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错了
(预科班)宽智
《弟子规》是儒家经典之一。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堪称启蒙养正,教育弟子敦伦尽份,防邪有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在刚开始学习时,我觉得这太小儿科了,这么大了还学这个。但在学到第一篇“入则孝”时,我完全改变了想法,就是这小儿科学的“父母呼,应呼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都没做到我深感惭愧,不由想起我和父母相处的真实经历。
我生长在北方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爸爸妈妈都没什么文化,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妈妈非常节俭,爸爸也勤劳肯干,二人有计划的维持这个家。在我十几岁时,我和其他小孩子一样,爱慕虚荣,喜欢吃好穿好的,和同学比。因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于是我心中生起了怨恨,老天不公平,让我生在这么穷的家里,爸妈教育我,我心里很反感,横眉怒眼。心想:“看你们这么土,生什么都不懂,还管我。”要不就大声喊过去,谁叫你们生我呀!但爸妈还是耐心的教育我,我却不领情。
在进入青少年的时候,女孩子正在发育期,心里很容易起逆返,又特别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时在一般家庭里,父母都时刻注意孩子的心里变化,万一有什么不好的倾向,都会极时纠正。但我从不和父母的沟通,总觉得他们不会明白我,慢慢地我的性格变得有点孤僻,对父母真是由怨生恨。
记得一次,家里来客人了,我放学回来还是向往常一样,一脸的不满走进房间,妈妈说:“有客人来了,这是张叔叔。“我头也没抬的走进自己的房间,这使妈妈和客人都很尴尬。更可恶的是妈妈用柔和的语气说了我一句,我却大发雷霆的反驳过去,旁边的客人惊呆了,妈妈也急红了脸。在客人走后,妈妈打了我,我很恨他们。
初中毕业以后,我要出家。家里人不同意,我就不告而别。出家以后,由于师父的不断教导,也随着我的年龄增长,我有些懂事了,知道孝顺师父了,至少不会用又臭又硬的话和师父顶嘴。就在出家以后了,我还是抱怨父母对我有多么不好,无论他们为我做什么我都觉得应该,就算身苦再累,也是应该的,谁叫他们生我呢?直到前年我放假回家过春节,那时我已经出家五年了,书也读不少了。妈妈还给我洗衣服,绞尽脑汁的想给我做好吃的,但我就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吵起来,害得爸妈在饭桌上苦,一家都吃饭。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我从没意识到“孝”的重要。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当我与父母顶嘴,父母责骂我,其实他们在用责骂的方式教育我孝顺;当我与妹妹打架时,妈妈打我,其实她用打的方式教育我要记住“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道理;当我逃走出家时,妈妈以为从此以后失去了扶养二十几年的女儿,痛不欲生,可我从没了解妈妈的内心,从不用心体会她的感受。妈妈,你时刻用无私的爱去教育我,感染我,从不放弃,可我却像木石一样无动于衷,反而用怨恨仇视的心去对你。我很惭愧,家庭女儿借此机会向你说一声十几年来都未说的话:“妈妈,我错了……”
妈妈,我现在已经懂得了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了,我虽然不能在你身边,但我可以用精进修学,成就菩提来孝顺你。来报答你十月怀胎,推干去湿,培养成人的恩德。把对你的孝、恩、化成大孝、大恩,以至于对众生的慈悲平等。
有一天,我们也会向他们一样的慢慢老去,那个时候我们希望这么过?现在的我们,有留意和关心自己的父母吗?请关心和留意他们正在逐渐老化的过程,也别忘记多打几次电话安慰他们,不要经常对他们呼喝喔!别忘了,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感谢学院开此课程,感谢法师真诚的演讲,这使我能急反省,不至于悔恨终生。
我此时还在念着,反省着,“父母呼,应呼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