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汉传佛教净土宗阿弥陀经疏钞讲记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三集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八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83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五九七页:
  钞【当机者,以难信之法,唯智能信,故始终首举舍利弗也。】
  这是解释《疏》里面「独举身子者,以当机故」这一句。佛说法一定有根机成熟的听众,也就是他的程度、根性非常契合这个法门,他听了能生欢喜心、能理解,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这一类的听众就称为『当机者』。净宗法门,尤其是《阿弥陀经 》,在一切经里面它是直接指导我们在一生当中圆满成佛的法门,所以这个法门契合的听众就不多,非常的稀有,也应了前面所说的「难信之法」。《弥陀经》称为小本,《无量寿经》称为大本,这两部经是属於同一部,里面内容完全相同,大本说得详细,在大本里面佛告诉我们,这个法门当机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真实的上根,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听了不怀疑,他听得懂、听得明白,这种人得利益。像舍利弗尊者,舍利弗是小乘弟子当中智慧第一,所以本经自始至终世尊都叫舍利弗,没有叫别人。佛法的教学非常重视表法,舍利弗就是代表真实智慧的人,叫著舍利弗,就是叫一切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来听没问题,他听得懂。第二种人,具足善根的人也行。虽然智慧不见得猛利,可是他有善根,善根不是一生得来的,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那是过去无量劫中生生世世累积的,在这一生当中成熟了。虽然他没智慧,他不聪明,甚至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但是他听到阿弥陀佛,他能生欢喜心,他就相信,他不怀疑,他也不问这是什么意思,他就是肯信、就是肯念、就是一心求生净土,到临命终时,往往他能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这是善根成就的。正如同本经所说的往生条件,「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他是善根福德因缘统统具足,这一类的人是当机者。
  经一开端,佛为我们说出声闻弟子十六位,舍利弗是第一,目犍连第二,目犍连以下的这十五位都是善根福德的成熟,舍利弗是代表智慧圆满的成就。我们的智慧比不上舍利弗,不是第一类的当机者,第二类的当机者,想想我们可以承当,为什么?我们听了这个经能生欢喜心,也能听得明白,真正发愿求生,那就是第二类的当机者。这两种人都难能可贵,都是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诸位晓得,轮回苦!无量劫来就在这个地方生死流转,吃尽苦头,没有办法超越。这一生遇到这个法门,真正能信、能愿、专修,就决定超越。这个机会不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比那个还要难,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这句话可以形容我们的幸运,希有难逢,我们今天遇到了。
  钞【摄比丘中者。】
  这经结束的时候没有说到菩萨,菩萨包括在比丘众当中。
  钞【菩萨虽不常随如来,然与诸比丘同为贤圣等侣故。】
  菩萨是大乘的学生,声闻是佛陀小乘的学生。小乘人比较保守,大乘菩萨比较开放。那个保守的人就舍不得离开老师,常年要跟著老师走,老师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就变成佛的常随众。这个开放的学生,往往他学到一个阶段之后,他愿意帮助老师到另外地方去接引大众,帮助老师去弘化,这就是大乘菩萨。菩萨利他的心比小乘人要来得切,但是都是属於佛的学生。说比丘众,这里面也可以包括菩萨。
  钞【又菩萨真俗双融,随类应机,亦可世间中摄故。】
