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佛基础学僧文选戒幢佛学研究所2002级学员文集完善的道德--佛教道德的优越性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成忠播)

完善的道德
——佛教道德的优越性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成忠播

  近代以来,在唯物主义、实用主义指导下的全球现代化发展取得令人惊讶的成就,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然而也在同时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末有的忧患。在这种庸俗浅薄的哲学主导下,人们逐迷外物。丧失自我,精神迷惘,道德败坏,人类正经历一场道德危机。人类创造的发达的生产力越来越构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威胁,并且也开始阻碍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此,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寻求拯救人类的现代化的普世伦理。
  现代中国同样如此,在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经过二十几年的以"发展生产力中心"的发展,开始看出其片面化的弊端,提出了"以法治国"的同时"以德治国"的指导思想,并号召理论工作者大力研究。发掘人类的一切优秀的传统和现代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建构社会主义的完善的新道德。   
  什么是完善的道德呢?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很容易给出许多答案。如"能达到真善美的"、"能达成社会和乐的"等等。不错,这些说出了道德的理想目标。但光有美好的理想蓝图是不够的,完美的道德还必须是能够变成实践的,也就是说,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约束力。
  我们知道,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它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表现为个人心理的自觉。这种心理自觉是人区别可其它动物的特有的心理状态,它来自于人的自我意识。人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能思索人自身及其行为的目标和意义,并形成一种价值判断,从而来指导自身的行为,这就叫自觉。道德就是这种有目的的价值判断指导下的行为规范。这种目的性的价值判断可分为两层:一层是浅表的、现前的、暂时的,就是对能否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欲等的价值判断;另一层是深层的,是对本质的、终极的、永恒的意义的追寻,也就是对上层意义的意义的再思考,对人自身存在的意义的反思。因为人的生命不是一个永远延续的存在,死亡的不可避免使人不得不对生前的种种谋求及人的自身存在的意义进行反思。这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
  从上面可以看出,道德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来自人的"自觉",来自人价值判断。一是现前的价值判断,一是终极目的审视。就是这两种判断在指导着人的行为,发挥着道德的约束力。所以,完善的道德首先必须能提供对二者的理想的解释。特别是后一种判断,它是更为本质的所在,是道德的真正来源。而前一种判断由于是浅显的、现实的,人们常常是凭经验去作判断,而后一种是人们对终极意义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形成价值观念,从而对"经验判断"作出指导和规范。这才是真正根源的道德指令。
  现前的世俗的道德如果缺乏良好的深层的底蕴支持将混乱而乏效,或成为纯功利性的行为。所以道德家们总是力图寻找这种终极支持。一种是向世俗本身去寻找。可是,他们要么发现理性的极限后而茫然,要么干脆抛弃寻求,只讲实用,也有将之维系于一个抽象的"天",也有的将之寄托于子孙后代的进步等等,这一切都是徒劳,因为现实本身是无常变化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另一种更普遍的是归向宗教,因为宗教承认神灵世界的存在,肯定人的生命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为终极价值提供了载体,这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本。然而,大多数的宗教又往往树立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将人的价值建立在为神的指令、为死后的世界而努力的基础上,首先这种"万能的神"的存在与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性就相矛盾,其次,这种唯神主义、后世主义又有碍人们追求合理的现实利益,不利于社会发展。在发现这两种终级建构各有缺陷后,人们便开始寻求一种既有二者优点,又无二者弊端的新的伦理模式。西方的许多大哲以基督教为对象,猛烈地批判了宗教的神权禁锢,但又普遍的认同宗教能为道德赋予神圣性。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认为要创立一种理性的宗教,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也认为需要创立一种"爱的宗教"。
