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净土宗安乐集讲记《安乐集》讲记 第七十集

《安乐集》讲记

第七十集

录音记录:明忻

《安乐集》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安乐集》的文字不是很长,上、下二卷,但它对净土法门的传承、修法、印证、法则的提示都很系统,它是学习净土法门的一个很必要的文字的依据。我们生活在世尊灭度之后,弥勒世尊尚未成佛之时,仗借佛陀世尊的遗教,包括历代善知识们的修证、传播,使我们有法的依止。若是离开文字,离开佛陀的经典、祖师的论著,我们真是无以印契这些善知识们所传播的法则,它的真实性和来源的清晰主要是靠文字的记载与传播。我们对这文字应该生起一种如见善知识的亲切感受,依教依文字的指导启发我们心智,来导我们的正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则。

我们接着昨天的文字:

第五问曰:初地已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答曰:论其真如,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暗室,若燃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暗也。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第五问曰:初地已上菩萨,与佛同证真如之理,名生佛家,

何以故?已断除见、思二惑。

自能作佛,济运众生,何须更学念佛三昧,愿见佛也?

他设置这样的疑问,谈起了报德与性德的问题。我们若没有抉择,往往笼统地在性德上草率地去否定修德,即否定差别。修德就是表现在差别中,要是没有差别表现,修德何以称修德呢?何以彰显于世间呢?佛法中并不畏惧差别,也不畏惧诸相,但知诸相之无自性之理,我们有所依托,但有差别之妙用,我们就能不坏于俗谛,就会发起广大佛法妙用,或者运作、运用于世间的行持。要不然虽说的是性德、说的是佛法,但是会产生断灭恶见,断灭就会使人荒废对世间因果的常理的遵循,令世间众生畏惧、失心。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尤其在我们汉地,宗下达摩祖师应机——应我们中国法宴炽盛、宣说过多的因缘,来到中国,示现无言之教、直指人心之教、直指法性之教,令无量著染于名句之人得以度脱,纠缠于言说的人得以深入法义,细致地实践,证悟自心。这是时代之机所显示的种种教言法门的住世。但法一久传必有流弊,象汉地大部分都是禅宗的子孙,出家人基本上是宗门下的子孙,但真正能把宗门的功德、利益、心髓传播下来的越来越少,多落于祖师公案、祖师言说,喜于、专于拾人牙慧,不能深入证悟的因缘也越来越普遍。现在在我们中国,从大人到小孩,只要能接触佛法的,说几句奥妙的话都会的,说几句空泛的、解脱的(话)也都拿得起来的。但真正的在法义上能利益世间、饶益有情,于众生拔苦,令众生脱离生死轮回,令众生趋于菩提,这样的利益者的确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共业的感召与表现罢了。

虽然是表现,但直至佛法灭,释迦牟尼佛教言在这世间上消失,我们的法性与佛陀的法性圆满一如也没有改变,但是使用的状态、乃至住世的差别表现,就是修德的表现是有住世与不住世之相。要是盲目地否定这些差别,或者正法、像法、末法之际之业报的差别,我们那是自欺。好比说人寿八万四千岁跟我们人寿百岁差别很大的,你承认不承认它都有差别的。我们要是强制说,我们现在福报跟人八万四千岁的福报是一样的,因为性德是一样的——这样你会在因果上欺辱自己,在修德上欺辱自己,多使人减损于现世福德因缘的正确的认识,就是(不能)如实地向往修法与善巧,或者出离的心智,多出生慢慢、过慢,不是这样而非得这样逼自己,逼自己这样思考,逼这样运用,结果给自己、对周边人带来困惑,这种困惑就是所谓的于修德不许啊。

性德是体,修德是用,若离性之体别无修德之用。修德实际是无染无著的,在差别中得以自在,在差别中自在就是无染无著。但你否定不了这种差别,要能否定这差别,无分别的法性有何意义呢?它的价值何在呢?我们每个人都会思维的。