  比丘一定是出家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菩萨不一定是出家的,在我们中国示现的,大陆上有四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这四尊菩萨当中,只有地藏菩萨是出家相,其他三尊菩萨都是在家相。由此可知,菩萨里面在家的菩萨多,出家相的菩萨少,换句话说,菩萨也可以包含在人天大众当中,因为他示现的是在家相。在家弟子,经里面称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菩萨也可以包括在优婆塞、优婆夷之中,他的身分不定,不一定是出家或在家的身分。
  钞【一切世间,所该者众,而独举天人阿修罗者,以明修此法门,善道众生,比之余道,为居多故。】
  经上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一切世间是总说,天人阿修罗是别说。如果再别说,别的范围就太广,说不尽!只在这一切世间里面举几个例子而已,举的是「天人阿修罗」。一切世间实在是包括了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有佛,佛也算是有情众生吗?可以这么说,以天台家来讲,佛有四种佛,除了圆教,那是究竟圆满佛之外,藏教、通教、别教这三种佛实际上都是菩萨。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说,《金刚经》讲的「诸佛」就是圆教初住到等觉菩萨,称之为诸佛。中国禅宗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成佛,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他不是究竟佛,他是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他刚刚见性,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明心见性了,圆教初住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个阶级统统是佛,见性都成佛了。所以这些佛都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圆满究竟佛。圆满究竟佛在十法界之外,我们叫它做一真法界。所以十法界不是真的,一真那是真的。这是说一切世间。『独举天人阿修罗』,这是说法应机。我们今天在六道里面,没出六道,四圣法界我们没有能力达到。佛在人间说法,当然最主要的对象是我们。人、天人、阿修罗是六道里面的三善道,三善道比起三恶道要容易度得多,佛度恶道众生不容易,地狱太苦,饿鬼业障太重,畜生太愚痴,所以跟他讲经说法,他要能领悟的确是很难的一桩事情。人天比较聪明,容易领悟。「天人阿修罗」,这是三善道。『善道众生,比之余道,为居多故』,这是说明净宗法门,就是佛教导大家的、教导一切世间的,真正能接受、能修学往生的,三善道的众生占多数。由此可知,净宗不但在人间广泛的流通,天上也是以这个为主,天人能够超越六道,能够一生成就,也靠念佛法门,所以是天上人间普遍的宣扬。阿修罗这是指天阿修罗。
  钞【非天者,修罗富乐同天,无天行故。详有四种,兹不繁举。前列众中无其名者,摄於天人及大众故。】
  这是特别把阿修罗提出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阿修罗他的富贵、他的享受跟天人完全相同。『无天行故』,他没有天的德行。天人心地很慈悲、很柔和,而阿修罗心胸非常狭窄,嫉妒傲慢,而且往往很残酷,瞋恨心很重。他为什么生到天上?他有天之福,有那么大的福报,所以他到天上去享福。佛告诉我我们,在十法界因行里面,佛说了,天人是修上品十善、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这是生天,天有他的德行。阿修罗只修福没有修德,他也修的是上品十善,但是他有嫉妒、好胜、傲慢。他能做好事,但是他要名,譬如我们在这社会上看到的,他做好事,他的习气不能断,他一定要领头。譬如出钱做好事,人家出一万,我出两万,我一定要胜过他,好胜而且嫉妒,别人做的好事,他一定要超过他,他不能服人,这种人果报多半就是修罗道。阿修罗有『四种』:一、从卵生,鬼趣所摄;二、从胎生,人趣所摄;三、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四、因湿气有,畜生趣摄。佛在《楞严经》上说,上等的生天,天阿修罗;中等的在人间,人间的阿修罗,像希特勒、史达林、日本军阀,福报跟人间的帝王没有两样,非常残酷,瞋恨心很重。毒蛇猛兽,性情很凶猛的,是畜生里面的阿修罗。鬼道里也有阿修罗,我们常讲饿鬼;鬼也有善良的,《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所记载的,有很多是很好的鬼。经上通常讲六道,这是人道、畜生道、饿鬼道都不说,人阿修罗归到人道,畜生阿修罗归到畜生道,唯独天阿修罗把它分出来。所以六道里讲的修罗是指天阿修罗,算是善道。
  钞【问:修罗至为凶顽,何能执持圣号。】
  修罗确实嫉妒、傲慢,瞋恨心很重,报复心很强,这是修罗的特性,这样的人他怎么肯念佛?怎么肯求愿往生?
