也要听他的。在一个国家里边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地,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边,时常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说,当我们烦恼的力量很强大的时候,比如嗔恨心特别强大的时候,或者贪心特别强大的时候,那心王它也没有办法了。那么,论主他要强调“一切最胜故”的原因,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心王在我们的心边一切是最胜的呢?就是要我们在修学佛法中,始终我们都能要把握这种生命的主动权,不要让我们心灵世界里边那些不善的心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主宰,要告诉我们要保持心王在我们心灵世界的自主和权威性。

那么接下来“与此相应故。”相应就是指心所和心王相应。这个心所和心王的关系,在佛教里边它有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就叫作:心王和心所就像师和徒的关系一样,就像老师和学生同样画一幅画,老师先把这个模型给勾出来,然后学生去填彩、去图颜色,也就是说心王和心所它们同时作用的时候,来配合完成一种认识活动。那么心王在这里边它的作用是缘这个部相,心在这边的作用是缘这个别相。就像心王它认识的是这个模型,心所它认识的是画里面的内容。所以,心王缘的是总相,心所缘的是别相。我们总的认识一个东西,然后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这个是心所的作用。喜欢,起贪心,这是贪心所的作用;不喜欢,起嗔恨心,那是嗔恨心的作用;你想像着这个东西怎么样、如何,那是想心所的作用;你觉得应该去把它得到,那就是思心所的作用。所以,每一种心王当它在完成一个行动的时候,它必须是在心所的配合之下才能够完成它的这种心理的认识活动。所以,心所就是类似于心理活动,心王就是我们心灵世界认识的它所起到的一个总的认识的作用。那么为什么称心王和心所是相应的?这个“相应”这二个字里面包含着有几层意思:

第一个就是时间是相同的。心所必然是依心王生起,而且是同一个时间,不说现在先有心王,心王过了再生心所,它一定是同一个时间,在时间上是同一个时间。

(第二)所依是相同的。所依就是俱有依,心王和心所它的……因为每一个识的生起,比如说眼识的生起是以眼根作为俱有依,耳识的生起它是有以耳根作为俱有依,鼻舌的生起它是以鼻根作为俱有依。前五识它的心所的生起,它的俱有依都是有前五根。所以它的所依的俱有依是相同的。

(第三)那所缘的境界它是同一个境界,但是心王和心所他们所缘的这一部分是不一样的,重点是不一样,但是它必然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我现在认识这个桌子,那么心王和心所它是同时来完成认识这一张桌子,心王它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认识这个桌子的总相,那么心所它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认识这个桌子的好不好、喜欢不喜欢,等等,都是在同样一个桌子上产生的。所以,所缘的对象是相等的。

那么,因为有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所以,心王和心所称为相应,所以叫“与此相应故”。所以,前面讲到相应的时候,有三句话: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那么接下来第三句话,“二所现影故。”

这个第三句话讲的是色法,同时也指出了色法和心法的关系,色法和心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是“二所现影故”,就是色法是心法和心所法所呈现出来的……什么?影像,一种影像。就是当我们每一种心产生活动的时候,必然有一个对象,每一个心念产生活动的时候,它都有一个影像,有没有呵?有没有你哪一个心念产生活动它没有一个对象的?没有一个影像的?有没有?啊?能不能找得到你的哪一个心念里边纯粹就是心念,没有影像的。任何一个心念产生活动的时候,它必然都包含着一个影像。因为这个心念的产生往往是跟这个影像是有关系的。比如说你起贪心,当你起贪心的时候,它一定是贪什么,如果什么都不会贪,你会不会有贪心。没有贪的东西,你就不会有贪心,你就不会有这一种贪心。当然你有潜在的贪心的种子了,但是如果说它作为一种心念产生的时候,它必然是有对象。比如说你恨,当你处在一种恨的状态的时候,你一定是恨某一个人或者是恨某一个事情。就是你的任何一个心念的生起,这个心念中都包含一个影像,所以当你任何一个心念产生活动的时候,它自己自然地就会弹出一个窗口,也就是那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相分。任何一个心念产生活动的时候,它都会有一个相分出现。

所以,在唯识里边把我们的心分成四个部分,这个四个部分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也就是我们每一个心念的生起,它必然包含着影像,还有呢?能够认识这个影像、见这个影像的见分,同时,我们还知道:我在认识影像。对自己的认识具有一种观照和自证的这样的一种自证分。你们能不能体会得出来?每一个心念产生的时候,是不是都有这三个部分?一个是影像,一个是认识这个影像的这种见,然后能够知道自己见的自证分。能不能体会得到?我们观察我们每一个心念的生起,是不是都包含着这三种东西?那么这个就是三分。第四分就不讲了,暂时保密。

