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金刚上师金刚上师开示年龙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四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四

年龙上师父母仁波切讲授


三、上士道修法---如何发心和如何运心的过程

上士道分三个部分,(一)发起无上菩提心的理由;(二)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修法;(三)菩提心的学处。

现在所讲是(一)发起无上菩提心的理由的支分:

颂中说:

无始时来于我大慈悯 诸母痛苦自乐有何用

故为救度无量有情众 发菩提心是为佛子行

我们思维的时候,要想我们的一切父亲母亲。今生有根本的父母;从无始无量劫以来,历劫以来所有的生世只要转世为人的时候的父母。一切父母对我们都是尤加慈悯的,尤加爱护的,比对她(他)自己还要爱护,充满关怀。对于我来讲,历世父母还在轮回当中受着各种苦难,我自己如果希求己乐的话,是诸佛菩萨和圣者所不喜的。就比如说,我们世俗上的人吧,倘若是你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走路时候,你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有病又不能走,而且体质非常的虚弱,在这样的时候,你心里这样想,我要到一个地方去寻求一种安乐,现在母亲病了,不能走了,就让她自己待在这里吧,然后自己就跑掉了。如果这样,是世人所不喜,人们都瞧不起他,觉得他这样的人是小人,和他交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大家都会离他而去的。他不仅不能得到安乐,而且成为一个卑鄙的人、痛苦的人。

我们修行佛法,要追随如来之后。一切如来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发起无上的菩提心。那么,为了自己出离而置一切众生的痛苦而不顾的话,当然就不是菩萨的行径,而且为一切诸佛菩萨所不喜,所以,自心当做如是想,我从现在开始,为了一切如母的众生都能从轮回的大海中得以解脱,从轮回的痛苦当中得以超出,现在就像过去诸佛菩萨一样,他们如何地发起菩提心,我现在也如是发起菩提心来。这样的发心,是我们一切菩萨和学子应该的发心。

大家要知道发心时需要很多的因缘促成:首先要观察一切众生皆是父母,让自己心中生起一种定解;在这个基础上对他们产生一种报恩之心,要解救他们出轮回的痛苦。我们现在在座的,全部都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人。有些人可能心中想,我没有发菩提心的把握,自己没有菩提心这种力量。不要这样想。我们平素念诵时不是说吗:“今日超入佛种姓”。现在大家学习大乘的佛法,都是具足了大乘的根性的;既然是佛的种姓,就应该生起广大的发心,就应该去为了救度无边的众生而生起这种殊胜意乐的。我们修行的时候,不应贪执于三有的安乐,或者贪执于声闻缘觉上的自我解脱,而应趣于一切究竟圆满的解脱——成就佛果。在这个趣于佛果的道路当中生起无上的菩提心去救度一切的众生到解脱的彼岸,这是修行大乘道菩提萨垛应有的发心。所以,自己要生起这种勇猛的发心。这是很重要的。

在自己发心的过程当中,自己一定要善于观察这一切:比如说自己发心的起心之处,究竟是为了一切众生究竟成佛而发心呢,还是贪执于自我解脱而发心。如果在发心上头自己能够掌握准确的话,那么于无上菩提是一定堪任的。这个发心就象《宝性论》说的:“发心为利他,欲成圆满觉”一样,为了成就无上菩提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经庄严论》是这样说的:“发心成就二利故”。成就两种利乐才叫发菩提心。何为两种利乐呢?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发起菩提心成办自他两种利益的缘故,自己能够获得究竟圆满的菩提果,而且能够令一切众生获得究竟圆满的菩提果,是发心的本意;另一种是用两端的解释,比如说暂时使自己获得了解脱,究竟而言是令三界六道一切的众生都能获得无上的菩提,为了这样的获得解脱,为了这样的目的生起发心。那么这就称为真实的菩提心了。所以,对于一个修行大乘道的人来讲,应该毫不怖畏地勇猛地生起这种菩提心来,让自己敦劝自己的自相续,心中生起为一切众生和自己都能得到究竟圆满正觉而生起菩提心的意乐。这样就称为发心的支分。

就象上面所讲,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对轮回产生一种无欺真实的出离心的时候,对一切众生生起无伪的大悲心的时候,这是真正的趣入解脱道的必然所向。所以说这个菩提心大家心中要真正如实的生起。

关于生起菩提心的功德,《入菩萨行论》中寂天菩萨是这样说的:凡所生起菩提心的这些圣者们,都是世间所应顶礼的。我们现在应该从自续当中真实生起菩提心来。如果真实的生起菩提心的话,那么我们所修的一切善法都会被菩提心所摄持,就成为解脱道上非常殊胜的资粮了。所以说,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哪怕是念一句经,念一句佛或者是自己拿了一粒米去布施一个众生,或者是拿了那么一点糖块去布施一个恶趣众生,只要真实的发心,全部都称为是菩提法行,那么就是圆满菩提殊胜的助缘。倘若你自己没有真实的发起这种菩提心的话,即便以三千大千世界的无量供物来供养诸佛菩萨圣者,还有施与一切众生,你能够得到这种供养布施的有漏善业,但是与菩提法行是相差甚远的。所以发菩提心极为重要。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到此处时上师父母仁波切为弟子传授发菩提心律仪,特说明之)

发 菩 提 心 律 仪

住于十方之一切诸佛薄伽梵,以及一切住于十地之诸大菩萨摩诃萨,大持金刚诸上师,祈请于我作悯念!