  钞【答:鬼畜尚解归依,修罗岂不信受?不闻世主妙严品,诸修罗等,各得解脱门乎。】
  恶人虽然多,恶人能回头的也不少!所以佛在天上讲经说法,人间讲经说法,阿修罗有的时候来听,深受感动,改过自新的很多!佛门里面八部鬼神,护法神里就有阿修罗,这个已经是皈依佛法,他们愿意来做佛的护法。做佛的护法,你想想看,他念不念佛?他一定念佛,一定求生净土。一切恶鬼、恶神乃至畜生里面,都有知道皈依的,皈依三宝,知道修行,往往也有很多有成就的。这些如果我们追究原因不难理解,阿修罗的前身未必是阿修罗,过去世中,生生世世在人天里面薰习的善根也很深厚,不过是一念瞋恚心起落在阿修罗道,是这么回事情。总而言之,饿鬼、地狱、畜生里面能够得度的,都是过去世在人天当中修学佛法有很深厚的基础。这善根的发现,不在得人身,在得畜生身、在得饿鬼身,在得这种身的时候他善根发现了。佛菩萨慈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无论你落在哪一道,只要你一念回善,就是你善根现前,佛菩萨一定来度你,不舍一人。那一念善心动摇就能感动诸佛菩萨,诸佛菩萨立刻就有应,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钞【今处人伦,邈然无信者,良可怪也。】
  这是莲池大师的感叹,现在我们得人身,得人身是真的不容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看古人笔记小说里面所记载的,有许多是真实的故事,不是虚构的。笔记小说里常讲狐仙,狐狸是畜生,很聪明,它知道修行,它要想把它畜生身修练成人身要修五百年。狐狸看到我们人一投胎就得人身,它非常羡慕!畜生道得人身之后才能修行证果。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人身,反而不知道修行,这多可惜!『邈然不信』,我们对这个完全不能接受,不能相信,这很奇怪,『良可怪也』。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业障,业力把我们的信根障住了。业非常复杂,种类繁多!佛说法,把这繁多、复杂的业力归纳成两大类:一类叫烦恼障,一类叫所知障。所知障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成见,成见太深了。一听说宗教,宗教都是迷信的,根本就不去研究,一句迷信就打发掉,这是所知障,这是很深的成见。另外一类,烦恼,他心烦,妄想多、杂念多,听不进去。总不外乎这两大类的障碍,把我们的信心障住了。有一生不信的,临终他相信了,那就是到那个时候他的障碍轻了,他就能接受。对於有这些业障的人,我们要有智慧去观察,要有耐心去等候,不要著急,有缘他会回头。这是要我们有智慧、有善巧方便去帮助这些人,让他慢慢的明白、理解,他就会重新开始去肯定佛法,知道过去看错了,过去误会了。
  疏【称理,则自性究竟圆满,是佛说经已义。】
  『已』就是说圆满了、说完了。自性究竟圆满就是『佛说经已』的意思。
  疏【自性周遍含容,是一切世间义。】
  『一切世间』也就是佛法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到底在哪里?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时空?如果是讲我们现在所讲的时空,那么一定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里面有十亿个单位世界,也就是十亿个银河系,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娑婆世界的西方,当中隔十万亿个大千世界)。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绝对不正确。说实在话,我们今天讲无尽的时空统统是在三度空间出现的,顶多爱因斯坦所讲的四度空间,加上时间,我们生活在这个里面。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这里空间不一样,它是另一个空间,我们所说的有五度空间、六度空间、七度空间、八度空间,到无限度的空间。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多少度数?我们不知道,这是转换的的空间。实在讲,我们在清醒的时候是一个空间,我们作梦在梦境里又是一个空间,我们梦境里面时空跟我们现在清醒的时空决定不是一样的。「一切世间」用这个解释,大家就好懂,才晓得自性真的是周遍含容,自性能够变现无限度的空间,这都是我们自己活动的范围,这个范围太大,广大无有边际。这是一切世间的意思。下面再为我们解释「究竟」跟「周遍」这两个意思:
  钞【究竟,则首尾圆照,无欠无余。】
  这个境界就是佛在经上常说的「不可思议」,境界是真实的、实实在在的,不可思,无法想像,不可议,议是议论,你也决定说不出来,你能说的只是它的局部,你没有办法说它的全体,你能想的也是它的局部。换句话说,言语跟思想都是有范围的、都是有止境的,而心性的体用是没有止境的。用有范围的思惟、想像、言语,要想去了解无有范围的心性体用,那是做不到的。这桩事情只能实证,你证得了,你同样也说不出,但是确确实实入了这个境界。圆教初住菩萨,证得一分,这是少分,没有能够圆满的证得,等觉菩萨还欠一分他才能圆满。我们在一切大乘经所看到的,菩萨修证的艰难、辛苦!所以文殊、普贤还要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还要去亲近阿弥陀佛,为什么?在极乐世界圆证容易,在华藏世界要圆证多困难!因为文殊、普贤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弟子,如果华藏世界圆成佛果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那么容易,他又何必求生净土?他之愿意求生净土,我们就明白了,一定是华藏难,净土容易,他才愿意去。他往生,他的老师毗卢遮那佛还很赞成,没有阻碍他,这就是证明西方极乐世界成竟究圆满佛容易。我们今天就希望在有生之年,也像文殊、普贤一样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文殊、普贤会跟著阿弥陀佛一起开欢迎大会。文殊、普贤在致词的时候,一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什么?他修无量劫修到华藏世界,最后才到西方极乐世界,拐这么大的一个弯,吃这么多的苦头,你太幸运,怎么一下就来了,他怎么不佩服?真佩服!诸位要熟读大乘经,多读大乘经,你才晓得西方的殊胜。所有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没有一尊佛不劝人念佛往生,没有一尊菩萨最后不归极乐,你必须要多读,细细的去观察,你这才明白,这才不怀疑。
