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禅宗禅宗宗派源流第一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二、达摩前中土禅法

二、达摩前中土禅法

  中国禅宗之兴起,在达摩东渡以后;而达摩以前,中土就有禅学流行,这是学术、佛教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至于这一时期禅学的传承,太虚大师主张此期禅学为“依教修心禅”,将早期禅学分为安般、五门、念佛、实相禅四类;东初法师着重以安士高、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觉贤)为代表;忽滑谷快天则以“祖师禅勃兴之准备时代”进行概括,分十二章进行论述。茲参照太虚四分法进行论述。
  (一)安般禅:依据安清(安士高)译《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等经典,数息修禅,称安般禅。为汉、魏、晋初修习之禅法。
  安清,字世高(又作士高),安息国人(印度西北波斯,今伊朗土古国之王子),幼以孝行著称,父殁后,将王位让其叔,皈依佛门。后汉桓帝建和二年(148)经西域至洛阳,为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杰出的翻译家、禅学者。至灵帝建宁三年(170),共二十多年,译出经典三十四部四十卷,其有关于禅学者,如《大安般守意经》(二卷)、《禅行法想经》(一卷)、《大十二门经》(一卷)、《小十二门经》(一卷)、《禅定方便次第法经》(一卷)、《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世高“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略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偏历诸国,以汉桓之初始至中夏,才悟机敏,一闻能达……于是宣译众经,改梵为汉,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选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部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也。其也后所出经论,凡三十凡部,义理明析,文字公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焉。高穷理尽性,自识缘业,多有神迹,世莫能量。”世高译经,“为群译之首,安公以为:若及面禀,不异见圣!”可是对他译经、禅学评价之高。安世高精于阿毗昙学,主要传播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之毗昙学和禅定理论,为我国早期佛教的传播奠定基础,亦为将禅观带入中国之第一人。他专讲禅法的佛典《安般守意经》,是专门介绍安那般那禅(“安那”为出息,“般那”为入息,安那般那,简称安般,即呼吸,也就是“数息观”);大小《十二门论》则介绍“四静虑”、“四无量”和“四无色定”三类禅法,重点在数息修禅,克服“贪、嗔、痴”三毒,超脱生死。弘扬这些禅法的,有汉末、三国南阳(今河南)韩林、颖川(今河南)皮业、会稽(今绍兴)陈慧、东吴(今江苏)康僧会,西晋竺法护,支愍度,东恶谢敷、道安等。
  安世高之禅法,是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以四念住贯穿五门(即五停心)而修习。他从罗刹大本《修行道地经》抄译37条,着重在身念住,破除人我执,另译大小《安般经》(经书将十六特胜和四念住相联击)。其所传禅法符合上座部佛教(特别是化地一派)用念住统摄道支的精神。晋道安见僧伽罗刹《修行道地经》(竺法护译)的全译本,又从六部《阿含经》的翻译上理会声闻乘的体系,对于安世高所译禅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注解了这些译本,并一一作序,主要有《大道地经注》等七种。《大安般守意经》最重要,由康僧会注解、道安注释而行于世。