  更有一批社会思想家,试图将神圣的宗教道德与建构理想的社会模式--社会主义结合起来。首先是15、16世纪乌托邦理想主义者提出。如英国的莫尔设想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小岛,乌托邦人不信奉某一教义,但必须信奉关于上帝和灵魂不死的原理。德国的闵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如之类似。到了19世纪中叶,被马克思誉为"科学社会主义先驱"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都进一步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思想。只可惜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使得他们的理想蓝图未能施展。
  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前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创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但马克思完全抛弃了他的先行者们利用宗教的正面价值的思想,而是从其革命的立场出发,以基督教为所有宗教的蓝本加以批判,过分专注于宗教神权崇拜的虚假性和封建性。他们认为宗教是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应该说这揭示了一般的原始宗教一一更确切地说是神权崇拜的起源。但这不是宗教特别是那些高级宗教的本质。宗教起源的本质是人的终极关怀需要。社会力量的压迫只是其外因之一,还有如自然力量的压迫等,但这都不是根本,根本的原因是人所面临的死亡抽空了生命的意义,人想超越死亡,去追寻终极的意义。这才是宗教起源的根本内因。所以有人把哲学和宗教称为"关于死的学问"。而马克思把人的宗教需要过多地归结为社会关系的不合理,强调如何通过社会革命消除宗教产生的根基,从而消灭宗教。他没有认清宗教的终极关怀的实质,而这种终极需求虽然能通过现实的改善而有所缓解,却是永远都不可能得以消除的一一这是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的思想追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虽然如此,马克思还是试图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这种道德基础。一方面,他认为道德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共产主义信念的重要性。这本身形成了一个悖论,更遑论这种"未来"的"他人"的共产主义能否对"现前"的"自我"的行为形成多么有效的道德律令了。马克思的这种片面的对宗教消极面的批判和对道德的不完整的论述,被其后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当成了教条,并在极左思潮时期发展成了极端。他们打倒宗教,宣扬狂热的共产主义信仰,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混乱和危害。而一旦人们发现这种狂热被嘲弄后,又变得迷惘、颓废和庸俗、实用。这突出表现在苏联的斯大林时代和中国的文革期间及其失败之后。
  痛定思痛,我们不得不重回先贤们寻找理性与宗教相给合的道路。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么一种理性的宗教呢?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这个宗教已经存在了二千五百多年,只不过它巳变得面目不清,离我们切近而又陌生。它就是--佛教。
  其实,佛教的这种与世俗圆融无碍而又能超越世俗,提升人格的优势,早已被许多认真研究过它的人所信服。在东方无需举例,它早已是东方文化特别是高层文化的主核。特别是在中国,千百年来己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如"儒表佛里","儒以治世,佛以治心"等。即使在近代以前对东方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佛教还是得到了一大批对它有所了解的文化精英的赞赏,如叔本华、尼采、马赫、罗素、荣格、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弗洛姆等。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赞扬过佛教辩证思维的发达与成熟,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索引中,也不将否定"至高无上的神"的《佛教》归于可被批判的《宗教》项下,而是另立条目。
  佛教为什以会得到这些西方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赞同呢?首先是因为佛教里否定万能的神,而强调通过人格的提升达到修行的目的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神本的,而是人本的;它不仅是彼岸的,也是此岸的;它不仅是信仰的,更是实践的。而且它的教义又非常博大精深、圆融辩证,使得它的道德伦理丰富完整而又具有神圣的有效性。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者,那就是佛教。"他并且指出:"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

