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化红莲
果煜法师
目录
《一》第一天念佛的方法与心态
《二》第二天信·愿·行
《三》第三天念佛法门的层次与行证
《四》第四天往生的条件及品位之高低
《五》第五天西方的象徵与阿弥陀之玄义
《六》第六天一心不乱
《一》第一天念佛的方法与心态
佛七之义,除了连续专心地念七天的佛号外,另有其深意──克期取证,期待在七天的精进修行后,于身心、见地有所突破。在药石结束后,我四处观察一番,发现虽仍有人在用功拜佛,但也有不少人闲坐一旁,看著人来来往往,像这种用功方式,怎可能取证呢?晚课时大家都诵到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将七日当作生命之一期限,则一日复过一日,所剩便十分有限了。如再不加紧用功,一旦大限期到,你拿什么做担保呢?「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还是好好用功吧!
一、念佛的方法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首先为大家介绍念佛的方法与心态。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是念佛而非念佛。念佛并非不用出声,而是由心指挥口而念,心是主,口为工具。一切从心起,一切回归于心。若念佛,只是有口无心,就像放录音带一般,其对身心的改变,便难有什么帮助了。
念佛当集中精神专注而念。既要念得清楚,且要听得分明。只念而不听,气向外放故,念久则散气伤身。应由心中念出佛号,再由心中摄入佛号。念非口念,听非耳听,如以口念耳听,则气将聚集脑部,容易引起虚火上升、口焦舌燥,甚至不得安眠等现象。
「心」于大乘佛法中是很抽象的名词,但在实际用功时,则为注意力集中的意思。念佛,气应配合佛号,佛号从心起,气则上提;佛号回摄自心,气则下降,如此一升一沈才好相互平衡,气得平衡,则身安心定,用功得力。以上所说,乃以个人自修为主。若共修时,则应配合大众音声与法器的节奏而念。闻声而念,随念而听,不然,若使自己声音突显怪异,将干扰大众的专心。
念佛的得力处,不在声音之大小,而在于心中之清楚分明。因此昏沈时应大声地念,神气若上扬,才能恢复心念的清楚。但精神还好时,则宜用平常声音来念。又念佛的速度,宜以不缓不急。急则导致气之不顺不调,而使身心无法安定,反之念慢,则空隙多,妄念纷扰形成散乱。每个人各当仔细揣摩,以拿捏出其适当之速度而念。念佛的得力处,亦不在次数之多寡。许多人误以为念佛的次数愈多,愈有功德效用。因此念得急急躁躁,于是既因计数而惨杂妄念,且又急躁而不得分明,终究是自误误人而已。
至于念佛时要不要用念珠?此可由二方面来说明:(1)如念珠是为计数而用,既前已声明念佛不必计数,因此念珠便无所用矣!(2)念珠可为辅助摄心之用,此在等车、坐车、经行、绕佛等散心时,得以用之,但在专心境界,如结跏趺坐而念时,用念珠反成累赘矣!
以上只就个人修行而言,若大众共修时,为免彼此干扰还以不用为宜。另外念佛,除在佛堂绕念坐念外,工作、经行时,能就当下的动作配合佛号而念,此为最现成方便之念佛方法。
二、念佛的心态
以上所谈为念佛的方法,其次再谈念佛的心态。念佛的念,用中文拼字是「今心」,此指当下一念之意。要修行,不管用任何法门,首先须孤立自己,将内与外、前与后,完全孤立,不留一丝牵挂。如目前大众一起共修,你必须万缘放下,一心称念,既无视于人我之亲疏恩仇,也要绝断于过去、未来,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当下佛号之清楚分明。心念口念,心口如一,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中只有佛号,除佛号外无杂用心。更不能期待念佛时,得有感应或某种觉受,离开念佛方法,所有境界皆属妄想、魔境,不得有丝毫期许攀缘之心。又整个念佛过程中,应保持「平常心」──即不动情绪之意。如以念佛而由衷产生欣喜、悲戚或啕哭等事,还宜加以节制。所谓:「宁动千江水,莫扰道人心」,情绪妄动时,要好好节制,既利人也为己。
如念佛,得有真正的进步,乃是指心量之增广、见地的突破。非有关任何感官觉受之变化,如听到妙音、见著瑞相,或闻奇香……等境界,转眼便烟消雾散而恢复原状,说穿了不过梦境一场而已,有什么好执著的呢?《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念佛还应依经典所云:以「无所求、无所得」为方便而念。
《二》第二天信·愿·行
这虽是很传统的题目,但我的说法与传统略有不同。首先,信有共信与别信;愿有共愿与别愿的差别。共信、共愿是所有修行学佛者所应具备之信愿,而别信、别愿则为专修净土法门者才需具备之信愿。共信和共愿是别信、别愿之基础。若共信共愿的根基不稳,则别信、别愿就没有依靠了。其或将退转,或将变成外道见了。
一、信
(1)共信信,首先说共信──因果业报。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首先须肯定因果业报。因果业报的原则,其略有几种表达的形式:
A.「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目前社会之所以会这么乱,就是因为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尤其不信三世因果。他们常为贪图眼前的享受而犯罪造业,一无所顾。因此,今日的佛教尤须强调因果之重要性。此对世间人如此,对修行者亦然。修行是善因,解脱为善果。不肯努力于善因之修持,而冀望善果之顿得,这根本还是外道邪见呢!B.「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当我们努力修行而遇到障碍时,当知那是因我们往昔中已造下恶因才会变现出来的。因此,对这些障碍逆境,应坦然接受,不可于内心起矛盾冲突,更不可因此失去对三宝、对修行的信心。「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希望将来有善果,则要从今日起广修善因,精进不懈,才会成善果。