(以上证明之文,请佛菩萨上师为我发菩提心作证)

乃至未得菩提中 于诸佛陀作皈命

正法菩提萨垛众 亦复如是作皈命(三遍)

(以上皈依之文,发誓生生世世不舍三宝)

随其往昔诸善逝 生起无上菩提心

(以上发愿菩提心之文,像佛在未成佛之前一样,发菩提心)

菩提萨垛诸学处 依彼次第而安住

(以上发行菩提心之文,修行六波罗蜜多)

如是为诸众生益 菩提心者令发起

亦于如彼诸学处 如其次第作学修(三遍)

(以上次第修学之文,依自己的能力逐步实行,具备菩提心,念三遍仪轨可得到菩萨戒)

今世我具善业果 得以善妙人中生

今日超入佛种姓 愿速成为诸佛子

从今我随何所作 作业随顺此种姓

无有过咎极尊贵 不为浊染应如是

如有盲者于堆中 摸索获得大宝同

如是随何观察已 菩提心者我发生

(以上自随喜之文,对自己的发心当生欢喜)

如今我于一切救怙前 誓度众生成就善逝位

其间如客敬请令安稳 一切天非天等令欢欣

(以上他随喜之文,通过自己的发心令其他众生欢喜)

胜菩提心仁波切 未发生者令发生

已生起者无坏损 生而复生令增胜

与菩提心不分离 安住菩提之法行

诸佛悉皆圆满摄 诸魔事业愿止遮

一切菩萨摩诃萨 众生义利愿忆念

随其怙主所忆念 于诸众生愿圆满

唯愿一切有情具安稳 亦愿一切恶趣恒空尽

随住何地菩提萨垛尊 彼等誓愿普皆如愿成

(以上发愿、回向之文)

上述讲法当中,对皈依的讲法已经非常多了,比如说于谁皈依,皈依之相如何,皈依之功德和意义,皈依之学处,皈依之区分,这些都已经全部讲过了。现在,大家最重要的是首先把自己的心净住下来,于殊胜的三宝作皈依,正所谓是佛陀、正法与僧伽;于解脱道者作皈依。对希求解脱道的人来说,皈依无比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暨一切诸佛,然后皈依无比的宣说就是法,还有皈依无比的引导就是一切的菩提萨垛众。因为现在我们是大乘的皈依,所以自己心中要这样的想,愿我和三界六道一切的众生同时全部皈依无比的三宝,于三宝面前至诚皈依,自己只要生起了这样坚定的意乐和清净的这种信心,就能够得到皈依。皈依最重要的入门就是信心。没有信心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利益,也没有任何的加持。因此,信心是一切法当中的根本,因此,在坚定信心之门当中生起坚定皈依的誓愿,然后重复请佛上师做证的愿词:

住于十方之一切诸佛薄伽梵,以及一切住于十地之诸大菩萨摩诃萨,大持金刚诸上师,祈请于我作悯念!

刚才重复的是:一切诸佛还有一切住于十地的菩萨还有大持金刚上师,一切的上师,在这一切圣者面前,我祈请您能够悯念于我,忆念我并且赐予我加被。现在这样地想,我现在与三界六道一切的众生发愿皈依,皈依的目的并不是暂时的人天果报,或者得到自己的安乐,而是为了一切众生成就究竟遍知佛果的缘故,现在发心皈依。一边心中这样想,一边跟上师重复下边的皈依誓词:

乃至未得菩提中 于诸佛陀作皈命

正法菩提萨垛众 亦复如是作皈命

下面是受持菩萨戒的支分。对于菩萨戒有很多的区分,比如说有国王的发心,舟子的发心和牧童的发心等等。从发菩提心的规矩当中,有依靠龙树菩萨传出来的深观派的,还有以无著菩萨传下来的广行派的差别。

那么,我们现在的是依靠萨迦·无著菩萨深观派这种传承的。在授戒的这个时候,大家心中首先这样想:过去的一切的诸佛菩萨他们如何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他们又是如何安住于学处,就比如说我们的无上导师释迦牟尼佛,他在往昔的时候在燃灯佛面前如何发心,成就现在的无上菩提;然后就象阿弥陀佛一样,过去曾为法藏比丘的时候,又是如何发起最初的菩提心,从他们初远发心直到证得圆满正觉的过程,我们大家都要知道。那么,我们现在为了成就无上菩提的缘故,也随学于诸佛之后,他们是为了利益一切的众生,他如何发愿,我今亦如是发愿,这是一种愿菩提心。

然后,在愿菩提心摄持之下,比如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波罗蜜是称为菩提心的学处,也称为是行菩提心。我们现在从内心深处生起这样的想法,就是跟随诸佛大德之后,过去您是如何做,我们现在亦复如是地随顺于您,这样心中誓愿坚定地生起的时候,就得到了这种菩萨的律仪。当然得到这种律仪之后,于菩萨广大的学处还是当做勤勇的。那么,这个时候,大家心中要这样想,并且重复下面的誓词。之后,上师弹指的时候,大家要这样想,从现在开始我们同时得到了皈依和发心的两种律仪,心中生起得到之想的时候,上师一弹指,然后大家都口称善哉,这个时候就都得到这些戒律了。下面就跟上师一起重复下面的发心律仪的颂词:

随其往昔诸善逝 生起无上菩提心

菩提萨垛诸学处 依彼次第而安住

如是为诸众生益 菩提心者令发起

亦于如彼诸学处 如其次第作学修

现在发菩提心正行的部分讲完了,下面进行的是修行随喜的支分。

修行随喜支分分成两个部分:1、是于自己修行欢喜;2、是令他人心生欢喜。

于自己修行欢喜心应这样想,从此时此刻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如来的种姓,成为一切诸佛之子,真正地从内心深处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来。那么这个时候,今生这个暇满的人身宝,具足了广大的利益,因为我们得到了这个人身,现在又遇到佛法和发菩提心的机缘。拥有这样的人身真是非常地好,非常地令自己得到满足的,所以说,对自己能够得到这样一个身体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现在就因为善的缘故吧,生到了善道的人中,就是善妙身。所谓善妙身不是一般的那种恶身,我们现在的一切的暇满都能够具足,所以这是一种善身,最胜身,还有上师三宝,他们为我做证,我现在得到了菩提心的律仪。

令他人心生欢喜。我现在于法界之中迎请一切的众生全部来到我的面前,这是我愿意令一切众生都能成就究竟的安乐,成就究竟的佛果,不是为了一种暂时的人天果报,而是为了究竟的解脱而发出这样殊胜的菩提心的。所以一切的众生应该感到非常地满足并且感到非常地欢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没有令一切众生成佛之前,一切的众生就象我最尊贵的客人一样安住在安乐之中,也就是说即便是现在没有究竟成佛,也愿意一切众生都能够常具安乐,不为任何的痛苦所染,这是我殊胜的菩提心的力量。愿一切上师三宝和我面前的这些证人,还有吉祥的善方护法神,比如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等的这些善方的护法神大家都能够高兴;也愿一切护法神能为我做证,我从今至菩提之间,愿为一切众生做广大的利乐,希望我此心此誓永不退失。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真正地这样发起誓愿,就成就严防自心退怯的功德了。就比如说,有时候自己心里要是产生了退怯的话,就心想在上师三宝面前已经发誓了,而且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等一切善方护法神他们都一直在关注着我、看着我,如果我没有按自己的誓愿做的话,那么会非常害羞、非常可耻。所以说这个也成为自己非常谨慎的一个保障。因此,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发愿的话,能够令一切的上师三宝、令一切善方的天非天乃至于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等的善方护法神全部都能够获得欢喜。这个是于他人修行欢喜的支分。

以上就是修行随喜的支分。

以下是:上师念弟子随念随喜、发愿、回向的颂词:

今世我具善业果 得以善妙人中生

今日超入佛种姓 愿速成为诸佛子

从今我随何所作 作业随顺此种姓

无有过咎极尊贵 不为浊染应如是

如有盲者于堆中 摸索获得大宝同

如是随何观察已 菩提心者我发生

 

如今我于一切救怙前 誓度众生成就善逝位

其间如客敬请令安稳 一切天非天等令欢欣

 

胜菩提心仁波切 未发生者令发生

已生起者无坏损 生而复生令增胜

与菩提心不分离 安住菩提之法行

诸佛悉皆圆满摄 诸魔事业愿止遮

一切菩萨摩诃萨 众生义利愿忆念

随其怙主所忆念 于诸众生愿圆满

唯愿一切有情具安稳 亦愿一切恶趣恒空尽

随住何地菩提萨垛尊 彼等誓愿普皆如愿成

以上是传授菩提心律仪。

(二)、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分成自他相换的修行和将违缘转成道用的修行。

1、修自他相换的支分:

无边痛苦希求己乐生 圆满大觉成由利他心

故将己乐与他诸苦痛 真实相换是为佛子行

我们要知道,在三界六道当中,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因为获得自己的利益。而真实圆满的佛果是完全出于对自己没有贪执,而对他人是完全具有利益之心的,爱护他人的发心,所以才圆满了佛陀的功德。因为这种原因,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比起来自己更加疼爱别人的发心,要这样来训练自己,我们做任何善业的时候,都要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而是为了所有一切的众生都能获得安乐,究竟地成就无上菩提,以这样一种利益他人的发心来修行善业。

我们现在要这样地想,将所有的善业全部回向给一切的众生,将一切众生身上所有的痛苦,都摄取到自己的身上来,为他承担,要有这样自他相换的发心。

对我们来讲,要知道,完全为了自我的利益,完全地贪图自我的安乐,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心态,作为学习菩萨道的人就应该彻底地抛弃这种恶念!让自己学习利益他人的真实发心,这就是佛子的行为,佛子寂天菩萨是这样说的:“我们应该将自己一切的快乐施予众生,将一切的痛苦摄取到自己的身上,这是一切诸佛的行径。”

如果我们只是希求自己的快乐和自我的解脱,那么,这是自我的贪执;如果我们能为了一切众生的快乐和解脱而发心,就能放弃自我的贪执,成就广大的智慧。前者是自我执著的过失,后者是利益他人的功德,这一定要清楚。

总的来说,我们作任何善业的时候,要这样想:在整个三界轮回的痛苦当中,所有的众生都是因为希求自我的快乐所以才轮回的,就是因为有这种心所以才流浪在轮回当中。而成就佛果的因缘是什么呢?彻底地抛弃自我贪恋的恶念,完全地去守护和慈悯他人,完全去利益他人,有这样的发心才得以究竟成佛。就像寂天菩萨所说的:“所有的事情都要由自己来把握,说很多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心念,都要仔细地作观察,这心是为了利益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他人?因为利益自己,所以不能成佛,还流浪在轮回当中;而成就佛果,就是因为利益他人的缘故,所以才能够成就圆满的大觉。”

所以,我们想“我”获得什么快乐,“我”得到什么衣食和财物,“我”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如何,“我”的名声和利益如何,不断地去观察、守护这些,总是为了自己怎么好,这便是轮回道。那么,我们以后就要完全地抛弃这种恶念,就不应该为了自己去想这些事,而是为了利益一切的众生而去发心。

自他不能相换的过失是什么呢?贪爱自己。不能对别人进行自他相换的话,这是有过失的。这种过失是什么呢?就像寂天菩萨说的:“如果不能做自他相换的话,不仅你不能成就无上佛果,而且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有任何真正的快乐!”

