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僧像致敬篇》解读
第一章 僧像致敬
济群
第三节 立敬仪式
一、敬佛塔法
【1.正敬仪式】
初中,敬佛塔法。若塔庙、支提受用之物,乃至拟造堂殿、床座材石等,已经佛像受用者,纵使风吹雨破,当奉敬之,如形像无异。
故《四分》中,王以园施佛,佛不受,当令奉僧。何以故?若佛园及园物、房舍、房舍物、衣钵、坐具、针筒,便是塔庙,一切诸天、世人、沙门、魔梵不能受用,应恭敬如塔(若施僧者,我在僧中)。①
①《四分律》卷50
给孤独食,手自斟酌种种美食供养佛及众僧令满足,舍钵,持金瓶授水已,白佛言:“我以此祇桓园奉上世尊,唯愿受之。”佛言:“居士,汝可持此园奉佛及四方僧。何以故?居士,若是世尊园、园物、房舍、房舍物、衣钵、坐具、针筒,便是塔庙,一切诸天、世人、沙门、婆罗门、魔梵无能用者。”即如教以园奉佛及四方僧。(T22-941中)
第三节,是关于立敬仪式。
“初中,敬佛塔法。若塔庙、支提受用之物,乃至拟造堂殿、床座材石等。”支提,没有舍利的塔,也是供养三宝的建筑。首先,是关于礼敬佛塔的方式。对于那些供养佛塔、寺庙及支提的物品,以及准备建造殿堂、法座的材料,如石材、木材等。这里所说的礼敬范围,不仅包括已建成的佛像、塔庙,也包括准备用来制作佛像、塔庙的材料,虽然尚未成形,但供养意愿已经明确,亦应一视同仁地加以礼敬。
“已经佛像受用者,纵使风吹雨破,当奉敬之,如形像无异。”任何已制作为佛像的木石等,虽因年久而破败,我们仍应视为三宝象征,对其保持恭敬供养之心。这也是修习皈依的内容之一。我们要对住持三宝保有恭敬之心,对曾经用来制造殿堂、佛像、经书的一切物品,包括已经拆下的材料,处理起来都要特别谨慎。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到皈依的修习。
“故《四分》中,王以园施佛,佛不受,当令奉僧。何以故?”《四分律》说,国王(律中原文为给孤独长者)准备以园林供养佛陀。但佛陀却不接受,让他转供僧团。为什么呢?是佛陀不愿接受他的供养吗?不愿给他种福田吗?当然不是。
“若佛园及园物、房舍、房舍物、衣钵、坐具、针筒,便是塔庙,一切诸天、世人、沙门、魔梵不能受用,应恭敬如塔。”原因在于,如果是专门供养佛陀的园林及园中物品,包括房屋及屋内陈设,包括供养佛陀的衣钵、坐具等,僧众是不可以享用的。因为供佛的所有物品,其意义就相当于塔庙,属于人们恭敬供养及皈依的对象。其他所有人,无论是天人、世人、僧人,还是魔及梵天等,都没资格享用,只能像对塔庙那样,作为礼拜恭敬的对象。但若用以供养僧团,佛陀也是僧团一份子,同样可以受用这些物品。所以佛陀奉劝施主:“你应该供养僧团而不仅是我,否则其他人就没资格受用了。”
这又涉及一个现实问题。在今天,虽然佛陀早已入灭,但很多人来寺院捐款或供养,出发点仍是供佛。那么,这些善款僧众能否受用?在戒律中,对供养佛、法、僧三宝的物品及用途有明确规定。佛物,只有佛陀才能受用;法物,则是用于法的流通;僧物,才是僧人有资格受用的。僧物又分四种,包括固定财产和非固定财产,有些是十方僧众可以受用的,有些只有常住僧众才能受用,分别为常住常住、十方常住,现前现前、十方现前。
当然,我们今天所讲的佛物供养,和佛世的概念又有不同。佛陀在世时,佛的内涵就是佛陀本人,而现在所说的佛是佛像,是住持三宝。所以我认为,对于供养佛的这些财物,至少用于法上是合理的。因为佛和法本是一体。佛有两种身,一是生身,一是法身。法身又包括事相的法身和理体的法身。其中,事相的法身就是戒定慧,是三藏十二部典籍。从这个意义上说,若将供佛财物用于弘法,应该是不违背的。供品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关键取决于施主的发心,这是我们在使用时必须尊重的。
以上这部分内容,主要说明佛物的神圣性。对佛物生起恭敬之心,能帮助我们培养对佛陀的信心,进而深化对三宝的皈依之心。
·礼敬功德
《增一》云:“告诸比丘,礼佛承事有五功德。一者端正,以见佛像发欢喜心。二者好声,由见形像,口自称号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三、多财报,由以华香供施故。四、生长者家,由见形已,心无染著,志心礼故。五、命终生天。此即诸佛常法,当如是学①。”
①《增一阿含经》卷24
以何因缘礼佛而得端正?以见佛形像已,发欢喜心,以此因缘而得端正。复以何因缘得好音声?以见如来形像已,三自称号“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此因缘得好音声。复以何因缘多财饶宝?缘彼见如来而作大施,散华、然灯及余所施之物,以此因缘获大财宝。复以何因缘生长者家?若见如来形已,心无染著,右膝着地,长跪叉手,至心礼佛,以此因缘生长者家。复以何因缘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诸佛世尊常法,诸有众生以五事因缘礼如来者,便生善处天上,是谓比丘有此五因缘礼佛功德。是故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礼佛者,当求方便成此五功德。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T02-674上-中)
这一段,说明供养佛陀所能感得的果报。
“《增一》云:告诸比丘,礼佛承事有五功德。”《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告诫比丘们说:“礼佛承事能感得五种殊胜果报。”
“一者端正,以见佛像发欢喜心。”第一,可以获得端正庄严的色身。当我们见到佛像时,会油然而生欢喜之心。人们在内心喜悦时,面容也会因此焕发光彩。所以当我们对佛像心生欢喜时,当下就是端正的,同时也在种下端正之因。
“二者好声,由见形像,口自称号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第二,可以获得美妙悦耳的声音。当我们见到佛像时,口中自然就会称念:“皈依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这些都是如来的不同名号。无所著,是说如来具备无所住的智慧,远离尘垢,亦不住于善恶、是非、空有、断常、迷悟等对待二边。至真,是说如来远离一切虚伪,证得究竟圆满的终极真理。等正觉,即正等正觉,是最高的觉悟,最高的智慧。当我们由景仰如来功德而发自内心地赞叹并称颂皈依时,这种真诚感人的心声,必能感得动听的音声。