C.「自作自受」──许多人认为净土法门乃靠他力。事实上就因果的角度来看,修行乃以自力为主。我这么说并非否定佛菩萨的慈悲与愿力。如经所云:佛菩萨之慈悲愿力,本如阳光之普照万物,万物既存于世间,无不受其恩德,求与不求并没有什么差别。然而有些众生之所以不能感受到佛菩萨的慈悲加持者,为其业障深厚,自绝恩泽,彼譬如密室中见不到阳光。而要消除业障,主要靠自己努力于身心、见地、行为之净化,才能消除。所以修行是自力的努力为因,他力的加持为缘,因缘和合乃有善果的成就。然而就修行者而言,仍应以自己的努力精进,这才是重点。
以上所说是学佛修行者所应共具之信念,若移彼于净土法门,即为净信──净土之别信。
(2)净信
A.「净有净报,浊有浊报。」此世界之所以为五浊恶世者,盖有其浊因。同样来世欲往生净土,也须先具备往生净土之因,方得成就。这是从共信的因果,旁通别信的因果。
B.「欲知娑婆因,过去作者是。」世人为何堕落娑婆而沈沦苦海呢?此为往昔生中,因无明牵动,而造种种恶业,恶因既造,恶果便难避免了。在佛七中,何以有忏悔仪式?「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镇痴;从身口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忏悔是指对过去所造诸恶业,由坦然认错而致发心改正,以使身心渐成清净之意。非企图逃避恶果而不受恶报也。「欲得净土果,今生作者是。」希望往生净土,必先于此世用功修行,并将一切福德智慧至诚恳切尽悉回向净土,回向即发愿之意。
C.「自作自受。」能修净土之因,自得净土之果,这是因果。法尔如是。有人曾问:「如我今生努力于净土法门之行持,但在临命终了,却不能如愿往生净土,则此一生心血岂不白费?」各位若也有这种担心和顾虑,便表示你对因果不够了解、不够透彻。就因果而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血是不可能白费的。
(3)从共信到别信
修净土的因,必成就佛土的果,因此我们对净土的肯定,不但是因释迦牟尼佛于净土三经或其余大乘经典中一再赞叹、推介而相信,更且是由因果的原则来肯定净土是必存在无疑。若一人修净因,一人得净报;若众人修净因,则众人得净报,此则净土世界得以形成。我们相信在往昔修行者中,会有像法藏比丘那样的悲愿,于是因他的摄受,很多众生皆因此修净土法门,也因此共同成就极乐世界之殊胜庄严。此又如现在农禅寺之开发法鼓山,既因师父之带动,更因很多人在护持,则将来必定建设出一个人间之小净土。以此推而广之,三千大千世界中,因更有众生共修净土法门,而另有一更大更殊胜之极乐世界。这是从因果的原则,而推断它必定存在。所以严格说来,不信净土者,并不是很了解因果业报的道理。有人以为在原始《阿含》中,佛不谈净土法门,而排斥净土,也是对因果业报的了解不够透彻所致。
由因果的原则而看净土,我们会比较有信心,此信心不但在顺境修时没问题,一旦遇上逆境,信心也不易退转。以上从共信因果业报到别信净土之存在,都是信的要点。
二、愿──从共愿到别愿
其次说愿,共愿即菩提愿,菩提即觉悟意,亦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谓。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及四弘誓愿等皆属之。而为了要完成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共愿,故有净土别愿的形成。在娑婆世界里修行,因环境恶劣,障道缘多,不易成就;尤其以寿命较短更形成大障,行者常于功行未成就时寿命已尽。所谓「菩萨有隔阴之迷」,舍生易报,顿忘前修,下辈子能否继续潜修,实难把握,故既发菩提心,为行菩萨道,乃有必要找一个更理想的修行地方。在极乐世界修行,有几种殊胜:
一、佛现身说法──「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而娑婆则释迦如来已入涅盘。
二、善知识多──「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极乐世界善知识愈聚愈多,而此土则愈来愈少。
三、资生容易──彼土受用自然,不俟经营;而娑婆则多为资生而耗费时间,甚至造诸恶业。
四、恶缘不存──极乐无障道之恶缘,所有境界,包括有情、无情,皆是助道之善缘。「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悺鮇…。」「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故求生净土实为助成佛道,将来还入娑婆、度化群机,这如同出国留学与深造。如果误以为求生西方只是为了去享受极乐世界之庄严,或为逃避娑婆世界之苦难,则净土法门,便不够资格称为大乘法门了。
以上从共愿至别愿,皆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有求生西方的愿,然此愿也是易发而难持久。有人于事业顺利、婚姻美满之际,便很容易忘记所发誓愿,至于实际修行用功更渺不可及。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宜极力猛省,莫叫五欲之乐麻痹了道心。另外亦有些很苦之人,也没办法往生西方,人之所以苦,乃因放不下,既因放不下而苦,又那来放得下而往生呢?即使是佛现身接引,还未必能放下哩!因此,发愿往生,首要对娑婆世界的种种诱惑、执著能全部放下,方得往生。真愿不能发,脚踏两头船,那不苦死才怪哩!