因为这个原因,要对别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地去爱护,而对自己要放弃这种贪恋自我的爱乐。《修心道次》中所说的,“一定要将自他的恶念驱除,而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要生起真实的发心。”所谓恶业的根本,我们要知道,我们过去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着,现在也是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执,就是这个“我”。我们不断在贪执,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身体,全部都是为了自己,所以在三界的轮回当中漂流。因为贪爱自己,所以产生了我执,就是因为这种自我的贪爱,所以产生轮回中的三毒,产生了烦恼,也产生了轮回。所以如果靠着对自我的贪恋,对自己利益的着想,这样是不可能产生觉悟的。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的:“一切三毒烦恼的出生处,就是因为对自我的贪恋和执着。”

我们对自己的亲友有贪心,对于不喜欢的人把他当成敌人,并且产生嗔恨心,我们不应该这样做!要将所有不快乐的事情自己来承受,所有不欢喜的事情自己来承担,要有这样的发心。如果真正地修行佛法的话,自己所有需要的东西全部布施给他人,别人所有感觉到的痛苦全部摄取于自身,我们把所有一切的利益、守护、恩德全部施予其他的众生,去利益他人,别人有什么灾难、不幸、不快乐的事都摄取自己的身上,我们来受取这一切,我们要把对自我的贪执换成去爱护别人,要爱护别人胜于自己,这是要修行的。

善知识乾达瓦这样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对自我的执着才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感谢所有的众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执和贪恋是造成轮回的根源;而成就佛果,就是对所有的众生修行慈悲心和利益。现在我们能够生起这样的菩提心,并且为了获得觉悟,全部是因为有众生的缘故,我们去利益众生,所以导致自己成就了佛果,因此我们要感激所有的众生!我们获得觉悟的根本,就是要自他相换,我们以前所做所有的善业和善业的因缘全部回向给众生,愿众生能够获得,愿众生所有的痛苦我来承担,要生起这样的愿心。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如果得病的话,就不要想,“我现在病的很严重,很难忍受!”不能这样地想,而应该这样地思维,“我现在这些痛苦不算是什么,而在地狱等恶趣众生的痛苦是不可思议的!而如果我们在这短暂的痛苦当中,如果能够忍受的话,所有一切的业力痛苦都可以在一瞬间得以清除!所以我们现在要发愿说,在我现在病痛的时候,能感知一切轮回恶趣的痛苦,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我发愿,在这一瞬间,要让所有一切众生的痛苦在我身上成熟,我替他来承担这种痛苦!将我自己无量生世以来的善业,所有的善缘,毫无观待地回向给一切众生!”能够真正自他相换,这就是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现在就要这样的。我们现在修行佛法不是为了“噢,看看我得到什么名声,我得到什么利养,我得到什么地位”等等,而是要想,是否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想自己的话,这就成为轮回的因;所以要从自心中真正地想,所有一切的众生的痛苦是什么样的,我要把善业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样才是真实的佛子行。

2、违缘转为道用的支分分四个方面:

(1)将不喜欢的四法转为道用;(2)将二种难忍转为道用;(3)将衰败、繁荣转为道用;(4)将贪、瞋之心转为道用。

将财产被夺转为道用:

若有谁人以大贪求心 尽夺我财或令他夺等

当以身及受用三世善 回向其人是为佛子行

“若有”,指任何人的意思,比如说现在有很多的小偷、强盗,他们是为了贪求快乐,所以要将别人所拥有的财物,以各种方式来谋取、掠夺,他们也以各种方法来抢夺我们的东西,或者叫别人把我们的东西都抢走。就比如说在色达县的路上,他们突然蹿出来,将你所有的财物全部抢走了,我们不仅对他们不应产生嗔恨心,而且要想,“非常地感谢!哎呀,太好了!”这样将一切的过失和灾难完全地转成为道用。不仅自己不认为这是一种灾难,而且要想,“这正是奉行佛子行的时候,我不仅把这些财物给他,而且我的身体、生命,我三世所集的一切受用,对我进行伤害的人全部都做回向,让他获得快乐和善业,要这样地才对!正像佛子寂天菩萨所说的:“我们是为了希求解脱,我们是修行人,修行人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名声,所谓修行人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是菩提心,比如别人来打我们,抢我们的东西,我们不仅不应该对他们产生嗔恨心,而且还要对他们生起慈心、悲心和菩提心!”