“三、多财报,由以华香供施故。”第三,能感得广大财富。因为我们以鲜花、妙香供养佛陀,是在世间最大、最肥沃的福田播种,由此而能获得千万、亿万倍的回报。
“四、生长者家,由见形已,心无染著,志心礼故。”长者,有财有德者。第四,未来能出生于品行高尚、富裕多财的家庭。因为他们见到佛陀形像时,没有丝毫染污不净的心念,并以至诚心礼拜恭敬,从而感得富贵之报。
“五、命终生天。”第五,此生命终之时,可以得生天道。
“此即诸佛常法,当如是学。”通过礼佛可以产生如此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我们今后礼佛时,也应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心怀欢喜、称念圣号、花香供养、一心礼敬。此处虽是介绍礼佛的五种利益,同时也告诉我们,礼佛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才能获得更佳效果。
·礼敬仪式
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大智度论》等相关内容介绍礼佛方法。
《大智度论》
《智论》:“礼法有三,一者口礼。二、屈膝,头不至地。三、头至地,是为上礼①。”
①《大智度论》卷100
礼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头至地,是为上礼。(T25-751上)
《大智度论》说,礼敬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口礼,比如口称“南无佛”,就是口头称扬赞叹,表示皈敬,为基本礼敬方式。第二种是屈膝礼,比如跪下合掌,但额头尚未点地,为中等礼。第三种是五体投地地拜下去,以额头触地,为上等礼。
《菩萨地持经》
《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②。”
②《菩萨地持经》卷7
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五轮作礼,敬绕右旋,以为供养。(T30-926上)
“《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菩萨地持经》说,必须五轮至地,才属于最高的礼敬方式。所谓五轮,就是额头、双肘、两膝。我们现在拜佛,也是要五轮着地,是为大礼。
《阿含经》
《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肘,以手承足,然后顶礼。后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不相乱也)。”
“《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阿含经》说:两个肘关节、两个膝关节和头顶,都称为轮。拜佛时,五轮皆应至地,也称五体投地。后词义延伸为极度佩服,沿用至今。
“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肘,以手承足,然后顶礼。后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不相乱也)。”褰,撩起。接着进一步说明礼拜的次第。先要正身肃立以摄身仪,然后合掌以定心想。接着,右手撩起衣服(因为印度僧人穿裙子,不提容易被踩住),先弯下双膝,再弯下两肘。拜下后以手承托对方双足,最后是额头触地,表示最高的敬意。起身的时候,则先从头起来,然后再是两肘、两膝。这些动作要有次第,不能错乱。我们现在拜佛的动作也基本相同。
·对境用心
《智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赞叹。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故言尊也。敬畏之心过于父母、师长、君王,利益重故,故云重也。谦逊畏难,故云恭。推其智德,故云敬。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为叹①。”
又云:“植佛福田者,植谓专心坚着也。随以一善,礼诵、香华等,至佛无尽,由智胜故②。”
①《大智度论》卷30
若闻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绕礼拜,曲躬合手而住,避坐安处,劝进饮食华香珍宝等。种种称赞持戒、禅定、智慧诸功德,有所说法信受教诲,如是善身口意业是为供养。尊重者,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故言尊。敬畏之心过于父母、师长、君王,利益重故,故言重。恭敬者,谦逊畏难故言恭,推其智德故言敬。赞叹者,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故言叹。(T25-276下-277上)
②《大智度论》卷30
一者若华、若香、若灯明,若礼敬、若诵经、持戒、若禅定、若智慧等,一一供养及法供养,植于诸佛田中。佛田者,十方三世诸佛,若佛在世,若形像,若舍利,若但念佛。植者专心坚着……云何言乃至佛中间不尽?答曰:“是福德者,以智慧力故。”(T25-282中-下)
前面介绍了拜佛的准确动作。但我们要知道,礼佛的关键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如何用心。这就需要在拜佛时辅以观想,使身口意三业完全相应。修行是要以调心为目的,而调心的前提就是用心,懂得用心之道,才谈得上调心,否则又从何调起?但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将拜佛当做完成任务,只在意每天拜多少拜,却不在意拜佛的用心方法。最后就使拜佛成为一种机械式的运动,除锻炼身体的效果外,几乎起不到任何调心作用。那么,我们又该怎样通过拜佛来调整心行呢?
