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法师法语现代法师开示达照法师天台修证次第要略

天台修证次第要略

——在首届戒幢论坛上的讲话

达照法师


  我在出家这么多年以后,上佛学院就上了十年,在这十年过程中,我反思我身边的很多人,特别是出家的,上佛学院的,一开始很发心很有道心,但是慢慢的他的道心反而退掉了,我就反思这是为什么?本来是他有这个福德因缘和善根,为什么会退掉呢?进行反思以后,我发现实际上很多人是修行的基础不够,比如说他没有这个积极性,没有这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三宝没有生起这种皈依感觉,发心还不到位。那么这样的一个基础有了以后,进一步的修行方法有没有呢?后来我在中国佛学院毕业以后,观察了一下整个大乘佛法的教育,分开几个步骤:第一步要培养福德,第二步是要掌握修行的方法,并依之实践,第三步是要有修行次第的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本修行过程中,我观察天台的佛法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佛是开示悟入众生的知见,那个众生是谁?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我怎么去开示悟入?反过来说,实际上佛法讲的就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也不是现在我想象当中的一种圣人,实际上是我们现在就已经有了,那么我们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有没有差别?有千差万别。就因为这个千差万别导致了我们的根基不同,所以如来说法就各有差异,天台用藏通别圆这四教,相对应的这四种根基的人,我觉得基本上可以概括九法界的一切众生,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藏通别圆这四教,藏教根基我们怎么去衡量他?
   天台讲的很清楚,以这个生灭四谛来说,我们看到这支笔的时候,说这个是缘起的,有生灭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如果你停留在这种观念当中,你就是属于藏教根基的人。进一步说,虽然这个笔是有缘起的,实际上笔是没有自性的,缘起无自性当体即空,你认识到它本就不存在,缘起有的这样一种存在当体是空的,这是体空观,或者是无生四谛。笔根本就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过,以这个笔为基础,我们扩展开来,笔是没有生灭的,我们大家每个人,甚至每个心念都是没有生灭的,其实这个也可以体会到,我觉得善根深的人能体会到这一点,他这个就属于别教的无量四谛。到最后这个无作四谛,就不存在什么有生灭无生灭,法尔如是,所以圆教他是什么样的一种人生状态?是一种超越的人生状态。
   所以我觉得佛法讲的是人生,人生的认识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就是现实的人生,现实就是有生有灭的,藏教讲的是现实的人生。那么通教呢?他通前藏教,通后别圆。通教讲的是从现实通往理想的生命状态,理想就是有点脱离现实的,要不然就不叫理想了,就是跟现实好像挂不上钩一样,联系不起来,但实际上通教的法门可以让你跟这个理想的法门联系起来。别教讲的是一种完全理想的境地,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有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比如说华严境界,就是纯粹的一种理想境界,而且这种理想跟现实简直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所以别教教理叫别前藏通、别后圆教,他是独特高标的。那么圆教呢?它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的生命状态,超越不是离开,既不离开现实,也不离开这个理想,现实和理想都存在,同时又不会被现实和理想所束缚。
   基于天台的这四个层面的认识,刚才济群法师问天台的修学次第是不是很完整,我个人认为是最完整的,而且我觉得这种完整已经没有方法再扩散,甚至我有一种认识,认为大乘八宗的思想体系都是完整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宗,他有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凡是你人生当中世界当中提到的任何一个问题,按照你这宗的理论,即可以给他解释。那么我想就像净土宗,他理论虽然没有那么多,他能不能解释我们人生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他完全可以。要不然他要是对某一个问题解释不了,他就构不成某一个宗。天台宗对于修行方法、证悟境界,都阐发得非常精细,所以我觉得天台的这种次第很完整。
