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金刚上师金刚上师开示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日光疏(上)

月称论师 造颂

法尊法师 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 著疏


  总目录

  序 言………………………………………1

  入中论颂 …………………………………6

  日光疏科判………………………………37

  入中论日光疏……………………………51

  序 言

  顶礼上师三宝!

  般若者,诸佛究竟之秘藏,法身之至理,众生之本有妙性。般若能破愚迷生死之幽暗,达涅槃解脱之彼岸,作六度之导、万行之依。龙树菩萨云:“慧为见不见,一切功德本,为办此二故,应当摄受慧,明是求法义,及大解脱本,故应先敬持,大般若佛母。”又于《大智度论》中云:“佛自从得道之夜,乃至涅槃常说般若。”然于五浊恶世,慧日渐晦,欲趣般若法海者,面对卷帙浩瀚之群经不免有望洋兴叹之感,又龙树菩萨的密意难测难量,然有殊胜妙论名《入中论》阐述般若与龙树菩萨密意无遗,启开法王秘藏宝库之门,望入宝洲之善缘胜士视如瑰宝而取受也。

  《入中论》的作者月称论师是印度那烂陀寺光显龙猛深广理趣、证持明位、得如幻定、住无上乘、成就逆品不可夺之殊胜智慧,能于所画乳牛挤乳、破除有情实执的大阿阇黎,为文殊菩萨之身化身,龙树菩萨之殊胜意子,并得意传加持,曾亲得圣尊摄受。印藏诸派高僧公推《入中论》圆满无误地开显了《中论》的究竟密意。如阿底峡尊者云:“由何能证空,如来记龙猛,现见法性谛,

  弟子名月称,依彼传教授,能证法性谛。”宗喀巴大师在面见文殊菩萨时咨启白曰:圣者龙树的密意,根本无误了义的抉择是否唯有月称论师?文殊菩萨答曰:如是!如是!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云:“圣境具德月称师,藏地荣素法贤二,一致密意一同声,成立本净大空性。”

  本论摄集经教正理的精要宣说了诸法本来无生的大空性之般若教义。如世尊在《般若摄颂》中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龙树菩萨云:“知此诸法空性理,一切业果依缘起,希有又此极希有,希奇又此极希奇。”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云:“薄福于此法,皆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云:“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本论亦云:“慧日破除诸冥暗,智者达空即解脱。”是故当知,般若是除恶境之导师,迷暗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爱之甘露,截疑网之慧刃,济贫乏之宝珠,故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不可刹那忘照率尔相违,至嘱至嘱!因此印度、雪域各大宗派皆视般若正见为无

  上至宝,并将《中论》、《中观四百论》、《入中论》作为必须闻思修证的三部论典,尤其《入中论》是藏地最受推崇的五部大论之一。

  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云:“因为大般若空性的正见是大小乘显密一切佛法的基础,藏传佛教各派的究竟观点均于此上安立,由此而建立了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且是圆融无碍的观点。”同时,法王如意宝引用了下列藏传佛教各派大德之善说进一步阐明。全知麦彭仁波切云:“是故殊胜义之本性中,前后成就智者密意同,若能建立雪域持教众,无需辩论依法获安乐。”宗喀巴大师的究竟教言《三主要道论》云:“一旦同时不轮番,已见缘起不虚妄,若证灭尽诸境执,尔时观察见圆满。”雪域智者王萨迦班智达在《释迦密意善现论》中云:“无论观待何者,一切了义经藏之究竟密意均安立显现部分为世俗,空性部分为胜义,现空无离互融部分为双运。”玛尔巴大师云:“不共双运究竟见,即是极为不安住,此乃三世佛密意。”雪域成就王喜金刚(密勒日巴)云:“若解现空本无二,即为殊胜圆满见。”第三世Gmb自生金刚云:“非有如来亦不见,非无轮涅一切基,非违双运中观道,愿证离忍心本性。”觉囊派的一切智智多罗瓦·喜饶

  江臣在《中观了义海·自释》中云:“以出定的分别妙慧观察时,究竟果之身智本性为如来藏,彼具常、坚、寂、不变、自性不虚之本性,此为圣谛。抉择入定之时,则应离戏而修习。”怙主达饶那塔云:“由于缘起除断边,又由空性除常边,缘起是故为空性,由于空性遍生故,空与缘起为无二。”宁玛巴无垢光尊者的意子持明无畏洲云:“中转法轮三解脱,主说各别自证智,如来藏于众生界,彼乃称为大圆满。”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云:“远离戏论大中观,光明自性大圆满,此二义同名不同,较余更无殊胜见。”法王如意宝如是概述了般若大空性的殊胜性。不仅显宗、密宗,且于禅宗亦如是承认。如禅宗六祖大师云:“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憨山大师亦云:“般若乃诸佛之母、菩萨之真因,豁破无明,直达涅槃彼岸。”又如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云:“若显法身得解脱者,其功全由般若,一切万行无不由般若而成立者也。”

  由于般若空性超越了凡夫颠倒的思维方式,故初学者在学习中观时切莫将目光仅仅停留在词句上,应当在听闻的基础上作如理思维,猛厉地祈祷上师,精进地积资忏罪,同时发愿早日通达证悟如实甚深空性。然而

  首于文字般若、观照般若闻思,最后修至现前实相般若。若能循此方法次第修学,则于究竟解脱的佛果指日可待。

  特别是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在深广传讲宁玛巴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大法王无垢光尊者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殊胜论典以及《般若摄颂》、《中论》、《入中论》等时,学人均一一的作过闻思,并得到了圆满传承。今年应几百位汉僧道友完整背诵《入中论》颂词的殊胜因缘,特著此《日光疏》,遵循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等的善说,力求使《入中论》之涵义尽显无遗,如同日光普照大地时顿消云雾,于外景的人、物一览无余,如是愿此论疏能遣除三界众生内心相续的一切疑暗,早日获得殊胜的中观正见。令佛日重辉于五浊,慧灯相续尽未来际。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益西彭措