  钞【周遍,则凡圣该罗,千足万足。】
  『凡』是六凡,『圣』是四圣。『该罗』,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六凡四圣,而是一切世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刹土,这个的确是无量无边,圆满具足,一丝毫欠缺都没有。从这两句,我们就体会到性德的究竟圆满。性德是自己的本能,虚空法界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的人,对於空间的转变就自在;没有见性,没有办法超越空间,见性就超越了。
  钞【如是经者,未呼身子,已毕全文。】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释迦牟尼佛虽然一句话不说,不必叫著舍利弗,佛说经已经就圆满,何必还要有个形式上的圆满?为什么?念念圆满,无有一念不圆满,哪里要等到叫著舍利弗才圆满?这个意思非常深。下面又举两个比喻,我们从比喻当中所得的印象就更深刻,但是要细心去体会。
  钞【又何待妙首白槌,双林抚尺。】
  这两句是两个典故,故事。『槌』是楗槌,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敲大磬的是妙首,妙首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当维那。
  演【妙首白槌者,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文殊菩萨有一天兴趣来了,表演一下,佛上讲台准备跟大家说法,佛升座,这一坐下来,文殊菩萨就把大磬一敲,说底下这两句话,『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释迦牟尼佛就下座,说法就说完了。佛没有说,大家也没有听。佛没有说,已经说得圆满了,究竟圆满;大家没听,已经圆满的听到了。这个方式要对我们来讲,我们叫做莫名其妙!对於明心见性的人来讲,就是前面讲「称理」,确确实实无说而说。有说,只能说一部分、局部;无说,圆满的。有听,你也听到局部,听到一点点,无听是圆满的。这才叫究竟圆满!大智文殊菩萨懂得,他这一敲就提醒大众了。这个无说是真说,无听是真听,但是对我们这些凡夫不管用,佛这种教学法对我们不行,我们程度太差了,这是最高级的教学法。古时候法师升座讲经,经讲完之后,这抚尺一敲,底下维那大磬敲下之后就白这两句,「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现在这些讲经仪规都没有了。
  演【双林抚尺,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上座抚尺一下,帝愕然,志公问云:陛下还会否?帝曰不会。志公云:大士讲经竟。】
  傅大士升座之后,把抚尺在桌上敲一敲,他就下座了。梁武帝不懂,感到莫名奇妙,我请他讲《金刚经》,怎么上台敲一下桌子就下来?宝志公在旁边,宝志公懂得,别人不懂!宝志公就问梁武帝:你懂不懂?梁武帝说:不懂!宝志公说:傅大士《金刚经》讲完了。
  钞【然后名为说法竟也。】
  文殊表演一下,傅大士表演一下,莲池大师说:「多余的!不要表演,说法也竟,何必还等到表演一下?」这就懂得什么?自性究竟圆满,究竟不但是说法竟,一切大圆满,无有一法不圆满,说圆满、听圆满、信圆满、解圆满、修圆满、证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这叫大圆满!哪需要言说?哪需要表演?都不需要,这称性,这到究竟圆满。
  钞【是故升堂入室,大众无增;鼓寂钟沉,人天不减。】
  我们常常读《心经》,读到「不增不减」,不增不减都是讲本性圆满的性德。有增有减就不圆满,为什么?有增有减是二法。六祖讲: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有生有灭,生灭是二法;有常有断,常断是二法;有真有妄,真妄是二法。二就是世间法,就不是佛法;一才是佛法,一里面完全圆融包括了,这个是佛法,显示自性究竟圆满。在事相上,真正会用功的人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历事炼心,历是经历,经历事相去炼心,炼什么心?炼一个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就炼这个。这个果然炼成,自性就圆满显露,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照见!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人真正幸福、真正自在,为什么?他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所有一切烦恼从哪里来?从分别执著来的。为什么叫你不分别、不执著?《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分别是错了,执著也是错了,妄想也错了,只要起心动念是统统都错了。你在境界当中,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都对了,全对了。诸佛菩萨跟凡夫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他们一切受用里头,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他心清净、心平等,觉是样样都明了,没有一样不明了,不但现前明了、过去明了、未来明了,一切都明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学什么?就是历事炼心。无论什么境界,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都经历,在这里面去炼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叫真用功。
