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禅宗云门宗云门大师

云门大师──云门宗初祖


云门文偃,唐末五代高僧;为云门宗初祖。

幼年即切慕佛门,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遍览诸经,深究《四分律》;后至睦州,因顿折一足而开悟,

继参学于道明禅师门下。又谒雪峰义存禅师,依住三年,受其宗印。

游历天下,遍访高僧大德,参究印证,声名渐着。

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愈显、法化四播,遂成云门一宗。其机锋险峻,门风殊绝,禅林中有「云门一字关」、「云门三字禅」之美称。

留有《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三卷和《语录》一卷行于后世。

人是灵长类的动物,灵就灵在他有精神上的追求,他要超越自身从而达到精神的永恒彼岸。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烦恼与幸福的冲突,使人类不得不去寻求一条解决冲突并且调和矛盾的最佳途径,宗教便得以产生了。

佛教以魔难为存在的条件,无魔无佛,无佛无魔,幸福与灾祸同时存在。然而随着时代与社会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对灾难与幸福概念也有了不同的理解,所以要求佛教必须加以发展和改革,因而有了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发展到了中国,与本土的儒教、道教等相结合,便有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的诞生。

佛教的像教对于广大信众的心理安宁来说,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流风所及又成了一种迷信和执着,偶像的执迷只会影响人们对于佛教真谛的领悟,于生死大事毫无帮助。于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禅宗的精要便在灵山会上找了依据。无数人天菩萨请佛说法,佛陀便拈起一朵金色优钵昙花,满座信众都难领会其中的奥妙,只有迦叶尊者展颜微笑而心心相印,便有了正法眼藏的流传。

达摩一苇渡江,慧可立雪断臂,六祖芦芽穿膝,都是要破除偶像、文字以及外境的执迷,从而进入心灵的绝对自由世界。这在当时追逐享乐的社会和崇拜偶像的佛教界中,无疑是一股清新的凉风,带来了彼岸的温馨和亲切,使广大信众精神为之一振。而思想界则欢呼着它所赐予的顿悟模式,人类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人们对幸福与真谛的理解又有了质的升华,而且有了到达彼岸的最直接的途径。

禅风的鼎盛,公案的流播,一方面说明了它的生命力,以及为人们所接受的程度,一方面却在丰富和扩大的同时被分割和曲解,自然会背离它的原始初衷而本末倒置。葛藤禅的出现,虽使人们摆脱了文字障却又陷入到语言障之中,同样影响到人们对于终极真理的体认,于是又有了改革的需要,禅宗史上的五家七宗便应运而生。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以截断众流、孤危耸峻为宗风的云门禅。

葛藤的缠绕,必须有快刀和利剑来斩断;烦恼的蕴聚,必须有智能和觉悟来扫荡。有名的云门三句、三字关、一字禅等,当体发生,随处寂灭;涵盖乾坤,截断众流;直下承当,不容拟议,让修行者无所措手足的当下,直见本源自性,顿悟真如法身。尽管它接引的是上根利器,即那些聪明智能而有慧根天赋的人,所以只流传兴盛了二三百年,但它所采用的截断众流和随波逐浪等接引修行者的方法,对于人类思维模式的培养,通向真理的终极,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要了解和认识云门宗风,必先知道它的祖师──云门文偃禅师。

唐末五代时的云门文偃禅师(公元八六四──九四九年),祖籍浙江嘉兴,俗家姓张,是东晋齐王司马冏的部下东曹参军张翰的十三代孙。虽然他出身贫寒,还要经常出坡洒扫,但是,先天所带来的灵秀之气和聪明智能的上根利器,使他在十二三岁时便看破红尘,在自己镇上的空王寺中出家,跟从志澄律师学习律部经典。他天资禀赋极高,反应敏捷,辩才无碍,深得志澄律师的器重和赏识。二十岁远到常州的毗陵坛禀受具足戒,之后又回到志澄律师处继续研究律部并加以修证,时常帮助志澄律师讲解经典,尤其对《四分律》等经典的深奥意蕴有深刻的钻研。

数年之间,他已经彻底明白经典中的真谛,不仅精通戒律的内容和精髓,而且能够清净严肃地身体力行。之后,他便离开自己的启蒙恩师,开始到各地游学参究。他先去参拜的是揖世高蹈、不肯随俗的睦州道踪禅师,道踪禅师的风格就是不容学生落入妄想,而要当下觉悟。文偃连续三天去敲门,他才把门打开一条缝。文偃一脚踏进门里,道踪便一把揪住他的前胸要他说。他正要说的时候,道踪便说了一句『秦朝时候的毂辘钻子』,一把将他推出门去。道踪关门关得急了,文偃的一只脚还夹在门里,就在这一阵疼痛的当下,他恍然大悟,于是便归从睦州道踪禅师修行。

三年之后,道踪禅师看他勤奋好学,天资颖悟,气概不凡,堪当大任,便引介他到雪峰义存禅师处参学。他听从师命,离开睦州,来到雪峰山参拜义存禅师。数年之间,温习研讨,心心相印,深得义存禅师的精髓。然后,便游历天下,遍访高僧大德,曾参拜过洞山、曹山、疏山、天童、归宗、灌溪等,研究印证,声名渐大。后来到了广东韶州灵树如敏禅师那儿,如敏禅师拜他为上座。贞明四年(公元九一八年),如敏圆寂,他继承法席,担任灵树寺的住持。其间,他屡次被南汉皇帝请入宫中说法讲经,深得皇帝的钦仰敬服,并御赐名号为「紫袍大师」。同光元年(公元九二三年),他迁徙到韶州的云门山,创建了光泰禅院,道风越来越显著,天下的禅僧蜂拥而来。云门宗便由此而发扬光大。

云门宗的宗旨包括在三句话中:「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等,世称「德山三句」。首句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物相即是法相,法相即是物相;而且都在自身,莫要外求。二、三句是接济印证学生境界的方法,一是直下承当、断绝妄想,一是因材施教、随机度人。他常以一个字来截断学生的妄想情识,禅林称做「云门一字关」。当然,因为太快猛、太急切、太出乎意料,所以一般人都觉得他的门风高危峻险,难以接近。为此,他所接引的学生大多都是所谓的上根利器,一是一,二是二,含糊不得。他的法嗣有香林澄远、德山缘密等六十一人,都很有造诣和名声。乾和七年(公元九四九年),文偃大师圆寂,南汉皇帝敕赐为「匡真禅师」,宋太祖赵匡胤则追谥为「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云门文偃一生辉煌,犹如禅学天空中的北辰紫微,留给后代的是万分的敬仰和崇拜。但是,任合伟人所走过的路,前面永远是充满荆棘和坎坷。文偃大师的路如何呢?让我们从他出生的那一刹那追踪起,跟着他重新经历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吧!

舍身事佛在髫年,持戒空王律法严。

折脚睦州真谛了,脱枷雪岭道统传。

诸方遍历英名震,灵树冥通上座闲。

御赐紫袍师尊贵,云门绝唱响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