   那么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的修行方法是千差万别。天台的修行方法呢?我另外有一篇文章就是单独讲这个天台的修行方法,天台修行方法实际上是两个体系的,一个体系是以早期传入中国的禅法作为背景的止观法门,他的语言包括依大智度论、依早期的禅定止观的这样一套体系,止观法门。另外一个是以圆教实相作为依据的融摄法,融摄什么?包括四种三昧。这个刚才大航法师也讲,他说四种三昧摄一切行门,在《止观大意》里面就这样讲过,那么藕益大师更讲:“圆人受法,无法不圆。”任何一个法,都可以包括在天台圆教思想之下。所以从这个天台的历史上看,特别是宋朝知礼大师,他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棒喝,把这个本如指导开悟的,那么元朝的性权法师,他通过密教的方式来弘扬天台,到了藕益大师、谛闲法师,他就各种忏法、各种念佛法门、持戒、参禅,全部融摄在诸法实相这个背景之下,所以,这两个体系贯穿之下,他的背后有什么理论指导他,让他去做?那就是我们要理解的修行次第问题,所以次第就分藏通别圆这四教。
   关于这四教的修证问题,可以说有些人一生都达不到圆教的究竟,那么你可以按照你的根机来,只要能够对应这个根机来做的,就是最恰当的。所以我们现在说,你如果对这个弘法的对象要求过高,明明这是一个普通信众,你非把他弄一个佛出来,那是不可能弄得出来的。所以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在建立教理的时候,如果我们大家认识到生命是痛苦的,那么就在一个藏教的修行次第里面,因为修藏教相对应的是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有很多局限,现实生命都有这种不稳定的因素,比如说苦谛,苦谛的主要内容是六道,所以天台对于苦、四谛的解说非常详细,特别是《四教仪集注》里面,它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专门解释这个苦谛,这就相当于《菩提道次第广论》解释思维人生是苦的道前基础部分,这样一种思维,就是让学人生起出离心的情形。那么他对于苦的认识是什么呢?他对苦的认识是说世间这一切,六道当中,我的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切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苦”字,这个苦是肯定有原因的,苦的原因是可以消灭的,消灭是有方法的,就是围绕这苦集灭道四个。
   那么消灭苦的方法在哪里?这就形成了一个修行次第,要消灭苦先要认识到苦,所以认识到苦的这个过程中,比如说首先要持戒,为什么?不持戒,他的生命是堕落的状态,而持戒呢,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了,是脱离苦的一个重要动力。第二个这个皈依三宝,就是你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我凭什么要皈依三宝?因为我不皈依三宝,这是一个苦海,没有依靠,所以皈依三宝,他变为一种力量,就是我认识到这个苦不可依靠了,我才要皈依。第三个就是发这个出离心,实际上出离心就是要解脱这个苦。当有了这样一个浅显的基础以后,达成一个共识。然后接下来,总而言之,就是三个步骤,既然你想修行,第一个步骤就是你要做好修行的准备工作,当然不想修行的人,我把他判为普通信众,就是他本身就没有想解脱的,我们要把他引导到这个解脱道上来。那么当他认识到生命可以有解脱的这样一个事实,生命的苦是可以解脱的,那么这个解脱的方法在哪里呢?那么又落实在自己的心行当中。
   按照佛法的这个次第,实际上藏教的这个行门,他分两种根性的,一种是信行,一种是法行。信行的人就是他有师资有这个老师在这里,我就告诉你修四禅八定,你这个初禅境界、定境,比如说五支的要求达到了,一旦达到这个标准,他马上对佛法生起绝对的信心,然后按照这个次第一步一步走下去,但是关键的地方呢还是在正知见。所谓正知见,藏教的正知见,破见惑的人,他可以一点工夫都没有,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要提倡这个正知见,怎么树立?如果你是一个解脱道的人,他最根本的是破除我见,就是十使当中,五利使和五钝使,这个五利使的破是很容易的,为什么?因为他叫利吗!所以很快就破。佛讲经说法的时候,他在讲法当中就能够认识到,听法之后有人就能破除见惑的。那么这个破见惑在天台里面,他有一个具体的量的标准,这个量是什么?就是八十八品的见惑。