  经【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疏【欢喜者,庆所闻故。】
  这是无上甚深第一大法,能听到的机会不多,非常稀有的因缘他遇到了,多么的庆幸。所以闻说欢喜,真的是无量的欢喜。
  疏【信受者,领所闻故。】
  『信』是听了相信,没有怀疑;『受』是接受。佛所讲的,我都相信、我都能接受。
  疏【作礼者,重所闻故。】
  尊师重道。为什么对老师那么尊敬?因为重道,老师把道传授给我们。我们重道,表示对老师的感恩。
  疏【去者,闻已则退而修持也,亦前三资粮及三慧也。】
  『去』,不是离开讲堂就算了、就完了,是去认真的修行。『三资粮』是信、愿、行,『三慧』是闻慧、思慧、修慧,这统统具足了。
  钞【庆所闻者,多劫飘零,正以未闻此法,今知持名往生,可谓沈疴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乡,乍闻家信,欣幸不胜,故云庆也。】
  这几句话,如果有比喻当中遭遇的人,这味道能体会到一些,否则的话还是很难领会。前面这三句说的是真实语。『多劫』是无量劫,『飘零』就是生死轮回,流浪在六道,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自己冷静的想一想,我们现在在这世间确实无依无靠,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佛给我们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任何一个人在三界里面都没有保障,都没有依靠,受业力所牵引。三界六道,这个身叫业报身,作善业得善果,三善道叫善果,造作恶业则得恶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叫恶报。业有两种,譬如我们大家现在都得人身,到人道里面来投胎,这叫「引业」,引导你到人间来投胎,我们这个业是相同的,所以都得了人身;虽然都得人身,我们的受用不一样,身体状况不一样,生活条件不一样,寿命长短不一样,这叫「满业」。世间人都追求富贵、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些都是属於满业果报。会求的人求得到,不会求的人求不到。会求的人在因上求,我种因,后面就有果报。不会求的,从果上求,哪能成就?
  佛告诉我们,修财布施的因得财富的果报,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把这三种果报的因缘为我们说出来,我们要是真正能明白、能理解,从这上修就会得果报。佛讲的这是三大纲领,里面还非常复杂,得的果报也很复杂,这些都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能辨别。最起码要像云谷禅师教给袁了凡的那个方法,《了凡四训》里头有!诸位要想得现前人间的福报,《了凡四训》足够了,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可是你一定要把它念熟透,真正理解,你才会修,为什么?譬如修布施,我想修福、修富贵,到哪里去布施?布施的对象是什么?如果那个恶人作恶,我布施很多财富帮助他去作恶,你还能想得好的果报吗?那不可能!他做魔王,你就当魔子魔孙,他堕阿鼻地狱,你就堕边地狱,因为你的罪比他轻一点,这叫以盲引盲,统统都要堕火坑。由此可知,我们想布施修福,一定要辨别是不是真正的福田?我们想做好事,那个是不是真的好事?表面上看是好事,实际上未必,这种情形很多。尤其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仿冒的太多,你一定要有能力辨别。这个福田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没有能力辨别,说实在话,在家里老老实实念佛,决定不造罪业。智慧不开,读经,修清净心,心清净就开智慧。读经、念佛修清净心。何况经上说,「心净则土净」,我们最后的目标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在这一生当中要达到。所以,多劫飘零。真正学佛的人不求人间富贵,因为那个东西不是好东西,绝不是个好事情。所以,富贵、聪明乃至健康长寿都不要,我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过去多生多劫因为没有听到这个法门,所以在轮回里面受这些苦报。今天听到了,知道『持名往生』,知道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永脱轮回,你说这个多欢喜!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欢喜?今天叫你做全世界的大总统,也没有这个事情欢喜!那个还是搞生死、还是搞轮回,这个真的永脱六道轮回了,确实世间没有一样东西能跟这桩事情相比,太幸运了。底下有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好比这个人生病,病得很重,在垂危的时候忽然得到仙丹,病能够复原,大病得救这是喜事。第二个比喻,『久客他乡』,像我们现在两岸可以往来,在过去两岸消息不通,我们到台湾来,我跟家人三十六年没有消息,忽然收到一封家信,多欢喜!『欣幸不胜』,欣喜、庆幸,这是庆所闻的意思。我们细细想一想,这两个比喻实在没有办法比闻经的这个情形,只能比个彷佛。久客他乡,几十年不见面,哪能比多劫的轮回?这不能比!无量劫的轮回,今天得救,这个要珍惜。所以真正了解这些事实,他对这个因缘会珍惜,会非常认真努力来学习,得到的利益就无比的殊胜。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