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金刚上师金刚上师开示达真堪布坚持学修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坚持学修本身就是一种成就


    现在很多人学佛,就是随便学一学,随便看一看。学习佛法和学习一般的学问不一样。你若是把佛法当成一般的学问去学习,佛法就变成了一种宗教,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你即使学了,也只能增加一些知识,不会生起智慧,这样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必须要按传承、按仪轨、按计划,系统地学修,然后坚持,再坚持,就不一样了。不要凭感觉,你们现在学修都是凭感觉,今天感觉这个好就学这个,明天感觉那个好就学那个,没有感觉或者感觉不好就不学了,放弃了,又去找另外一个,这样学修是不会有成就的。就像猴子找食物。猴子先是遇到了桃树,摘了很多桃子;然后又遇到了西瓜地,就把桃子扔了,摘了个西瓜;在路上又看到了兔子,就把西瓜扔了,又去抓兔子。最后兔子跑了,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哭着回来了。你们现在修行就是这样。

  佛法是从闻思修中得到的——听闻、思维、修持。为什么说胜义菩提心通过修行才能证得?因为真正的佛法是要领悟缘起性空的道理,要领悟这个道理必须要实修。它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想和言语。以我们的思想能思维的,以我们的语言能形容的,都不是真正的胜义谛的佛。
  
  智慧是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有智慧一定会减少烦恼,甚至会消灭烦恼。有智慧一定会减少习气,甚至会消灭习气。能够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才是真正的智慧,其他的只是“识”(知识),而不是“智”(智慧)。我们要把“识”转成“智”。
  
  智慧有两种,一种是无我的智慧,另一种是空性的智慧。无我的智慧,是对治“我执”的;空性的智慧是对治“法执”的。“我执”是烦恼的根,“法执”是习气的根。烦恼障是障碍解脱的,所知障和习气障是障碍成佛的。这两个障碍要靠两种智慧来对治。
  
  烦恼是自寻的,痛苦是自找的,我们以什么自寻烦恼,以什么自寻痛苦的,就是烦恼障和习气障,烦恼障和习气障的根本是什么?就是“我执”和“法执”,现在就是要对治“我执”和“法执“。我执和法执没有了,烦恼、习气就没有了;烦恼、习气没有了,痛苦就没有了。
  
  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都是胜义谛,都超越了三界。不是用语言来形容,用思想来思维的,是不可言、不可喻的,是不可思的,只能靠修行来证得。我们有消业积福的方法。业障清净了,福报具足了,对法、对上师有信心了,最后才能领悟。
  
  有人说,“我们每天念百字明,念地藏经,这些不都是消业吗?每天上香、拜佛,做这些供养布施,这些不都是积福吗?”说实话,你们做这些,也是消业积福,也不是消业积福。真正要消业积福,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这样才是积累资粮,不然只是普通的善根、善业,不是资粮。
  
  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些都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菩提心分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凡夫可以生起世俗菩提心,无法能够生起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如果你有了出离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才能真正消业,否则只能是暂时的抑制或缓解,只能减少一些,不能彻底消除业障。因为没有出离心,怎么能有清净心呢?如果连世间的贪念都没有断,你的这个心是污浊的,哪有清净呢?你没有生起菩提心之前,放不下自我,放不下贪着。“自我”、“贪着”都是非常严重的染污,所以不清净。没有清净能消业吗?要完全清除业障,必须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
  
  金刚萨埵除障法里面,为什么有四种对治力?所依对治力为什么有内所依对治力和外所依对治力?因为内所依对治力就是愿、行菩提心。没有菩提心而修这个法,是不会有真正的效果的。
  
  很多人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认为“我念佛、诵经、持咒不是一样吗?”不一样!是要念咒,但是你要会念。你现在念咒,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摄持吗?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吗?没有!“我整天念,但是烦恼没有减少,和以前一模一样,家庭、工作、身体一点变化都没有。”心态一转变,一切都会转变。因为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心态一转变,身体就转变;心态一转变,家庭就转变;心态一转变,工作就转变;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处处圆满,人人顺心,才是大圆满。有不圆满的地方就不是大圆满。“大”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一切圆满,当下圆满,即刻圆满,所以叫“大圆满”。
  
  念佛、诵经、持咒不是不好,但是要有方法,无论你是修净土、修禅宗,还是修密宗,都要有基础。否则都不能成就。因为没有基础,你的相续没有成熟,所以你不是法器。修加行是让你的相续成熟,你先把加行修好,基础打好,然后你学哪个法门都行。有基础了不一样,念佛求往生也行,只念一句佛号也可以,直接安住念本尊也可以。
  
  我从七岁开始学修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现在才有念一句佛号也能往生、也能成就的感觉。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要把基础打牢。你现在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比如你直接打坐安住也可以,但你要有地方安,你现在根本还没有找到地方,怎么安呢?所以,如果大家真心想解脱、想成佛,必须要按照仪轨、传承,按照计划学修,这是解脱成就的一个要诀。不要凭感觉,而要凭方法。
  