   我在普陀山闭关的这几年当中,把这个天台修法的次第,藏通别圆这四教总结出来,大概有四十万字的这样一个内容,那么这里我把他简略的拿出来讨论一下,所以他这八十八品的见惑,可以落实在你的心行当中,比如说对欲界的苦生起来的时候,你会不会嗔恨,会不会贪欲?会不会有我的这个受苦的感觉?那么你在这个欲界过来以后,你在初禅禅定当中,会不会还有苦的感觉?如果你在禅定当中还有苦的感觉,这说明你的见思惑还是没有破,还是没有超脱,所以这里面他需要这个量到了以后才行。那么当我们反观自心的时候,实际上按藏教的这个要求来说,就是你可以没有任何禅定,证初果的人他没有任何禅定的,没有任何禅定就意味着你只有观念上、认识上、理论上达到了,可以说他的观法像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到暖顶忍世第一,观察世第一的时候,观察三界唯有一个苦字。六道三界、我的生命、现实的状态,只有一个苦字,这个苦怎么去超脱他?他剩下这四谛十六行观的最后一行一刹时,最后那一刹那苦也是空的。当他认识到这个苦也是空的时候,他契入的这种空性见。那么反过来再观察自己生命的状态,我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个见构成的我执马上没有掉了,因为你在以我为核心的世界上感受苦的这个东西,苦也是空掉了,你感受苦的那个主体消灭了,他感受苦的这个主体消灭掉以后,在他的这个观念当中,这个十使当中,后面的这个贪嗔痴慢疑五钝使,疑也没有掉了。所以最初见惑破掉以后,他的疑才真正没有掉。
   那么贪嗔痴慢这四个呢?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见惑的时候,有贪嗔痴慢,比如说大家觉得贪是好的,就应该贪。嗔恨呢?我应该嗔,因为他讨厌。甚至愚痴的时候,觉得这是我应该的,这是一种见惑当中的贪嗔痴慢。当他见惑破掉以后,他达到的这个层面就是我已经认识到三界当中的贪嗔痴慢根本是不可能的,是没有根的,贪嗔痴慢是没有的,没有任何一法可贪,我也没有,哪里有贪?但是他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行!所以贪嗔痴慢他两种层面如果没有搞清楚,那么破见惑的人呢,他以为自己没有破。比如说我贪心还有,你怎么说算破啊?比如佛学院的法师,为什么他讲的那么好,他确实做的还不够,为什么?因为他眼见到了,但是他眼高手低,脚还没走到,这个时候见惑破掉的人,在理上通过了,事上没通过,所以还有贪嗔痴慢的表现,这是在思惑境界中存有的钝使贪嗔痴慢。
   那么在事上开始修是什么呢?他的行门就是要修这个四禅八定,这个按藏教来说,他达到初禅定的时候,欲界的烦恼在事相上没有掉了,欲界的三种欲望:淫欲、食欲、睡欲,对这个欲界当中感受到的快乐没有掉了,他感受的是色界禅定的快乐。当这个时候,他其实已经证得三果罗汉了,初果罗汉他对欲界还是有快乐的感觉,因为他遇到事相还是不究竟。所以说,当他对于这个四禅八定一层一层深入以后,到了三界最后一个定——非想非非想处,在这个定当中去感受,最后已经认识到这是没有我的。可是在禅定当中还有这个觉受,这个觉受是不是可靠?不可靠,因为他是三界里面的觉受,所以当他这个觉受破过去以后,他证四果罗汉,入灭尽定。这个四禅八定最后的境界:超出三界。所以欲界九品思惑,四禅八定每一定都有九品思惑,八九七十二品,加上欲界的九品就是八十一品思惑。
   他断惑有上中下,每一品、每一个禅定的境界,都有具体的量化,就是遇到这个事情,是什么心态?所以我觉得藏教的这个现实人生的状态,对生命的这种诠释很清晰。如果我们有心坐下来观察自己的这个身心状态,你可以一步一步的达到这种感受,比如说初禅五支完全可以达到。我觉得一般的出家师父,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我们有这个正知见,然后你就去实践,从禅定当中去觉受法喜最好。但是有一点比较危险的,就是说你有禅定的觉受,如果你没有正知见的话,你即便得到了四禅八定,最后他那个“我”在那里受这个禅定,我在这里受快乐,身见边见没有去除掉,所以这样到最后还是一种天乘的胜法,是天乘的佛法,而不是圣人的佛法。特别是藏教的初果罗汉,一直到四果罗汉,这个破见惑和破思惑的这个关系,这个过程,我觉得通过自身对佛法的这种修行,或者去模拟,或者去思维。
   那么这个思维过程呢,有两种状态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一种是属于闻思的状态,就是我们是处在第六意识当中的分别,这个知识分子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所谓所知障,就是我们在讲一句话的时候,第六意识就把他构造一个图案,后来把这个图案建立一个框架,你在讲的时候一点也不会错,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上海的东方明珠,看完以后你去讲,一点也不会错,它是什么样子的,旁边是什么颜色,讲的头头是道,惟独一点他会讲错掉,他会说上海东方明珠就是这么高,这点会讲错,因为他没有证得,在电视里面他看到的是这么高,所以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第六意识学来的知识还会出现这个问题。
