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般若的力量
指导人生的般若智慧
人生的祸福往往是无法预料的,当你处于平静的生活,正在津津乐道别人的故事时,可能戏剧性的灾难突然也会降临到你的头上,这个时候你也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你是否还有心情对别人评头品足?你是否会手足无措,茫然不知所归?
有这么一种智慧,无论人生是祸,还是福,你都能用它平静应付,这就是《心经》所说的般若智慧。
英国近代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认为他是第一个提出这样命题的人,实际上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已经认识了知识对于人生指导的重要意义,培根的知识是对真理的认识,佛陀的知识是对宇宙本体的认识,这种知识是般若,是佛性,是真如,是涅槃等等,虽然名词不同,但都是在寻找宇宙的真理。
浩瀚的《大藏经》对于我们现代人是没有时间看了,一般人也难以看懂,但《大藏经》的精髓在般若经,般若经的精髓又在《心经》,要把握充满人生哲理的佛陀智慧,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握《心经》就行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把博大精深的《大般若经》浓缩在260字以内,向我们以最简短的语言阐述佛教“觉悟的智慧”。般若智慧在整个佛法处于主导地位。《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专门阐述佛教般若智慧的。“般若”是佛教智慧的代名词,由于它的意义不同于普通意义的上的智慧,所以玄奘法师就根据佛经“五不翻”的原则,用梵音来取代它。
“般若”这个词的音不能读bānruò,应当读bōrē。“波罗蜜多”也是梵语,是音译。有时简写成“波罗蜜”。“波罗”译为中文是“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
“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走出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的最高智慧”,佛陀五时说教,说般若的时间最长,说了22年的般若经。佛不是神,佛是觉悟的代名词。所以佛教的般若智慧就是“觉悟的智慧”。
般若虽然是佛教的智慧,可人人都可用,它是没有阶级、种族和信仰之分的。因为般若给你一个人生坐标,给你一个充满智慧的生活,给你心灵的快乐。一天有般若,一天有快乐,两天有般若,两天有快乐,天天有般若,天天有快乐。
般若(智慧)是属于大乘佛教修行六波罗密(又叫六度)中的一种,六波罗蜜多(六度)包括布施波罗密、持戒波罗密、忍辱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定波罗密、般若波罗密。六波罗密虽以布施为首,但实行起来,任何一度,没有般若为助,就会出偏,就会因为盲修瞎炼而出现问题(走火入魔),五度只有和般若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圆满的人生。
《大般若经》说:
“云何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密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密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密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密多,犯无犯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圆满安忍波罗密多,动不动相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密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密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密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上述有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五波罗蜜多的修行,我们将在以后章节详细论述,所以上面佛陀的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先不去理会。本书先以般若波罗蜜多为第一章,意在由本及末。般若波罗蜜多是本,其他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在般若的指导下进行。
那么上面佛陀说: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密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菩萨”就是《心经》“菩提萨埵”的简称,译为中文就是“觉有情”的意思。“有情”就是众生,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就是“无情”。“摩诃萨”是“摩诃萨埵”简称,大有情,即发大乘心的众生。所以“菩萨摩诃萨”就是“大乘菩萨”,发心度众生的人。
“无著”就是不要“执着”,不要执着什么呢?对内,不要执着自己是实有的(我执),对外,不要执着一切存在的现象是实有的(法执)。“法”有很多意义,这里的“法”是指一切存在的现象。
那么,上面那段话的意思应该是:
一切大乘菩萨应当以不执着(我执和法执)作为方便修行法门,使般若波罗蜜多得到圆满,觉悟一切存在的现象,它的本性是空的,一切都不可得。