好比时空是一样的,下雨不下雨,时间都是一天一天在过的,其本质也是在时间中延续,那下雨比较寒冷一些,太阳火辣辣的时候就比较热一些,其体、其相本质没有变,用时表现着这样的差别。你要在此处不生烦恼,如实面对,那就是天气的妙用,就是无染无著的自在,就是在生死中不著生死,也不取于涅槃。你也不说“我不要阴天,也不要晴天”,晴天阴天都是一样,不需要、没有必要否定它。在晴天阴天中无染无著的,如实地面对,那也就是天气的妙用。学佛的修德亦复如是。

答曰:

我们看他怎么来答:

论其真如,广大无边,与虚空等,其量难知。譬如一大暗室,若燃一灯二灯,其明虽遍,犹为暗也。

我们这房间里现在有三个灯,若是无量的灯,这灯可以塞满这个房子,一个灯二个灯也行,但它的表现肯定是有别的。

渐至多灯,虽名大明,岂及日光?

这对比我们是可见可知的。在佛法中有喻说法,用种种比喻来让我们观察思维,佛法中有止、观二法的修持,俗谛的观察也是很重要的,它能令我们除去疑惑。要是有疑惑,人往往修法不得力,不深入,无有乐趣,无有愿望。这观察是很重要的。

我们知道,太阳出来了,你这房间里再多的灯跟日光是无以比拟的,这我们很能透视得到的。那诸菩萨、贤圣乃至一切有情心智心光与佛陀心光、威德相比,亦复如是。

菩萨所证智,虽地地相望,自有阶降,岂得比佛如日明也?

现在我不知道大家证量如何,智慧与威德的广大与善巧不知道是什么量,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评判的菩萨,因为菩萨未离正究竟觉故,未圆亲证周遍故,就这么大的差别。凡夫与诸佛本质无别,其心也无别,但起用就表现着无量无边的差别。这差别正是我们增上的修持与向往、爱乐与守护,也正是我们赞佛、供佛、随顺佛教的本质的增上力。本来我们与佛无二无别的心智,起用别处正是我们感激佛陀、向往佛陀的亲证功德,供养守护的取向与利益。那你要是否定了这个,此人必然懈怠,否认的心理里必然有邪执,或者说必然有自欺分。要不然若有一个世尊出世了,佛法也就结束了,也就没有意义了。

无量的差别正显诸佛威德善巧之回施,正显一切诸佛与一切众生心智本来无别的妙用,这妙用正是在差别中对我们的加持与提携增上,这就是它的利与用,正是对我们回施的感激。因为佛陀亲证这样的差别,亲证这样的威德,本质无别中显现差别,令我们趋向于完善,趋向于究竟,未来际的修持与守护,这是很喜悦、很安乐的事情。若没有差别,佛法的喜悦、佛法的法味也是无从表现、无从运用的。

在智中有平等智、妙观察智、大圆满镜智,也有法界体性智。法界体性智全是讲差别,平等智真性中全是讲其本质,但圆用圆摄,五智象五个珠子一样,此有彼有,此现彼现,互彰互现,圆融无碍,但各个清晰安立。(编注:【五智】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污,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  三、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而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  四、成所作智 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  五、法界体性智 第九识在因位,为八识之总体。八识者,第九识之别作用也,至果位转而为世间出世间等之一切法体性智,故名法界体性智。[表][佛学次第统编 - 明·杨卓])我们心与佛心是一样圆满的,但我们别用,各取有方,你可以随便取用它,互不妨碍,互不伤害,这真是很有意思的。这地方还是希望我们每一位善知识善自观察,在五智中观察。