  佛教到底真面目如何,他是如何处理他的无神论和道德的有效性的统一的呢?让我们来作一简单的考察。
  要了解佛教的道德伦理,首先必须了解佛教的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佛教认为世界是无尽的缘起,宇宙具有交融互摄的十法界。十法界的众生分为六凡四圣,六凡依此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有天之福报而嗔恨心重)、天,这六凡中前三种是恶道,后三种是善道,这六道的众生的神识,处于永恒的相续变化中,各随自己以前所作的善恶业而显现不同的境界,在六道中生死浮沉。而四圣呢,则是众生经过修行跳出六道轮回的苦海,而证得贤圣的境界。依此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佛是觉悟了宇宙真相,修行圆满了一切德行的化身,是修行者的最高目标。声闻是听闻佛的(声音)言教,而证得涅槃(烦恼息灭不入轮回)的阿罗汉,缘觉则是自己缘于世界无常的万法而觉悟的圣者。佛教把声闻和缘觉都称为小乘一一乘是运载工具,由于声闻缘觉只是自己修行到达了解脱的涅槃彼岸,故称小乘。而菩萨呢,则不但自己觉悟解脱,还要救助其他众生,使他们觉悟解脱,故名大乘。大乘小乘,都是修出世间行的,还有六凡中,修行人天善道的称为人天乘,人天乘是世间道,但也是出世间二乘的基础,故共名三乘道。
  佛教虽然认为宇宙有此十法界,但特重人间,认为天、阿修罗道太乐,地狱饿鬼太苦,畜生道太愚痴,都不利于修行,而人道有苦有乐,而又有智慧,最好修行,故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三乘道都是在人间落实。
  先看人天乘,人天乘是求人天福报的,它的教义基础是业报轮回,因果报应说。认为众生所作的行为(业)都会存储生存的意识中,遇到境缘成熟时,就会产生报应,行善者必得福,行恶者必受苦。这就是佛教道德的根源所在,也是约束力所在。他否定有万能的神,认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都受因果规律的支配,天神也不例外。这一理论与世间不相违背。虽然六道轮回凡人看不见,但佛教是实证的宗教,历代的修行成就者神奇行迹向人们证实者业报轮回的不虚。佛教的这一理论,不但有其不可置疑的约束力,而且把人从神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人变成自己生命的主人,有了离苦得乐的希望和途径。其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
  人天乘的德目是十善业道。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三:不贪、不嗔、不痴。这十条是通于世俗的,但又有超越提升,首先它是基于因果报应,自利利他的原理而订,其次它的落脚是在心性的完善,并最终从意识上根除恶源。所以他可以作为更有效、更究竟的普世道德伦理。
  人天乘虽然可以求得人天的福报,也是三乘的基础,但终不出世间流转的范围。由于没有证得亲见宿命因果的智慧,更谈不上照见万法的实相,在无明迷乱中难免不造恶业,福报尽时,又会堕落,终非长久之计。
  欲求久安之策,就需修行出离生死的出世道,怎样修行呢?佛陀向弟子们开示了四谛、十二因缘的道理和三学八正道的道行途径。四谛是指"苦、集、灭、道"的四条真理,是佛陀当年成道时照见的人生苦本及灭苦之道。佛陀告诉我们,世间无常,众生多苦。所谓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苦。又说三苦,一苦苦,谓由苦缘,所生苦受,正受之时;二行苦,指一切有为法迁流变灭所生之苦;三坏苦,指乐受缘坏所生的感伤落寞之苦。这世间多苦的事实是为苦谛。而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有生死,而生死的原因,是十二因缘的锁链。无明(没有智慧)缘(因而)行(造作行为);行缘识--所造业行形成神识的基因);识缘名色(物质色身)--神识受业力迁引投生后产生肉体;名色缘六入--肉体分化出六种接受外界物质信息的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缘受--器官与外境接触产生感受;受缘爱--有了感受就产生爱染等贪着;爱缘取--有了贪爱就想去获取;取缘有--有了爱取的行为又产生新的业(有);有缘生--有了新的业又会生出新一期的果报,生命;生缘老病死--有了生命又会产生老、病、死,直到下期生命的开始。如此流转不息。这就是集起苦难的原因,称为集谛。
  如何断除这生死的锁链呢?佛教我们说,这十二支因缘中,无明和爱是根本。因为有爱著,人便起贪造业。而之所以有贪爱,是因为无明的我执。我们如生俱来的执着有一个恒常无变的"我"的实体存在一一"我的身体","我的名利"……因为在潜意识中有这个"我",于是对顺"我"者起贪爱,逆"我"者起嗔恨,从而造出无穷的生死业缘,生出无穷的烦恼。但佛陀告诉我们,这个恒常无变的实体的我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念念不住的迁流变化中,现在的"我"也非刹那之前的"我"。"我"又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和合,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无常变幻的。而且这些本不是我们的真正状态,而只是我们无始以来所造业行的因缘显现。它不是生命本身, 生命本身是处于一种恒常的、寂静的、自由的、快乐的状态。这就是烦恼寂灭后的涅槃的境界。这生命真相的发现实实在在的是破天荒的大喜事!从此世间的众生便有了一条通向最终解脱的道路,这就是灭谛。这条灭苦之道如何修行呢?佛陀为我们开示了三学、八正道。三学就是持戒(主要是五戒十善),修定(离除爱染,令心宁静),学慧(学习佛法,思惟无我等无见)。三学之中,持戒是基础,修定是关键,增慧是目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此三学又开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行为),正命(职业)正念、正定、正精进。沿着此八正道定能到达"涅槃城",这就是道谛。