   那么如果再进一步,把这个闻思的正法,通过禅定的观照,在自己的整个生命当中去落实,一步一步落实到位了,他那个观念就发自内心的,甚至说,人生就那个样子,他不是说别的样子,是说世间的苦它就是这个苦。那么罗汉呢?他证得这个苦以后,他世间不想来了,因为世间就是苦的,没有别的东西,那么住在这个涅槃世界里面,那么当藏教的这样一种追求解脱道达到了极致,罗汉这个位置可以作为一个标准。
   证得罗汉,他证得这个有余涅槃,他会出现一些更加侵除习气的表现,就是藏教讲的缘觉、菩萨、佛的果位。这个侵除习气的过程,实际上是有余涅槃的境界,里面他自己的生灭已经没有掉了,但是他需要把这个法告诉别人。所以说证得阿罗汉的人,他可以教别人教到初果的境界,他还不能教别人到四果,这是一个标准。就是说你的本事更高,你教的徒弟是达不到你这种境界的,徒弟如果达到你这个境界,他可能是别的老师教的,或者说他自己有这种勇猛的力量自己走过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四果罗汉他能够圆满,也就是他对现实的生命状态完全证悟了。一个弘法的标志,比如说他修悲、智、行、愿四菩萨行,或者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那么这样就达到一种解脱道的完美结果。
   通教的修行人,从通教的修行次第上说,在内证的方法上与藏教是一样的,只是他有一点不同,就是对人生的认识不同。藏教的修苦观,必须对苦生起强烈的出离心,而如果是通教的人,他的要点就是当体即空,就是现实的这种缘起幻有的当下本体就是空。有些人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状态,或者说特殊的指引,就能够确认这种观念。对现实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的状态,心里马上就能够超越,而且用心去感受的时候,体会到内心世界并没有一个生灭现象的存在,这只是一种认识,观念上的改变。如果达到这种认识的人,他有机会成为一个进入大乘菩萨道的修习。如果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他可能还停留在二乘的境界。
   所以通教行人证果的情况跟藏教一样,但是他内在的这个指导理路却跟藏教稍有区别,在三个次第当中,通教自身的次第也是三个:见道、修道、无学道。第一个见道就是他具备了这个基本的修学方法以后要证得的也是空的境界,证得空之前先要见到空,八人地和见地,实际上这两个地,和藏教中的初果一样,所以说是认识到一切法本身、缘起的本身没有生灭,你能不能见到这个没有生灭,如果契入这个没有生灭,那就证道了。我觉得在中国这大乘佛法的国土里,有很多人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有一次跟济法师说起来,法师说这个空性见或者般若见,他跟我们凡夫的距离到底有多少?我们一向觉得我是凡夫,好象一讲开悟啊,就觉得不可能,实际上他不是不可能,他完全是可以的,空性见或般若见是可以触及的,要是不可以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机会见道了。所以说见道跟修道的过程,见道既然是有可能的,修道也是如此而可能的。
   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去见道?所以这个通教的位次,我里面讲到资粮位和加行位,对于当体即空的这个空观,空观的方法牵涉到很多,其实有时侯从我个人的经验当中,就包括念佛法门,念佛的人有很多,包括坐禅,坐在那里念念念的时候,他没有太多的理论,但他能够念到一定的程度,身体会空掉,世界会空掉,而且对于这个空,他也能明显的感觉到不是虚空的空,也不是一个完全虚无的空,因为他身心状态很清楚,然后他的意识上或者串习上,已经体会到那种空的境界,就这种空的境界,一旦你给他确定,你已经见到了这个空。这个空里面他有没有我?有没有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这个十使见惑的内容有没有在这个空里面?假如有,那你还属于思想的、妄想的层面,假如你已经通过坐禅以后没有了,那你就是见道了。所以说佛法这个标准一旦有了以后,那你再进一步的修,就是见道位的菩萨了。在断尽见惑以后,基本上跟藏教是一样的,只是藏教把四果罗汉讲的很详细,而通教他没有分四果,但是分八地。
   从内在的烦恼一品一品的如何去断?如果详细的话,就包括五上分结和五下分结,就这个结使在你的心中有没有被解开?他解开是有个量的,这个量如果达到了以后,一层一层的可以达到最后的果位。如果说,一讲起佛法理论的话,好象自己不能触及。实际上不尽然。如果我们用任何一个法门,真正的理就是从这条路上走。不可能是通过一个什么藏教,或者其他藏密,或者其他南传佛法,修行以后你那个见惑没有破,你先就破思惑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连见都没见到,那怎么可能去契入这个真正的正知见!所以这种次第也是一种共通性,但是学人对事物的理解上有差别,因为我们的思想是比较局限的,如果进一步的去发现,看到的这个真谛之理并不是停留在一个法的当体即空上,而是停留在一切法当体即空。