“《智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敬尊重,恭敬赞叹。”《大智度论》说:我们听闻佛菩萨的功德后,内心生起无比的尊重景仰,这样才会以恭敬欢喜之心称扬赞叹。
“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上,故言尊也。”什么叫尊?我们认识到,在一切众生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德行能超过佛菩萨,故名之为尊。在我们的内心,是否具备这种认识?是否真切感觉到诸佛功德至高无上,没有任何众生、神灵或其他宗教领袖可与之比肩?惟有具备这一胜解,我们对佛菩萨的景仰才是由衷的。否则,我们虽然也会按书本上描述的那样来赞叹佛菩萨的伟大,但这种说法是空洞的,因为它没有相应的认识作为依托,是不可能具有多少力量的。
“敬畏之心过于父母、师长、君王,利益重故,故云重也。”随着佛菩萨在我们内心的分量不断加重,这种景仰会积累为敬畏之心,甚至超过对父母、师长及帝王的敬畏。因为我们已经深知,佛菩萨对众生的利益远远超过世间任何一个人。这种重,既是因为重视,更是因为深感其重要性。当我们说尊重佛菩萨时,是否认识到佛法对人生的重要性?是否认识到这种重要性的无可取代?我们的认识有多深,佛法对我们产生的作用就有多大。
“谦逊畏难,故云恭。”我们认识到佛菩萨的无限功德,对照之下,就会深感自己的渺小和不足。面对佛菩萨时,就会谦卑调柔、诚惶诚恐,这就是恭。
“推其智德,故云敬。”我们了解到佛菩萨的无量智慧,会油然而生敬重之心。恭,主要是由认识到自身不足而谦恭。敬,则是由认识到对方德行而心生景仰。
“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为叹。”我们感佩佛菩萨的慈悲智慧,由景仰而衷心赞美,是为赞。但赞美尚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服膺和皈敬,进而称扬歌颂,是为叹。
以上分别对尊、重、恭、敬、赞、叹逐一进行解释,这一过程正是在指导我们善用其心,指导我们修习皈依。
“又云:植佛福田者,植谓专心坚着也。随以一善,礼诵、香华等,至佛无尽。”接着,《大智度论》又以比喻来说明敬佛的圆满果报。怎样才能在佛陀这块最肥沃的福田中耕耘?植就是专注于此,善用其心。然后通过礼拜、诵经、供养香花等任何一种善行,在内心播下敬佛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将我们一直导向成佛之道。正如《法华经》所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仅仅是在佛前称诵一声名号,这念善心所形成的种子,也能成为圆满佛果之因。当然这不是说,称诵一句名号就可以成佛。而是告诉我们,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行,同样是未来成佛之因。
“由智胜故。”因为佛陀的智慧无比超胜,所以,在这一福田播种的功德,乃至一沙一尘,都会使我们积聚无量无边的资粮,会将我们导向无上菩提。
·入塔法
认识到用心方法后,还须了解具体行持。比如,进入佛塔时应该怎么做。
《毗尼母经》
又名《毗尼母论》或《毗尼母》,略称《母经》、《母论》,8卷,秦代失译,是注释律藏的典籍。母经者,是诠显行法能生行,如母生子。为论藏别名,今为毗尼论释,故名《毗尼母经》。
《毗尼母》:“不得着革履入塔、绕塔,富罗不得入塔者。彼土诸人,着者皆起慢心,故不听着。寒雪多处,听着靴、富罗①。”
①《毗尼母经》卷5
不听着革屣入塔、绕塔,乃至富罗亦不得着入塔。所以尔者,彼土诸人着革屣、富罗者,皆起憍慢心,是故佛不听着也。是名著革屣因缘,阿盘提国寒故,听畜皮。(T24-825下)
“《毗尼母》:不得着革履入塔、绕塔,富罗不得入塔者。彼土诸人,着者皆起慢心,故不听着。”革履,皮鞋。富罗,短靴。《毗尼母经》说:不可以穿着皮鞋进入塔内,或者是绕塔经行,也不能穿着短靴进入塔内。原因是什么呢?印度那边的人,认为穿着皮鞋或短靴会显得自己很有身份,穿上就会趾高气扬,所以佛陀明令禁止。因为礼佛的意义之一就是去除我慢,培养谦恭。如果带着慢心绕塔,是不能与法相应的。
“寒雪多处,听着靴、富罗。”但在寒冷多雪的地方,还是允许穿皮靴的。因为那些情况下,皮靴的主要功能是用于防寒,以免被冻伤,故开许之。可见,无论是禁止穿还是允许穿,都是有原因的,也都是佛陀对弟子们的慈悲呵护。
《大比丘三千威仪》
又名《大比丘威仪经》、《大僧威仪经》、《僧威仪经》或《三千威仪》,2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明比丘日常的威仪规矩。三千是表其多,实为一千三百八十余条。
《三千》云:“绕塔法,一、低头视佛。二、不得蹈虫。三、不左右视。四、不唾地。五、不与人语。又当念佛恩大难报,念佛智慧、念佛经戒、念佛功德、念佛精进,乃至泥洹。又念僧恩、师恩、父母恩、同学恩。又念一切人,皆使解脱离苦。又念学慧,除其三毒,求出要道。见塔上草,念手去之,不得捉拔。有不净,即分除之。若天雨,当脱履塔下,乃上礼佛①。”
①《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
绕塔有五事:一者低头视地,二者不得蹈虫,三者不得左右顾视,四者不得唾塔前地上,五者不得中住与人语。
当念有五事:一者当念佛功德,二者当念佛经戒,三者当念佛智慧,四者当念佛恩大难报,五者当念佛精进乃至泥洹。
复有五事:一者当念比丘僧,二者当念师恩,三者当念父母恩,四者当念同学恩,五者当念一切人皆使解脱离一切苦。
复有五事:一者当自念学慧,二者当念除三毒,三者当念求要道,四者视塔上草生,念以手去之,不得捉拔,五者见有不净即分除。