如果对他们产生嗔恨心,是肯定有过失的!对于敌怨不仅不应该有嗔恨心,而且就像母亲对于独生子一样的宽容而且疼爱他,特别像我们现在对于别人给予一些财物这方面,有贪心肯定是有罪业的。就像我,有很多人供养财物,从暂时看起来又有金、又有银,有各种财宝,真是不错,但有朝一日,你回头想一想,这完全是在修集罪业的,只是暂时和最终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是对财物产生了贪心,这就是产生一切罪过的源泉。特别是对敌怨,比如你到了成都,如果你是一个穷人,身上一分钱也没有的话,走到哪里你心里是非常安心的,不怕别人抢夺,如果你身上带了很多的钱,那你自己心里就有负担,你会想着:我的钱财会不会被别人抢啊?有了钱财的时候,就出现了敌人,没有钱财的时候就没有敌人,所以钱财是聚集各种敌人、盗匪,各种罪恶和仇怨的因缘!你身上带着钱财,就好像是跟小偷强盗说:“你们来找我吧!”那是没有差别的,所以财物是这样的。像我这样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功德,现在有很多人给了我许多的财物,有朝一日必然使我完全地堕落,并且品尝痛苦的因缘,所以财物是产生一切罪过的源泉。

而且你应该这样地想,当你受到别人伤害的时候,其实是因为我过去世曾经伤害过他人的果报,我没有这样做过他是不会报应到我的身上的,所以这就是因果真实无虚的标志。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的:“对于伤害自己的人不要去产生嗔心,如果你产生嗔心的话,那拿什么来修行忍辱呢?”

我们在奉行六度的时候,这里面就提醒我们要修行忍辱,修行的究竟是什么忍辱呢?并不是在自己亲近的人跟前,喝饱了茶之后,嘴头上说:“我要修行忍辱。”这样修行忍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谓修行忍辱是当自己不爱乐的事情到了自己头上的时候,自己完全包容并且接受它。比如别人对你说了恶口,或者别人抢夺你的东西,或者是诋毁你,拿了你的财物,你如果对他产生了嗔心的话,那你修行了什么样的忍辱了呢?所谓忍辱,就是痛苦的时候能够去面对这才叫忍辱,如果没有人对你造成伤害,没有忍辱的对境,所有的人都喜欢你,对你顶礼,供养你,这个时候你还修什么忍辱呢?就像我现在这样,所有的人都对我非常的好,如果有的人想打我一顿,跑到我屋里面把我的东西拿走,拿刀来威胁要杀死我,这个时候,所谓忍辱是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才知道你是否在修行忍辱,这时候不修行忍辱是不可以的,所以我们要把所有的收获、名声、地位完全地放弃,让自己完全地把心放在法上,特别是对于财物、受用这些获得或者是这方面的寻求、希望完全地放弃。比如像我这样的,国内外许多人想见我,大家都非常地尊敬我,而且很多省、市的人们非常地恭敬,现在看起来我的地位很高了,这个时候,对于别人的恼害就产生了嗔恨心,不允许别人伤害我,这样是不可以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知道,不论任何的时候,应该调服自己的心,如果到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关键是自己的心要为自己作证人,要想,即便是死了,我也非常地快乐,自己的心中没有任何的畏惧。

我们对财物、名闻利养这些全部都要放弃,修行人碰到任何痛苦的时候,自己心里都觉得这样非常的好,没有什么不好的,让自己的心中产生力量才行,要修行欢喜!比如说,希求和名声这是罪恶的罥索,聂须卡绕贡琼说:“名声和利养是轮回的绳索,福德是修行的障道!”

别人对你很恭敬,给你各种各样的供养,这是让你漂流到轮回大海中的绢索!就像我现在,经常受到很多人的供养,但如果没有这些事,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好好修法,但因为现在有这么多弟子,为了护这些人的面子,要看看这个的面子,那个的面子,我现在快六十五岁了,这么大年纪的人,又是一个病人,现在还是不断地在行世间的行为,不断地在护人的面子,不论如何这都是不如法的,这是修行善业的违缘!我并不是说,你们多考虑这方面的事,而我却不用想,恰恰是我自己就该好好地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我是喜欢财物的,那么我们的财物被别人全部抢走了,我现在连一口饭都没的吃的时候,这个时候正是我们要好好地忆念,“我是现在修行菩萨道的人,我是曾经获得了菩提心戒律的人,所以现在这样的太好了!抢夺走我东西的人就像上师和善知识一样,对我来说恩德非常重!我现在有了修行忍辱的对境,过去的时候,有许多的善知识就是这样修行的,因为过去时劫是非常善妙的!但是我们现在和他们的情形不同了,而我们现在各种各样的违缘也非常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情形,比如小偷、强盗的偷盗、掠夺等等的事,这正是修行忍辱的时候,我们要这样地发愿,“将我自己的生命和我所有的受用,乃至一切的善业全部为了利益众生而做回向!自己的身体、财物,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包括自己三世所集的善根,全部都结合在一起作回向。”

没有过失却受伤害,将痛苦转为道用:

己虽未作丝毫过失等 他人却欲令我身首分

藉大悲力将彼一切罪 受取自身是为佛子行

我们没有做丝毫的过失,一生当中对别人丝毫伤害也没有做过,但是别人却是想将我的脑袋和身体分开,即便他们发自内心地想伤害我,哪怕把我杀死,我们也不能产生一瞬间这样的想法:“与其你把我杀死,不如我杀死你!”不能有这样的发心。比如有个人过来想伤害我,拿着刀把我们的手指砍下去,在这时我们也绝对不能想,“这家伙是来杀我的,我要找武器把他杀了!”这样是根本不行的,哪怕别人把你的脑袋砍断了,这个时候也一定要修行忍辱,不仅不能对他生嗔恨心,还要对他产生大悲心这样才可以。不仅不去报复,还要想:“这是我过去世造过的恶业,现在是清净罪业的机缘,他现在要是杀了我,他会造了极大的罪业,造了这种罪业之后,他会堕入恶趣和轮回的苦海中去,他这样真的是非常的可怜,所以心中对他生起极大的悲心!暂时看起来他在伤害我,但是最终他自己也会造下恶业,获得各种各样的苦果,我愿意把未来他将要成熟的所有罪业,都摄取到我的身上,愿我替他来承担这种痛苦!”这是将痛苦转为道用的修法。