三、行
有人认为念佛是以前五根或第六识来念,这有很大的问题。前五根与第六识皆属不相续之生灭相。若唯以此念佛,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定。尤其要知道,人在临命终时,前五根与第六识皆已不起作用了,如果平常只执此念佛,则临命终时,你还拿什么来念佛呢若平日或临终时,不能用前五根或第六识来念佛,那我们又有什么可用的呢?
其实我们于平日间,主要是以信愿为基础而薰习第八识,使具备清净的念佛种子。唯识学上说「第八识乃恒而不审」,恒者不间断也,即使生死交关,也是存在其作用。于是因清净种子之摄受,而引导我们的业识往生极乐世界。又依唯识学所说,八识种子将现形为三:(一)意识、(二)根身、(三)器世间。因此以信愿为根本而薰习八识种子时,则所内受之身心与外见之世界便早跟别人不一样已。故不一定要等到往生以后,才能见到净土。所植净因愈多,则现行净果的力量也愈大,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尤其八识田中清净种子的力量愈大,要往生西方才更有把握。而正闻薰习之力量,依唯识学而言是由「思心所」成就的,因为是从「思心所」才能成就,所以,信要信得坚固,愿要发得清净。这样内薰的力量能更稳定更坚强,也就不必担心临命终时,当下一念是否清净。这也是说,行者该把握的是当下的努与否,而无须为临终失念之事而担忧。
《三》第三天念佛法门的层次与行证
昨天讲信、愿、行。在行中主要是以正信、净愿来薰习第八识之净种子,此薰习方法即今日所要阐明之念佛法门。净土法门一向以信、愿、行为三要素,但在传统佛法中,则将修行分信、解、行、证四次第。现将净土之信愿归为信之次第,则净土行门中应包括解、行与证。
一、解
现先叙述解门部分。念佛之「佛」,可由四方面来理会:
(一)佛名──此以执持名号为念佛方法,阿弥陀佛、释迦如来、观音、文殊、地藏等诸佛菩萨的圣号。《阿弥陀经》或〈普门品〉中,即以持名而为念佛方法,如《阿弥陀经》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悺魼心不乱。」又如〈普门品〉中云:「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二)佛相──观想佛的相好光明。此为一切名号皆由相所生。例如:世间之所以有花、草、树木之名者,乃为世间有花草之相而安立。若能由名号而更知其相,则我们将更有信愿。观佛相好主要依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观。彼又如《华严经》所云:「佛有九十七种大人相,无量随形好。」净土行门中,依观相而为念佛方法者,即《观无量寿经》中所说。
(三)佛德──忆念佛之功德。此为佛之一切相好,乃由功德所生。佛因于过去生中六度万行,造诸功德故成就种种相好光明。如顶髻相,因修智慧而显现。《金刚经》云:「不可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要见佛,至少要忆念佛之功德。佛之功德略云有三:
(1)智德:佛为一切智人,故成就最圆满最殊胜的智慧。佛智涵盖总相智和别相智,总相智是世间所共通之理。而别相智是各各不同之名号、相貌、因缘、本末……等。故又谓佛智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道种智。
(2)断德:佛已断除一切生死烦恼、一切业障、习气。故佛能解脱自在,能神通无碍。
(3)恩德:此云佛对众生有大恩德。佛往昔生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如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等,为众生故勤求佛道。佛成道后又四十九年说法,开种种方便以让不同根机之众生皆能悟入佛之知见。又如法藏比丘往昔生中发四十八愿,更经累生累劫之修行,而终能成就极乐世界之殊胜庄严,娑婆众生如具信愿皆得往生西方。此为对娑婆众生最大之恩德。
以上忆念佛德,即念佛之智慧、慈悲、神通、解脱。当忆念时,自能由衷发起欢喜、欣慕、向往之心。在《阿含经》中佛最初说念佛法门,即是对给孤独长者所说忆佛之功德。
(四)佛性──参诸佛之本性。如前已说,佛一切之功德皆从性而起。行道之人由见性而起修,故成诸功德。因此,念佛行人,更进一步要参出佛之本性。何谓佛?佛是觉悟义,觉有能觉、所觉之差别。例如人皆动心起念,然此动念由何而起?又人皆自谓有心,而心之理体为何?如此一路参究,若能参究出来,则可谓见佛性已。净土法门于回向偈中有「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此无生即是佛性,即心之理体,以心本不生不灭故。任一切境界迁化而心无所动,此亦称无生法忍也。