我们知道有九识,眼、耳、鼻、舌、身是前五识,第六分别识、第七识执著识(末那识)、第八藏识、第九识菴摩罗识,菴摩罗识是起用识,过去称为净识。(编注:【九识义】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即第七识)、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以上为八识)、阿摩罗识等,合为九识。小乘佛教立六识,大乘佛教地论宗、唯识宗立八识。真谛系之摄论宗复举第九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据宗镜录卷四所释,九识即:(一)眼识,眼与色为缘而生眼识,为能见者。(二)耳识,耳与声为缘而生耳识,为能听者。(三)鼻识,鼻与香为缘而生鼻识,为能嗅者。(四)舌识,舌与味为缘而生舌识,为能尝者。(五)身识,身与触为缘而生身识,为能觉者。(六)意识,意法为缘而生意识,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七)末那识,又称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成染净者皆由此识。(八)阿赖耶识,意译作藏识。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具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四分。(九)阿摩罗识,意译作清净识、白净无垢识。此识乃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大乘密严经卷中、卷下、大乘入楞伽经卷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佛学大词典])这识的称法有种种差别,我们怎么来运用它呢?来如实地体验这个法则呢?为什么在教下把识评判得这么细呢?把智评判得这么细呢?就怕我们笼统、草草,莽汉地说“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好了,我们没事了,那这样修法无以增上之心,爱法与法益无由,精进无由,法乐无由,没有乐趣了,没有增上的喜悦了,很快大家都会堕入一种少知为足、未证言证、未得言得的自我封闭的心智或者自许的圆满中。

《妙法莲华经》上讲五千退席就是此类,他认为佛讲的法我们早已听完了,不需要再听了。佛说一切法皆是未曾有,众生时时地地皆应听,皆应闻,皆应守护爱乐。我们每一时刻的修法皆应增上守护。何以故?每一时刻都是未曾有的,在延续表达。要不然你修法什么意义呢?你学习佛法什么意义呢?我想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如实地、不自欺地审视这个因缘的,做一个真正的念佛行人,做一个真正的学佛者,做一个佛子,要不然我们空遇佛法,堕入自己知见之中,不得增上的利益,此生冤枉了这样好的因缘。我们看下面第五大门。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泛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

第二、此彼禅观比校劝往。

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比校。

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往。

第一、泛明修道延促者,就中有二:一、明修道延促,二、问答解释。

一、明延促者,但一切众生,莫不厌苦求乐,畏缚求解,皆欲早证无上菩提者,先须发菩提心为首。此心难识难起,纵令发得此心,依经终须修十种行,谓信、进、念、戒、定、慧、舍、护法、发愿、回向、进诣菩提。然修道之身,相续不绝,迳一万劫,始证不退位。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亦曰假名,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未出火宅。何以得知?据《菩萨璎珞经》,具辨入道行位法尔,故名难行道。又但以一劫之中,受身生死,尚不可数知;况一万劫中,徒受痛烧。若能明信佛经,愿生净土,随寿长短,一形即至,位阶不退;与此修道一万劫齐功。诸佛子等,何不思量,不舍难求易也!

如《俱舍论》中,亦明难行、易行二种之道。难行者,如《论》(俱舍释论卷九意)说云:「于三大阿僧祇劫,一一劫中,皆具福智资粮,六波罗密,一切诸行,一一行业。皆有百万难行之道,始充一位。」是难行道也。易行道者:即彼《论》(俱舍释论卷九意)云:「若由别有方便有解脱者,名易行道也。」今既劝归极乐,一切行业,悉回向彼,但能专至,寿尽必生。得生彼国,即究竟清凉,岂可不名易行之道?须知此意也。

二、问曰:既言愿往生净土,随此寿尽即得往生者,有圣教证不?