  2000年9月15日

  ※※※※※※※※※※※※※※※※

  入 中 论 颂

  月称论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囉拿摩

  藏语云:喔妈拉久吧意夏哇

  汉语云:入中论

  顶礼曼殊室利童子

  声闻中佛能王生 诸佛复从菩萨生

  大悲心与无二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于佛广大果 初犹种子长如水

  常时受用若成熟 故我先赞大悲心

  最初说我而执我 次言我所则著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 缘生兴悲我敬礼

  众生犹如动水月 见其摇动与性空

  第一菩提心欢喜地

  佛子此心于众生 为度彼故随悲转

  由普贤愿善回向 安住极喜此名初

  从此由得彼心故 唯以菩萨名称说

  生于如来家族中 断除一切三种结

  此菩萨持胜欢喜 亦能震动百世界

  从地登地善上进 灭彼一切恶趣道

  此异生地悉永尽 如第八胜此亦尔

  即住最初菩提心 较佛语生及独觉

  由福力胜极增长 彼至远行慧亦胜

  尔时施性增最胜 为彼菩提第一因

  虽施身肉仍殷重 此因能比不现见

  彼诸众生皆求乐 若无资具乐非有

  知受用具从施出 故佛先说布施论

  悲心下劣心粗犷 专求自利为胜者

  彼等所求诸受用 灭苦之因皆施生

  此复由行布施时 速得值遇真圣者

  于是永断三有流 当趣证于寂灭果

  发誓利益众生者 由施不久得欢喜

  由前悲性非悲性 故唯布施为要行

  且如佛子闻求施 思惟彼声所生乐

  圣者入灭无彼乐 何况菩萨施一切

  由割自身布施苦 观他地狱等重苦

  了知自苦极轻微 为断他苦勤精进

  施者受者施物空 施名出世波罗蜜

  由于三轮生执著 名世间波罗蜜多

  极喜犹如水晶月 安住佛子意空中

  所依光明获端严 破诸重暗得尊胜

  第二菩提心离垢地

  彼戒圆满德净故 梦中亦离犯戒垢

  身语意行咸清净 十善业道皆能集

  如是十种善业道 此地增胜最清净

  彼如秋月恒清净 寂静光饰极端严

  若彼净戒执有我 则彼尸罗不清净

  故彼恒于三轮中 二边心行皆远离

  失坏戒足诸众生 于恶趣受布施果

  生物总根受用尽 其后资财不得生

  若时自在住顺处 设此不能自摄持

  堕落险处随他转 后以何因从彼出

  是故胜者说施后 随即宣说尸罗教

  尸罗田中长功德 受用果利永无竭

  诸异生及佛语生 自证菩提与佛子

  增上生及决定胜 其因除戒定无余

  犹如大海与死尸 亦如吉祥与黑耳

  如是持戒诸大士 不乐与犯戒杂居

  由谁于谁断何事 若彼三轮有可得

  名世间波罗蜜多 三著皆空乃出世

  佛子月放离垢光 非诸有摄有中祥

  犹如秋季月光明 能除众生意热恼

  第三菩提心发光地

  火光尽焚所知薪 故此三地名发光

  入此地时善逝子 放赤金光如日出

  设有非处起嗔恚 将此身肉并骨节

  分分割截经久时 于彼割者忍更增

  已见无我诸菩萨 能所何时何相割

  彼见诸法如影像 由此亦能善安忍

  若已作害而嗔他 嗔他已作岂能除

  是故嗔他定无益 且与后世义相违

  往昔所作恶业果 既许彼苦能永尽

  云何嗔恚而害他 更引当来苦种子

  若有嗔恚诸佛子 百劫所修施戒福

  一刹那顷能顿坏 故无他罪胜不忍

  使色不美引非善 辨理非理慧被夺

  不忍令速堕恶趣 忍招违前诸功德

  忍感妙色善士喜 善巧是理非理事

  殁后转生人天中 所造众罪皆当尽

  了知异生与佛子 嗔恚过失忍功德

  永断不忍常修习 圣者所赞诸安忍

  纵回等觉大菩提 可得三轮仍世间

  佛说若彼无所得 即是出世波罗蜜

  此地佛子得禅通 及能遍尽诸贪嗔

  彼亦常时能摧坏 世人所有诸贪欲

  如是施等三种法 善逝多为在家说

  彼等亦即福资粮 复是诸佛色身因

  发光佛子安住日 先除自身诸冥暗

  复欲摧灭众生暗 此地极利而不嗔

  第四菩提心焰慧地

  功德皆随精进行 福慧二种资粮因

  何地精进最炽盛 彼即第四焰慧地

  此地佛子由勤修 菩提分法发慧焰

  较前赤光犹超胜 自见所属皆遍尽

  第五菩提心难胜地

  大士住于难胜地 一切诸魔莫能胜

  静虑增胜极善知 善慧诸谛微妙性

  第六菩提心现前地

  现前住于正定心 正等觉法皆现前

  现见缘起真实性 由住般若得灭定

  如有目者能引导 无量盲人到止境

  如是智慧能摄取 无眼功德趣圣果

  如彼通达甚深法 依于经教及正理

  如是龙猛诸论中 随所安立今当说

  若异生位闻空性 内心数数发欢喜

  由喜引生泪流注 周身毛孔自动竖

  彼身已有佛慧种 是可宣说真性器

  当为彼说胜义谛 其胜义相如下说

  彼器随生诸功德 常能正受住净戒

  勤行布施修悲心 并修安忍为度生

  善根回向大菩提 复能恭敬诸菩萨

  善巧深广诸士夫 渐次当得极喜地

  求彼者应闻此道

  彼非彼生岂从他 亦非共生宁无因

  彼从彼生无少德 生亦复生亦非理

  若计生已复生者 此应不得生芽等

  尽生死际唯种生 云何彼能坏于彼

  异于种因芽形显 味力成熟汝应无

  若舍前性成余性 云何说彼即此性

  若汝种芽此非异 芽应如种不可取

  或一性故种如芽 也应可取故不许

  因灭犹见彼果故 世亦不许彼是一

  故计诸法从自生 真实世间俱非理

  若计自生能所生 业与作者皆应一

  非一故勿许自生 以犯广说诸过故

  若谓依他有他生 火焰亦应生黑暗

  又应一切生一切 诸非能生他性同

  由他所作定谓果 虽他能生亦是因

  从一相续能生生 稻芽非从麦种等

  如甄叔迦麦莲等 不生稻芽不具力

  非一相续非同类 稻种亦非是他故

  芽种既非同时有 无他云何种是他

  芽从种生终不成 故当弃舍他生宗

  犹如现见秤两头 低昂之时非不等

  所生能生事亦尔 设是同时此非有

  正生趣生故非有 正灭谓有趣于灭

  此二如何与秤同 此生无作亦非理

  眼识可有同时因 眼等想等而是他

  已有重生有何用 若谓无彼过已说

  生他所生能生因 为生有无二俱非

  有何用生无何益 二俱俱非均无用

  世住自见许为量 此中何用说道理

  他从他生亦世知 故有他生何用理

  由于诸法见真妄 故得诸法二种体

  说见真境即真谛 所见虚妄名俗谛

  妄见亦许有二种 谓明利根有患根

  有患诸根所生识 待善根识许为倒

  无患六根所取义 即是世间之所知

  唯由世间立为实 余即世间立为倒

  无知睡扰诸外道 如彼所计自性等

  及计幻事阳焰等 此于世间亦非有

  如有翳眼所缘事 不能害于无翳识

  如是诸离净智识 非能害于无垢慧

  痴障性故名世俗 假法由彼现为谛

  能仁说名世俗谛 所有假法唯世俗

  如眩翳力所遍计 见毛发等颠倒性

  净眼所见彼体性 乃是实体此亦尔

  若许世间是正量 世见真实圣何为

  所修圣道复何用 愚人为量亦非理

  世间一切非正量 故真实时无世难

  若以世许除世义 即说彼为世妨难

  世间仅殖少种子 便谓此儿是我生

  亦觉此树是我栽 故世亦无从他生

  由芽非离种为他 故于芽时种无坏

  由其非有一性故 芽时不可云有种

  若谓自相依缘生 谤彼即坏诸法故

  空性应是坏法因 然此非理故无性

  设若观察此诸法 离真实性不可得

  是故不应妄观察 世间所有名言谛

  于真性时以何理 观自他生皆非理

  彼观名言亦非理 汝所计生由何成

  如影像等法本空 观待缘合非不有

  于彼本空影像等 亦起见彼行相识

  如是一切法虽空 从空性中亦得生

  二谛俱无自性故 彼等非断亦非常

  由业非以自性灭 故无赖耶亦能生

  有业虽灭经久时 当知犹能生自果

  如见梦中所缘境 愚夫觉后犹生贪

  如是业灭无自性 从彼亦能有果生

  如境虽俱非有性 有翳唯见毛发相

  而非见为余物相 当知已熟不更熟

  故见苦果由黑业 乐果唯从善业生

  无善恶慧得解脱 亦遮思维诸业果

  说有赖耶数取趣 及说唯有此诸蕴

  此是为彼不能了 如上甚深义者说

  如佛虽离萨迦见 亦尝说我及我所

  如是诸法无自性 不了义经亦说有

  不见能取离所取 通达三有唯是识

  故此菩萨住般若 通达唯识真实性

  犹如因风鼓大海 便有无量波涛生

  从一切种阿赖耶 以自功能生唯识

  是故依他起自性 是假有法所依因

  无外所取而生起 实有及非戏论境