   这一切法当体既空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就是全部身心的准备仅仅为了能够契入这种空。契入这种空首先教理上闻思上的学习就是像别教,按天台的别教止观来说:从有入空、从空入假、从假入中,从有怎么去入空?这里面跟藏教通教有相似的地方,只是他指导的思想不一样。别教的所谓菩萨乘的这个法,就是在基础行的发心上,跟藏通两教稍有区别,所以说一些人根基比较利一点的,就像我们观察人生,每一个人他要解决自己人生问题的时候,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观点,我有痛苦我要解决,这肯定是正确的,但是你解决了以后,你有没有考虑到你身边的人也在痛苦?我要不要帮助他们去解决?当你觉得我要解决痛苦,这是一种出离心,我这种痛苦要解决的时候,我看身边的人也在痛苦,我也要帮助别人解决这种痛苦,这就成为了菩提心。在别教次第的基础行里面,有一个大慈悲愿、发菩提心的情形,这种情形好象在天台教观里面没有直截说,虽然没有直截说,但是在十信位,就是那个别教最初的资粮位,就是你进入修行开始的准备,这个资粮准备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已经隐含了行者对佛法、对三宝生起的信心、对戒律的维护、对出离心的生起等颇为重视,因为资粮位的第一个就是信位。凭什么对大乘佛法感兴趣?最起码的一点理由,就是认识到生命是有痛苦的,知道需要佛法,假如说我认识到这个佛法很好,但是对我没有用,那个就不是真正的信。所以虽然天台教观的前加行没有讲到这几种发心,就像济法师早上提到的这几个要素一样,就是大乘佛法的共同点。
   一旦进入加行位以后,重心分开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以全部的力量要把我在现实当中的束缚脱离开来,所以别教的这个修行次第很清楚,目标性很强。跟藏教的不同:要证得这个空,或者我见到这个空了,我一定要体会到解脱道的快乐。一旦见到解脱道的快乐,在别教的初住位菩萨,他见到空了以后,他还要证得空的觉受,像四果罗汉的破除见思惑。虽然见到这个空了,但是身心还是空不了,怎么办?还是用身心去感受,无论在语言也好,思想也好,观念也好,都已经跟空相应的时候,这个时候发现,以前要度众生的机会到了,所以八住、九住、十住开始,就是回过来从空入假,利益众生了。
   从空入假需要的支持力量是什么?就是大悲心。那个证空之后生起的大悲心,才是真正的同体大悲。如果没有证空性的人,生起大悲不是真正的大悲,就是一种情感上的怜悯,就是平常所说的妇人之仁,而如果是证得空性以后生起的这种大悲心,就是同体大悲,就是对于一切众生的基本态度,觉得你们大家都是跟佛一样的,佛在菩提树下称一切众生都都如来智慧德相,也已经体会到这一点,可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在那里受苦,为贪为嗔、为财为名、为这个为那个,甚至是在那儿轮回、在那里无序散乱,怎么办呢?要把这个解脱的方法告诉他们,让他们不要受这个苦,这是内心的一个实质性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心态。
   另外一个从自己受用上说,像《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证得空以后,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当中,但是他的生命还存在,如果是有余的话,就是说对今生来说他还存在,那么在这种“空”和“存在”里,怎么去找它们的接触点?内证境界都是空的,见思惑都空掉了,有相的世界毫无关系,证得涅槃了,可是现实的这个生命还存在,肉体还在这里,身边还有很多人在受苦,这个时候用涅槃的心,再回过头来,他发现了一个要点就是生命是太美妙了,居然我的吃喝玩乐都可以样样的去感受而没有执著,度众生的这个过程就是生命的一种庄严。所以菩萨具备悲智双运,有大智慧故不住生死,就是他一心通过把自己内在的证悟先通过去,还有大慈悲故不住涅槃,就是他又回过头来度一切众生。那么在这个别教呢,他是有这样一个过程,别教菩萨就是一直要在这个假观上面做工夫,有佛可成有众生可度。
   最后回归到别教的这个从假入中观,实际上是跟圆教一样,所以说别教的最后是证解同圆,就是契入这中道观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时候的生命状态是超越了,因为反过来观看现在说:哎呀!我们现在实在是太圆满了。就是我们今天一直讨论,现在的佛法好象不如以前,或者怎么样了。当你具备这个别教的、从证体起用的过程当中,会说我们实在是太圆满了,我们在这里就是举这一个比喻的时候,就是你生命的全体展现,此时契入了中道的圆教观念:整个生命是呈现一种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也是超越的。