答曰:有七番,皆引经论证成:

一、依《大经》(卷下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即得往生。」故《大经赞》(赞弥陀偈)云:

「若闻阿弥陀德号 欢喜赞仰心归依

下至一念得大利 则为具足功德宝

设满大千世界火 亦应直过闻佛名

闻阿弥陀不复退 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依《观经》,九品之内,皆言临终正念,即得往生。

三、依《起信论》云:「教诸众生,劝观真如平等一实。亦有始发意菩萨,其心软弱,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以常见佛故,永离恶道。」

四、依《鼓音陀罗尼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今现有佛,号阿弥陀。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精勤修习念佛三昧。若能令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得见彼阿弥陀佛,皆得往生。」

五、依《法鼓经》(意)云:「若人临终之时,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六、如《十方随愿往生经》(灌顶经卷一一意)云:「若有临终,及死堕地狱,家内眷属,为其亡者念佛,及转诵斋福,亡者即出地狱,往生净土。况其现在自能修念,何以不得往生者也。」是故彼《经》(灌顶经卷一一意)云:「现在眷属,为亡者追福,如饷远人,定得食也。」

第七、广引诸经证成:

如《大法鼓经》(卷下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常能系意,称念诸佛名号者,十方诸佛,一切贤圣,常见此人,如现目前。是故此经名大法鼓,当知此人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又《大悲经》(卷二意)云:「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安乐。若能展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是故《涅槃经》(北本卷一九、南本卷一七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校量。」

又《增一阿含经》(卷三四意)云:「佛告阿难:其有众生,供养一阎浮提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得功德,宁为多不?阿难白佛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数量。佛告阿难:若有众生,善心相续,称佛名号,如一搆牛乳顷,所得功德,过上不可量,无有能量者。」

《大品经》(摩诃般若经卷二一、智度论卷八四意)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若人散花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

故知念佛利大,不可思议也。《十往生经》、诸大乘经等,并有文证,不可具引也。

善哉!

第五大门中,有四番料简:

第一、泛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

第五大门中谈四个章节。“泛明修道延促欲令速获不退”,这“不退”是修法的急务。要是我们一旦失去修法之正因,或者于佛法中得以退转,就像人身一失那只怕是万劫不复。现在我们人身是显现着的,孰能知自己明日能不能保这个人身呢?若于法则修法不得不退,终不得安心。何以故?六道轮回甚苦,无量劫的轮回甚苦。何以故?无明业所逼故,令其不得自在。那若是于法得不退转,会令人安乐,于世间生存,生命延续无有畏惧。何以故?必至菩提,无有散坏故,能于安乐生起抉择,在安乐中会使生命相续展现出来的。无明业乃至生死业的逼迫,是令众生不安的,因为它是无明妄想所驱使,无常所展现,是很痛苦的事情,我们都会善观察这因缘的。

第二、此彼禅观比校劝往。

观修乃至念佛的差别,就是圣道的修持次第是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与一生成办往生之大利这样的功德的对比,这地方是不可草率的。

第三、此彼净秽二境,亦名漏无漏比校。

此娑婆世界有漏之相,各以有漏之业、有为之业,违性造作,各现混浊——五恶、五痛、五烧的聚集,众生饮苦食毒,更相争害,这样一个纠缠不清的世间,与极乐世界清净妙相庄严的殊胜功德的差异,极乐世界是无漏顺性而安立的清净国土,接度众生趣于泥洹。这应该对比,因为没有这样的比较,我们就难于择法决定,难于取决于法则,混淆自心。

第四、引圣教证成,劝后代生信求往。

我们这一生之业就是毕生之业了,不再在轮回路上去奔波去流浪了,作轮回之最后生,于现生得生阿弥陀佛国土之抉择与大利,乃至现生得以佛法之不退,住阿毗跋致。尽此一生之精力而断除旷劫之轮回因缘,那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修法,也就是在一个当下之抉择,当下就是表现此一生中。

我们寿尽何去何从呢?若是负责任,若是善缘成熟的人,皆会如实观察的;若是草率人、笼统人、不负责任人,可能不会观察、不愿观察或者不能观察,对自己的现生后世无有交代。这是不可草率的,(不管)别人负责任不负责任,你自己对自己负责任。这是我们每一个善知识一定要思维观察的。

时间到了,明天我们接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