  无外境心有何喻 若谓如梦当思择

  若时我说梦无心 尔时汝喻即非有

  若以觉时忆念梦 证有意者境亦尔

  如汝忆念是我见 如是外境亦应有

  设曰睡中无眼识 故色非有唯意识

  执彼行相以为外 如于梦中此亦尔

  如汝外境梦不生 如是意识亦不生

  眼与眼境生眼识 三法一切皆虚妄

  余耳等三亦不生 如于梦中觉亦尔

  诸法皆妄心非有 行境无故根亦无

  此中犹如已觉位 乃至未觉三皆有

  如已觉后三非有 痴睡尽后亦如是

  由有翳根所生识 由翳力故见毛等

  观待彼识二俱实 待明见境二俱妄

  若无所知而有心 则于发处眼相随

  无翳亦应起发心 然不如是故非有

  若谓净见识功能 未成熟故识不生

  非是由离所知法 彼能非有此不成

  已生功能则非有 未生体中亦无能

  非离能别有所别 或石女儿亦有彼

  若想当生而说者 既无功能无当生

  若互相依而成者 诸善士说即不成

  若灭功能成熟生 从他功能亦生他

  诸有相续互异故 一切应从一切生

  彼诸刹那虽互异 相续无异故无过

  此待成立仍不成 相续不异非理故

  如依慈氏近密法 由是他故非一续

  所有自相各异法 是一相续不应理

  能生眼识自功能 从此无间有识生

  即此内识依功能 妄执名为色根眼

  此中从根所生识 无外所取由自种

  变似青等愚不了 凡夫执为外所取

  如梦实无余外色 由功能熟生彼心

  如是于此醒觉位 虽无外境意得有

  如于梦中无眼根 有似青等意心生

  无眼唯由自种熟 此间盲人何不生

  若如汝说梦乃有 第六能熟醒非有

  如此无第六成熟 说梦亦无何非理

  如说无眼非此因 亦说梦中睡非因

  是故梦中亦应许 彼法眼为妄识因

  随此如如而答辩 即见彼彼等同宗

  如是能除此妄诤 诸佛未说有实法

  诸瑜伽师依师教 所见大地骨充满

  见彼三法亦无生 说是颠倒作意故

  如汝根识所见境 如是不净心见境

  余观彼境亦应见 彼定亦应不虚妄

  如同有翳诸眼根 鬼见脓河心亦尔

  总如所知非有故 应知内识亦非有

  若离所取无能取 而有二空依他事

  此有由何能证知 未知云有亦非理

  彼自领受不得成 若由后念而成立

  立未成故所宣说 此尚未成非能立

  纵许成立有自证 忆彼之念亦非理

  他故如未知身生 此因亦破诸差别

  何故能领受境识 此他性念非我许

  故能忆念是我见 此复是依世言说

  是故自证且非有 汝依他起由何知

  作者作业作非一 故彼自证不应理

  若既不生复无知 谓有依他起自性

  石女儿亦何害汝 由何谓此不应有

  若时都无依他起 云何得有世俗因

  如他由著实物故 世间建立皆破坏

  出离龙猛论师道 更无寂灭正方便

  彼失世俗及真谛 失此不能得解脱

  由名言谛为方便 胜义谛是方便生

  不知分别此二谛 由邪分别入歧途

  如汝所计依他事 我不许有彼世俗

  果故此等虽非有 我依世间说为有

  如断诸蕴入寂灭 诸阿罗汉皆非有

  若于世间亦皆无 则我依世不说有

  若世于汝无妨害 当待世间而破此

  汝可先于世间诤 后有力者我当依

  现前菩萨已现证 通达三有唯是识

  是破常我作者故 彼知作者唯是心

  故为增长智者慧 遍智曾于楞伽经

  以摧外道高山峰 此语金刚解彼义

  各如彼彼诸论中 外道说数取趣等

  佛见彼等非作者 说作世者唯是心

  如觉真理说名佛 如是唯心最主要

  经说世间唯是心 故此破色非经义

  若知此等唯有心 故破离心外色者

  何故如来于彼经 复说心从痴业生

  有情世间器世间 种种差别由心立

  经说众生从业生 心已断者业非有

  若谓虽许有色法 然非如心为作者

  则遮离心余作者 非是遮遣此色法

  若谓安住世间理 世间五蕴皆是有

  若许现起真实智 行者五蕴皆非有

  无色不应执有心 有心不应执无色

  般若经中佛俱遮 彼等对法俱说有

  二谛次第纵破坏 汝物已遮终不成

  由是次第知诸法 真实不生世间生

  经说外境悉非有 唯心变为种种事

  是于贪著妙色者 为遮色故非了义

  佛说此是不了义 此非了义理亦成

  如是行相诸余经 此教亦显不了义

  佛说所知若非有 则亦易除诸能知

  由无所知即遮知 是故佛先遮所知

  如是了知教规已 凡经所说非真义

  应知不了而解释 说空性者是了义

  计从共生亦非理 俱犯已说众过故

  此非世间非真实 各生未成况共生

  若计无因而有生 一切恒从一切生

  世间为求果实故 不应多门收集种

  众生无因应无取 犹如空花色与香

  繁华世间有可取 知世有因如自心

  汝论所说大种性 汝心所缘且非有

  汝意对此尚愚暗 何能正知于他世

  破他世时汝自体 于所知性成倒见

  由具彼见同依身 如计大种有性时

  大种非有前已说 由前总破自他生

  共生及从无因生 故无未说诸大种

  由无自他共无因 故说诸法离自性

  世有厚痴同稠云 故诸境性颠倒现

  如由翳力倒执发 二月雀翎蜂蝇等

  如是无智由痴过 以种种慧观有为

  说痴起业无痴灭 唯使无智者了达

  慧日破除诸冥暗 智者达空即解脱

  若谓诸法真实无 则彼应如石女儿

  于名言中亦非有 故彼定应自性有

  有眩翳者所见境 彼毛发等皆不生

  汝且与彼而辩诤 后责无明眩翳者

  若见梦境寻香城 阳焰幻事影像等

  同石女儿非有性 汝见不见应非理

  此于真实虽不生 然不同于石女儿

  非是世间所见境 故汝所言不决定

  如石女儿自性生 真实世间俱非有

  如是诸法自性生 世间真实皆悉无

  故佛宣说一切法 本寂静离自性生

  复是自性般涅槃 以是知生恒非有

  如说瓶等真实无 世间共许亦容有

  应一切法皆如是 故不同于石女儿

  诸法非是无因生 非由自在等因生

  非自他生非共生 故知唯是依缘生

  由说诸法依缘生 非诸分别能观察

  是故以此缘起理 能破一切恶见网

  有性乃生诸分别 已观自性咸非有

  无性彼等即不生 譬如无薪则无火

  异生皆被分别缚 能灭分别即解脱

  智者说灭诸分别 即是观察所得果

  论中观察非好诤 为解脱故显真理

  若有解释真实义 他宗破坏亦无咎

  若于自见起爱著 及嗔他见即分别

  是故若能除贪嗔 观察速当得解脱

  慧见烦恼诸过患 皆从萨迦耶见生

  由了知我是彼境 故瑜伽师先破我

  外计受者常法我 无德无作非作者

  依彼少分差别义 诸外道类成多派

  如石女儿不生故 彼所计我皆非有

  此亦非是我执依 不许世俗中有此

  由于彼彼诸论中 外道所计我差别

  自许不生因尽破 故彼差别皆非有

  是故离蕴无异我 离蕴无我可取故

  不许为世我执依 不了亦起我见故

  有生傍生经多劫 彼亦未见常不生

  然犹见彼有我执 故离五蕴全无我

  由离诸蕴无我故 我见所缘唯是蕴

  有计我见依五蕴 有者唯计依一心

  若谓五蕴即是我 由蕴多故我应多

  其我复应成实物 我见缘物应非倒

  般涅槃时我定断 般涅槃前诸刹那

  生灭无作故无果 他所造业余受果

  实一相续无过者 前已观察说其失

  故蕴与心皆非我 世有边等无记故

  若汝瑜伽见无我 尔时定见无诸法

  若谓尔时离常我 则汝心蕴非是我

  汝宗瑜伽见无我 不达色等真实义

  缘色转故生贪等 以未达彼本性故

  若谓佛说蕴是我 故计诸蕴为我者

  彼唯破除离蕴我 余经说色非我故

  由余经说色非我 受想诸行皆非我

  说识亦非是我故 略标非许蕴为我

  经说诸蕴是我时 是诸蕴聚非蕴体

  非依非调非证者 由彼无故亦非聚

  尔时支聚应名车 以车与我相等故

  经说依止诸蕴立 故唯蕴聚非是我

  若谓是形色乃有 汝应唯说色是我

  心等诸聚应非我 彼等非有形状故

  取者取一不应理 业与作者亦应一

  若谓有业无作者 不然离作者无业

  佛说依于地水火 风识空等六种界

  及依眼等六触处 假名安立以为我

  说依心心所立我 故非彼等即是我

  彼等积聚亦非我 故彼非是我执境

  证无我时断常我 不许此是我执依

  故云了知无我义 永断我执最希有

  见自室壁有蛇居 云此无象除其怖

  倘此亦能除蛇畏 噫嘻诚为他所笑

  于诸蕴中无有我 我中亦非有诸蕴

  若有异性乃有此 无异故此唯分别

  我非有色由我无 是故全无具有义

  异如有牛一有色 我色俱无一异性

  我非有色色非我 色中无我我无色

  当知四相通诸蕴 是为二十种我见

  由证无我金刚杵 摧我见山同坏者

  谓依萨迦耶见山 所有如是众高峰