  (二)五门禅:依佛陀密译《五门禅法要略》而修五停观之禅法,叫五门禅。五停心,即对治多贪的不净观、多嗔的慈悲观、多痴的因缘观、散乱的数息观、多慢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分析无我观。其中第五门,当时已改为大乘念佛观。此观论之甚详,有观顶上(或脐间)出一佛、二佛乃至五方五佛之别。念佛观,已成为后来求密法之基础。同时,鸠摩罗什译有僧护著《坐禅三昧经》,并自集《禅法要略》;觉贤译有达摩多罗《禅经》,安阳侯沮渠京声(居士)译有佛大先《禅秘要治病法》。玄高从佛陀受学,禅功甚高,深得时主敬信。魏孝文帝崇敬佛陀扇多,造少林寺授徒修禅。昙摩耶舍在江陵大弘禅业。僧稠从佛陀弟子道房修习禅法,佛陀赞为“葱岭以东修禅第一”。当时帝王欲专弘禅法,尽废经律,僧稠以“禅律相通”相谏,乃得免。可见,当时禅法已有相当的发展。
  觉贤译达摩多罗《禅经》,其内容,先列数息之法,次举种种过失,名方便道退;次列举昏沉、散乱等等障碍,名胜道退。于数息行进步为方便住,心得少分寂止而住,名胜道住。数息功夫熟而成就六妙门,为方便升进,暖、顶、忍、世第一法成,见道、修道、无学道,无色定、得八背舍、十一切入,光明充四体,从四体放光明,有入息三摩根,充满下方,出息三摩提,充满上方等功德,为胜道升进。数息从一至十,心定不乱;或舍二出息,数次入息,如是次第,数十之入息,心意不乱,或越十之出息,数次之入息,至十不失至念,于数息得自在,觉知其长短,全十六特胜为方便道决定。观察四大之损坏有情无情,知三界诸法皆苦,证四谛理,不失清净心,为胜道决定。次说不净观之退、住、升进、决定,详说四禅、五神通、四无量三昧,观五阴,观六入,观十二因缘。其思想中核为小乘,而兼带大乘之风。
  沮渠安阳侯,是河西王蒙逊之从弟。少时尝流流沙到于阗国,于衢摩帝大寺,过天竺法师佛陀斯那,谘问道义,佛陀斯那本学大乘,天才秀出,能诵半亿偈,明了禅法,西方诸国称他为“人中师子”。安阳侯从其学《禅要秘密治病经》胡本,口诵通利,东归河西后,译出汉文《禅要》。数年后,魏拓跋步伐凉州,安阳宗国殄灭,遂南奔于宋,游上塔寺,以居士自毕。
  玄高(402-444),生于后秦弘始四年(402),十二岁出家,十五岁为山僧说法,受戒后专精禅律,后往石羊寺拜佛陀跋陀罗为师,旬日而入其堂奥。乃杖策游西秦,隐居麦积山,从昙无毗禅师受学,得其真传。后无毗西返舍夷,有二恶比丘诬玄高“蓄聚徒众,将为国灾。”玄高被摈,往河北林阳堂山。高徒众三百,禅慧弥新,入堂者十二人,后河南王及太子采纳昙弘法师之言,赫然悔愧,即遣使迎高迁还邑,尊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士,沮渠蒙逊深相敬事。时西海有攀会僧印六,从高受学,志狭量褊,得少为足,便谓已得罗汉,顿尽禅门。高乃密以神力,令印六于定中,备见十方无极世界诸佛所说法门不同,印六于一夏寻其法门,永不能尽,方知定水无底,大生惭愧。后随魏拓跋寿舅阳平生杜超达平城,大流法化。太子拓跋晃事高为师,见一时被纔,为父所疑;崔皓、寇谦之先得宠于寿,恐晃篡承之日,夺其威柄,乃谮云:“太子实有谋心,故勾结玄高;若不诛除,必为所害。”寿大怒,收高。高密与弟子云:“佛法应衰,吾与崇公首当其祸乎!”遂与凉州沙门慧崇于太平五年(444)九月同被害,时高年仅四十三岁。太平七年(446年)寿毁灭佛法。
  禅法传入中土初期,一方面凭借其究竟解脱法门,吸引徒众,另方面间或也借助其神秘的定力、奇异神通,增加其吸引力。这样一来,与道家蜕化、服食、以呪术摄众难免发生冲突,乃至引起道士妒忌,引发教权之争,导致统治者的偏听信而毁佛。僧稠修定,略显其神通,亦是一例。