  综上所述,出世间道的道德是以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为目标,以四谛十二因缘为伦理,以三学八正道为德行的完整体系。这是佛教洞察人生的虚幻和实相后的道德,它是合于世俗道德的,世俗之人由于无明我执的深重,一般难以信受奉行。但佛法的存在毕竟如一剂苦口的良药,随时等待着被红尘逼恼而醒悟的人们。也如一座灯塔,时时给人以警醒与希望。
  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毕竟意义不是很大。佛教的本怀和最终归向还是大乘菩萨行。菩萨之所以要普渡众生,首先是出于慈愍的悲心。这种慈悲心虽然各人深浅不同,但也不是凭空而有,皆是各人今生或前世修习的不同。具有慈悲心可以说是一个圣贤起码的标准和基础,否则他是不可能获得人天福报或解脱圣果的。大乘的慈悲心只不过是进一步的发扬,有着更高的理想目标,并有圆融的无我智慧为指导。大乘行者名为菩萨,菩萨欲救拔众生须有救拔众生的本领,智慧和德行最圆满是佛果,故要发愿上求佛道。而佛道是如何成的?根据因果和缘起的道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主体的正报与环境的依报是一体的,佛菩萨只有在成就众生中,才能成就自己。
  要成就伟大光荣的理想,落实在具体的德行上,就是要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习六度万行,广学五明四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生与我本是一体,故无所谓亲疏一律慈悲等视,"喜"是利他,"舍"是舍己,总之是要无条件的奉献自己的一切以利乐一切的众生。六度是指六项度脱诸恶,使自己到达佛果彼岸的德行,客观上也是利益众生的。布施度悭吝,持戒度毁犯恶,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智慧)度愚痴。菩萨利他之法主要是学习五明,广行四摄。五明是内明(佛法修养)声明(语言文字)、因明(因果论证)、医方明(医学)和工巧明(工匠技术)。另外,菩萨还有四种特别的摄度众生的方法,那就是四摄:布施以资财饶益众生,令生欢喜;爱语是慈爱说法,导其向善;利行是施设方便,利济其行;同事是和光同尘,以身作则。
  菩萨就是要以这种大愿大行,经三大阿僧祗劫而成就无上佛果。可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菩萨除了有强烈的慈悲大愿外,还能通达性空的无我慧,不见难行难忍的事。以大智不畏生死,以大悲不住涅槃,这种无住涅槃是佛教的最高道德。这种道德将自利利他之行发挥到了极致,实在是高尚纯粹,尽善尽美。若能推而广之,必能大化风俗,也能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尧舜",大力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也能早日到来。
  "综上所述",佛教的道德具有如下的特点和意义。

  一、体系完整,三根普被
  佛教的三乘道既相互独立,层次分明,又融通统一相辅相成;既方便不同起点的人择门而入,同时对进门修行后,低起点欲求上进者,可循序渐进,高起点欲稳固根基者也可法源同享;既满足了人们的现时乐,又满足了后世乐,现实需求与终极关怀,融为一体,实可谓三根普被,关怀备至。

  二、人本理性,可行可证
  佛教的道德现建立在人本的基础上,重视人身的特胜和难得,着眼于人格的自我完善,注重个体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直至无余涅槃当生成佛。它不是把人生的幸福寄托在死后的天国,或虚幻的功名上面。它的道德力量不是来自至高无上的万能的神的威压和指令,也不是抽象"以德配天"。它来自人类的切身的利益需要,来自人性的自我觉醒。它的背后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一一三世因果报应,四谛十二因缘,缘起性空,众生同体等。这些统一于缘起论的教义既合情合理,又可以通过修行当生实证和体验,实在是既博大又精深,既神圣又人性。

  三、圆融无碍,中道辩证
  佛教的道德之所以是有效的,完美的,还来自于它的中道智慧。所谓中道就是不偏不倚的如实之道,是圆融无碍的辩证之道。佛教道德的建立,首先来自对宇宙真相的彻底洞察,所以具有与一切真理都不相违背的通达性。再者,由于宇宙的一切本身是辩证的,所以作为体证了宇宙究竟真理的佛陀所开示的佛教道德,自然也是辩证融通的。这些融通性表现如下。