过去有忍辱仙人的故事,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在修行忍辱道的时候,他转生为忍辱仙人。在那个国家当中有叫索雄国王的,有一天,国王和大臣王妃们到森林里去游玩,忍辱仙人正在森林里入定修行,这时王妃们看到了忍辱仙人在修法,就跑到忍辱仙人跟前,问他说,“您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忍辱仙人。”王妃们对他很有信心,于是围绕他向他顶礼。有人就向国王说,“您的王妃们和一个和尚在一起,她们向和尚顶礼了。”这时国王非常地生气,说:“我的王妃怎么向他们去顶礼呢?”于是就派人把忍辱仙人抓过来,他们马上就把忍辱仙人捆了过来。索雄国王说:“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忍辱仙人。”“你能忍什么呢?”他说:“我能够忍受任何的痛苦,并且修行悲心。”当时国王听了之后,说:“既然这样,我看你能否忍受这种痛苦!”于是叫屠手将他的手砍断了,接着又砍断了腿,然后又将他的身体一节一节的砍断,同时还问他,“你现在还能忍的了吗?”这时候忍辱仙人说:“我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但是我想到未来有一天,你在我身上施加的这些痛苦会在你身上成熟,所以我对你产生了很大的悲心!对于我个人来,我是一个修行佛法的人,我的来生能够获得善趣和解脱的佛果,我没有什么好痛苦的,而对于你来讲我真的是特别的悲悯!”就这样国王把他的四肢全部砍断了。因为忍辱仙人是真正获得了大菩萨地的圣者,所以他被砍断了的手、腿中,流出了像牛奶一样的血液,这个时候,国王也很奇怪,“你为什么不流血却流出奶了呢?”忍辱仙人说:“因为我许多生世以来唯独对众生生慈悲心,没有任何的恼害,这种果报使我这样。现在因为你将我的身体节节断坏,所以现在我发愿,在未来世等我成就无上菩提究竟佛果的时候,用我智慧的宝剑也把你的我慢和执着,把你的分别念和习气也全部一节一节地斩断,让你成为我眷属当中最初被度化的弟子。”说完之后忍辱仙人就去世了。之后,大地六种震动,天雨鬘陀罗华,到最后,我们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成就佛果,佛陀最初的五个弟子之一乔陈如就是当时的索雄国王。这就是佛陀的愿力,因为过去他发起这样殊胜的菩提心,所以即便是他被拿刀子一断一断地砍断了,但是因为愿力的缘故,成为佛陀最初的上首五弟子之一。所以不管对我怎样的有伤害,我除了对他有利益心之外,不会对他进行任何的伤害的,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我们现在不论碰到了任何痛苦,在心中都不要执着痛苦,而去转换对它的认识,就像圣者仲敦巴所说的:“哪怕将我的身体分成了千段,我不仅不生嗔恨心,还要去修行忍辱。”

善知识瑾额瓦这样说:“世间上的人执著快乐是快乐,而我们要认识到快乐是痛苦,所以我们要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布施给众生。”

世间人他们是不喜欢痛苦,喜欢快乐的,我们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对于这种快乐是没有什么好贪恋的,我们对痛苦却认为是最珍贵的,不论自己遭受任何痛苦的时候都要修行欢喜心,身体上有痛苦,心中有各种各样的不快乐,全部都应该修行欢喜心,这些很多人是不能够这样做到。水银洞的无著菩萨说:“作为修行人我不希求没病,因为病可以使我罪业都消除,这样一来就成为我们所有罪障都清净的助缘,如果有病这非常殊胜!”

所以,我们身体上有各种各样的病这是非常非常好的。就像我们的导师曾经这样地说过:“菩提萨埵如果身体患有重病或者痛苦,这是非常善妙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往昔许多的罪业都得以清除,而且最终因为菩提心的缘故,能够成就无上菩提之果。”

所以作为菩萨,外在的对于身体的病痛,对于内在心里的痛苦,包括对于敌人、还有鬼魅,还有没有做过罪业却无辜受害,这些各种各样不快乐的事情出现的时候,都能够修行忍辱。就像圣者智美根登一样,不论产生任何的痛苦,他都能够安忍。过去所有的大德善知识都是这样,不论产生任何痛苦都能修行忍辱,而且去摄取这样的痛苦,他有这样的心力。善知识卡若贡琼他也这样说:“不论产生痛苦亦或快乐,这都是我们往昔的业力所导致的,如果是快乐这是过去的善业,如果是恶业,现在我们就会感受痛苦,所以这只不过是修行的助道而已,要这样地认识。”

所以现在产生任何痛苦的时候心中都要产生一种欢喜心,这样非常地好,可以使我的罪业都得以清除。

向护法交付事业时,要向他们说,“我现在要修行忍辱,去找一些冤家债主,让他们给我制造一些痛苦,不快乐的事情。”可我们现在也不会、不敢于去嘱咐护法给自己找麻烦。

下面是将不悦耳的音声——诽谤转为道用:

若人于我说诸不悦音 遍及三千世界作宣称

然而当以慈悯之心力 说彼功德是为佛子行

比如人们对我有信心,但是有些人在背后挑拨离间之后,让别人对我没有了信心。或者是他们不仅自己说,而是遍及三千大千世界当中到处宣讲,比如说对于某人,他有这样的过失那样的毛病。比如说某人是一个比丘,被人说:“他的戒律已经毁犯了,他是骗子,或者他在哪儿杀过什么人!”他不仅这样地跟一个人说,他在网络上也到处去散布这个消息,使南瞻部洲人全都知道这件事。对我们来讲的话,虽然这件事毫无意义,但都会非常生气,我们也会想报复他,把一些不好听的话,诋毁别人的话也说出来。但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仅不能说这样的话,反而对说你坏话的人要生起欢喜之心,对他们要生起了慈心,我们要说这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功德,要看到他的功德,然后不仅不说过失反而去宣讲他的功德,这是菩提心的行为,这就是佛子将不快乐的事情不好听的音声转为道用的方法。

作为真正的修行人是要将所有的粗语、不好听的话转为道用的,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诋毁、不恭敬,各种恼害要完全地不去顾及,要想念别人的功德,我们之所以遇到这些事,这就是自己往昔造过各种恶口的果报,因为这种果报使我受到别人无故的诋毁。我们如果因此而揭发别人说,这个人撒谎,那个人是恶口,让别人都不喜欢他,其实我们自己受到这种果报,这本身是许多生世以来我们自己恶口得来的果报,所以我们不能怪别人。就像圣天菩萨所说的:“比如说我们听到别人说不好听的话,你要想这就是自己过去的果报,如果你要这样说别人的话,怎么不会再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呢?”

我们现在受到别的人诋毁,或是听到不好听的话,这是自己许多生世以来我们恶口得到的果报,就像是寂天菩萨所说的:“不论别人赞叹你还是诋毁你,也不会成为功德也不会成为过失。”

所以不论别人对你多么赞叹,你也不会长寿、也不会好起来,哪怕是南瞻部洲所有的人都赞扬你,你到了临终的时候,一分钟都不能延长自己的寿命,你的功德、福德也不会增长,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所说的这种话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缘故,对于好听的名声,不应该有任何的贪恋,对于任何不好听的名声也没有必要有任何的执着,而要对他们修行悲心,这是很重要的。阿底峡尊者说:“对于所有一切的诋毁的音声,都要当成空谷的回音一样。”

比如你对空谷说了各种各样的话,对于山谷来讲是没有一点儿让自己感觉欢喜的,说了多少还还回多少,它是如如不动的,所以赞扬你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一生当中该做的事就是这些,别人如何去诽谤你的话,对你也不会有任何的伤害,所以哪怕是很多人说你的过失,莫说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境中去说,哪怕遍满南瞻部洲的去诋毁呢,当你在死的时候不会增加一点儿痛苦,即便是整个南瞻部洲的人都对你赞扬,但当你临终的时候不会有一点儿的快乐,所谓赞扬也好,诋毁也好也就是这么回事。所以对于所有的赞扬、诋毁,都要看到它基本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此就把它全部放弃。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的:“所有的名声,都是魔鬼对你的一种欺骗!”

名声基本不是好事,名声是障碍自己的入口。阿底峡尊者说:

“你的名声如果像雷一样震撼,你的违缘就会像霹雳闪电那样快!”

拿我来讲,在国内、国外很多人都知道,“年龙上师”名声也很大,要在于世间人来讲,这个人可以啊,他现在地位也很高,有很多人在赞扬他,但实际上来讲,没有任何的意义,这就像魔鬼的兵器一样,违缘会像霹雳一样地降临。因为这个缘故,我们现在就要发誓,不论我遇到任何的诋毁,我作为一个学习菩萨道的人应该学习忍辱。

将被人揭发过失转为道用:

即或有人从于众会中 揭发过失宣说恶语等

于彼当生真善知识想 恭敬顶礼是为佛子行

如果做为一个发心的佛子的话,不论自己是否造下了过失,如果有其他人恶业的缘故,或者因为恶念的缘故,不是于一人之前,而是于众人之前,揭发你的过失或者说你有、或者没有的错误,使自己在众人面前,使你自己或者你的眷属或者你周围的这些人,都受到诽谤;或者在法行上,或者环境上都会受到一些障碍的时候,他们以各种恶意,不是一般地说,是非常严肃地说或严重地说,聚众而说的时候,那么你自己要这样想,这一切的违缘都是为了圆满自己的菩提发心而出现的,如果是自己以清净的发心来任持的话,那么任何的诽谤都能成为清净业力的边际。所以,不仅不起好象他在宣说我过失的嗔恨心或报复之心,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真实的一种加持,这是一种善业的行径。当这个时候,把他当做自己真实的善知识,予以恭敬顶礼,或者把他做为真实的上师一样地来恭敬的话,这是善逝佛子所应做的稀有的行径。

我们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的时候,莫说是一两个人,就是成千上万的人说的时候,你自己能不能真正地不起嗔恨心,把他当做真正的阿舍黎,当做真正的上师恭敬顶戴呢?能不能把别人这种说过失的做法当作一种真正的教言呢?这个真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情,莫说是大家现在这个样子,就是我做为你们的上师,我也是有许多地方需要慢慢修改的,因为自己也是有很多的毛病,在别人说任何过失的时候,心里也是非常难忍的。希望你们大家都能够好好地精进,努力做到这一点。就象过去寂天菩萨所说的那样,如果是有人说到过失的话,就当做观照自心的一个机会;如果是见到有涉及过失的时候,让自己能见到真正的忍辱。所以,在修行的时候,大家是经常需要去做观察的。