这也就是说念佛法门,不但是持佛之名号尔,更亦观佛之相好、忆佛之功德、悟佛之本性,如此统合才堪为完整之念佛法门。
如经典所云: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若能悟佛之本性,彼乃念佛之法身;若忆念佛德、观佛相好则为念佛之报身;至于执持名号,则但念佛之化身尔。此为佛之名号有很多故,所谓:如来、应供、正挜魾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在《华严经》中更有〈如来名号品〉。如来名号无量无边,以众生根器不同故,所现之名号亦各成差异。故名号者,应化身尔。总之,从解门而言,必要深入经藏,才能如实了解佛是什么,也才能圆满修行念佛法门。
二、行
接下来是行门之介绍。行门重点在个人之实修。比如:
(一)佛名──以持名念佛而言,要经常提醒自己已是三宝弟子,三宝弟子应具有的德行为何?须时勤加检讨反省。例如:持名念佛,贵在一心,故应以念佛之正念,克制攀缘之妄念。如此以念佛摄心,清净三业。
(二)佛相──常人虽不可能有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亦应持戒而行,必使威仪端庄、态度安祥,如此也能令人产生信心和道心。
(三)佛德──或依教理努力于福慧双修,或依三学持戒、修定、证慧。或依四圣谛知苦、断集、修道、证灭。或依六度、八正道……等,依教奉行,证诸功德。
(四)佛性──欲明佛性,须用参禅法。
三、证
一般净土法门多讲信、愿、行,甚少提及证量。然完整之净土法门亦必有其次第之证量。以下先标立再说明:信愿具足→执持名号→念念分明→身心轻安→一心不乱→念佛三昧→内:明佛本心、外:见佛净土。
修学净土者首要坚定信心,并保持愿力。有些人对净土好像已具足信愿,但实际上一遇到障碍,甚至五欲之乐,便退失信愿,这不叫信愿具足。若信愿已具足,进而执持名号,使佛号念念相续,既不间断,也不错乱。更次要能念念分明,每句佛号既要念得清楚,也要听得分明。如此净念相继,粗妄念逐渐减少,以过去不忆,未来不忧,一切人我是非不管,故能从种种束缚爱悔中跳出来,而得身心之轻安。当身心轻安后,再继续用功,而将前后之细妄念降伏后,才能入一心不乱之境界。于一心不乱、无功用行中,外见山河大地、音声法尘,皆成佛号、皆成佛相、皆成净土世界之依正庄严。又于一心不乱、无功用行中,内观诸法,如梦如幻,唯心所现,而悟「无生法忍」,而见佛实相,实相即是无相也。以上外现佛土、内悟佛性,皆是念佛三昧也。这也就是说,三昧有由定而成就者,亦有由慧而成就者;而真正的念佛三昧,必待悟佛本性才算成就。
四、方便非究竟
以上所说从持名念佛至见佛实相,主要在阐明持名念佛的方便与界限。持名念佛,老少咸宜,普被诸根,不受时空限制,只要念头一动,便可当下进修,故为最方便、最简易之修行法门。但最方便者不表示即是最究竟也。彼必至见佛实相才算究竟,这也是说,行者在持名后,仍应深入经藏、参究佛性才能提升修行的层次,圆满念佛的法门。
宋永明延寿禅师俗谓弥陀再来。他不但大悟彻底、见佛实相,且日持名号十万声,更日行一百零八种功德。彼为修净土法门之典范。日前有提倡净土法门之大德谓:「持名号便足矣!」我想这会有很大问题的。佛法中最切要的一句话说:「众因缘生法。」一切存在皆由众多因缘聚会才得成就。佛法虽重因果,但因果非单因生单果,而是众因缘具足而成果。因此往生西方的果并非单持名号之因即可成就。《阿弥陀经》中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亦正是此意。
中国佛教在唐以前本十分昌盛,何以至宋朝以后即逐渐没落?此因宋以后,许多禅师教人「单提话头」,而许多净宗大德亦提倡「只持名号」而不管其他。以致原本博精深的佛法,日渐式微、粗浅,甚至被讥为消极、迷信,皆与此不无关系。
五、一门与深入
或许有人要问:「修行不是要一门深入吗?不是只要精进持名就可以了吗?」不然,从持名开始虽可说是一门,但不得为深入。彼应从持名观相以至参究佛性,层层渐进,方谓深入。因此深入非钻牛角尖而使眼光变小、心量更窄也。经云:「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学佛最后会发现八万四千法门,皆门门相通。若证其相通,便不会被一宗一派的修行法门所限制矣!