  首先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它既不象唯物主义者,把人的发展和完善完全依附于物质的发展,也不同于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抽象心性的提升。它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不是什么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纯主观的东西,而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反映,正所谓"非心非色,心色不二"。佛教的"一切唯心造"正是从此认识论的角度,强调了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它并非为了说明物质是什么,而只是强调了这种"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的精神性的本质。人的认识中这种自执的所谓"客观"实际是带上了主观色彩的"客观","主观"也是融入了客观事物的表象的"主观"。所以人如果要改变主观世界也就是要改变对客观的认识,要在现实中去磨练自己的心性,最终达到真正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真实的完全体合。这就把人的心性修养与现实行为统一起来,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不管是三学八正道也好,六度万行也好,都是既有现实价值又指向心性完善的终极意义,具有良好的行为指导效义。
  佛法还从缘起因果论出发,提出了自他不二,依正不二的思想,解决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并在此基础提出"报恩"思想。不但要报父母、师父、亲友之恩,还要报整个社会的"众生""国土"之恩。这些理念对消解唯物主义带来的个人唯我主义、人类独尊主义以及逐迷外物,及时行乐等心灵贫病,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彻上彻下,治标治本
  人类的各种道德学说囿于人本身的智力和历史局限性常常显得短视。而洞悉了人生真相的佛陀站在全宇宙十法界无尽缘起的高度,确立人的坐标,揭示出人生的根本矛盾及其解决之道。他指出人的根本矛盾是追求永恒自由快乐与人生短暂无常、苦恼、不自由的矛盾。并指出生命--指心性,本来是永恒自由的,而要回到此本来状态,就要从根本上破除对假我的妄执,超然物外。而要破除我执又须从现实出发修习三学八正道、六度万行,可谓通上彻下,治标治本。避免了世俗道德的无根性所带来的混乱,无所适从,及其治标不治本造成的顾此失彼。   五、心行广大,尽善尽美
  世间的道德常常只顾现世利益,而佛教的道德却通达 六凡四圣的全生命过程。世间的道德常常有其自私性的局限,如儒家的仁礼乃至神教的爱恩。而佛教却超越了一切人我,惠及一切众生,可谓至善至美,至广至大。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佛教道德实在是尽善尽美,值得作为我们的道德伦理。同时佛教道德无可辩驳的理性和约束力也完全能够作为普世的道德。它实在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正如济群法师所概括的:"佛教是人生的智慧,是完善的道德,是解脱的途径"。而在这三者的完美结合中"完善的道德"又是其枢纽,所以从此意义上可以说,佛教就是"完善的道德"。
  当然,我们赞同佛教道德的完善性,但也并非把它抬高到代替一切的地步。是道德就只能在道德领域起作用。它不能代替政冶、法律,也不能代替舆论,更不能代替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佛教也并非完全否定现实,它只是让人们身在物中而不为物累,让人活得更好,更充实,更健康。对现实生活佛教中也有很多很好的规范,如详细完整的戒律,僧众的民主和法制的会议,批评和自我批评,出家和在家信徒的正当生活,菩萨所应学的五明本领等等。然而这究非佛教的专攻与所长。而且佛教的这一切的道德规范只对信徒有效,对于无信仰或信仰层次不是很高的人,我们还需用世俗的一切方法予以规范。等到他们的觉悟提高了,佛教的道德也就会变成其内在的自律了。总之,我们不但要大力弘扬佛教的积极思想,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同时也要大力支持政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以法治国"和"以德冶国"并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荣,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并进,真正形成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的社会。

  四、发扬佛教道德的积极作用与当前的形势。
  佛教的道德如此完善,我们认为是完全可以作为普世伦理予以推广的。但在我国目前还需首先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政府方面,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目前的基本正确的宗教政策,又要大力加强更深入的研究和新的发展。