  僧稠(480-560)俗姓孙,原出昌黎,后居巨鹿之瘿陶,性度纯懿,孝信知名,而勤学世典,备通经史,征为大学博士,讲解墳索,声盖朝廷。后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年二十八,投巨鹿景明寺僧是法师出家落发。初从跋陀之神足道房禅师受行止观。既受禅法,北游定州嘉鱼山,旬日摄心,果然入定,常依涅槃圣行念处法,乃至眠梦觉见,都无欲望。居五夏,又诣赵州漳洪山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法,钻仰积年,节食鞭心,九旬一食,米惟四斗。或煮食未熟,摄心入定,动移晷漏,前食并为禽兽所忠敢,又常修死想,遭贼怖之,了无畏色,受戒而返,尝于鹊山静处,感神来烧,抱肩筑腰,气嘘顶上,稠以死要心,因证深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究略世间,全无乐者,便往少林寺参谒跋陀禅师,呈已所证。跋陀曰:“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后诣悟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肯青罗山,屡入定,每以七日为期。又移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帝夙承令德,前后三召,乃辞;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既召不出,亦于尚书谷为立禅室,集徒供养。又北转常山定州,燕赵之境,道味通被,齐文宣天保二年(551),诏令师赴邺教化,逐拂衣出山。稠年过七十,神宇清旷,帝扶接入内,为论正理,因说三界本空,国土亦尔,荣华世相,不可常保,广说四念处法,帝闻之,即受禅道,不久便证深定,停止禁中四十余日。天保三年(552),又勅于邺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为构云门寺以居之,兼为石窟大寺主,两任纲位,练众将千,供事繁委,充诸山谷。又令国内诸州别置禅肆,令达禅念慧者,就为教授,时扬讲诵。帝以国储三分之一供奉三宝,常率其羽卫,故幸参观,稠处小房宴坐,都不迎、送。黄门侍郎李奘与诸大德请示禅要,因为撰《止观法》(二卷)。齐乾明元年(560)四月无疾卒于山寺,春秋八十一。初勅造寺,面方十里,令息心之士问道经行,稠曰:“十里太广,损妨居民,恐非远济,请半减之。”勅乃以方五里为定。暇日,帝谓:“弟子未见佛之灵异,颇得睹不?”稠曰:“灵异之事非沙门所宜。”帝强之,乃反袈裟于地,帝使数十人举之不能动,稠命沙弥取之,初无重焉,因弥笃信。
  (三)念佛禅:指为修习禅定而念佛的法门。后汉末,与安世高同时,支娄迦译《首楞严三昧经》,亦是弘扬念佛三昧法门的,道安以前,有僧显禅师在禅定亲见弥陀,住生净土。道安法师修安般禅,后又称弥勒名,誓生兜率,所以念佛禅在慧远前已有萌芽。
  庐山慧远专主念佛禅。慧远(334-416),山西雁门楼烦人。年十三,随舅令孤氏游学河南许洛,专通六经,尤善老莊,二十一岁入山西太行、恒山,听释道安讲《般若》,豁然有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粃糠耳!“与弟慧持落发为弟子。后与同学四百多人,随道安往襄阳。前秦建元十五年(379),苻坚军陷襄阳,偕道安返长安。慧远别师,弟子数十人往荆州,住上明寺。东晋太元六年(381)始入庐山,驻足西林寺,江州剌史桓伊于太元十一年(386)在庐山东建东林寺,充慧远息心之所。太元十六年(391)请僧伽提婆至庐山译经,翌年遣弟子支法领等往西域求经。慧远声望远闻,四方僧俗不期而集。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缺,远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皆获梵本,得以传译。昔安法师在关,请昙摩难提出《阿毗昙心》,其人未善晋言,颇多疑滞。后有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博识众典,远请重译《阿毗昙心》及《三法度论》,于是二学乃兴,并制序标宗,贻于学者,孜孜为道,务在弘法。每逢西域一宾,则恳恻谘访。闻罗什入关,即遣书通好。外国众僧咸称汉地有大乘道士,每至烧香礼拜,辄东南稽首,向心庐岳。东晋元兴元年(402)七月,以刘遣民等十八贤为上首,同志一百二十三人,在般若台精舍弥陀佛像前,立誓共期生西方而修念佛三昧,即庐山白莲社,为结社念佛的首创。翌年,桓玄于江东称王,令沙门跪拜王者,慧远撰《沙王不拜王者论》以驳之。又著有《大乘大义章》、《大智度论要略》、《法性论》,对于般若的流通亦甚致力,效师道安弘宣般若,又与鸠摩罗什及佛陀跋陀罗唱和。对禅法颇有影响。慧远卜居庐山三十年,未尝下山,送客亦足不过虎溪,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八十三岁入灭。其参禅念佛,不是口唱念佛,而是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则鑑照之智自发,而得观见佛之境界,他弘通念佛禅而开禅净一致之端,为后世念佛禅之祖。
