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佛基础六度持戒持戒略说(照月)

持戒略说

四川尼众佛学院 照月

教学园地法音1998年第3期(总第163期)第38页


行菩萨道以六度为根本,持戒度是其中之一。为何称之为六度呢?有着它一定的因缘条件。不然,普通的善心凡夫也能行布施、持戒等,但他们所行的不能称为六度,只可叫布施、持戒等。而必须是发大菩提心、修殊胜行的菩萨所行的布施等才叫作六度。由此可知,发自利利他心持戒,方名叫“持戒度”;又由持戒故得出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盘彼岸,故名“持戒度”。

六度又名六波罗蜜多,持戒度总摄六波罗蜜多。因为持戒就是在行布施,因此通常称持杀盗等五戒为“五大施”,由于不杀生便使有情免除遭到杀害的畏惧;不偷盗有情便无遭窃的恐忧,余三类推可知。此五施是施与众生无畏。持戒亦是行法施,佛子不犯威仪,身相威严,举止适度,自然而然令世人对三宝生增恭敬,即能归信三宝,依法修行。当然这不是为了迎逢,而是真正体现了“弘法不一定用嘴”这句话,即以佛子庄重的形相摄化有情,无声地以法施人,令得出离。而持戒就是要作到难忍能忍,故其本身就是忍辱;持戒即精进,只有天天如此、时时不犯才叫持戒;严持净戒,令身心安稳即禅定;善知应作不应作事就是般若。此六度是菩萨修行之本,而持戒度含摄了六度。因此,圆满了持戒度就圆满了六度,菩萨修行必以持戒为首要。

菩萨持什么戒呢?持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菩萨的摄律仪戒就统摄了大小乘一切戒律威仪,能断一切恶,令身口意三业远离过患;摄善法戒,即以修一切善法为戒,无一善行不去作;饶益有情戒,又名摄众生戒,菩萨以平等心广行六度、四摄,于诸有情拔苦与乐,即以利益一切众生为戒。此三类戒聚集了防非止恶、积极修善、普度众生的一切佛法,也就是涵摄了佛法的核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戒是止恶行善的根本依据,但怎样才能持好戒呢?首先就须了解其义,否则容易造成以非为是、谤正嫌圣、以讹传讹的种种过患。因此,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说,最起码得了知自己所受戒的开遮持犯,受了菩萨戒者,更应弄清楚菩萨戒与别解脱戒的开遮有何区别,切勿因无知犯戒而妄言在行菩萨道。其实对菩萨的要求比声闻更严格,菩萨戒是建立在声闻戒的基础上,因而它愈加殊胜。在此将它们的异同处略说一下。菩萨与声闻的根本区别是一个以利他为主,一个以自利为主。因此,声闻只受持律仪戒,而菩萨是自利利他的行者,所受持的戒,除为自利的律仪戒以外,还有增长无量善法的摄善法戒,以及成熟一切有情的摄受众生戒。二者学处的异同在于一切性戒是菩萨与声闻共同守持的。如杀盗淫妄四戒,由贪等烦恼所起,恼害自他,本性是恶,无论谁作了都会感招苦报,所以此类性戒是大小乘的共同学处。一切遮戒是不共学处,遮戒是佛所制、不允许弟子作的事,其本性非不善,声闻对此应一一奉行,不得有所违犯;而菩萨亦应遵循,但是为了利益众生时,则可以开许。因为声闻只要止恶,不行善不算犯戒,菩萨则不然,在断恶的同时还得积极修善,若菩萨见一个微小善事不去作就是犯戒。又声闻意念造恶不现于身口,不为犯戒(但要结一个不应该的轻罪),菩萨只要一念烦恼起就犯根本罪(指所对戒的本罪)。可见菩萨持戒胜于声闻,并非菩萨戒的开缘比声闻戒广。菩萨在利生事上,不仅可开遮戒,而且可以开许七支(身三口四)性罪,这在声闻绝对不能开的。但要知道它的对缘是登地以上的菩萨,前提条件是离贪痴诸烦恼,悲愍有情,不忍其造恶受苦,宁肯代彼作此恶业,自食“苦”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七支性罪方可少分现行。这并非薄地凡夫及二乘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故应慎量自己的德行而行事,切勿妄为。