复有五事:一者天雨,当脱履塔下,乃上礼佛。二者已当从次第坐,依大小坐,当问讯。三者僧有众事,若使行即当行。四者欲出行,当有所报师令知。五者闻楗槌声即当出会。(T24-915中-下)
这段经文中,对绕塔的方法和用心都有详细说明。
“《三千》云:绕塔法,一、低头视佛。二、不得蹈虫。三、不左右视。四、不唾地。五、不与人语。”在《大比丘三千威仪》中,说到绕塔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第一,应以恭敬心低头观想佛陀形象,就像平常谈话要看着对方,绕塔时也要系心于佛。第二,以慈悲心注意脚下众生,不要践踏蚁虫,伤及生命。三、绕塔时应远离轻掉,不能左顾右盼,既分散注意力又影响威仪。四、绕塔时应身心清净,远离秽垢,没有随便吐痰等不良行为。五、绕塔时应远离喧闹,集中心力,不能像平时散步那样边聊边走。塔和佛像是三宝住世的象征,也是修习皈依的对象。在绕塔过程中,应思惟、忆念佛陀的功德,以观察修生起恭敬心。
以上五点是绕塔时需要注意的行为方式。以下,则是绕塔时的用心方法。
“又当念佛恩大难报。”我们应当忆念佛陀的恩德深厚,无以为报。佛陀在因地时,为成就菩提不惜舍身,为度化众生鞠躬尽瘁,在十方世界示现各种身相利益有情。因为佛陀的恩德,才有佛法在世间流传,才使我们有缘听闻佛法。我们认识到佛法对生命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生起感恩心。不是佛陀需要我们感恩戴德,而是因为有这份心,才促使我们精进修学。
“念佛智慧、念佛经戒、念佛功德、念佛精进,乃至泥洹。”泥洹,入灭。我们还要忆念佛陀的无量智慧,忆念佛陀为我们宣说的经典、制定的戒律,忆念佛陀无量无边的功德,忆念佛陀在因地上精进不懈的修行,乃至忆念佛陀的示现涅槃。因为佛陀入灭也是一种慈悲,是为了让众生对法生起难值难遇之想,以此激发自己努力向上。佛陀的功德大体可分为断德、智德、恩德三种。断德是断除一切烦恼的功德,智德是成就一切智慧的功德,恩德是慈悲一切众生的功德。
“又念僧恩、师恩、父母恩、同学恩。又念一切人,皆使解脱离苦。”在绕塔时,我们要忆念僧宝的恩德,因为他们,我们才有机会走入佛门。我们要忆念师长的恩德,因为他们,我们才有机会学习文化、听闻佛法。我们要忆念父母的恩德,因为他们,我们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在其呵护下长大成人。我们要忆念同学的恩德,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在人生和学佛道路上得到扶持,得到鼓励。我们还要将这种忆念遍及一切众生,希望使一切众生解脱痛苦,解脱轮回,这也是关于菩提心的忆念。
“又念学慧,除其三毒,求出要道。”我们还要修习空性慧,以此断除贪嗔痴三毒,成就解脱。此处所引的忆念内容,并不是每次绕塔要全部念一遍,可以念其中某一种。比如绕佛塔,可以着重忆念佛陀的功德;绕祖师塔,可以着重忆念僧宝的功德。通过这些思惟,帮助我们调整心行,对佛菩萨生起见贤思齐之心,对无量众生生起救度离苦、同舟共济之心。
“见塔上草,念手去之,不得捉拔。”如果看到塔上长有杂草,要心里想着把草除去,但不可直接用手去拔。这是针对比丘的特殊规定,因为比丘不能坏生种,如果拔掉,是属于得福得罪。因为拔草是为庄严佛塔,自能感得相应福报。同时又因拔草触犯比丘戒,亦将得罪。当然我们可以让居士帮忙,但也不能直接告诉他:“你把这个草拔掉。”你要告诉他:“汝知是见是。”你看看,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有不净,即分除之。”如果看到塔上有污秽不净之物,如鸟粪等,应当马上清理干净。
“若天雨,当脱履塔下,乃上礼佛。”如果雨天前来礼塔,应该把鞋脱在塔下,然后才上前礼佛。在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多以脱鞋为表示恭敬的方式。在一些南传佛教地区,进入佛殿等比较庄严的场所,也要赤足以示礼敬。而中国的礼节是穿着鞋才比较文明,那该怎么处理呢?我觉得,在别人需要以脱鞋表示恭敬时,我们应该随顺。如果没有相关习俗时,或是习俗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关键是保持恭敬心,而不在于是否脱鞋。因为有些规定是由习俗所致,没有这样的习俗,也就没有相应的观念。毗尼是因缘所显,离不开各地文化、习俗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理解每条戒规的精神,而不只是机械地照搬形式。
如上所念内容虽多,归纳起来,无非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倘能如是观想,绕塔也会成为自利利他的修行。
·旋绕法
印度往往以右绕作为表达恭敬的方式,这也是佛教的礼敬方式之一。如《右绕佛塔功德经》,就是佛陀应舍利弗之请而说绕塔功德,在家众绕塔可得鬼神亲近供养、远离八难、具妙色相、生于尊贵家庭、仪容端正等功德,出家众绕塔可得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永离贪嗔痴,证独觉菩提等功德。该经由唐实叉难陀翻译,收录于《大正藏》16册。此外,佛典中时常可见“稽首礼足,绕佛三匝”的记载,其他还有绕七匝、百匝、千匝不等,皆表礼敬之意。我感觉,旋绕可能是在表示一种全方位的亲近。
那么右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此处,律祖分别引经、律、论三藏说明绕塔的注意事项及绕佛方式。
《五百问》
《五百问》云:“比丘绕塔,女众随者不得,有优婆塞不犯①。”
①《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卷2
问:“比丘旋塔,或比丘尼、优婆夷随后从,有犯不?”答:“若有优婆塞,不犯。”(T24-993中)