  而鸠摩罗什(344-413)则译出《大品般若》、《法华》、《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禅经》等,门徒八百余人,盛唱空宗,什之父鸠摩炎从天竺来居龟茲,被尊为国师,娶龟茲王妹而生罗什。什七岁随母出家,诵习毗昙,九岁随母至罽宾,遇盘头达多受《阿含》,以后才为国土所重。十二岁母携归龟茲。至沙勒国停一年,学《毗昙论》,受《六足论》。时有须利耶苏摩深通大乘,罗什师之而究明摩诃衍,受诵《中论》、《百论》等。既而被龟茲王迎归,弘演空宗。其母独往天竺,而什留龟茲诵大乘经论,升座说法,道誉远闻。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竖遣吕光大破龟茲,获罗什。弘始三年(401),秦王姚兴遣使迎什,同年十二月二十日入长安,以国师礼什,于西明阁及逍遥园从事译经,释睿、僧肇等八百余人咨受其旨,笃信之士请于长安译出众经。于是义学沙门云集,受业者三千余人。弘始十五年(413)入寂于长安大寺。所译经主要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呪经》(一卷)、《妙法莲华经》(八卷)、《维摩诘所说经》(三卷)、《梵纲经》(二卷)、《大智度论》(一百卷)、《中论》(四卷)、《百论》(二卷)、《禅法要解》(二卷),《禅经》(与《坐禅三昧经》同,(三卷),《禅法要》(一卷)、《禅秘要经》(三卷)、《思维要略法经》(一卷)等。
  僧肇,道生是罗什门下最有力的两大弟子,僧肇(384-414),京兆人,家贫,以备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历史,备尽墳籍,志好玄微,每以老莊为心要。尝赞《老子》“美则美矣……猶未尽善”,后见旧《维摩经》,“始知所归”。其著《涅槃无名论》曰:“会万物为已者,其惟圣人。”又说:“净名曰:不离烦恼而得涅槃;天女曰:不出魔界而入佛界。然则玄道在于妙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已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其《物不迁论》,倡动静一如,事理不二妙谛,与禅定“现实即实在”同一旨趣。其《宝藏论》妙悟于言外,古今独步。其《维摩经注》说:“终日说而未尝说也,终日闻而未尝闻也,”即禅家“不以一法示人”;“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是“佛法即世间法”的妙谛;其言“行净则从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为禅家“惟心净土”之极则。这些,都说明僧肇之学对后世影响甚大。
  道生(355-434)为罗什另一大弟子。本姓魏,钜鹿(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江苏铜山),家世仕族。幼而颖悟,后归依沙门竺法汰,年在志学,便登讲座。年至具戒,初入庐山七年,钻研群经,万里随法不惮疲劳。后与慧睿、慧严同游长安,从什公受业,还都止青园寺,校阅真俗,研思因果,乃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之旨。又著《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等,笼罩旧说,妙有渊旨,时六卷《涅槃经》先到京都,道生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孤明先发,独见忤众,被摈而遣之,自认所说与实相不相违,遂拂衣而去。初投虎丘山,销影岩岫,山中僧众咸共敬服。后大本《涅槃经》至南京,果称“阐提悉有佛性”,与前所说合若符契,乃升座讲说,听众莫不悟悦,宋元嘉十一年(434)逝于庐山精舍法座,京邑诸僧内惭自疚,追而信服。