  有计不可说一异 常无常等实有我

  复是六识之所识 亦是我执所缘事

  不许心色不可说 实物皆非不可说

  若谓我是实有物 如心应非不可说

  如汝谓瓶非实物 则与色等不可说

  我与诸蕴既叵说 故不应计自性有

  汝识不许与自异 而许异于色等法

  实法唯见彼二相 离实法故我非有

  故我执依非实法 不离五蕴不即蕴

  非诸蕴依非有蕴 此依诸蕴得成立

  如车不许异支分 亦非不异非有支

  不依支分非支依 非唯积聚复非形

  若谓积聚即是车 散支堆积车应有

  由离有支则无支 唯形为车亦非理

  汝形各支先已有 造成车时仍如旧

  如散支中无有车 车于现在亦非有

  若谓现在车成时 轮等别有异形者

  此应可取然非有 是故唯形非是车

  由汝积聚无所有 彼形应非依支聚

  故以无所有为依 此中云何能有形

  如汝许此假立义 如是依于不实因

  能生自性不实果 当知一切生皆尔

  有谓色等如是性 便起瓶觉亦非理

  由无生故无色等 故彼不应即是形

  虽以七相推求彼 真实世间皆非有

  若不观察就世间 依自支分可安立

  可为众生说彼车 名为有支及有分

  亦名作者与受者 莫坏世间许世俗

  七相都无复何有 此有行者无所得

  彼亦速入真实义 故如是许彼成立

  若时其车且非有 有支无故支亦无

  如车烧尽支亦毁 慧烧有支更无支

  如是世间所共许 依止蕴界及六处

  亦许我为能取者 所取为业此作者

  非有性故此非坚 亦非不坚非生灭

  此亦非有常等性 一性异性均非有

  众生恒缘起我执 于彼所上起我所

  当知此我由愚痴 不观世许而成立

  由无作者则无业 故离我时无我所

  若见我我所皆空 诸瑜伽师得解脱

  瓶衣帐军林鬘树 舍宅小车旅舍等

  应知皆如众生说 由佛不与世诤故

  功德支贪相薪等 有德支贪所相火

  如观察车七相无 由余世间共许有

  因能生果乃为因 若不生果则非因

  果若有因乃得生 当说何先谁从谁

  若因果合而生果 一故因果应无异

  不合因非因无别 离二亦无余可计

  因不生果则无果 离果则因应无因

  此二如幻我无失 世间诸法亦得有

  能破所破合不合 此过于汝宁非有

  汝语唯坏汝自宗 故汝不能破所破

  自语同犯似能破 无理而谤一切法

  故汝非是善士许 汝是无宗破法人

  前说能破与所破 为合不合诸过失

  谁定有宗乃有过 我无此宗故无失

  如日轮有蚀等别 于影像上亦能见

  日影合否皆非理 然是名言依缘生

  如为修饰面容故 影虽不实而有用

  如是此因虽非实 能净慧面亦达宗

  若能了因是实有 及所了宗有自性

  则可配此合等理 非尔故汝唐劬劳

  易达诸法无自性 难使他知有自性

  汝复以恶分别网 何为于此恼世间

  了知上说余破已 重破外答合等难

  云何而是破法人 由此当知余能破

  无我为度生 由人法分二

  佛复依所化 分别说多种

  如是广宣说 十六空性已

  复略说为四 亦许是大乘

  由本性尔故 眼由眼性空

  如是耳鼻舌 身及意亦尔

  非常非断故 眼等内六法

  所有无自性 是名为内空

  由本性尔故 色由色性空

  声香味及触 并诸法亦尔

  色等无自性 是名为外空

  二分无自性 是名内外空

  诸法无自性 智者说名空

  复说此空性 由空自性空

  空性之空性 即说名空空

  为除执法者 执空故宣说

  由能遍一切 情器世间故

  无量喻无边 故方名为大

  由是十方处 由十方性空

  是名为大空 为除大执说

  由是胜所为 涅槃名胜义

  彼由彼性空 是名胜义空

  为除执法者 执涅槃实有

  故知胜义者 宣说胜义空

  三界从缘生 故说名有为

  彼由彼性空 说名有为空

  若无生住灭 是法名无为

  彼由彼性空 说名无为空

  若法无究竟 说名为毕竟

  彼由彼性空 是为毕竟空

  由无初后际 故说此生死

  名无初后际 三有无去来

  如梦自性离 故大论说彼

  名为无初际 及无后际空

  散谓有可放 及有可弃舍

  无散谓无放 都无可弃舍

  即彼无散法 由无散性空

  由本性尔故 说名无散空

  有为等法性 都非诸声闻

  独觉与菩萨 如来之所作

  故有为等性 说名为本性

  彼由彼性空 是为本性空

  十八界六触 彼所生六受

  若有色无色 有为无为法

  如是一切法 由彼性离空

  变碍等无性 是为自相空

  色相谓变碍 受是领纳性

  想谓能取像 行即能造作

  各别了知境 是为识自相

  蕴自相谓苦 界性如毒蛇

  佛说十二处 是众苦生门

  所有缘起法 以和合为相

  施度谓能舍 戒相无热恼

  忍相谓不恚 精进性无罪

  静虑相能摄 般若相无著

  六波罗蜜多 经说相如是

  四静虑无量 及余无色定

  正觉说彼等 自相为无嗔

  三十七觉分 自相能出离

  空由无所得 远离为自相

  无相为寂灭 第三相谓苦

  无痴八解脱 相谓能解脱

  经说善抉择 是十力法相

  大师四无畏 本性为坚定

  四无碍解相 谓辩等无竭

  与众生利益 是名为大慈

  救护诸苦恼 则是大悲心

  喜相谓极喜 舍相名无杂

  许佛不共法 共有十八种

  由彼不可夺 不夺为自相

  一切种智智 现见为自相

  余智唯少分 不许名现见

  若有为自相 及无为自相

  彼由彼性空 是为自相空

  现在此不住 去来皆非有

  彼中都无得 说名不可得

  即彼不可得 由彼自性离

  非常亦非断 是不可得空

  诸法从缘生 无有和合性

  和合由彼空 是为无性空

  应知有性言 是总说五蕴

  彼由彼性空 说名有性空

  总言无性者 是说无为法

  彼由无性空 名为无性空

  自性无有性 说名自性空

  此性非所作 故说名自性

  若诸佛出世 若佛不出世

  一切法空性 说名为他性

  实际与真如 是为他性空

  般若波罗蜜 广作如是说

  如是慧光放光明 遍达三有本无生

  如观掌中庵摩勒 由名言谛入灭定

  虽常具足灭定心 然恒悲念苦众生

  此上复能以慧力 胜过声闻及独觉

  世俗真实广白翼 鹅王引导众生鹅

  复承善力风云势 飞度诸佛德海岸

  第七菩提心远行地

  此远行地于灭定 刹那刹那能起入

  亦善炽然方便度

  第八菩提心不动地

  数求胜前善根故 大士当得不退转

  入于第八不动地 此地大愿极清净

  诸佛劝导起灭定 净慧诸过不共故

  八地灭垢及根本 已净烦恼三界师

  不能得佛无边德 灭生而得十自在

  能于三有普现身

  第九菩提心善慧地

  第九圆净一切力 亦得净德无碍解

  第十菩提心法云地

  十地从于十方佛 得妙灌顶智增上

  佛子任运澍法雨 生长众善如大云

  菩萨时能见百佛 得佛加持亦能知

  此时住寿经百劫 亦能证入前后际

  智能入起百三昧 能动能照百世界

  神通教化百有情 复能往游百佛土

  能正思择百法门 佛子自身现百身

  一一身有百菩萨 庄严围绕为眷属

  如极喜地诸功德 如是住于无垢地

  当得功德各千种 余五菩萨得百千

  得百俱胝千俱胝 次得百千俱胝量

  后得俱胝那由他 百转千转诸功德

  住不动地无分别 证得量等百千转

  三千大千佛世界 极微尘数诸功德

  菩萨住于善慧地 证得前说诸功德

  量等百万阿僧祗 大千世界微尘数

  且说于此第十地 所得一切诸功德

  量等超过言说境 非言说境微尘数

  一一毛孔皆能现 无量诸佛与菩萨

  如是刹那刹那顷 亦现天人阿修罗

  如净虚空月光照 生十力地复勤行

  于色界顶证静位 众德究竟无与等

  如器有异空无别 诸法虽别性无差

  是故正智同一味 妙智刹那达所知

  若静是实慧不转 不转而知亦非理

  不知宁知成相违 无知者谁为他说

  不生是实慧离生 此缘彼相证实义

  如心有相知彼境 依名言谛说为知

  百福所感受用身 化身虚空及余物

  彼力发音说法性 世间由彼亦了真

  如具强力诸陶师 经久极力转机轮

  现前虽无功用力 旋转仍为瓶等因

  如是佛住法性身 现前虽然无功用

  由众生善与愿力 事业恒转不思议

  尽焚所知如干薪 诸佛法身最寂灭

  尔时不生亦不灭 由心灭故唯身证

  此寂灭身无分别 如如意树摩尼珠

  众生未空常利世 离戏论者始能见

  能仁于一等流身 同时现诸本生事

  自生虽已久迁灭 明了无杂现一切

  何佛何刹能仁相 诸佛身行威力等

  声闻僧量如何行 诸菩萨身若何等

  演说何法自若何 如何闻法修何行