《四》第四天往生的条件及品位之高低
今天,我们继续谈往生之条件与品位之高低。我想在座之中,虽口里不断地持名念佛,但内心里总免不了有些困惑疑虑:「似我这般用功,到临命终时,是否能够往生西方呢?又若能往生西方,那又该得何等品位呢?」今天所讲内容,即为回答这些问题。但重点所在,其实只有两句话:
一、「具信愿为往生之条件」
这是说若有人已具备对净土法门之信心与愿力,则已成就往生的条件了。这个条件听起来似乎不难,只要有信心、有愿力,每个人都可往生西方。但事实上并不尽然。其原因在于信心若不坚固,将会退转,愿力若不深切,忽尔消失。因此问题不在具信愿后能不能往生;而在于是否真能于信愿之坚持与恒久。
二、「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是依各人所修之福慧,定其品位的高低。如有人所修福德不够,所证智慧不高,但仍具足信愿,则其品位大概是下品。若有福德虽足,但智慧不高,则其往生之品位,应是中品。因此,唯有福德智慧皆具足者,方为上品。以下且引净土五经之经文以证明此二句话。
(一)、《阿弥陀经》(1)信愿──「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强调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愿。
(2)福慧──「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人终时,心不颠倒」。此虽是叙述福慧部分,但未明品位之高低。
(二)、《无量寿经》
(1)信愿──于阿弥陀佛所发四十八愿中,与往生条件较有关系者有: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也是说众生只要至心信念意乐,即使只有十念,还得往生西方极乐国土。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此云众生若已至诚归命求生西方,且又造诸功德,则临命终时,必蒙佛及圣众,现前接引而往生西方。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成正觉。」此云众生若闻佛名号,至心系念欲生西方,必得往生。
以上三愿皆在强调信愿,只要有信愿,必得往生。在其经文中,又有「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由经文中知,具信愿,则必往生。
(2)福慧──《无量寿经》上又说,行者往生西方后,依其行持,可分为三辈。
上辈:「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中辈:「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下辈:「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心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彼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国,以至诚心,愿生彼国。」
由以上经文得知,能出家修福德智慧时,才为上辈。其次能在家修布施、供养、持戒、修善等,则为中辈。最后,若无其他更好因缘,则只需至诚发愿,念无量寿佛,则犹得往生为下辈。
(三)、《观无量寿经》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其次,「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依《观经》所云,往生西方后,复有九种品位:
1.上品上生: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乘金刚台,见佛色身,众相具足,闻佛说法,即悟无生法忍)
2.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坐紫金台,经宿则开,闻说深义,经于七日,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忍)
3.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坐金莲花,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三七日后,乃了了见,经三小劫,住欢喜地)
以上往生上品的基本条件,皆为由深信大乘而发菩提心。如更能从信而解,则为中生,而唯有从信解而行证,自度度人,圆满福慧,方得为上品上生。
4.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往生。(坐莲华台,莲花寻开,闻四谛法,应时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5.中品中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坐七宝莲花,经于七日,莲花乃敷,闻法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6.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弥陀极乐等事。(经七日已,闻菩萨说法,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以上综合中品三生,乃做人天善事,孝养父母,慈心不杀,修诸戒行,即得中品。
7.下品上生:作诸恶业,虽不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经首题名字,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经七七日花开,闻二菩萨说法,经十小劫,入初地)
8.下品中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弥陀信愿,戒定解脱等。(经于六劫花开,闻观音、势正说法而发菩提心)
9.下品下生:作诸不善,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于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满十二劫莲花方开,闻二菩萨说法,而发道心)
以上得为下品者,虽作诸不善,但于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忏悔,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信愿具足故,得以往生下品。
(四)、《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1)信愿:「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有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信愿具足,而忆佛念佛,便得往生。
(2)行持:「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以念佛心,成就福德智慧者,皆为净念相继。
(五)、〈普贤行愿品〉
(1)信愿──「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以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行愿若能入心,则临命终时,以愿力引导,即得往生西方净土。
(2)行持──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由以上经文皆可肯定信愿为往生之条件。或问:「真的只要具足信愿便能往生吗?」答曰:如前已谓,真正的信,是从深信因果开始,盖因确信因果者,必能至诚忏悔,并努力于行善避恶,自利利他。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又真正的愿,亦从发菩提心而有,愿往生西方,悟无生法忍后,再倒驾慈航,还度娑婆众生。以至信、切愿故,能除累劫生死业障,譬如冰遇火即化;暗遇光则明。因此问题不在具信愿后,能不能往生西方,而是诚信与切愿之不容易。有些人虽口口声声求愿往生,然对娑婆的一切,这样放不下,那样放不下,又怎能算是具足信愿呢?
其次,「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者,若有众生虽造五逆众罪,破戒犯僧,应堕三恶道者,因诚信至愿,忏悔恶业,称诵佛号,乃至十念,回向西方,亦得往生而为下品。
复次以诚信净愿而修人天福善,譬如布施、供养、持戒、修定等,并以此功德回向,得往生西方而为中品。
更者发菩提心,修无漏慧,善解大乘,自利利他,并以功德回向发愿,得以往生而为上品。
由上「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故一个发大乘心之念佛人,必先从持名念佛而具信愿,更修福慧而增品位,以至圆满见性,而成就上品莲位。
或有些人认为,只要能到西方就好,即使是下品下生也不错了。答言:非也。俗语说「取法于上,得乎其中」。全心准备考一百分的人,即使稍一失手,仍有八、九十分,相反地,「取法于中,得乎其下」,若只准备考六十分者,万一只考五十九、五十八,那就糟糕了。又大乘者,以发无上道心故方为大乘,志气下劣、心性怯弱者,非大乘也。故行者应从持名念佛,以至参究佛性,方为大乘之念佛人,亦才能莲品高升,广利人天。
《五》第五天西方的象徵与阿弥陀之玄义
一、西方的心理指标
何以极乐世界是在西方?而非东方、北方?又何以彼佛名为阿弥陀,除标示名号外是否有余更深的涵义?