  庐山慧远之后,专主念佛禅者,后有昙鸾、道绰、善导承其绪。昙鸾法师(476-?)因讲《大集经》而致病,乃欲修得长生,再弘大集。他本为北魏人,因求长生术,故至南朝梁地,时南朝人以为他是奸细,乃报于梁武帝。帝因请其说法,并问南来之意,鸾谓南方有为练气修仙所宗之陶隐居(陶弘景),欲从之而修长生。武帝乃吸其往访陶隐居,得长生术,又返北方。在洛阳遇菩提流支,流支菲薄中国仙术而授《观无量寿经》,并谓依此必得长寿。鸾法师遂焚仙术,回河西专修《无量寿佛》法,广弘传之。隋进道绰法师原修习禅定,因读鸾法师遣著,遂决定专修净土,持久念佛。此念佛法门唐朝时则善导法师弘扬最盛,后为日本净土宗所继承。
  (四)实相禅:即依《般若》、《法华》修空观(实相观)之禅法。名出罗什《禅法要略》。罗什传述禅之观法,用为实地修行的,则为慧文、慧思、智头诸师相承,立中道实相禅。
  北齐慧文(约在535-557前后)禅师,学徒数百,众法清肃,道术高尚。慧思(514-577)乃往依止。慧文依《中论》、《智论》而修禅,《中论》从空、假、中的理境上修观;《智论》倡“三智一心”,即以一心的三观一境的三谛,一境三谛即诸法实相,一心三观即是实相禅。慧思从慧文修学,发八触而得初禅,后放身倚壁未至壁顷,忽然悟入法华三昧,深达实相,遂弘法于南朝。陈光大元年(567年)至南岳,称前生曾居此处,于故地建“三生塔”,当岳心建般若寺。后帝迎之至栖玄寺,问辩佛理,师示众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已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陈大建九年(577)六月唱佛坐逝南岳,寿六十上岁。为法华三祖。
  智头禅师(538-597)字德安,生荆州华容陈氏家,十八岁出家,初谒大苏山慧思禅师,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诵《法华经》,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乃辞思游化。陈大建七年(575)抵建康瓦棺寺,创弘禅法,集一切禅法之大成。仆射徐陵、尚书毛喜等贵望并禀禅旨。陈宣帝诏师居光宅寺;隋开皇九年(589),憩庐山。后过衡峰,届荆部留玉泉寺。开皇十七年(597)归寂于台又石城寺。大师造大寺三十六所,命写经十五藏,著经疏百余卷,造佛像八十余万躯,度僧一万五千人,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可胜纪。在陈隋有很大影响。
  以上四种禅法,大体上都是依佛教经典而修之禅法,故名“依教修心禅”,这些禅法都离不开如来佛典,故可称为如来禅,不同于师徒授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祖师禅”。这些禅法与有一定宗旨、道场、道风、传承的禅宗,更有很大的距离,但它又为禅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一、它们都有一套特定的修禅定的方法和观想方法,如安般禅、五停心观等,为后来的禅宗所继承。第二、其渐悟、顿悟之说,为后来禅宗的建立做了理论的准备,乃至后来随着禅宗的发展,南北分宗,南北顿渐之争,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以般若智慧(“慧”)与禅定(“定”)的密切结合,为禅宗的建立和发展从教理上打下基础。禅宗主定慧双修。定而无慧,则易走火入魔,陷入邪定:慧而无定,则不能成就功德,无法真正得到解脱。依《中论》、《智论》、《法华》、《维摩》而修实相禅,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这些,对于从宗旨、道风、道场、传承上创立禅宗都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