优婆塞,又称近事男,为在家男居士。《五百问》中说:比丘在绕塔时,女众不可单独跟随其后,有男居士同行方可,否则容易引起旁人的讥嫌。
《大智度论》
《大论》:“如法供养法,必应右绕①。”
①《大智度论》卷67
如供养常法,右绕遍度阎浮提人。(T25-531中)
《大智度论》说:如法的绕塔供养,应该是从左向右绕,也就是顺时针绕。《四分律》49卷也记载:“时彼于塔边左行过,护塔神嗔。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可见方向很重要,不能搞错。
《贤愚经》
又名《贤愚因缘经》,13卷,北魏凉州沙门慧觉等译,是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译者慧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经至于阗大寺,遇见当地五年一次的般遮于瑟会。会中长老各讲经律,八人分别记录下来,后综集成为本经。汉译而外,还有藏文、蒙文译本。
《贤愚》:“舍利弗辞佛,膝行绕百匝也②。”
②《贤愚经》卷6
时舍利弗得佛可已,即整衣服长跪膝行,绕佛百匝。(T04-387下)
《贤愚经》记载,舍利弗向佛陀辞行时,以膝盖跪在地上绕行百匝。这里的辞佛,不同于平日的辞行。因为佛陀即将入灭,舍利弗尊者不忍看到人天眼灭,永失恃怙,就至佛前告辞:“过去佛世,上首弟子都先佛涅槃,所以请世尊允许我们先走。”这是他们在娑婆世界化缘将尽时的最后辞别,是以格外隆重。
《善见律毗婆沙》
《善见》云:“辞佛法,绕佛三匝,四方作礼而去。合十指爪掌叉手于顶上,却行绝不见如来,更复作礼,回前而去①。”
①《善见律毗婆沙》卷5
婆罗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四方作礼而去。合十指爪掌叉手放顶上却行,绝不见如来,更复作礼,回前而去。(T24-705下)
《善见律》记载,毗兰若婆罗门请佛应供,得到允许后向佛陀辞别。他首先围着佛陀右绕三圈,并向四方作礼。然后,将十指交叉举在头顶,面向佛陀后退而去。直到看不见佛陀的身影之后,再次作礼,才转身而去,以此表达对佛陀的极度恭敬。
《杂阿含经》
《杂含》云:“憍 陈如久不见佛,后来,便以面掩佛足上致礼②。”
②《杂阿含经》卷45
憍陈如久住空闲阿练若处,来诣佛所,稽首佛足,以面掩佛足上,而说是言:“久不见世尊,久不见善逝。”(T02-329中)
憍陈如是佛陀最初出家修行时的追随者,也是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之一。《杂阿含经》记载,憍陈如有很长时间没见到佛陀,当他见到佛陀时,恭敬礼拜,并以自己的脸覆于佛陀双足以示虔诚。头是我们身体最尊贵的部分,头面礼足,是表示全身心的依附。
【2.破斥非法】
说明礼敬方式之后,律祖又对一些不如法的现象作了批判。首先,总的批判世人对佛像、经教的轻慢行为。
·通斥轻慢之相
佛像经教,住持灵仪,并是我等所尊敬,则至真齐观。今流俗僧尼多不奉佛法,并愚教网,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戏弄,出非法语。举目攘臂,遍指圣仪。或端坐倨傲,情无畏惮。虽见经像,不起迎奉。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
故《僧祇》中,礼人不得对于佛法。乃至悬施旛盖,不得蹈像,别施梯蹬。以此文证,明敬处别。既知多过,弥须大慎。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睹形像经教,必慑然加敬。此则道俗通知奉法,贤圣达其信心。且如对王臣令长,事亦可会。凡情难任,圣法宜遵。
“佛像经教,住持灵仪,并是我等所尊敬,则至真齐观。”佛像和经教属于住持三宝,是佛法住世的象征,也是我们这些后世弟子必须至诚恭敬的。这种恭敬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每见经像,如面对佛前,如亲聆法音,故云齐观。
“今流俗僧尼多不奉佛法,并愚教网,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教网,佛之教化。大节,僧格。现在那些普通僧众往往不能如法恭敬三宝,不懂得佛法真正的内涵,也就无法生起正信,具备正见,是为无智、无信、无识。自然也就不能依法行事,具足僧格。因为正信和正见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正见,所谓的信往往流于迷信和盲信。如果没有正信,就不会有正确的出离心和菩提心,不会依戒定慧三学如法修行。
“或在形像之前更相戏弄,出非法语。举目攘臂,遍指圣仪。或端坐倨傲,情无畏惮。虽见经像,不起迎奉。”攘臂,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圣仪,佛菩萨像。倨傲,傲慢。畏惮,敬畏。迎奉,迎接供奉。因为对住持三宝缺乏恭敬心,甚至在佛像前也不知收敛,依然肆无忌惮地玩笑逗乐,胡说八道。或是举着胳膊对佛菩萨像指指点点,随意评论。或是在佛像前随便坐着,翘腿搁脚,无所顾忌。虽然看到经像法宝,也无动于衷,不会起身肃立以示恭敬。
“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这些不知礼仪的做法,都会令世人轻视耻笑,损坏佛法在世间的形象。如果我们尚且不恭敬经像法宝的话,世人自然更不会恭敬。大家都不恭敬,佛法在世间的流传势必受到影响。
所以从修皈依的角度来看,在僧寮供佛像并不是很合适的。因为在房间要处理各种杂务,如洗漱、换衣等,很难时时在佛像前保持恭敬和威仪。所以,佛像还是供奉在专门的佛堂比较好,营造一个庄严的气氛。当我们进入这个坛场时,内心即可随之清净。凡夫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如果平日未对佛像形成恭敬的习惯,反而因为时时看到而熟视无睹,失去感觉,那么佛像就不能成为我们修行的增上缘。
