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论禅易,坐禅难
日前,受谭盾之邀,到河南嵩山观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并参加由易中天先生主持的主创人员与媒体见面会。
易老师何等口才,开宗明义,禅不可说,但可以表现,可以传达,可以感受。无论是拈花一笑的玄妙,还是“吃饭去;洗碗去”的通俗,都能让人开悟。而谭盾、黄豆豆等人就是要把这只可意会的禅再现出来,还要符合普罗大众的欣赏习惯。真够有挑战性的。于是,多年的积累被激发出来,水、木、石、风皆可入声,光、月、村、寺皆可入画。僧俗可以对话,天地可以共鸣。
当晚这些理念果真在我们面前展开时,我的心也随之轻盈,随之浪漫,随之激跃,随之庄严。禅乃生活,禅乃万象,禅乃内心。更让我感动的是,现场那些操着“中,中!”河南口音的普通游客,也看得津津有味,时而爆发出掌声。
演出后,余兴甚浓的一行人在谭盾的倡议下夜游少林寺。月光下的古莲花道把我们引到了禅房。这是一间五十多平方米的简朴房屋,中间有达摩像和供案,四周是一米宽,半米高的坐榻。已有老少一干灰袍僧人在打坐。方丈释永信大师端坐中央,请一位值班的僧人向我们宣讲禅堂的规矩。少林是禅宗祖庭,是达摩面壁十二年的地方,这让我们顿生敬畏之心,听讲格外专注。僧人讲解了如何接茶,如何行走,如何盘坐后,特别强调禅房内只有地位最高的和尚才有说话的权力,其余人必须在任何时候保持肃穆。有时坐禅的人可能几年同处一室却不知彼此姓名。
各人坐定后,值班僧人就只留下一只蜡烛。昏暗的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我按照要求,左手捧右手,放在膝上,眼睛半合半闭,盯着三块砖处,不敢左右张望。可是啊,心里就是安静不下来。先是演出的精彩片断不时闪过,后来又担心各地竞相模仿,不知会不会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再后来就回忆起上次采访永信大师的情景;突然想咽一下口水,但声音太大,是不是已经妨碍了身边的和尚?……
总算慢慢地收回神来,十五分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方丈说平日僧人们坐禅可达十一个小时,这次只是让我们感受一下而已,有人的腿怕已经疼了,回去自己修炼吧。走出禅房,与僧侣们合掌别过,悠深的寺院空旷安详。我心中实在感到惭愧:那口口声声的禅念,我连门还没摸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