  为什么说要按传承呢?因为过去世中的佛菩萨,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成就的。我们这个法是从普贤王如来开始,法脉相传到现在,这叫传承。比如说:普贤王如来和金刚萨垛都是佛,他们之间通过“如来密意传”的方式;然后通过“持明表示传”的方式,莲师之前,那些八大持明就是这种方式。再后来是通过“补特伽罗耳传”的方式,莲师以后,都是这样传下来的。这是我们的近传,还有远传。
  
  远传的方式特别多。普贤王如来传给金刚萨垛佛,金刚萨垛佛通过金刚手菩萨传给了极喜金刚,极喜金刚又传给了文殊友、西日桑哈,然后传到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又传到龙钦巴,龙钦巴传到持明无畏洲,无畏如来芽,然后是华智仁波切,蒋杨钦哲,麦彭仁波切,然后传到现在晋美彭措法王,一直传到今天。法脉相传,这个是最可靠的,最有加持力的,这是传承。
  
  什么叫仪轨呢?我们的每个修法仪轨,包括早晚课,即使很短的仪轨,都有前行皈依和发心;中间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两种方法;后面有回向和吉祥。这样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叫仪轨。学修计划是什么呢?无论是实修,还是理论,都有这样一个有次第的、系统的学修安排,你根据这个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最后完成整个学修。
  
  一门深入,依一种传承和仪轨坚持学修,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有感觉,没感觉,好也行,坏也行,感觉好或不好,有境界,没境界,都无所谓,都很正常。如果你想在今生解脱,必须要坚持,再坚持;想成就,必须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毅力。

  几岁的时候,我妈妈就告诉我,每天晚上睡觉前要磕三个头,不然将来容易投生为牦牛。我很害怕,所以每天坚持磕,基本上没有间断过。有时候忘了,或者已经躺下了,想起来了,马上就起来磕。后来我出家了,依止了上师,上师也叫我每天睡觉前磕三个头,然后发愿,这样来世就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我更高兴,更欢喜了,然后又坚持磕,基本上没有间断过。

  现在我发心了,每天晚上睡觉前磕十个头:给佛、法、僧三宝各磕一个头,给三宝的总体上师磕一个头,给地狱、饿鬼、傍生、天人、阿修罗、人道的父母众生各磕一个头。不能只顶礼上师三宝,还要顶礼父母众生,因为众生平等,他们都是我们的福田和成就的助缘。从我发心到现在,基本上没有间断过。我们做事、修行就要靠这样的一个毅力。

  以前我在喇荣学修的时候,那里的很多堪布都特别精进,我都没有那么精进。他们都晚上看书看到十二点、一点钟,再困也不会躺着睡觉。实在困了,就靠着睡两三个小时,三四点钟又起来看书,每天都是这样。有一次喇荣的其麦仁真堪布困得不行了,就用绳子把自己的头吊起来,一打瞌睡,一点头,绳子一勒就醒了。还有一次,他在额头前面放一根针,一打瞌睡,针就会扎到头,因为扎得疼,就醒了,再也不困了。以前我们那边没有电灯,也没有油灯,很多大德高僧学修的时候跟着月光走着看书,每天都是走到很高很高的山上才下来。有时点上香,借着香的点点亮光看书。

  他们都是通过这样努力、刻苦地学修,最后才成就的。哪有随随便便就成就的?必须要有超凡的毅力,要下大决心;决心越大,成就越快。你们现在总说困啊,有事啊,都是找借口。是因为你决心不大,愿力不大。决心没有超过懒惰之心,愿力没有超过业力。这样的心态,是不会成就的。

  我跟你们讲过,我为什么从来不去找其他的上师,求其他的法?我认为上师不差,法也不差,就自己差,自己不精进,不用功。

  你们找的那些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有信心,真有决心,谁也拦不住你,阻止不了你。有些人说什么,“我家里有障碍,我有事……”这都是借口。要是你有特别大的决心与愿力,家里人不敢阻碍你,也不可能阻碍你。他们看你的决心那么大,不可能再反对了,就无奈了。要是你自己没有太大的决心,犹豫来犹豫去的,肯定有障碍!有信心,有决心,谁也障碍不了你,阻挡不了你!就是自己的问题!你要是真有决心,真有信心,你的家人、工作,都会变成你的助缘,都会支持你,都会顺着你,跟着你来。你现在就是决心不够大,“我要是不恒顺,怕失去某些东西,怕工作没有了,怕失去家人……”不会的,假如真有信心,真有决心,这些不但不阻碍你,还会变成你的助缘。

  我说过:愿力可以超越业力!就是自己信心不足,决心不够,所以造成了这些违缘。

  以智慧对治烦恼。没有智慧是对治不了烦恼的。有些人现在没有生起一些粗大的烦恼的时候,觉得自己现在好了,是不是解脱了,是不是快成佛了?不是,如果没有用“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来对治烦恼,烦恼是不会消失的,是不会罢休的。只是暂时没有对境,没有生起一些粗大的烦恼而已。

  修行是大事,不要再拖了,学佛修行是自己的事。有些人,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来学修。你学不学、修不修跟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啊?希望大家珍惜缘分,好好地学修佛法,以佛法、以智慧来活着,就不一样了。希望大家都有信心,都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