   最后一个就是要进入圆教的修行,圆教跟别教都是所谓的菩萨乘,它们最根本的一个区别就是别教的这个次第太清楚,次第太清楚了以后,就是最高证得的那个果位是高高在上的,所以很多人讲天台圆教的时候认为藏通别这三教是不需要的,就单独的把圆教拿过来,那个只是相对圆,那个圆用天台的观念说就是华严经讲的境界,天台把华严判为别教,原因是佛界的高高在上,实在是太高了,凡夫是没有办法理解的。那么到了圆教的这个人,他告诉你既然是最圆满的,就应该包含前面的藏通别这三教,也就是说,既然已经超越了现实的人生,回过头来,那就应该包含了现实的人生,现在生命的存在就是最完美的。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大家每个人甚至每一个举动就是佛的举动,这个观念如果形成了,就是圆教的观念,如果这个观念没有形成,根本不是圆教。当这个观念形成以后,就能圆伏五住烦恼,证得了五品弟子位。然后在修行实践的过程中,又更进一步的可以看到这一点。就是说当你的这个生命状态出现了非常圆满的时候,像六即佛所说,即佛的这个“即”是“就是”的意思,已经完全体会到了当下就是佛,就不需要造作了。
   身心如果真能够感受到不须造作,它只是一种感受,它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语言,如果你把它作为语言的时候,就变成一种找借口的理由,就是说你干坏事吃喝玩乐好象变成这是圆满的,实际上你心里面没有圆满,那么当你的心行上已经体会到确实就是圆满的时候,人家打你一耳光是圆满的,你还人家一耳光还是圆满的,我们在轮回当中是圆满的,我们现在要解脱这种轮回也是圆满的,他处在这种“六而常即”的状态当中,把这个次第再结合起来,就是具体的事相上遇到的这个心行,体会到的是凡夫有我的状态,有禅定的状态,还是已经一步一步的与空、假、中相应。就是一心三观的这个一心跟三观,有没有一个共同点?共同点在哪里?实际上圆教的行人共同点,就是这六即的“即”,就是说我现在是凡夫建立起来的这种观念也是生命中最圆满的体现。
   前几天我在温州听到一个居士说阿秋喇嘛讲过,说现代是大圆满时代,现在修大圆满最容易相应。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圆教思想的现代契机》,现代人具备这种圆教的契机,一是自我为核心,就很想表现自己,以我为中心的这个凡夫心态特别严重,但是如果用圆教的思想来看,你就是最圆满的、你就是佛,这个觉受生起来的时候,他跟圆教很容易相应。二是个性化十足,我们的这个表现突出的个性化,所以说你的个性、我的个性,这种个性是圆满的,这不是一种欠缺,因为这个生命呈现出来的十法界的状态,每一种状态都是圆满的,但是你有没有都体会到十法界的圆满?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所以说圆教的佛,成佛以后可以在十法界当中自由来去,不断九法界而成就佛法界,如果断了九法界叫“缘理断九”,就变成别教的佛了,所以十法界不需要断。这就是说每一个人的现实当下,每一种状态的表现,包括有人在诽谤佛法,现在有人在污骂佛教,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他在谤骂佛法的时候我们就想起来:哎呀!时代不行了,我们赶紧修行。你看到人家痛苦的时候,你生起一种反作用的力量,反过来观察的力量,所以圆教的这种契机需要一种浅显的根器比较相应,如果没有相应的人,那么从藏教而入也很现实。所以说现代人容易出差错的一个地方,也是把个性化表现的很突出,很希望自己圆满。另外一个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然后又感到我要有些受用,所以通过这四教的分布,如果从藏、通、别的这种现实的解脱,证得真理,或者从圆教的一步一步证实,都能达到天台所讲的这个成佛的终极果位。这是一套非常严密的佛法修证次第。
   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我们现在讨论这个弘法的人,他要证到什么境界才能有机会去弘法?实际上就是空性见,就是见惑破掉了,便可以随缘去度众生了。如果思惑再破掉,那么整个身心生活过程就是弘法的过程了。换句话说,真的思惑破掉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弘法,并不是一定按我们建立的这个次第,也不是搞一个佛堂寺院,或者什么道场,作一些活动什么的才叫弘法。而是自己的行为举止四威仪中,念念都能度无边众生了。谢谢大家!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大乘禅法的修证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