这段话在《心经》中的体现是: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皆空”就是一切存在的现象都是空的,都是我们的妄心所产生的错觉。
“以无所得故”就是因为一切存在的现象其本性是空,所以大乘菩萨会觉悟利益众人和普度众生均不要想得到什么,如果想要得到什么,就不能走向“空”的境界。
因此,《心经》虽然很短,却把般若智慧的精髓概括出来了。如果要把《心经》再缩短,那么就是开头几句话: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音菩萨”,是民间广大民众最熟悉的菩萨。可是,他是怎么开悟的?他为何永远那么大慈大悲?为何有那么大的威力能够有求必应?大家可能就不知道了。那么这句话就告诉你:
观自在菩萨,他修行到非常微妙的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自己不存在了,一切外在的现象也不存在了,所以一切痛苦再也没有寄托的地方了,自然就消失了。于是,他就以明镜般的心,照见众生心中所想,以慈悲之愿普度众生。
“观自在”的“观”表示“返观自己”,回光返照,一般人总是攀缘外物,妄心跟着外面的境界跑,眼要见美色,耳要听好声,鼻、舌、身均是如此,而大菩萨却是把向外攀缘的心收回来,不受外界影响,不沾染一点尘土,就像明镜一样,一切外物来去无碍,虽然清清楚楚照见外物,但是外物离开又不留一点痕迹,不为外境动心,这就是自在无碍的境界。所以观音菩萨叫做“观自在”菩萨。菩萨是指观音菩萨无量劫的时间利益众生、普度众生,所以才有如此无边宽广的心,能够照见世界万事万物。
“照”,无心就叫作照,“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说“照见万事万物皆空”,是没有一点杂念,像明镜一样照,镜子照外物,是无念的,是不受外界影响的。而我们是不能照见万物的,我们看见万物起妄心,叫作“想”,即是妄想。
“五蕴”是指一切存在的现象,包括物质的现象和精神的现象,物质的现象叫做“色法”,精神的现象叫做“心法”。“蕴”是“积聚”的意思,五蕴就是五种现象的积聚,即五类:
①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相当于哲学上的物质,但意义要更广一些。
②受蕴,眼耳鼻舌身等接触外界所生之各种感受,有乐境(乐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乐境(舍受)。
③想蕴就是种种思想,当内心与外境接触时所引起的思想活动,如了解、联想、综合与分析。
④行蕴,这个了别的念头相续不断,似水长流,前浪后浪滚滚不停就叫作行蕴。所以行蕴以迁流为义。
⑤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识蕴是我们能够了别、认识,例如风扇转动发声,人最初只听到声音,随即知道是声音,这是耳识,同时传达到意,能分别了知这是风扇转动所发的声音,这就是意识。意识是对眼耳鼻舌身所接触的外界进行了别和认识。
五蕴中色蕴属于物质(色法),后四者都属于精神层面的(心法)。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五蕴不会是空的。我现在正在讲《心经》的“五蕴皆空”,你也正在看我讲“五蕴皆空”,但是并没有“度一切苦厄”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照”,我们叫做“想”。观音菩萨的“照”没有一切杂念,我们的“想”则是杂念丛生。观音菩萨没有杂念了,所以他就没有痛苦了,我们有妄想,当然就有痛苦。所以,如果再缩短《心经》,那么就缩短为一个“照”字。我们若能够“照”,就会觉悟一切皆“空”。“照”是般若禅的精髓,禅的用工方法也就与要照见当下一念。
整个般若智慧都是讲一切皆空的,但要如何觉悟一切皆空,非用“照”的智慧不行。若能照,便能知道《金刚经》所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由于佛教经典众多,像《大藏经》那么多的书,一辈子也研究不完,因此人们往往感叹佛法博大精深,而不敢涉猎。实际上,佛教的智慧和知识,不管它有多少藏书,千经万论都是指向一个目的,就是解脱轮回,走向涅槃的境界。
我们大多数人不是研究佛学的,但是我们的人生需要智慧,不管有信仰,还是没有信仰,都需要智慧指导我们的人生,那么《心经》的般若智慧就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需要。
般若智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佛陀总是立于中论,以至于后来发展到龙树的大乘中观学说。把“中论”引申到我们生活中来,在人生态度上,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清醒的认识,春风得意时,不要得意忘形,为所欲为,失败遇难时,不要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在方法论上,就是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走极端,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要全盘否定。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一切都要有“度”,实际都涉及到中论。
孔子也是强调中论的,儒学那里叫做中庸。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有很多误解,我认为可以翻译为:“专向极端一方面用功,那就是祸害啊!”说的正是中庸之道。孔子的中庸类似佛教的“中道”,中就是最好的位置,不会走向极端,邪教邪说往往都是走极端。龙树八不中道说“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就是解除刚刚修行的人的偏执,不落两边。