宗教修行需要培养一种神圣感。汉传佛教有四大名山,藏传佛教也有很多神山。当人们带着朝圣之心前去礼拜,内心也能油然而生神圣感,并由这种神圣感使自己得到净化。反之,如果只是当做旅游胜地去转一转,也只能看到外在的景色,只能达到观光的效果。所以,真正使我们得到净化的,是内心的神圣感,神山、圣地或佛菩萨像只是增上缘而已。
“故《僧祇》中,礼人不得对于佛法。”《僧祇律》说,拜人的时候不可对着佛像、法宝。因佛像、法宝是最高恭敬处,故不可在像前礼人,这也是前面反复提到的“别有所敬”。
“乃至悬施旛盖,不得蹈像,别施梯蹬。”旛盖,幢幡与华盖,佛寺悬挂的庄严品。蹬,踩踏。如果我们要在佛前悬挂幡盖等庄严具,决不能直接爬到佛像上,踏着佛像来悬挂,这是很不如法的,必须另外架起梯子来踩踏。否则的话,虽然这一行为本身是为了庄严道场,结果却踩着佛像进行,是大不敬。
“以此文证,明敬处别。”引《僧祇》证明为何礼人不得对于佛法,原因就是“敬处别”。相关内容,在之前“有缘不礼”的部分也有说明,知道这些礼仪规矩,才能依法行事。
“既知多过,弥须大慎。”既然认识到我们面对经像法宝时很容易产生过失,在那样的场合中,就必须特别谨慎,以免无意中造作非法行为,影响皈敬的修习。
“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睹形像经教,必慑然加敬。”进入寺院、殿堂、佛塔时,当保持极其恭敬而谨慎的心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果不断这样提醒自己,面对佛菩萨圣像和经书法宝时,自然就能生起高度敬畏之心,而不会妄想纷飞,更不会表现得无所顾忌。
“此则道俗通知奉法,贤圣达其信心。”如果僧俗二众都懂得依戒律及相关礼仪行事,由这份恭敬心和虔诚心,我们才能和佛菩萨心心相印。所以我们要时时在内心忆念三宝,由虔诚而专注,由专注而清净。心清净了,才可能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如果我们深陷于固有串习,即使佛菩萨就在眼前,也是咫尺天涯,无法相应的。
“且如对王臣令长,事亦可会。”令长,秦汉时治万户以上县者为令,不足万户者为长,后以此泛指县令。就像世人对待国王大臣和各级官员那样,只有尊敬对方,才能取得信任。
“凡情难任,圣法宜遵。”凡情,凡夫的情绪、念头。凡情是变化无常、难以信赖的,更不可轻易随顺。我们需要遵循的,惟有佛陀的教诲,惟有戒律的规范。这是律祖对我们的重要告诫。
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固有观念和不良串习中,并已形成强大惯性。稍不留神,就可能进入惯性轨道,随顺凡情,随顺原有串习,随顺轮回之因。我们修习皈依,就是通过对佛菩萨的皈敬,不断加强三宝在我们内心的分量,使之深深扎根,从根本上取代原有串习的地位。而这种修习的关键,又在于保持对佛菩萨的神圣感。如果缺失神圣感,三宝就无法在我们内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佛法也就很难对我们真正产生作用。这一修心原理,是我们必须牢记的。
·别斥下床礼佛
以上是总的呵斥对经像法宝的轻慢行为。接着,律祖又特别就礼佛中的某些非法现象进行了批评。
比世中,多有在下床上礼佛者,此全无楷模。敬人尚自被责,敬佛自心在慢。有心存道者,必不行之。余亲问天竺诸僧,诸国无有此法,来此方见。
又《三千威仪》云:“自在高处,及上座在前,自于后作礼,亦不得座上作礼①。”
①《大比丘三千威仪》卷1
不应作礼有五事:一者,若读经、若持经,不应为上座作礼。二者,上座在下处,自在高处,不应作礼。三者,上座在前,若已去,不应从后作礼。四者,不得座上为上座作礼。五者,不得着帽为佛作礼。(T24-916中)
“比世中,多有在下床上礼佛者,此全无楷模。”比世,近代。下床,矮凳,床在古代是坐卧器具的通称。楷模,佛法依据。道宣律祖批评说:现在,许多人在矮凳上礼佛,这在经典中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印度也是没有这种做法的。那么,我们大殿里使用的拜垫是否如法呢?这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目前通行的早晚功课中,经常需要长时间跪着诵经,还是有个拜垫比较合适些。
“敬人尚自被责,敬佛自心在慢。有心存道者,必不行之。”在下床上去礼拜某个人,尚且显得缺乏诚意,会被对方指责。如果用这种方式来拜佛,显然是不够虔诚的,而且是有慢心的表现。真正有心求道的佛子,必定不会那么做的。虔诚与否,虽然在于内心,但也需要通过相应行为表现出来,并通过这种行为来强化皈敬心。
“余亲问天竺诸僧,诸国无有此法,来此方见。”天竺,印度古称。关于这个问题,道宣律祖专门询问过一些来华的印度僧人。他们说:在印度和其他国家都没有这种现象,是来到中国才看到的。
“又《三千威仪》云:自在高处,及上座在前,自于后作礼,亦不得座上作礼。”《大比丘三千威仪经》说,礼敬时有几方面需要注意。第一,自己在高处而上座在下方时,是不可以礼拜的。应当请上座到高处,自己到低处再行礼拜。第二,上座在前,而自己却在背后礼拜,也是不如法的。第三,自己在座上而上座在座下,也是不能礼的。
《三千威仪经》还说到,不能戴着帽子向佛(佛像)礼拜,这是极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僧人剃发,冬天戴帽比较普遍,礼佛时应当取下,以示恭敬。
【3.相关问题】
这一部分,律祖引用诸多经论,探讨礼敬的一些相关问题。
《十诵律》
《十诵》:“听持香炉、伎乐在僧佛前行①。”
①《十诵律》卷48