那这个影像它没有离开我们的心,这个影像的产生,任何一个影像的产生和任何一种认识的产生,它要有种子,如果没有种子……什么叫种子呢?就像说我们在土地里种下一颗菜,它有菜种;我们在山上长出一颗树,那是因为有树种。同样地,我们的一种情绪产生,还是我们的一个心念产生,还是我产生一个想法,它都有一个心理的基础。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边有这个东西,也就是在你的阿赖耶识里边有储藏着这样一种心念,有储藏着这样的一种情绪,就是说,就像什么道理呢?一个有贪心的人,有贪的这样的一种……在你的阿赖耶识里边有贪的种子,你才会有贪心。如果一个人在他的阿赖耶识里边没有贪的种子,你说这个人会不会有贪心?啊?这个人是不会有贪心的。为什么会有贪心?是因为你有贪的种子,你有贪心的这种潜在的心理力量——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如果你没有贪的这种潜在的心理力量,那你看到什么都不会起贪的。为什么会起嗔心?你是因为具有嗔恨心的这种潜在力量。当然有的人可能这种潜在的力量很大,有的人这种潜在的力量很小。如果很大,那么他的嗔恨心就很大,如果它嗔恨心的这种潜在的力量很小,那他的嗔恨心就不大,甚至没有。比如有的人喜欢嫉妒,有的人不会嫉妒。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嫉妒。有的人嫉妒心大,有的人嫉妒心小。为什么?那就是取决于这个人他内心的嫉妒心的潜在力量到底有多大?他有没有嫉妒心,取决于他的阿赖耶识里边这个嫉妒心的种子。他如果这个嫉妒心的种子很大,他一看到别人荣耀,他马上这种强烈的心理就产生了;这种强烈的心理产生之后,就会把他抓住,使得他整个人就会陷入到这样的一种心里边去了。所以,每一种心理的产生,都是有心理基础,不是没有心理基础。这是我们大家要知道哦。

你看,我现在在这里能够给你们讲这些唯识的道理,为什么我能讲呢?种子呵,种子生现行呵,啊?你们为什么能听得懂?或者听得似懂非懂,或者你们根本听不懂,你们知道这个原因在哪里吗?就在于你们这一方面(唯识方面的知识)储存到底有多少,你们有关佛法、有关唯识这种知识的储存量到底有多少?也就是你们的阿赖耶识里边这一方面的种子多不多?如果你们储存得很多的话,我说什么你们都听得懂;如果你们储存得不多的话,你们可能似懂非懂。当然除了唯识以外,还有有关……因为我讲得不是很纯粹的、不是用一种很专业性很强的讲,因为我是借助生活和人生讲,因为你们有人生的经验,有生活的经验,所以即使你们没有学过唯识,你们一样也还是能够听得懂有很多。那这个是和我的表达方式是有关系的。如果我用唯识的、很专业的话来说,你们坐在这里可能纯傻眼了,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所以,要有种子。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要有内在的、潜在的心理基础,这个潜在的心理基础,就是唯识宗称为种子。那么,由这个种子变成一种心理活动,这个过程中它就是一个变的过程,一个叫转变的过程,叫种子转变成现行。那么种子转变成现行的过程中,当这个种子转变成现行的时候,这个种子同时又得到一次强化,那么这个过程就叫作“现行薰种子”,所以学习就是一种重复。那么,这个道理在唯识宗里边称为“因能变”,就是由种子转变为现行,称为因能变。

那这个每一种识、每一种心理活动从种子转变成现行,现行了之后,当它产生现行之后,每一个心念就是每一种心理活动,它都会以三个方面呈现出来,它会以三个部分呈现出来。这个三个部分,一个是影像,就是相分;第二个呢,就是能够见这个影像,能够鉴别这个影像的认识作用,就是见分;然后能够知道认识,能够知道自己在认识的心理的一种自证作用,那就自证分。那这三分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自证分是体,见分和相分是用。从自证分的体上显现出见分和相分的作用,那么这个过程在唯识里边叫作果能变,也就是变现,因果的“果”,果能变,同时也叫变现,变现就是从每一个心的自证分的体上,显现出见分和相分。这是说明见分和相分这是我们的识所变现的作用和影像,每一个心和心所所变现的作用和影像。

那么我们从这里能够认识一个什么道理呢?

第一点,我们大家都要知道,我们所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有没有?你们有没有谁的认识的对象有离开自己的认识?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比如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还是我们所想到的,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对象,不管我们看到的,还是想出来的,他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当然我们现在的人,我们觉得好像认识的对象是认识的对象,我的认识是我的认识,二者是没有什么相关哦。我们总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的、独立的,它是没有受到我们的情绪和心态影响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其实西方的认识论,西方哲学里边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就很多,尤其是像现象学它们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就是认识的对象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认识的对象是我们认识的显现,是由认识决定的,是认识的显现。这个道理在唯识宗里边经常喜欢举的例子,就是做梦:我们在梦中,说看到什么,真得不得了呵,觉得什么都是真的。一醒来你才知道,全是假的。其实我们现在的影像跟梦中的影像其实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是在无明大梦中,如果在觉悟的圣者看来,这一些它都是我们心的影像,都是我们心的投射,梦幻泡影。但是因为我们现在在无明中,就像在做梦的人你跟他讲:啊,你在做梦。但做梦的人他是不知道的,他觉得是真实的。醒来了,才知道做梦的影像是自己化现的。那同样地我们现在在无明大梦中,我们同样没有办法,我们对我们现在的影像认识不清楚,如果一旦我们见道了,那我们就会清楚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通过唯识的道理的学习,主要是要帮助我们遣除我法二执。所以讲唯识是为了破除我法二执,不是为了讲唯识而讲唯识。我们修行要摧毁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学习佛法要摧毁的最重大的敌人是什么?我法二执。因为这是一切烦恼建立的根本,你把我法二执摧毁了,烦恼的产生也失去了心理上的依据,那你要化解它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须要了解认识和认识的对象的关系,这在我们修学佛法中是非常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