  作何布施供佛等 于一身中能普现

  如是持戒修忍进 禅定智慧昔诸生

  彼等无余一切行 于一毛孔亦能现

  诸佛过去及未来 现在尽于虚空际

  安住世间说正法 救济苦恼众生者

  从初发心至菩提 一切诸行如己行

  由知诸法同幻性 于一毛孔能顿现

  如是三世诸菩萨 独觉声闻一切行

  及余一切异生位 一毛孔中皆顿现

  此清净行随欲转 尽空世界现一尘

  一尘遍于无边界 世界不细尘不粗

  佛无分别尽来际 一一刹那现众行

  尽瞻部洲一切尘 犹不能及彼行数

  处非处智力 如是业报智

  知种种胜解 种种界智力

  知根胜劣智 及知遍趣行

  静虑解脱定 等至等智力

  宿住随念智 如是死生智

  诸漏尽智力 是谓十种力

  彼法定从此因生 智者说此为彼处

  违上非处无边境 智无碍著说名力

  爱与非爱违上相 尽业及彼种种果

  智力无碍别别转 遍三世境是为力

  贪等生力之所发 有劣中胜种种欲

  余法所覆诸胜解 智遍三世名为力

  诸佛善巧界差别 眼等本性说名界

  正等觉智无边际 遍诸界别说名力

  遍计等利说名胜 处中钝下名为劣

  眼等互生皆了达 种智无碍说为力

  有行趣佛亦有趣 独觉声闻二菩提

  天人鬼畜地狱等 智无障碍说为力

  无边世界行者别 静虑解脱奢摩他

  及九等至诸差别 智无障碍说名力

  过去从痴住三有 自他一一有情生

  尽情无边并因处 彼彼智慧说为力

  尽虚空际世界中 一一有情死生时

  于彼多境智遍转 清净无碍说名力

  诸佛一切种智力 速断烦恼及习气

  弟子等慧灭烦恼 于彼无碍智名力

  妙翅飞还非空尽 由自力尽而回转

  佛德无边若虚空 弟子菩萨莫能宣

  如我于佛众功德 岂能了知而赞言

  然由龙猛已宣说 故我无疑述少分

  甚深谓性空 余德即广大

  了知深广理 当得此功德

  佛得不动身 化重来三有

  示天降出胎 菩提转静轮

  世有种种行 为多爱索缚

  佛以大悲心 咸导至涅槃

  离知真实义 余无除众垢

  诸法真实义 无变异差别

  此证真实慧 亦非有别异

  故佛为众说 无等无别乘

  众生有五浊 能生诸过失

  故世界不入 甚深佛行境

  然有佛善逝 具智悲方便

  昔曾发誓愿 度尽诸有情

  以是如智者 导众赴宝洲

  为除众疲乏 化作可爱城

  佛令诸弟子 念趣寂灭乐

  心修远离已 次乃说一乘

  十方世界佛行境 如其所有微尘数

  佛证菩提劫亦尔 然此秘密未尝说

  直至虚空未变坏 世间未证最寂灭

  慧母所生悲乳育 佛岂入于寂灭处

  世间由痴啖毒食 如佛哀愍彼众生

  子毒母痛亦不及 以是胜依不入灭

  由诸不智人 执有事无事

  当受生死位 爱离怨会苦

  并得罪恶趣 故世成悲境

  大悲遮心灭 故佛不涅槃

  月称胜比丘 广集中论义

  如圣教教授 宣说此论义

  如离于本论 余论无此法

  智者定当知 此义非余有

  由怖龙猛慧海色 众生弃此贤善宗

  开彼颂蕾拘摩陀 望月称者心愿满

  前说深可怖 多闻亦难解

  唯诸宿习者 乃能善通达

  由见臆造宗 如说有我教

  故离此宗外 莫乐他宗论

  我释龙猛宗 获福遍十方

  惑染意蓝空 皎洁若秋星

  或如心蛇顶 所有摩尼珠

  愿普世有情 证真速成佛

  入中论颂,是萨曼达国,光显龙猛深广理趣,证持明位,得如幻定,住无上乘,成就逆品不可夺之殊胜智悲,能于所画乳牛挤乳,破除有情实执之月称大阿阇黎,著作圆满。

  迦湿弥罗圣天王时,印度底拉迦迦拉沙论师,与西藏跋曹日称译师,于迦湿弥罗国无比大城宝密寺中,依迦湿罗本翻译。后于拉萨惹摩伽寺,印度金铠论师序与前译师,依照东印度本,善加校改,讲闻抉择。

  入中论竟

  ※※※※※※※※※※※※※※※※※※※※※

  入中论日光疏

  月称论师 造颂

  法尊法师 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 著疏

  皈依上师三宝!

  为度化一切众生得到究竟佛果而发无上的菩提心!

  善说深广大宝藏,启开三界正道眼,

  人天怙主三界师,敬礼释迦牟尼佛。

  三世诸佛慧总集,海会主尊妙吉祥,

  宣说甚深微妙义,如狮子吼无能等。

  佛转般若深法轮,授记龙猛如理释,

  光显究竟深密意,一心敬礼哀摄受。

  龙猛不共诸关要,微妙难测深道义,

  无误开显极密意,佛护月称菩萨尊。

  雪域遍知无垢尊,广弘深义大中观,

  炳照世间除痴暗,稽首敬礼至尊足。

  文殊菩萨意化身,德者应世麦彭尊,

  显密精要广弘世,如日光照三千界。

  大中观与大圆满,无碍善说深要义,

  意传加持入心间,敬礼上师大宝尊,

  直至菩提永不离,金刚上师哀摄受,

  恒时享用胜法乐,现证本然觉性果。

  为具缘者皆通达,藏传不共深要道,

  启开迷盲授慧眼,故释深广入中论。

  如是顶礼大中观传承之近传上师竟。

  《入中论》是着重解释第二大怙主龙树菩萨的究竟意趣《中论》之释论,故属于第二转法轮的般若法要。

  全文分二:所讲之分支,所讲真论。

  所讲之分支

  即此分三:一、法之概论;二、上师传法之相;三、弟子闻法之相。

  甲壹(法之概论)分二:一、法的体相;二、法的分类。

  乙壹、法的体相

  “法”梵语为“达摩”,意为住持或能持。即诸法皆能住持自己的体相(法相)。

  乙贰(法的分类)分二:一、总说十类;二、分说教典。

  丙壹、总说十类

  据世亲菩萨的《论义正理释》说,法共分为十大类:

  所知:涵盖有为、无为的一切万法;道:佛经中说正见是法,又是所修之道;涅槃:佛法总分为教法与证法两种,其中最究竟的证法即是“涅槃”;意境:意是一切诸法的所生处,境即六识中意识的对境,亦即“色声香味触法”中之法;福德:佛经中讲到国王及其眷属等受持善法,共积福德之法;寿命:佛经中说凡夫乐于见到常久之法;教典:如经典、论典皆称为佛法;未来:如说此身是“老”之法,“未来”必定会老死;决定:如佛陀在经中已经决定了“沙门四法”;法规:如国家法律等。世亲菩萨将其归纳为“法者所知道,涅槃及意境,福寿及教典,未来决定规。”此外尚有所修之法及所破之法等等。

  本论则属于法的第七种“教典”。教典之所以能被称为法,是因为法即住持之义,教典中所诠释的意义有住持的作用,故能诠释之教典亦称为法。

  丙贰(分说教典)分二:一、教典的体相;二、教典的分类。

  丁壹、教典的体相

  教典的能持:如何理解教典的住持作用呢?这就要先理解教典的含义。提婆(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中云:“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善逝如来所说之法略概为两种。一是增上生法:即身口意三门绝对不作少分违害众生之事,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不害为等起而修,总摄于十善业道,乃为得生人天善趣之增上生法;二是得解脱法:观诸法自性本空,即自性清净涅槃之决定胜法。因现证诸法本性,见诸法毕竟不生,故远离一切垢染,究竟证得大般涅槃,即离垢清净的涅槃。

  如十种善业的方便资粮具有远离恶趣、住持善趣的力量,故方便甚深的福慧二种资粮能破除一切无明痴暗、究竟住持圆满断证功德之佛果。可见这一切均赖教典方能产生。龙树菩萨云:“具有坚定的世间正见,则能长时间转生善趣,而不坠生恶趣。具有了出世无漏的殊胜正见,则能住持解脱与解脱的殊胜功德。”因此内道的教典能住持善趣与解脱之功德,满足了法本身的体相,故教典也是法。

  丁贰、教典的分类

  一切佛法皆可摄于教法与证法两大类,如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云:“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其中证法以修证为主,教法则以讲闻为主,彼者摄有经、论两种。

  其分类:有经典与论典。佛于《天子如意持请问经》中云:“诸法经论二种摄,善说及其密意释,依此于此世界中,佛法能得长久住。”弥勒菩萨亦在《宝性论》中讲述了经、论的定义与分类……。

  其中经典的体相(定义)即:所诠之义为戒定慧三学,能诠之声句则毫无垢染,亦即是说经的依据必须圆具现量、比量、教量,并且其初、中、后三皆为善法。佛经又分了义与不了义两种:了义的佛经是在学者心相续中现起佛所宣说的法义、声、句之总相;不了义的佛经则是经书。