别说那么多人聚众来说你,即便是一两个人在这儿说你的时候,你的心里头都会非常难忍;莫说是一两个人这样当着你面说你,就是背后捎带地说你,你要知道了的话,那也是气得不得了。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心中是有这样的过失的。当着面说,背着说,你在听到的时候马上气得怒不可遏的样子,都是在告诫我们修行的道路当中还有许多需要调服的妄想。

祖师们是这样说的,如果是自己碰到说过失的人的时候,不认识到他就是真正对自己加持的话,那么你的修行就会产生障碍。

阿底峡尊者在他的论著里面是这样说的:第一善知识,能揭发过失者是;第一窍诀,能够抉择过失者是。

所以说,发现自己的优点首要从缺点上来发现,如果发现自己的缺点又有能力再去修改的话,这样才是趣向解脱道的一个助道。因此,你们在发现自己缺点这一方面要知道,如果在平素的时候自己不好好观察自心的过失,总是一味地想别人是不是要恼害自己或者是怎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心就不会安住于法。不论藏族人当中、汉族人当中都有这种情况。这些事情上汉族人总的是好一些的;可是在是非方面呢,汉族人好象是非常多。稍有一点不忍的事,便到处去宣扬;别人稍微地说了自己的过失,就马上跟别人讲这个人如何如何的不好。对于藏族人来讲,他发生了什么事想跟人说,还要靠着两条腿,大不了骑上一匹马,要走路去说。可是对于汉族人来讲可了不得了,一个电话到处打,搞得满城风雨,没有人不知道这点过失。

所以说,有很多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好好观察一下,或者是金刚道友之间,或者修法的时候,都是需要这样来观照的。

有一位善知识秋央,这位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很多大德上师共同的上师。他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当别人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总冤枉别人,就说你偷了我的东西,然后当着很多人面前这样的说。不是说这么一个大成就者,他没有这样一种智慧,或者他没有那样的慈悲心,专门来给弟子找麻烦。作为善知识他可以通过说这样的语言,来知道弟子的心境,你究竟有多大的忍辱,你究竟停留在怎样的境界上,这是非常明显的事。所以说,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过失。

过去有一位格西也是这个样子的。他对手下的弟子这样说,我是专说过失的上师。如果你们忍受得了我挑你们的刺的话,那你就来;如果是受不了的话,根本就不必要待在我的身边。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是自己没有过失就不说了,如果是有过失当然需要进行调伏的。有很多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能真正的发现你的过失,能够给你改正过失的机会的,这个真正是你的善知识。所以能发现自己的过失,这是真正的最殊胜的窍诀,这是最殊胜的教言。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知道的。

外头有很多的事情,我们不要停留在表面上,从这个表面上做一些分辨啊计较啊什么的,应该从一种法义上来直接地思维。在出离上面,法义极其重要。千万要记住:以过失为道用。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把一切说你过失的人,真正地当作善知识,真正作为上师一样的恭敬,这样才好。咱们汉族人有的时候,莫说是说多大过失,就比如说上师在桌子上放了一千块钱,当你在座的时候,上师马上说是你偷了我一千块钱,你知道你并没偷,但是你心里头马上觉得特别的委屈,特别伤心,这个时候所说的根本上师“所做悉见善妙大清净”都不存在了,一看到上师就说这上师不是成就者,他怎么老冤枉我呢?我如果继续待在这个地方还不得被冤枉死了,成了受气包了。所以马上心里想我赶快逃了得了,然后就想开溜了。那么这时候你的信心跑到哪里去了呢?有很多的时候是如此的,因为那小小的东西说是你偷的,你心中马上就变成委屈了,这样的话那信心又何存呢?所以说,说过失实际上是调服你的心的殊胜口诀。因此希望你们大家都要注意起来,把宣说过失的人当成上师,把宣说的过失当成最殊胜的口诀来修行。平素就象那位郎日唐巴格西说的,自己要把一切的荣耀和利益让给别人,要把一切的过失和罪业摄取于自己。自己要这样想的。最关键的就是,你能够把一切的衰败自己来承担,把一切的荣耀和利益让给别人。这是很重要的。

凡夫当中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让我自己得到这种荣誉和利益,要让别人享受那些衰败或者伤心事。真地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我们自己有的时候嘴上说了很多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做多少多少善业,事实上自己能够这样做的却是非常地少。有的时候人们非常虚伪,心中有这个嫉恨的心。比如说,两个人见面了,本来发了菩提心就不应该说别人的过失,见了之后嘴上也都说的很好:啊,你很有功德,很了不起,很好。嘴里那样说,心里却会这样想:哼!这家伙去年曾经骂过我。就这样心里一直惦记着。实际上如果是这样抱着记仇的心理的话,这样的心根本就不清净,没有办法说这是在调伏自心。所以说,大家要经常调伏自己的心,经常观察;每个人心中都有习气,我们的习气会如何变化,要慢慢地来观察。就象经书中所讲的,要是有人侮辱我、打我、骂我或用兵器来刺伤我的时候,于他们不但不起嗔恨心,反而应起增上意乐心。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这样做呢?有时候需要自己好好地想一下,反复琢磨,是否应该真正做一些调伏自心的行为?这个时候,不论是自己的习气也好,各种烦恼也好,就能把它伏住。抑伏住这些烦恼,让它不能够滋生,自己心中真正地想到了自己的一切过失全部是自心表现出来的,那么调伏自心自然能把它清净了。经常观察自心、调伏自心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们就在过失当中来观察自己、来调伏自己的心境。这就是转被说过失为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