西方的「西」除了指明方向外,另一意为心理的指标。日出于东而没于西,东为起点,代表因地的修行,西为终点,象徵果位的圆满。如阿弥陀佛之无量光、无量寿,与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都是果德圆满之意。故发愿往生西方,即是求最殊胜、最圆满之果位。很多净土行者,因不能明了真正的「西方」在那里?因此于行持的心态便有了偏差。
欲成就圆满果位,须于因地努力修持。「菩萨重因,众生重果」,菩萨知于因地去努力,故为菩萨。相反地,众生但期望得到果位之圆满,而不肯在因地精进,故为众生。我们修行要从当下去努力,而不必费心计较于果位的成就。而修净土者常常担心能否往生西方,而不自问是否于当下去努力。所谓「水到渠成」、「水涨船高」,因地健全了,果位自然圆满。
我们放眼看当今宗教的弊病,是太多人急求果位的现成,而不肯于因地去力行。因此便让「即刻开悟」、「立证果位」的江湖郎中大行其道。彼虽披佛外衣,实乃狮子身中虫,唯败坏佛教的门庭,摧残众生的善根而已。此不从因地去努力,而急求果位之成全,为第一项偏差。
二、从东到西的修学过程
在佛经中,既有东方净土,也有西方净土,综合东西,实为菩萨道的修学历程:如在《维摩诘经》中,有东方妙喜世界的阿门佛。妙喜即菩萨十地中之欢喜地,也就是因见道而法喜充满之意。阿闪佛者,意指不动智佛,以见「佛性、法性、空性」之普遍性与恒常性,故曰不动。性者不随时空而变化,又行者能见「无我」之理,以无我故,不随境界动心起念,因无能动,故曰不动智佛。
所谓从东方到西方的修学过程,首先要见佛法之真理,而为见道位。次由见道而修道,最后圆满证道,才能到达西方。故在净土法门中应强调先见道,而非往生。将见道前之信愿与证道后之果德混为一谈,乃净土法门中第二项偏差。
三、阿弥陀佛的玄义
有人或许已知,阿弥陀佛便是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但何以是无量光与无量寿呢?光,代表智慧之无限;寿,代表福德的圆满。因此无量光、无量寿乃是福慧两足。所谓佛为两足尊,即福慧双全之意。由上所说,念「阿弥陀佛」即是希望自己能成就无量智慧、无量功德之意,因此真正念弥陀者,应以信愿为基础,而致力于福慧双修。若徒然口念弥陀而不修福慧,非真念佛人。是以口念「弥陀」,而行非「弥陀」,是净土法门中第三项偏差。
四、有量与无量
更进一步谈弥陀之为无量者,除数量极多以致无法计算外,还有其更深层次的涵义──无量即非量,不去衡量之意,既非多量亦非少量。以多与少皆从分别心而有。有分别故,有限有量;必无分别,才能无限无量;以无分别故,即不动智之真意。
无分别并非如草木、顽石一般,无知无识;而是犹如大海收纳百川,宽广无涯,涵容一切。以能容故,福德乃大。以心量大、无烦恼故,智慧乃深。所以无量能容,宽心坦然,则处处是净土、人人为弥陀,此才是真正念佛人。相反地,用分别心,用取舍心,坐东望西,畏苦祈乐,便易成为净土法门中第四类偏差。
五、极乐世界之觉受
此「极」,依我个人领会是超越之意。超越的乐称为极乐,以乐至极点反而平淡也。如禅修中,于初禅称离生喜乐地,二禅为定生喜乐地,三禅是离喜妙乐地,都有喜乐的觉受;但到了四禅以上则谓舍念清净地,以无分别心故,曰舍念清净。超越三禅以上的乐称为极乐,也就是由无分别心,而得心中之清净。
故净土行者,切莫将世间之乐视为极乐之乐。从世间法来看,苦乐本是相对,有苦才有乐。如以患病为苦,则病愈为乐也;如以失为苦,则复得为乐也。倘一向身强体健或不曾失去,则无彼乐受。因为极乐世界无苦的存在,当然,也就无苦尽甘来之乐。极乐之乐,乃涅盘之乐,非现世五欲之乐,亦非外道升天之乐。是故修行应秉平淡的心,不要于感官的觉受与现世之感应中瞎费功夫。将极乐之乐与现世五欲之乐混为一谈,是净土法门第五项偏差。
六、易行道与难成道