  佛经共分有七类:一是佛陀亲口善说的经典,如《般若摄颂》等;二是佛陀身加持的经典,如金刚藏菩萨由佛身加持后而善说的《十地经》等;三是佛陀语加持的经典,如佛语加持文殊菩萨善说的《未生怨王忏悔经》;四是佛陀意加持的经典,如佛意加持观音菩萨与舍利子尊者善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五、六是佛陀的功德、事业加持树林、天鼓、虚空、凡夫、声缘等而善说的经典,如瑜伽师相续中的意伏藏也属于此类经典;七是佛陀开许的经典,如佛陀在世时未宣说而开许诸弟子在结集时增加有必要的字句,如:“如是我闻”、“须菩提请问”、“欢喜信受、作礼而去”等。

  关于论典的体相:宁玛派无垢光尊者在《总论藏》中云:论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作者圆满具备造论之功德;解释经续中的密意;具备改造与救护的两大作用。世亲菩萨在《论义正理释》中云:改造是指将众生的三毒烦恼改造成三学功德;救护是指令诸众生超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寂灭涅槃的安乐。

  造论者应具的条件共有三种:即登地菩萨,已现见本尊并亲得本尊摄受,精通五明。上等造论者应圆具这三种条件;中等造论者已得本尊摄受并精通五明;下等造论者亦必须是通达五明。具备如是功德者方可造论,否则,所著即便是包罗万象、洋洋万语,也不属内道论典之列。

  论典的分类方式约有三种:

  一.按内容而分有三殊胜论与六劣论。三胜论者:具足真实义、能离诸痛苦、以修法为目的。此三任具其中一者,则属殊胜论著。六劣论者:无意义、具邪义、恶心所造、无慈悲心所造、以听闻为主、以辩论为主。这六论分别与具足真实义、能离诸痛苦、以修法为目的相违,故被称为劣论。

  二.按作用而分共有四类:归纳佛陀广说浩如烟海的经典,如小乘《俱舍论》与《戒律根本颂》;开显佛陀在经中隐含的密意,如《现证庄严论》;摄集散于各经典中的佛语精华,如《经观庄严论》;使无次第者有次第,如《阿毗达摩杂集论》(大乘《俱舍论》)。

  三.按内容的种类而分:有讲述五明现法等“说尽所有法论”,有讲述空性等“说如所有法论”,以及讲述五道“说解脱及一切种智之道”的论典。

  甲贰(上师传法之相)分三:一、导师佛陀之传相;二、阿阇黎罗汉之传相;三、班智达之传相。

  乙壹、导师佛陀之传相

  导师佛陀以身语意三门显示神通变化而传法。即身神变:“佛身发光现祥瑞,广长舌遍覆三千”,佛的白毫间放大光明,复现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意神变:佛陀遍知一切众生的根器而应机施教;语神变:“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传法首以身神变摄受所化众生,次以意神变观察根器,再以语神变为其传法。

  乙贰、阿阇黎罗汉之传相

  阿阇黎罗汉以三清净而传法。即闻法者法器清净:阿罗汉以他心通观知闻法者的心相续,知闻法者于所传法必定不生邪见而能欢喜生信受持,如是必定对众生有利才为传法,故闻法弟子们皆为清净法器;传法者能诠之声句清净:阿罗汉已断俱生我执,已清净烦恼障,亦泯灭了亲怨等分别执著,故彼发心及音声都微妙清净;所诠义清净:阿罗汉已证得不忘陀罗尼,故于所闻之法无论自己通达与否(虽达四谛十六行相,但大乘法未必能证达),然于佛法的句义均不会增减错谬,而能圆满准确无误地传述佛陀的意趣妙法。

  乙叁(班智达之传相)分二:一、戒香寺之传相;二、那烂陀寺之传相。

  藏汉佛法均来源于古印度,在古印度有众多寺院,其中最著名的两大寺院,即那烂陀寺与戒香寺。二大寺院中常有众多大班智达在讲、辩、著。后来讲法的方式除弥勒菩萨所传、继而世亲菩萨发扬的五种传法方式(必要、略说、解义、连贯、辩答)以外,多数班智达都遵循了这两大寺院的传法方式。

  丙壹、戒香寺之传相

  令听法者法器清净:即先讲作者之功德,其次再讲该论著之功德。又依《华严经》强调闻法者于闻法时应作四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己作病人想,于传法上师作善巧医师想,于自己闻法修法作疗病想。

  佛法兴起、弘扬的过程:即是讲佛陀在因地间如何发心、行持十度,证得佛果后如何广转法轮,最后又在有粗重分别心的凡夫面前示现涅槃。经阿罗汉三次结集经、律、论三藏,班智达们著论弘法等。雪域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即是遵循了戒香寺的传法方式,彼之传承上师阿底峡尊者来自戒香寺故。

  丙贰、那烂陀寺之传相

  此寺传法分讲经与讲论两种。若传讲经典,则按环境、上师、眷属、时间、法五圆满而传讲。若传讲论典,则按作者、属何经论、总义、为谁而说、造论必要的作论五支而传讲。

  虽然两大寺院的传法方式皆可依随,但宁玛派多以那烂陀寺的方式而传法,因为宁玛派自宗的传承上师,如莲花生大士、龙树菩萨、月称论师等都曾经在那烂陀寺任过大堪布,故本论亦按造论五支而讲。

  一.作者:首先介绍作者。在本论的结尾时说:“入中论颂,是萨曼达国,光显龙猛深广理趣,证持明位、得如幻定、住无上乘、成就逆品不可夺之殊胜智慧,能于所画乳牛挤乳、破除有情实执之月称大阿阇黎所造。”故本论的作者月称菩萨已经圆满具备了上等造论者之殊胜功德,是一位获得希有成就的大菩萨。

  月称菩萨生于印度一婆罗门家族,幼年学习外道典籍,长大后,经父母同意而入内道出家为僧,赴那烂陀寺礼月护阿阇黎受沙弥十戒而得月称之名,年满岁足受具足戒。他广闻博学显密教法,修证生圆次第,获证甚深法性,具足希有神变等,但外现凡庸之相,好吃懒做,由此引起了寺中很多凡夫僧人的不满,导致对月称迁单。阿阇黎月护知其乃大菩萨的示现,其境界非凡情所能揣度、窥测。由于无知而诽谤大菩萨罪业极大,是故阿阇黎为除众惑、免众造罪,遂派遣弟子日称伴随月称在寺院附近的山林中牧牛。待牦牛都放到山那边林中吃草去了,月称就在他们自己住的帐篷里显示希有神变,在石板上画一牦牛挤奶,并将牛奶提炼成酥油,熬制为奶渣,经常将奶制品送回寺院供养僧众。一天寺院的执事和几位僧人又给月称与日称送来食物,同时给牦牛亦带来了饲料,他们看见先前送来的食物与饲料都没有动用过,又见牦牛虽然都到山那边吃草去了,而帐篷中却摆放着很多新鲜牛奶、酥油、奶渣等食物,甚觉奇怪而问言,这是怎么回事?日称就将月称菩萨显示希有神变的一系列事实告诉了他们。执事等人回到寺院后就将此事告诉了月护阿阇黎与全体僧众。阿阇黎月护说:“月称已经获得希有证悟等自在功德,理当如是显现。”大家闻言心里无不折服,并都对月称菩萨生起了敬信之心。

  复次,月称菩萨调伏外道果玛日呷入内道的事迹。曾经有一外道果玛日呷根本不相信月称菩萨具有希有神通等功德,因而故意诘难:“真正的帝释天在何处?他在干什么?若汝回答正确,我当趣入佛道修学佛法。”月称知其得度的时机成熟,有导其趣入内道的必要,故作如是回答:“真正的帝释天在三十三天,其化身在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听闻佛法。”外道听后疑言:何以见得?尔时月称菩萨就以手指示虚空道:“帝释天就在那里。”外道尚未能见,月称菩萨又再次指示,才得以见到。外道见而问曰:“您是谁?从何处来?”彼者答曰:“我是帝释天之化身,今从弥勒菩萨的兜率天下来。”外道又问:“何故您非真帝释天呢?真帝释天又在何处?”答曰:“因为真帝释天身上具有一千眼,我乃彼之化身,故只具有一千眼迹,实际真帝释天是安住在三十三天。”这时外道完全被这一系列的事实所折服,于内心深处发起了坚定不移的诚敬信心,从此皈投了佛教。