“佛听我作香炉在前行者善?”佛言:“听在前行。”有诸外道主嫉妬心,见已呵责言:“如送死人。”是居士作是念:“佛听我像前作伎乐者善。”以是事白佛,佛言:“听作。”(T23-352上)
《十诵律》说,允许拿着香炉及乐器,在佛和僧的前面作为导引。就像现在传授三皈五戒等法会中,也会捧着香花迎请和尚,一方面是作为供养,一方面是营造庄严隆重的气氛。
为和尚传信,得代和尚礼,得对佛加趺坐。
如果和尚让你代表他外出拜见某个大德,并代表和尚向其礼座。和尚可以先对着你礼拜,然后委托你将这个礼带过去,转礼那位大德。如果是因为这种情况,弟子可以端坐于佛前,接受和尚的礼拜。
这段文字出处不详,根据前后文,似应出自《十诵律》,但律中未见。在唐代大觉撰写的《四分律钞批》中有这样一段解释:“得代和上礼者,如弟子欲游行,谓语云:‘汝若见大德、某尊像,为我致礼。’其和上即礼弟子云:‘为我传礼也。’其弟子得受师礼,以受寄也,至彼传拜。今俗家多有此事(见T42-1023上)。”
《僧祇律》
《僧祇》云:“作乐供佛,有欲心着,即须舍去①。俗人请结华,研香供佛者得,余一切不合②。”
①《摩诃僧祇律》卷33
若佛生日大会处、菩提大会处、转*轮大会、五年大会,作种种伎乐供养佛。若檀越言:“诸尊者与我和合翼从世尊。”尔时得与和合在坐。若坐中有种种伎乐,生染著心者即应起去。(T22-494上)
②《摩诃僧祇律》卷39
若檀越欲供养佛,作众伎乐,研香结鬘,语比丘尼言:“阿梨耶,佐我安施供养具。”尔时得助作。若于彼间闻乐,有欲着心者当舍去。若比丘观伎乐者,越毗尼罪。(T22-540下)
《摩诃僧祇律》说,出家人也可通过梵呗、音声供养诸佛。但有一个原则,如果对这些梵呗、音声生起贪爱染著之心,就该立即舍弃。事实上,音乐很容易引发我们的执著。佛陀他老人家考虑得非常细致,告诫比丘在作乐供佛时也应审视内心,观察其中是不是纯粹的恭敬心,有没有掺杂染著的成分?
为了供养佛陀,在家居士可以将花串成花鬘或研磨香粉作为庄严供具。如果居士请求僧人从旁协助,安放各种供养物品,僧人可以帮助他们一起做,至于其他事情就不适合了。比如在听到现场有音乐声并生起染著,就应该立即离开。如果比丘还坐下来观看歌舞表演,也是不如法的,是要犯戒的。
《大智度论》、《持世经》
《大论》、《持世经》并云:“为众生故,碎身如麻米①,又如芥子②,令众生恭敬故,得入涅槃。”
①《大智度论》卷100
为众生碎身如麻米。(T25-754上)
②《持世经》卷1
我今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进犹不休息,至涅槃时犹发精进,碎身骨如芥子,解散支节。何以故?怜悯未来世众生故。我先世行菩萨道时,所化众生或行错谬,堕诸难处,欲勉济之起大悲心,分布舍利乃至如芥子,皆与神力。我灭度后,若有众生应以舍利度者,心得清净。(T14-645上)
麻、米、芥子,都是极微小之物,同样的物品,分割得越小,数量就越多,说明佛陀甘愿为众生粉身碎骨的坚定愿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佛陀将自己的身体化为芝麻、米粒、芥子一般的舍利,广为分布。令未值佛世的众生能由此种植善根、培植福田。
《僧祇》:“佛生日乃至涅槃日,为大众说法,称扬佛德。”
《僧祇律》说,在佛陀生日及涅槃日等节日,我们应该向大众称扬佛陀的无量功德,令他们了解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感人经历,了解他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为法数数舍身的事迹。由此认识佛陀的伟大,认识佛法的殊胜,这才是我们对佛陀最好的纪念方式。
我们现在的纪念方式往往就是上供,而且形式多于内容,起不到多少教化作用。参加者也只知今天是哪位佛菩萨的圣诞,却不知道究竟纪念些什么。
《萨婆多》
《萨婆多》云:“二月八日成佛,亦以此日生。八月八日转*轮,亦以此日取涅槃①。”
①《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2
佛以二月八日弗星现时,初成等正觉,亦以二月八日弗星出时生。以八月八日弗星出时转*轮,以八月八日弗星出时取般涅槃。(T23-510中)
关于佛陀的生日、涅槃日、成道日等,各经典的记载略有不同。《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说:佛陀是二月初八成佛,也在这一日出生。在八月八日开始说法转*轮,也在这一日证得涅槃。
《太子瑞应本起经》
又名《瑞应本起经》、《瑞应经》,2卷,吴·支谦译。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记述世尊因地及成道后种种事迹,如四门出游、与车匿诀别、降魔成道等。
若依《瑞应》等经,多云四月八日生①。
①《太子瑞应本起经》卷1
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T03-473下)
如果依《太子瑞应本起经》等经典,大多认为佛陀是在四月八日出生。
《大般涅槃经》
《涅槃》初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②。”复度十仙③,云过三月已入涅槃④。
②《大般涅槃经》卷1
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悯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舍室宅。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T12-365下)
③度十仙的相关内容,见《大般涅槃经》卷39-40,T12-592下-600上。
④《大般涅槃经》卷34