净土法门一向被称为易行道,尤以持名念佛来说,似乎十分简单,人人都会。但我们当知,所谓易行道,路虽好走,不一定能很快的到达。譬如登山,路若平坦易行,则必迂回绕远;相反地,路陡峭直切而上者,反较速捷,因此易行道是难成道。从世间因果上看,好捡便宜者,未必有好结果。如经所云:释迦如来与弥勒菩萨本同时发心,修学佛道,以弥勒菩萨修易行道,故至今尚未成佛;而释迦如来因行难行道,故成佛较早,因此想早成佛道,应修难行道。成佛是为度众生早日离苦,而非急功好名,徒为贪慢尔。有净土行者,误以为易行道便是易成道,故老说是应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学,等成就后,再反入娑婆度化众生。但西方的一天,是娑婆世界好几劫,等你修行圆满,再来娑婆,那娑婆众生恐怕都不知苦到那里去了?以为易行道,便是易成道,是净土法门中第六项偏差。
七、往生净土与庄严净土
广义的净土法门其实有二种:(1)往生净土,(2)庄严净土。
现代一般人所称之净土法门,都是说净土早就形成了,而凡夫但求往生彼处,去坐享其成而已。而更如法的净土法门是庄严净土,此是菩萨实地用功,从调伏内在身心至改造外在世界,终而建设人间成为净土。此如《维摩诘经》中〈佛国品〉所述,修行之要务,乃从把握当下去努力,亦即是从福慧双修而庄严人间净土,不应企求于将来之往生净土,有前后之际,有迎拒之心,皆非究竟之法。又求往生者,常给人不良印象,或谓彼但求死后世界之安乐,而失去面对改造现存世界的希望与信心。学佛应是学「活」而非学「死」,要活得潇洒自在,要活得圆满无碍。著重死后的往生及临终之正念,而不肯从事直下身心的净化,又是往生净土法门者之另一偏差。
以上所说,庄严净土与往生净土,其实是可相辅相成的,此即从深信因果、发菩提心,并由此福慧双修──以涵容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当生中,努力建设人间净土,并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净土。以「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故,此之往生,不但必能成就,更且莲品高升。
事实上整个净土法门的修学与一般佛法的修学,并无多大的不同。从共信因果到别信净土,从共愿菩提到别愿往生,从共修福慧到别向西方,净土只是以绕道西方而成就佛道,故与其他法门,略有差异尔。
八、放下与提起
或问:要建设人间净土,不就是放不下娑婆世界吗?答曰:所谓放下乃是不计较未来之得失,而非放下现前的努力。因此真正的放下,并非逃避畏缩,而是更了无窒碍地负起当下所应肩挑之责任。佛法至重要的基础乃是因果,不可从错会放下而忘失因果之关系。这也就是求西方、念弥陀,还应从因位之福慧双修与建设人间净土做起。
《六》第六天一心不乱
如经所云:「由戒生定,从定发慧。」所以一心不乱对修行来讲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一心,依明末莲池大师所说,有「事一心」与「理一心」。而我依解行所体会,此一心又有「唯一」与「统一」之别,至于不乱也有「静中不乱」与「动中不乱」之差异。
一、事一心
用实际修行方法而达一心不乱之境界。
(1)静中之唯一──以下乃以持名念佛为例,以说明其方法与次第。念佛要达一心不乱,首要:
A.「念与听相应,身与心不离。」口念耳听,心要了了觉照于当下之所念、当下之所听,以此方法用功,便渐达「念念分明」之境界。能将每一佛号、每一字眼、每一音节,都念得仔细,都听得清楚,而不掺杂任何妄想。
其次要能「过去者不忆」,对过去的事情都不回想,对念过的佛号也不回想,以及对刚打过之妄想都不去理它。「对未来者不期」,对未来的事不期待、不担心,也不挂虑。对未念之佛号、未打之妄想,皆不管它。「当下者不住。」对现前之一切境界,皆任其去留而无所谓,这能做到不追忆、不期盼、不住著,于是整个时间便消失了,此谓之「前后际断」,截断过去、未来、现在,圆摄三世成当下一念。以上是就时间而言。
C.若由空间来说,一般人念佛时,即使没有粗妄想,也会有「我正在念佛号」之分别。这有「我能念」与「所念佛号」之意识分别,也是妄想。所以进一步要由不分别「能念之我」、「所念之佛」与「当下而起之分别意识」,而成「能所双泯」,化根尘识十八界为一心之境界。
一心境界亦可说是「念而不念」(虽念但不感觉有我在念)、「不念而念」(不动念佛之心而佛号不断)。因此在一心中根本无所谓「念」与「不念」、「分明」或「不分明」的分别心。自觉得念佛念得很顺很好,没有妄念,这还不是一心。因为你尚有感觉,尚觉得念得很好嘛!
或问:一心与无记之差别?