  复次,月称菩萨降伏敌军的事迹。印度多日嘎的很多军队企图摧毁那烂陀寺,赶走寺院僧众以及附近的在家人。在敌军距离那烂陀寺还有半月路程时,大家闻讯后,立即召集诸班智达与在家众共同商议,希望能得到一个完美的对策,使双方既不互相交战,亦无烦恼、痛苦等,而令对方自然退兵。众人对此,只是一筹莫展,在无计可施之时,突然寺中护法神的心间现出一鸟,鸟以人语说:“月称有办法,应当速问他。” 依此众人找来月称菩萨,并将事情的紧迫危险性告诉他。他听后说道:“方法固然是有,但需用石头造一石狮子。”又说:“内道众应该祈祷三宝,外道众祈祷大自在天。”大家立即照办,待石狮刚造完时,石狮自然裂成两半,中间出来一人,并说道:“待我将此石狮重新修好即可。”言毕即作,石狮子造好后,由僧众开光,月称菩萨说需要在距离那烂陀寺北边的十五由旬处安置石狮,大家就抬着石狮子一起走到所指定的地方,这时遥见敌军步步逼近,但石狮仍如石头般寂然不动,没有任何反应。这时众人心里惶恐疑惧,并七嘴八舌地指责月称,尔时月称菩萨就从一边站起来,手持四尺檀香木棒对准石狮头部敲了三下,这时石狮子奋身而起,抖擞三次,狮面显现红色,径往敌军冲去。敌军见势不妙,生大恐惧,撒腿皆往回跑,各自逃命,一直退回到自己的国土。当地国王赞叹说:月称菩萨以大神通力用石狮退回敌军,双方互不交战,不损伤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即使敌军仓惶败退,以如此方便自然平息了这场战争灾祸,真实希有!真实希有!事后大家回到那烂陀寺,其中有少数人说,此非月称一人之力,而是僧众对石狮开光的力量所致,话音刚落,石狮遁入大地不见了。月护阿阇黎为除众疑、澄清是非而说道:这的确是月称的希有成就与功德所致,因为他已经通达了胜义谛的甚深空性,故于什么都不是中,什么都可以显现,这是他成就殊胜功德自然显现而随意任运之行。

  复次,略述得文殊菩萨摄受的月称论师与得观音菩萨摄受的大圣者旃扎古昧(旃陀罗阁弥)辩论七年的事迹。一次月称论师正在为众弟子敷演大乘妙法时,见一位身量如孩童般的人徐步来到法堂中,却站立不坐(当时印度的规矩,若人来到法堂,不愿落座而站立者,表明有辩意),月称论师见后,暗自疑言,是否来了一位善辩者,故停止讲经,问道:“您从何处而来?学过什么法?”来者答曰:“我从印度的南方来,学过《声明巴那论》、《般若一百五十颂》、《真实名经》。”月称菩萨想,从间接的意义上推知,已承认自己通达了深广教理,但语句上却很谦虚,仅学此三论而已。月称论师怀疑来者是否是南方的旃扎古昧,又问道:“您是不是旃扎古昧?”答曰:“世间人都如是称呼。”月称菩萨闻言说道:“大班智达不应突然到来,您应该退后一段距离,我们要击犍椎隆重地迎接您的到来。”随后月称菩萨立即停止讲法,告知僧众准备二辆马车迎接大班智达。前一辆马车中安放着文殊菩萨木雕像,后一辆马车中坐的是旃扎古昧。这时旃扎古昧以偈颂赞叹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像竟喜而回头,从此这尊木雕像再没有转过头来,据说这尊具大加持的回首文殊菩萨像在那烂陀寺至今犹存,为众所周知。两大论师为使众生理解甚深法义,于自空与他空的观点上互相辩论长达七年之久(按自宗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其实二宗本是无别一致的)。月称菩萨直接主讲了二转般若法轮,间接也承认三转法轮的如来藏光明,旃扎古昧在直接主讲光明如来藏时,间接亦讲述了二转法轮的大空性,因此两者实际的本意却等无差别。如是要义将在下文叙述。

  复次,一天月称菩萨在寺院附近的森林中安住,一时森林突然着火,火势很猛,似要吞没大片森林,目击者很难过的说:月称菩萨定被火烧,必死无疑。那烂陀寺中对月称有信心者冲去救护,无信心者跑去看热闹。他们到了月称菩萨住处的附近林中,见一帝释天女现出半身,天女说道:“大家切莫惊慌,具甚深智慧的大成就者,慈悲的怙主月称菩萨已经超离了四大的损害,火不能烧、水不能溺等。”但他们不听,径直往前欲看个究竟。当他们来到跟前时,见四周林木全被猛火烧光,唯独月称坐处完好无损,未受到一点火势的威胁,众人见后生大信心,月称菩萨慈言道:“我的上师龙树以无生的般若智火已经烧毁了执著之薪,阿阇黎月护亦复如是,我也用无生的般若智火烧毁了执著之薪,如实证得了无生无灭、无来无去、如同虚空般的大空性,安住如是大空性的本体中,不论是火、还是水等皆无能损。”众人听后对大乘的般若空性亦生起了异乎寻常的极大信心,并随月称菩萨修学无生的般若法要。类似的种种希有神变与功德等多不胜数,可详见其传记中。

  此后月护阿阇黎请月称回那烂陀寺作主要传法的大堪布,他广著中观诸论,专事弘扬甚深了义中观应成派之义理,使般若大法盛传于世,如日中天。

  月称菩萨开显了龙树菩萨的究竟密意,抉择了第二转无相法轮中最为甚深了义的大中观理趣,故造有很多显密论著:如以百万正理抉择诸法本体空性的论著是《中论注疏·显句论》;从共同前行引入无上密法,在密坛中获得灌顶、受持三昧耶戒、入密乘后所修的生圆次第以及所得果等圆满抉择与讲述的论著是《密集金刚注释·灯显论》。印度大智者们赞叹这二论时说:“天上有日月轮,地上有二显论。”意即这两部论著在整个世间是胜无伦比的。此外,讲述正行究竟见解的论著有《中观四百论注释》、《六十正理论注释》、《中观五蕴论》、《中观七十空性论注释》、《入般若波罗蜜多颂》、《皈依七十论》、《祈祷观音菩萨仪轨》、《密集金刚六字加行注释》、《密集金刚现证庄严论注释》、《金刚萨埵修法仪轨》、《忿怒甘露旋修法仪轨》、《赞叹度母文》等,特别对调伏分别心、打破一切实执、涵盖深广法义,最具权威的论著就是《入中论》及《入中论自释》。《入中论》直接趣入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观六论,间接趣入般若经,亦入密宗的大清净等。是故本论是汇集了甚深中观的无数正理与无上窍诀的一部殊胜论著。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颂·文殊上师欢喜教言论》与《定解宝灯论》中亦再三赞叹过,以月称论师为主的中观应成派是无上系派。宗喀巴大师在面见文殊菩萨时咨启白曰:“圣者龙树的密意,纤毫无误最为了义抉择的是否唯有月称论师?”文殊菩萨答曰:“如是!如是!因为月称曾于上方世界刹土中的一位如来面前发过菩提心,所以他具有甚深的智慧与猛厉的发心,勇于来到娑婆世界,专门光显龙树菩萨的密意,理应深信不疑,欢喜信受。”还有大菩萨上师金刚丹毕在赞叹印度八十大成就者时说:“文殊菩萨身化身,龙树尊者胜意子,圣月称师我敬礼。”

  尤其在藏地雪域讲自空、他空,以无上的中观正理来抉择自空时主依月称论师。是故欲入菩提正道者应诚心祈祷月称菩萨,多闻思彼之殊胜论典,若能诚心诚意地祈祷,彼之意传加持决定会融入心间,因为他已经证得了究竟的金刚身,如今正在南赡部洲度化无量众生。比如,曾经大译师尼玛扎巴(日称)对月称菩萨生起强烈的恭敬信心而祷言:“将来若能在藏地雪域真正弘扬起中观法要,该多么好啊!”因而他往赴印度求受中观的甚深教理,当他抵达印度后,经再三地祈祷月称菩萨,面见月称菩萨为他传授很多殊胜教言,由此他翻译了月称菩萨有关中观等方面的很多论著。从那时起藏地开始弘扬中观甚深法要,并流传至今,此等来源主要均依月称菩萨的意传加持所致。故彼希有成就之功德绝非口笔所能尽宣。以上对作者仅作了简单的介绍。

  二.属何经论所摄:本论云:“如彼通达甚深法,依于经教及正理,如是龙猛诸论中,随所安立今当说。”胜比丘月称论师主依龙树菩萨的《中论》来著作了《入中论》。论中讲到胜义谛“深”方面的大空性时,则为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的经典所摄。如《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五千颂》、《般若一万八千颂》、《般若一万颂》、《般若八千颂》、《般若心要摄颂》这是六部般若母经。《般若七百颂》、《般若五百颂》、《般若三百颂》、《般若一百五十颂》、《般若五十颂》、《一字(阿)般若》、《少字般若》、《般若二十五门》、《朗波扎楞祈祷般若经》、《帝释般若经》、《般若心经》这是属于十一部般若子经。其余六部般若有:《日藏般若》、《月藏般若》、《金刚手大乘经》、《金刚胜利幢般若经》、《般若一百八颂》、《普贤般若》。共有二十三种般若经现有藏文译本,龙宫等般若经尚未译成藏文。月称论师所造的《入中论》就是属于大乘的彼诸经典所摄,亦随龙猛菩萨所造的中观六论的甚深正理而宣说。论中讲到世俗谛“广”方面的福德时,则属于《十地经》与《宝鬘论》等经论所摄。