  拔乱反正以来,党总结建国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宗教论述,实事求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理论和政策。如对宗教三性: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的比较充分的认识。还有江泽民概括的三句话:"全面正确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也承认传统宗教道德有许多适应社会主义的有益成分,值得挖掘整理,予以发扬。应该说,这些理论和政策基本上是符合我国的国惰、教情的。事实也证明党的宗教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这些我们都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但是深观我们目前的宗教政策,其出发点还是局限于马克思的把宗教完全当成虚幻的观念的。仍然是基于马克思他们仅从社会根源论出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仍然强调要加强无神论的教育,仍然只是从功利的立场出发,把宗教视为团结的、教育的、终究是要使之消亡的对象。总之,仍然没有认识到宗教的人生终极关怀的实质,以及这种终极关怀的必然性、根本性、普遍性乃至无可替代性。他们虽然看到了宗教道德伦理的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并以开放的胸怀予以研究、学习,却没有充分认清宗教的道德伦理是建立在解决终极价值追求的背景下,才具有有效性。道德伦理虽然在宗教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不是宗教的本质。宗教的本质是承认神灵,或说是承认生命的延续,承认生命活动的不断进步的永恒价值,固而赋予了道德以终极意义和神圣性。宗教的伦理道德背后都有深层的教义体系,这些教义体系不仅仅是为了说明道德伦理的,它建构在对人生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追求上,道德伦理只是其与世俗相通的表征,是其冰山之一角。所以,如果不打通有神无神的壁垒,甚至片面强调二者的差异,而又想吸取宗教中的神圣性的(宗教资源唯在其神圣性,道德理想谁都能很容易说出一大堆来一一关键在于是否有效)道德资源,为社会所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思想僵持下,所谓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只能是宗教内部与社会相适应,却无法将其资源普利大众。这种宣传和教育方式造成的社会的宗教无知使许多寻求终极关怀而不得的人选择了堕落甚至毁灭, 更造成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不必要的隔阂和对立。这与"以德治国"和"继承传统优秀道德"的目标是相违的,决非明智之举。
  要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求我们的执政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进一步打破条条框框,不把老祖宗的东西当成完美无缺的法宝。"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要"以实践检验一切",实事求是,加强对宗教的深入的研究。如对宗教体验等就要用自身去体验,不要隔岸观火,妄下断言,要注意防止先验主义,我们的基层工作者更不要只为了个人的功利目的而迎合当权,我们要发展创新,不能只作应声虫,真正的智慧是来自群众,来自实践的,领导者的概括,决策需要这个基础,基层工作者不能只是消极的等上面发条条,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进步,也必将被历史和人民唾弃。其次,我们要真正站在"执政为民"、"团结一切积极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和立场上,以高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对待宗教。我们不要纠缠于有神无神的差异,更何况片面地宣传无神论、唯物论本来就会带来很大的弊端。事实上,关于这些,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了很好的指针,如"政治上互相团结,信仰上互相尊重"、"求大同,存小异"等。这些原则我们必须很好地领会和贯彻。再者,我们还要正确区分"有神论"和"封建迷信"。不要把宗教的有神论和封建迷信等同起来,我们要大力破除各种有害的封建迷信,但不可武断的一棍子打杀有神论,一切从事实出发,一切从人们利益出发。
  另一方面,佛教界也要大力加强自身的建设和改革。佛教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有了更加完善的地方,但也夹杂进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这与历史有关,与当前社会对宗教认识的无知有关,更与佛教徒自身的素质有关。我们要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宗教修养,增强识别能力,革除那些不合时宜的糟粕,还佛教以本来面目,发掘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作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解释。积极引导群众提升自我,服务社会。这也是我们政府所欢迎和期望的。我们相信,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我们的努力,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必能深入人心,必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将在新时期中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略论杀戒(邵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