对于世界的认识,有两种基本的看法,一是认为世界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有一个主宰万物的永恒的救世主;另一种看法就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只有物质的存在,并且只有物质的进化才有人类的出现,人死了没有灵魂,也不存在万能的上帝。对于这两种看法龙树中观学说都是予以否定的。中观学说对于执着于第一种看法的人说“无常”,即世间事物一切都不是常住不变的,上帝也在轮回之中。对于第二种看法,中观学说斥责为“断灭论”,也是予以否定的。
对于“五蕴皆空”如何理解?般若学说提出“真空妙有”,就是“空”并非什么也没有了,若什么也没有了,观音菩萨也不会再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他也不能证入“五蕴皆空”的境界。佛教以“缘起性空”的理论来解释世间一切都是因缘的聚散,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此生彼灭,彼灭此生,不是人死如灯灭,而是它的“识”继续带着过去的“业”去投胎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对于两种世间的偏见,佛陀更愿意众生相信“有”,因为“有”的存在,人们企求来世的福报,也不敢为所欲为。尽管如此,佛陀仍旧破斥这种“常”的偏见,而欲一切众生达到无相的空性之中,走出生命的轮回。所以佛教就出现了很多的般若经典,通过阐述般若的最高智慧,来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彼岸。
佛教大乘般若经典,有多种本子,最庞大的,有十二万五千颂;最细小的,则为十四颂。还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分为“小品般若经”(八千颂般若),“大品般若经”(二万五千颂般若)。现在我讲的《心经》(还有《金刚经》)是人们很熟悉的经典。《金刚经》是阐述般若智慧的一部经典,可意义常常被人误解,也许因为它有悖于现在的形式逻辑,被人误为诡辩。实际上《金刚经》的智慧是非常高的,若能够理解《金刚经》,佛的最高智慧也就开发了。
般若有三般若,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一切经论中文字,皆名文字般若;若依文字,解其义理,起观照行,则名观照般若;若依观照,窥见心性,彻证实相,则名实相般若。文字是工具,观照是手段,实相是目的,此三般若,是整套的,一贯的。在三般若中,观照是最重要的,而文字上的论证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字经典,我们也就不知道如何观照,那么也就不能到达实相的境界。
般若智慧论证空性,实际已经涉及到佛教不可言说的第一义谛,这种实相境界很难用世间文字来阐述,我们弄不懂怎么办?佛教就提出了“圣教量”这个概念,它认为只要相信圣人的言语就能够得到解脱。“圣教量”亦名声量,指由圣者所述,亦足以作为我们正确知识的来源。除了“圣教量”以外,还有“现量”,主要是依据五根而得,即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而得到对外界的认识。再就是“比量”,依据推理论证而得,即通过普通的形式逻辑来推出一些结论,以提高人类自身的认识。这两种方法,是我们人类运用最多的。可是宇宙是无穷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要想去认识无穷的宇宙是不可能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篇)正如庄子所说,既然明知在有限的生命里面认识无限宇宙的是不可能的,就不要去做徒劳无益的事情了。那是不是宇宙就不要认识了,佛教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相信“圣教量”,相信佛陀不会欺骗众生,相信众生有佛性,只要按照佛所说的去修行,就一定能够成佛了。所以,在佛教中,“圣教量”是非常重要的,它也不是从世间知识所能得到的。
对于佛教来说,无论用什么方法修行,无论是何宗何派,都是为了开佛智慧。在戒定慧三学中,慧学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没有智慧的修行,只能是盲修瞎炼,就会走火入魔。在今天,我们所提出的智力,包括通晓一切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
般若波罗蜜多是走向涅槃彼岸的最高智慧,它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智慧和知识,可般若学作为大乘佛教五明之一,却又是可以接触和时时观照的。大乘菩萨要掌握五明的全部知识和智慧,那么说到底,大乘要有般若智慧,也要掌握科学知识,所以般若与科学是没有矛盾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般若智慧对于我们普通人的人生来看,就是要看空一切名利,抛弃自我的执着,不要总是心看外面,而要发掘自心的智慧宝藏,面对到处都有引诱我们走向歧途的花花世界,要时刻提防,像观自在菩萨那样时时观照自己,我们就会渐渐没有过错了。
智慧对于人生如此重要,我们的人生能够缺乏吗?没有智慧的人生,一定是黑暗的人生。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佛陀不出世,漫漫如长夜。佛陀的智慧,可以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天天念诵《般若心经》,也许奇迹很快会在我们身上发生。
般若禅语
智慧的人生,将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