  三.总义:本论云:“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本论全义归摄为两大类:即“甚深空性法,广大福德法”。从深观方面讲述了般若大空性的法要,从广行方面讲述了五道十地的方便功德。凡是依靠深广法义而修持的诸大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之见道功德。凡是希求大乘菩提果的行者,应当闻受修持深广法要之道。也就是说,月称菩萨对现空二谛采用了深、广两方面的教言来进行论述。如果依随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科判来分析理解,全论大义可以摄为“凡夫三法,登地十法,无学果地一法”之中。

  四.为谁而造:本论云:“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月称论师是为何等根器的弟子造作了此论呢?当知非为普通根器的学者,而是为与大乘中观相应并能契合的具慧法器者所著。那么当如何了知谁为甚深空性法的契机者呢?设若在异生凡夫位中,一旦闻受空性法要时,内心数数欢喜,眼泪自流,汗毛竖立等,以此相比量推知,彼补特伽罗已经具有了佛慧(法身智)的种子,是可以宣说甚深空性的真实法器,这就是中观契机的殊胜法器。

  五.造论的必要:本论云:“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胜果。”解说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的甚深密意,真正抉择大空性的殊胜正理,特别为使契机者闻受殊胜的深广法要后,对现空二谛的究竟本义,遣除疑惑与增损等邪见,树立起究竟的中观正见,以致于稳速地证悟大空离戏的法界本体,圆满成办自他二利的殊胜道业,获得正等正觉的果位。因此月称论师造了圆具深广法义的《入中论》。

  以上是依随那烂陀寺班智达的传法方式,对“造论五支”作了摄略的介绍。

  甲叁(弟子闻法之相)分二:一、发心;二、行为。

  乙壹、发心

  发心分善心、恶心、无记心三种。一般在闻法前应观察自相续中的发心如何。若以寻求世间八法的发心去闻法,则属于恶心;若目的不明、随波逐流地盲从他人入闻法行列,则属于无记心;若以小乘的发心和大乘菩提心去闻法,则属于善心。作为大乘行者理应端正自己的发心,并令身心随顺法行加以正确地取舍,最关要的是“切莫忘失正知正念”。

  乙贰(行为)分二:一、应断除的三种过失;二、应具备的三种行为。

  丙壹、应断除的三种过失

  一.法器应断之三种过失:耳识不专注所闻法的句义,则如瓶口覆盖,一无所获;意识不忆持所闻的法义,事后只有大概印象,则如瓶底破漏,一无所存;闻法时若心术不正,夹杂烦恼等分别念,则如瓶中有毒,虽灌醍醐反成毒液一般。如是学法非但不成,反增贪嗔痴三毒等很多过患,故当不离正知正念、恒时反观自心,励力断除此等过患。

  二.应断的六种垢染:在上师前生起傲慢心(不恭敬上师);对上师与法不生信心;不精进求法(懈怠懒惰);分别心外散;分别心内收太紧;因时间过长或冷热而心生疲厌。

  三.应断的五种不取:取文不取义,如儿童采花,只求文字语句的精妙,而不求实义;取义不取文,只注重意义而忽视文字的作用,若不背诵经文、颂词等,将会导致意义难于忆持与难以通达的过患;不领会密意而取,于了义与不了义等错误理解而执取;上下错乱而取,如将外道观点误认为是内道观点,或仪轨的上下错乱而取;颠倒而取,领会的意义与佛法本义相违,如是非但虚度光阴,且易导致谤法之罪。

  丙贰、应具备的三种行为

  一.依止四想:佛于《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当于已作病人想,于法作良药想,于善知识作医师想,殷重修行作疗病想。”

  二.具足六度:认真如理学法者,每次听法中皆可圆满六度功德。譬如对传法上师供献香花等属布施度;打扫法堂,端正自已的发心与行为属持戒度;听法时忍受寒热饥渴等苦属忍辱度;以欢喜心认真刻苦地闻法属精进度;一心专注法义、心不外散为静虑度;听法后遣除心相续中的疑惑属智慧度。

  三.依师威仪:《毗奈耶经》云:“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首,持伞杖刀剑。”法师对不恭敬者不应为其传法,如非病者不能戴帽、蒙头。上师未开许,则无论刮风下雨皆不能打伞,也不能配带刀剑。又如《本生经》云:“坐于极卑处,调伏德生起,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策励闻法。”即上师坐于高胜处,闻法弟子坐于低卑处,善加调伏自心,于所闻之法生起欢喜心,以喜悦的目光瞻视上师,听法如痛饮甘露一般。这样即便是听一次法,也将获得无量功德。此仅摄略而说,广说则请详阅《大圆满前行》等书。

  菩提塔

  所讲真论

  诠释第二大佛陀吉祥怙主龙树的究竟意趣之《入中论》分四:

  一、名义;二、译礼;三、论义;四、末义。

  甲壹、名义

  梵语云:摩陀耶摩迦阿波达罗纳摩

  藏语云:哦玛拉久巴益夏瓦

  汉语云:入中论

  无倒抉择深广二义之胜《入中论》,主要是直接趣入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即《中论》),同时又间接入了彼之中观五论,即《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精研论》、《名言成立论》,这是宁玛派所承许的中观六论。若按嘎单派讲,非以《名言成立论》,而许《宝鬘论》为第六论。若按萨迦派果仁巴大师讲,只许中观五论,认为《名言成立论》、《宝鬘论》皆非中观所摄的论著,因其并非主要抉择般若空性故。彼诸中观论著究竟开显了佛陀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的真实密意,抉择了大中观最为了义的殊胜正见。总而言之,无论何派凡是安立龙树“中观理聚论”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作者必为圣者龙树,二是诠释第二转般若法轮,三是着重抉择般若空性的正见。

  趣入“中论”分三:

  一.依何者而入?即依全论的十一品来入(一至十地加佛功德品)。

  二.入于何者?即是直接入于《中论》二十七品,间接入于佛陀宣说的深广经典与龙树菩萨著作的其它中观五论,以及《十地经》、《宝鬘论》。

  三.依何法而入?入的方法有两种:

  初、依圣教量而入:本论云:“月称胜比丘,广集中论义,如圣教教授,宣说此论义。”具德月称论师于本论中所广泛汇集的中观论义,皆以佛陀的圣教与传承上师的教授(窍诀)而如理宣说。

  次、抉择深广而入:本论云:“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从“深”而言,月称菩萨以应成派的不共理论抉择甚深空性来入于《中论》及《般若十万颂》等;从“广”而言,以随顺众生的方式,讲述了名言谛,同时又抉择了五道十地之功德,故名为“入中论”。

  中观又分所诠义中观与能诠句中观两种:

  一.所诠义中观:即中观之实相深义。诸法的究竟本体不偏任何边际,远离四边八戏,即是了义大空性的法界本性。如《三摩地王经》云:“谓有或无即二边,净与不净亦为边,是故善灭诸二边,智者亦不住中间。”如是深义将在本论的第六品中广述。

  又从系派来说,中观自续派抉择菩萨出定的单空,中观应成派抉择菩萨入定的究竟大空性。虽然二派从抉择义上暂时有别,但究竟的密意却是一致无别的。龙树菩萨云:“出定入定智,如来智知故。”

  二.能诠句中观:分经、论两种。

  经者:指佛陀第二转法轮的六部般若母经和十一部般若子经,以及其余六部般若经,此等均属能诠句中观。

  论者:论分属于经藏(三藏)的论部与属于论典(印藏大成就论师们所造)的论部,但此处所言之论部是属于高僧大德们解释佛陀密意的论典,因此凡是属于中观类的论部,皆为能诠句中观。

  又从了义与不了义而分:所诠义中观是真实了义的中观,因其抉择了诸法的真实本性。能诠句中观是不了义的相似中观,因为它主要是从文句上对中观的内容作了详细论述,即是趣入所诠义中观的一种方便方法而已,仅从这一点给它取名为中观。

  又以所诠义中观的内容可分为:基中观——现空大双运,道中观——方便与智慧双运,果中观——色法二身双运。

  取名的必要与方法:

  佛在《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为了方便辨析取舍,各法皆有属于自己的名称,故于经论取名亦有如是必要。譬如上根者依经论之名能通达其中内容,如善巧医生摸脉即知内在病情;中根者依名能理解论中大意,并知该论属于三藏中何类所摄,如世人根据服饰、冠帽及胸章等仪表来判断其头衔身份;下根者依名能辨认书类、易于找取该书,如见药名,便于无误取药。

  一般经论命名的方法有八种:依传法的地方而取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