答曰:一心必由散心、专心之层次后,更超越时空而得入;而无记多从昏沉或散乱而入。又初从「一心」境界而出时,佛号仍清晰明朗而不间断,只是杂有「前、后」、「能、所」之分别尔;至于无记则如大梦初醒,空洞茫然,不知来处。
(2)动中之唯一──在行、住、坐、卧、吃饭、工作诸威仪动作中,亦专持佛号而入一心境界。
(3)静中之统一──当念佛功夫扎实深厚,心中充满了佛号,于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受,意念所及,皆成佛号。如耳虽听风声、雨声,但念头一转,还成佛号声,外境尽管变异非常,但念头所到,全是佛号。
某些净土修行者,不管见面打招呼,甚至碰到些惊奇的事,出口便是「阿弥陀佛」,这是因彼专心念佛,故动心起念不离佛号。然彼多仅第一念能保住尔,随以境相分别而忘失佛号矣!
(4)动中之统一──在无作意中,随当下之动作而现成佛号。如拖地时,左边拖过去是佛号,左边拖过来也是佛号;走路时,举足、下足皆成佛号。
问:此统一之一与唯一之一有何不同?
答:唯一是从作意而专持佛号。统一乃自然现成,不假造作。能于动静中皆达统一之人不会有烦恼,以烦恼皆从妄想起故。以上为事一心,也就是由实修而入一心境界。
二、理一心
由解悟佛理而知万法本是一心。
(1)缘起之理──一切境相的生灭变化,皆从众因缘和合而有,以因缘复由因缘起故,缘起之网,连连交络,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因此从一法出发,即收尽一切法界,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华严经》名其为「一真法界心」──诸法本来一心也。
(2)唯识之理──一切境相之产生,皆因分别心而有,如所见所闻皆通过意识而存在。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既然一切法因分别故有,则宇宙大地本来不出「一心」之境界也。
以上理一心既是唯一之一,也是统一的一,既然理本一心,则事当不乱,以乱是因矛盾而生,既一心当然不会有矛盾。
(3)不定不乱:《般若经》云:「不乱不昧故,应具足禅波罗蜜。」不乱者不昏沈亦不散乱;不昧者不执定境定乐。从理而观诸法,本是不定亦不乱,因诸行无常,生灭相续故不定;以缘起交涉,相辅相成故不乱。从不定不乱之理而起修,才能具足禅波罗蜜。
诸法不定不乱,才是实相。例如:人的心脏应不断跳动,血气才能运行;肺部应不断起伏,呼吸才能畅通。若定止则人必亡,如错乱则身乃病。所以宇宙或个人,必不定不乱,于和谐中产生变化,才能进步。这也就是修静中之定不够踏实,必能于动中统一,才是真定真修。
(4)乱从「我」生:经云:「诸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佛似和凡夫一般食、衣、住、行,一样说法布教,只是没有「我」与「非我」的矛盾,没有「前念与后念」之分别,故常定而不乱。而众生之所以乱,乃因自私心重,常为己利而攀缘、造作、计较。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因为放不下过去、未来,所以不安,因不安故觉得苦,以苦而勤求解脱,于是努力念佛、打坐修行,其实都是为了「我」。也就是说,不管世间的苦,还是修行的乱,都根源于我执,若能证得「无我」之理,则动静得失,皆了不相干,无心方为真定。
永嘉《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对觉醒之人而言,不仅世间名利是梦,即使修学佛法也是多余。但对未醒之人,还是要勇猛精进,以若不修行,就不能觉醒。故就理一心而言,最重要是去除我执,才能与宇宙一心相应。
三、世间之一心
广义的修行,要能将崇高的理念,落实于生活之中,故除持名等专修的方法外,还要有生活中的调理,故以下更谈世间之一心。
世间的一心,必从(1)思想有系统、(2)生活有目标、(3)行为有规范、(4)做事有次第开始。在此原则下,身心既能安顿,生活亦有规律,便不致造次紊乱。现今社会之所以混乱无章,乃为(1)人的思想混杂偏失,邪说充斥。(2)生活虽忙碌而没有真正的目标。(3)不信因果,忽视伦理道德,故妄作非为。(4)急功好利,做事不依次第,由是人心不安,社会脱轨。如何与一心相应呢?
因此对修学净土者而言:(1)首要以往生西方的信愿──得无上之果位圆满,为生命的目标。(2)由是深入经藏,亲近善知识,以建立正知正见。(3)深信因果,肯定善恶的准则,并遵行佛所订之制度与戒律,而福慧双修。(4)做事与修行皆应依照本来次第而行,尤其要于因地中发奋努力,而不费心计较果位之得失。这也就是真正的定,是要在大风大雨、波涛汹涌中,仍然掌握既定的目标与方向而前行不已,此亦即是净土法门所一向强调之信、愿、行。
佛七至今已第六天了,然不管你这几天打得好不好,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因为修行本非一天一夜或七日七夜而已,乃是一生一世甚至多生多劫之事。因此如何抱定信念,怎样坚强誓愿,这才是最重要的事。但愿大家皆能珍惜此次佛七因缘,待佛七结束回到社会后,各能站稳自己的岗位。当今社会越来越乱,但愿能由于大众的信愿,而为此昏暗的天地中,增添一点光明。或由于大众的力行,而能在此滔滔乱流中,凝聚成中流砥柱。这也就是,愿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下,共同携手开创佛教之明日,最后谨以此与诸位共勉!阿弥陀佛!
七八、一二、二八至七九、一、五讲于农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