菩萨持戒应从何着手呢?菩萨是上求下化、自度度人的修道者,就必须先自正其身,方正他人。因而菩萨修行,首先就得依于律仪戒,断尽一切恶言恶行、恶心恶念。什么样的言行对佛弟子来说是不善?作为佛子,如果毁犯了自己所受的戒就是不善。佛子的言行举止不能与一般世俗人相提并论,有些事情世俗人作了没有过失,而佛弟子参与了就是犯戒。比如“歌舞倡伎”是世间的娱乐,正当的娱乐是世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或能陶冶人们的性情,启发人们和乐互助的品德,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甚至可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因此之故世俗人作这事并非不对。但在佛教的戒律中,自在家众的八戒、出家众的十戒乃至菩萨戒中都制有不得“歌舞倡伎”。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佛弟子是向往出世的,既然向往出世,就应精进修行办道,恒念生死事大、人命无常,哪还有闲情逸致去享受世间之乐呢?因此,出世者的态度决不可仍以顺世之心去衡量。

假如自己没有证圣果、入圣位,切不可以度众为名去随顺世俗,更不应妄说着相持戒是执着。因为凡夫不得不从有相的持戒作起,如果有相的持戒都作不到,又怎能达到无相持戒?犹如读一篇文章,连字都认不得,又不下功夫去读,那是无法熟背的。甚深微妙的真理需要实践才能通达,因而,无相的成就是从有相的实践而获得的,唯有证圣的菩萨才能不需注重形相而自然不犯律仪,甚至在度众生当中方便示现犯戒。由此,不能够单凭自己的意识去推断他人持戒与否。即使见到有佛子进舞厅、逛酒店等等,也千万不要生起轻慢之念,说不一定他此刻正是去度那类醉生梦死的有情。因为菩萨行四摄,其中就有“同事”,如果不自警其心的话,就很容易犯轻毁圣人之过。因此,持戒修行的人应把握好自己的起心动念,审视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总是眼观他人之行,耳听隔墙之声。

戒是佛陀从大悲心中流露出来净化人身心的甘露,是佛弟子求得出离的根本保障。因为一切戒律唯佛所制,它是佛弟子除灭烦恼、断尽生死之因,所以应作希有难遇想,生大欢喜,轻重等持,不得随自己的习气去持戒,喜欢的事就作,不愿作的就认为无所谓。要知道佛制戒乃是在于调伏弟子的烦恼习气,如果随顺己意,岂不是在令已有的烦恼习气增长吗?那就与佛的本怀相违了。当然,也用不着很勉强地去作任何一件事,因为那样也未必有好的结果。如果觉得戒是一种束缚自己身心的东西,持戒是苦恼的事,这样不但持不好戒,反而会导致犯轻圣谤法的罪。因而,在这个时侯应先反省自己,明确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乞求受戒?自己学佛是不是为求解脱?若是为得解脱而来,就必须依佛之言教去行。然后再好好去了知佛制戒的意义与目的,细细体会佛陀的用心,就会感悟到佛陀的伟大与慈悲。佛陀制戒无非是为了使弟子不招世人嫌责,资益精进行道,并不是要使弟子不得自由,而是要使其依戒而行,成为真正健全的如理如法生活的人,以致达到内心的净化,得大解脱。如能明了戒律的功用,自然会以欢喜心去履行自己所受的戒律,从而断除现有的烦恼,亦能销熔未来的结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

菩萨要圆满持戒度,在自觉的同时还必须觉他,在断惑证真的当下亦得教众生断诸惑业。因此,菩萨不但持律仪戒自净其身,还得集诸善法,广修六度,行四摄普利有情,才能圆满成就三聚净戒。因此,受了菩萨戒的佛弟子,在实际生活中应多为他人着想,见善事应积极去作,并且应该逐渐锻炼自己,作到平等看待周围的人,使自己慢慢成熟,来圆满持戒度。戒是佛陀赐予弟子们自度度人的宝筏,是续佛慧命的唯一保障。为了正法久住世间,当代的诸佛子就必须高擎戒幢,建立和乐如法的佛教团体,遍施法雨,普润群生!