善男子,是香山中有诸仙人五万三千,皆于过去迦叶佛所修诸功德,未得正道,亲近诸佛听受正法。如来欲为如是人故,告阿难言:“过三月已吾当涅槃。”(T12-564下)
《大般涅槃经》开篇就记载,佛陀于二月十五日,在拘尸那国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普告众生:“我将要入般涅槃,一切众生若有疑问,可以尽说无余。”
在《涅槃经》30卷中,佛陀还就何故选择二月十五日作了说明:“善男子!二月名春,春阳之月万物生长,种植根栽,花果敷荣,江河盈满,百兽孚乳,是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众生如是常心,说一切法悉是无常……如十五日月无亏盈,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入大涅槃无有亏盈。以是义故,以十五日入般涅槃。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盛满时有十一事,何等十一?一能破暗,二令众生见道非道,三令众生见道邪正,四除欝蒸得清凉乐,五能破坏荧火高心,六息一切贼盗之想,七除众生畏恶兽心,八能开敷优钵罗花,九合莲花,十引发行人进路之心,十一令诸众生乐受五欲多获快乐。善男子,如来满月亦复如是。一者破坏无明大暗;二者演说正道,破除邪道;三者开示生死邪崄,涅槃平正;四者令人远离贪欲,瞋恚痴热;五者破坏外道无明;六者破坏烦恼结贼;七者除灭畏五盖心;八者开敷众生种善根心;九者覆盖众生五欲之心;十者发起众生进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者令诸众生乐修解脱。以是义故,于十五日入大涅槃。”可见,佛陀所选择的涅槃日是具有表法和教化作用的。
其后,佛陀又为度化当年在迦叶佛所修诸功德而未得正道的仙人们,决定过三月再入涅槃。在《涅槃经》39至40卷中,记载了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们,包括阇提首那、婆私咤、先尼、迦叶氏、富那、净梵志、犊子、纳衣梵志、弘广婆罗门、须跋陀罗十位外道仙人和百二十岁、得五通并非想非非想定的梵志须跋陀。
所以,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之后的三个月,即五月十五日入涅槃。
从这句引文可看出道宣律祖对经典的熟悉程度,短短20字,涉及内容多卷,跨度更从《涅槃经》开卷至结束,可谓了然于胸,信手拈来,其学养令人敬佩。
《月德太子经》
《月德太子经》:“八月十五日入灭。”
《月德太子经》则说,佛陀是八月十五日入于涅槃。
此并由众生见闻不同,故时节不等。
此处,道宣律师就众多经论记载不一的问题作了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众生的见闻不同,所以才有各种不同时间记载。紧接着,律祖又引用《大智度论》相关内容证明,为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见闻。
《大智度论》
《智论》云:“王舍城十二亿家①,舍婆提城九亿家②,尚三亿见或闻,由慢业故③。”佛世犹尔,何况末法转轻,心业最重。
①《大智度论》卷3
王舍城最胜,是中有十二亿家。(T25-78上)
②《大智度论》卷3
舍婆提城九亿家。
(T25-77中)
③《大智度论》卷9
舍卫城中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而眼不见,三亿家不闻不见。佛在舍卫国二十五年,而此众生不闻不见,何况远者。(T25-125下)
王舍城、舍婆提城,位于恒河两岸,是佛陀经常说法的两处地方。《大智度论》说,王舍城有十二亿家,舍婆提城有九亿家,但只有三亿家亲眼见到佛陀,有三亿只是听说佛陀的名字,还有三亿既未看到也未听闻。虽与佛陀共处一地,见闻却各不相同,正是业力不同使然。佛陀在世时,尚且不是每个人有缘见到世尊,有缘成为佛弟子。何况末法时代的人,向佛之心越发轻薄,业障却愈加深重,不闻不见者就更多了。
以上,律祖列举了各经论记载的佛陀纪念日。而目前汉地公认的佛陀纪念日则是:二月初八出家日,二月十五涅槃日,四月初八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成道日。其实,时间只是一种假相。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借助这些节日,从纪念佛陀的出生、成道来追忆佛陀功德,从而更精进地修习皈依,修习佛法。这才是真正的纪念,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四分律》
《四分》:“云何得知正法久住?”佛言:“若比丘敬佛、法、僧、戒,以是故正法不灭,反上则灭①。”
①《四分律》卷59
时长老波摩那诣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白世尊言:“大德,以何因缘如来灭后正法疾灭,而不久住?复以何因缘,正法不灭而得久住?”佛告波摩那言:“如来灭后,比丘不敬佛法僧及戒定,以是因缘正法疾灭而不久住。波摩那,如来灭后,若比丘敬佛法僧及戒定,以是故正法不灭而得久住。”(T22-1007下)
恭敬佛法僧戒,就意味着我们重视佛法僧戒。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努力按佛法僧戒实践,不断弘扬佛法僧戒。法在哪里?不是在藏经楼里,不是在书本上,而是在我们每个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身上。如果出家人身上有法、有戒,正法自然久住世间,所谓“道在人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